![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032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032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032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每日必刷题 45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46—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48—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49—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5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1.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欧。
(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2.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此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3.“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次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
(1)结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
(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
(3)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
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甲、s乙、s丙 , 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
4.如图甲、乙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电路图,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电源电压由2节干电池串接提供,电滑动变阻器有A(5Ω 1A)和B(10Ω 1A)两种规格可供选择,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得到实验数据如丙,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过程,判断该实验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A”或“B”)。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 3 只甲瓶和 3 只乙瓶随机均匀地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________。
(3)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在0~20℃时,KCl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20℃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
7.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能否在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能,说出像的性质;如果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 。
(3)小明接着用此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除了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外,还需将光屏换成________。
8.铝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1是工业炼铝的工艺流程,电解Al2O3的产物除了金属铝还有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是________。
(2)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铝箔放置很久表面暗淡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新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 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A.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低
B.铝的活动性在化学反应中逐渐减弱
(4)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2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8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9.“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________个,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3)418g“摇头丸”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结果保留到整数)
10.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用钢高达42万吨。
(1)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 ,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小应想通过实验测得钢的密度,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块钢块,用天平测出这块钢块的质量是39.2克,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是360克:然后用细线系着把这块钢块浸没在烧杯中,当烧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钢块,接着测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355克。按小应的实验数据,这个钢块的密度是多大?(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11.下表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格。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________(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不考虑水分蒸发,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克甲,充分搅拌,恢复到20°C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1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
(2)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_______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13.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 1”时,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器材________.
(2)制备氢氧化钠:将 53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碳酸钠溶液与 17 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14.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15.如图甲是一台落地电风扇,电风扇的参数见下表;乙图是电风扇的尺寸示意图,由于电风扇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的重力作用点在P点;电风扇内部的电路图可简化为丙图,图中的 代表电动机,R1、R2是限流电阻。
(1)小明想在电路中加一个“倾倒开关”,使电风扇被碰倾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此开关应该安装在丙图中的 ________(选填“A”、“B”或“C”)处。
(2)将电风扇调到最高档(最大风速),H调到最大值,此时H=120cm,它的放置状态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方向扇叶受到空气对它向左的作用力F=16N,重力作用点P离电风扇底座中轴线横向距离a=15cm,P点离地面的距离b=40cm,底座半径r为17 cm。当电风扇的风速达到最大时,它会翻倒吗?请用杠杆平衡原理计算说明。(g=10N/Kg)
(3)电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当旋转开关调到2位置时,风速档位是________(选填“低档”、“中档”或“高档”);此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0V,求R1的阻值及电动机的输出功率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2)6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解析:(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其它的元件都是串联,注意电表的量程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连接,还要主要滑动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根据乙图,分别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被测电阻的阻值;
(3)在多次测量时,需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而这个目的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实现。
解答:(1)观察甲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左上接线柱与开关连接,根据“一上一下”的原则,必须从下面选择另外一个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端接线柱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选择量程0~3V,分度值为0.1V,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1.8V;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因此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3)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2. 大于;管内液面上升;能
解析:当吸管内大气压强和瓶内气体压强相同时,瓶子内外水面相平;如果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那么吸管内水面上升;如果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那么吸管内水面下降。
解答: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大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观察到的现象是管内水面上升。此实验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3. (1)在发射角度为00~450之间,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2)在00~300的发射角度范围内增加更多发射角度的实验组别
(3)s甲>s丙>s乙
解析:(1)根据第①组数据分析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和角度的关系;
(2)增加发射次数,将发射角度的差异细化,从而确定飞机最大飞行距离时的发射角度;
(3)根据表一,得到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张材质和发射角度的关系,据此分析甲、乙、丙三架飞机距离的大小关系。
解答:(1)分析实验①可知,当角度从15°~45°时,飞行距离从15.8米~8.9米,因此得到结论: 在发射角度为00~450之间,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
(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该:在0°~30°的发射角度范围内增加更多发射角度的实验组别;
(3)根据表一第②组数据可知,当纸张材质和大小相同时,在15°~30°范围内,角度越大,距离越短,因此s丙>s乙;
根据表一①③组数据可知,当纸张大小和角度相同时,打印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大于旧报纸飞机的距离,即s甲>s丙。
因此三种的飞行距离大小关系为: s甲>s丙>s乙 。
4. (1)解:如图所示:
(2)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B
解析:(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电路图是一个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据此可以完成电路连接;
(2)从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电阻与电流的乘积不变,据此可得出结论;
(3)在此探究实验中要保持改换定值电阻后,两端的电压不变。由表格计算出电阻两端保持的电压,计算出滑动变阻器需分担的电压,当定值电阻阻值最大时,由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由此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解答:(2)由丙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根据丙中的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保持的电压为:U=IR=10Ω×0.18A=1.8V。可知滑动变阻器要分担1.2V的电压,当定值电阻换成15Ω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也是较大的为:R=U/I=1.2V/0.12A=10Ω,也就是当定值电阻换成15Ω时,要让滑动变阻器分担1.2V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等于10Ω,B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2)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B
5. (1)糖溶液的香味和酒味
(2)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变量的单一性
(3)香蕉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此香味更强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该实验中的唯一不同之处是带香蕉味香精的糖溶液和带酒精味的糖溶液,因此变量是 糖溶液的香味和酒味 ;
(2)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要相同,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的瓶子、纱布、开口等完全相同,是为了 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变量的单一性 ;
(3)根据实验结果,乙瓶总计诱捕果蝇108只,甲瓶只有10只,得出的结论是 香蕉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此香味更强 。
故答案为:(1) 糖溶液的香味和酒味 ;(2) 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变量的单一性 ;(3) 香蕉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此香味更强 。
6. (1)<
(2)不饱和;20%
(3)C与D;bc
解析:(1)根据溶解度表格来分析;(2)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根据各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来分析、根据减小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在0~20℃时,KCl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填:<;(2)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所以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不饱和;20%;(3)①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0g,那么20℃时,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的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0g氯化钾,只能溶解14g,形成的B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34g;升温至40℃(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恰好C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为40g;升温至100℃(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6.7g),得到的D溶液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为40g;再加入28g氯化钾只能溶解16.7g,得到的溶液E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中的溶质质量为56.7g;可见C、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填:C与D;②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可能由于溶剂多了,或溶质少了造成的,E中已经饱和再加入2g KCl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加入100g 100℃的水,溶质不变,溶剂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降温至40℃会析出晶体,溶质少了,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填:bc.
7. (1)B
(2)倒立、放大、实像
(3)大小相同未点燃的蜡触
解析:(1)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性质,进而对应用进行选择;
(2)当物距和像距的和不变时,凸透镜在两个位置物体可以成像,只是成像的大小正好相反;
(3)根据平面镜成像所用器材进行解答。
解答:(1)如图所示,物距大,像距小,根据“物远像近小”可知,这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故选B;
(2)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 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时,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只是像的大小发生变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 小明接着用此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除了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外,还需将光屏换成 大小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故答案为:(1)B;(2)倒立、放大的实像;(3)大小相同未点燃的蜡烛
8. (1)O2
(2)铝在空气中氧化,表面生成了Al2O3
(3)A
(4)m(H2)=50 g + 2 g-51.8g=0.2 g,
设铝箔中Al的质量为x
2Al +6 HCl =2AlCl3 +3H2↑
54 6
X 0.2g
=
x=1.8g
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100%=90%.
解析: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解答;3.分析变化过程,根据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来解答;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氧化铝是由铝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所以生成物质也应该有这两种元素,铝由铝元素组成,那么剩下的单质应该由氧元素组成,所以答案为氧气;2.因为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3.反应过程中盐酸溶液中的溶质被消耗,导致盐酸的浓度变小,这时反应速率就会变慢;4.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90%.
9. (1)19;9:2
(2)解: C12HxO2N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7%
(3)418g“摇头丸”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418gx6.7%=28g
解析:(1)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分析即可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209=12x12+X+16x2+14,解得X=19,碳元素:氧元素=12x12:16x2=9:2。
(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6.7%
(3) 418g“摇头丸”中 氮元素的质量=418gx6.7%=28g
故答案为:(1)19;9:2;(2)6.7%;(3)28g
10. (1)1m3 的钢的质量是 7900 千克
(2)由题意可知排出水质量:m排=m总-m剩=360g-355g=5g;钢块浸没在水中,所以钢块的体积:V=V排===5cm3;钢块的密度:ρ钢块===7.84g/cm3。
解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2)钢块浸没在水中,钢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钢块的密度。
解答:(1)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 , 其物理意义是1m3 的钢的质量是7900千克;
(2)由题意可知排出水质量:m排=m总-m剩=360g-355g=5g;钢块浸没在水中,所以钢块的体积:V=V排===5cm3;钢块的密度:ρ钢块===7.84g/cm3。
11. (1)甲
(2)B;28.6%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2)根据饱我和溶液定义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若饱和溶液可利用溶解度/(100g+溶解度)计算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10°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20°C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向100g水中加1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A,再加10g甲形成的溶液B为刚好饱和溶液, 再加10g甲升温到20°C时形成的溶液C仍为不饱和溶液,向溶液C中再加25克甲恢复到20°C时,只能溶解40g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1)甲;(2)B;28.6%,
12. (1)不稳定,易分解
(2)39:127:48
(3)0.05
解析:根据已知物质的信息,分析得出答案,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解答:(1)碘酸钾贮存方法避光、避热、蜜蜂、防潮 , 可以得出该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
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9:127:16×3=39:127:48
(3)碘元素质量分数= 59.3%
1Kg食盐含30mg碘,则应加碘酸钾质量为=30mg÷59.3%≈50mg=0.05g
故答案为(1) 不稳定,易分解;(2) 39:127:48;(3)0.05g
13. (1)BDE
(2)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OH)2=2NaOH+CaCO3↓
106 80 100
53g×20% y x
;
;
解得:x=10g;y=8g;
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1)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根据过滤操作选择实验汽车;
(2)根据碳酸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石灰乳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硫酸钠和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分离二者需要用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烧杯、漏斗、玻璃棒,所以选择BDE。
14. 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答:肺泡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也就是与周围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这一功能执行的条件是,肺泡的表面积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从这两个条件找出肺泡具备该条件的结构特点,便是以上三条特点。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15. (1)A
(2)以底座最左端与地面接触位置为支点,力矩均为19.2N·m 固不会翻到
(3)中档;R1=300欧,P输出=36.8W
解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杠杆平衡条件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旋钮开关分别置于档位1和档位2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和最大、最小电功率的判断,能正确根据已知关系处理数据(1)被碰倒时火线和零线直接接触会出现短路,电流过大,产生热量会增多,会引起火灾;为了防止短路现象,在电热器被碰倒时,切断火线,“倾倒开关”要接在火线上;(2)最大风力时,为使电风扇不翻倒,电风扇在风力与重力处于平衡,利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即可求出半径a的大小;(3)分析旋转开关接三个位置时电路的连接状态,可分析出接2时的档位;根据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R1的阻值和电动机输出功率。
解答:(1)图丙中,使电风扇被碰倾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避免更大的损坏,在电热器被碰倒时,切断火线,磁开关安装在A点处;
(2)如图:
电风扇重心在P点,离电风扇中轴横向距离a=15cm,以最高档(最大风速)水平扇动时,以O为支点,
为使电风扇不翻倒,电风扇在风力与重力处于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H=G×(R+a),
;
所以电风扇工作时,为使电风扇不翻倒,此时底座半径r至少需要17cm,故电风扇的风速达到最大时不会翻倒;
(3)旋钮开关接触点“3”时电路中只有电动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则电风扇的风速最大为高档;旋钮开关接触点“1”时电路中R1、R2、电动机串联连入电路,电阻最大,电流最小,则电风扇的风速最小低档;旋钮开关接触点“2”时电路中R1与电动机串联连入电路,则为中档;
中档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0V,P电动机=40W,因为P=UI,所以电路中电流:I=I电动机== ,
所以:=;
电动机产生热功率:P热=I2R线圈=(0.4A)2×20Ω=3.2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热=P电动机-P热=40W-3.2W=36.8W
答:(1)A;(2)电风扇的风速达到最大时不会翻倒;(3)中档;R1的阻值为300Ω,电动机的输出功率36.8W
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0°
15°
30°
45°
①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纸
6.5
15.8
15.0
8.9
②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6.4
15.8
15.1
8.8
③
18厘米×26厘米
旧报纸
5.6
14.2
13.2
7.6
纸飞机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发射角度
甲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150
乙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300
丙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150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甲的溶解度(g)
13
20
40
67
110
169
246
乙的溶解度(g)
0.18
0.17
0.16
0.14
0.12
0.10
0.07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
3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存方法
避光、避热、蜜蜂、防潮
每日必刷题 4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措施或现象,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日必刷题 4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导方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日必刷题 45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5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