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
主题三 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2 天气与气候-中考地理必背知识手册
展开
主题三 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2 天气与气候
/ 课程标准 /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知识体系 /
知识点1 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其特点
天气
定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来描述。
特点:时间短、多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气候
定义: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常用气温高低、降水量的多少来描述。
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常用天气符号
(2)天气预报
天气要素: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卫星云图的判读:根据颜色,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让天空更蓝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污染指数0~50,空气质量为优;污染指数51~100,空气质量为良;污染指数101~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污染指数151~200,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污染指数201~3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污染指数>300,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2.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点2 气温(★★)
(1)气温
定义:气温是大气的温度,反映了大气冷热的程度。
表示方法: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通常一天要观测4次。
例:气温的测量及计算
2点 | 8点 | 14点 | 20点 |
3 ℃ | 12 ℃ | 27 ℃ | 10 ℃ |
日平均气温(3 ℃+12 ℃+27 ℃+10 ℃)÷4=13℃;气温日较差27 ℃-3 ℃=24℃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例:年平均气温=当地12个月的平均气温的气温度数总和÷1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均气温-最低月均气温
寒带气温特点:终年严寒。
温带气温特点:冬季寒冷,夏季高温。
亚热带气温特点:冬季温暖,夏季高温。
热带气温特点:全年高温,各月都在15℃以上。
(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
陆地最高月均温在7月,最低月均温在1月。
海洋最高月均温在8月,最低月均温在2月。
(3)气温的变化
等温线图的判读
定义:地图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特点: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等温线数值越大,气温越高;反之,则越低。
判读方法: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表示低温中心;中心气温高,表示高温中心。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 位置 | 气温特点 | 等温线特点 |
气温的高低 | A | 低温中心 | 呈闭合状,温度最低 |
B | 高温中心 | 呈闭合状,温度最高 | |
温差的大小 | C | 温差大 | 等温线密集 |
D | 温差小 | 等温线稀疏 |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规律 | 影响因素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 纬度因素 |
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海陆因素 |
同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 地形因素 |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规律: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例:山顶海拔1 000米,气温为3 ℃,求山脚的气温为9℃。
(解题公式:山脚气温=山顶气温+×0.6 ℃)
知识点3 降水(★★)
(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用柱状图表示一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能反映该地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年降水量:一个地方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能反映该地一年中降水量的多少。
(3)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地图上降水量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特点: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同。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大,降水越多;反之,则越少。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规律 | 影响因素 |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纬度因素 |
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 气压带和风带共同作用(高中) |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 海陆因素 |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地形因素 |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全年湿润区。
极值: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知识点4 世界的气候(★★★★★)
(1)气候类型及特点
热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气候类型名称 | 气候类型分布 | 气候类型特点 |
热带雨林气候 |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 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季风气候 |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 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 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
热带沙漠气候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 终年炎热干燥 |
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气候类型名称 | 气候类型分布 | 气候类型特点 |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 中国东南部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
地中海气候 |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气候类型名称 | 气候类型分布 | 气候类型特点 |
温带季风气候 | 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泛 | 冬暖夏凉,温差小,降水均匀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 | 冬冷夏热,温差大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俄罗斯北部、加拿大 | 夏季温和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全年少雨 |
极地气候:终年严寒、干燥,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 气温 | 降水 |
纬度因素 | 一般是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各地差异大 |
海陆因素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量多;内陆地区降水量少 |
地形因素 | 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
(3)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热带潮湿多雨地区的傣家一般居住在竹楼上;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水稻适宜生长在湿热的条件下,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凉干爽的环境中。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气候条件。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大量燃烧煤、石油等,以及对森林的破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形成酸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气温 | 降水 | 代号 | 气候类型 | 气候特点 | |
最冷月 | 最热月 | ||||
高于150C | 高于250C | 全年多雨 | ① | 热带雨林气候 | 全年高温多雨 |
全年少雨 | ② | 热带沙漠气候 | 终年炎热干燥 | ||
夏季多雨 | ③ | 热带草原气候 |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 ||
④ | 热带季风气候 |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 |||
00C—150C | 高于250C | 夏季多雨 | ⑤ |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
冬季多雨 | ⑥ | 地中海气候 |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
100C—200C | 常年湿润 | ⑦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全年温和湿润 | |
低于00C | 高于200C | 夏季多雨 | ⑧ |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较少(夏多) | ⑨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 ||
100C以下 | 全年少雨 | ⑩ | 寒带气候 | 终年严寒少雨 |
/ 典例精讲 /
【例题1】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
A.周二小雪转大雪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题指导】(1)表中表示气温的两个数据分别是日最低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则为两数之差。(2)注意区别各天气符号。读表可知,周二雾转睛;周三晴转多云,气温降低;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周六雾转多云,没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气温/℃ | 24 | 23 | 22 | 18 | 15 | 12 |
降水量/mm | 8 | 9 | 25 | 60 | 75 | 10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1 | 13 | 14 | 16 | 18 | 21 |
降水量/mm | 110 | 110 | 70 | 67 | 45 | 24 |
材料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是 。降水特征是 。
(3)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 、 。
(4)在材料二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
【答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澳大利亚的气候。(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时,将资料中的各月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将资料中的各月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斜线或颜色,绘出逐月降水量图。(2)读表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最高,是夏季,7月是冬季,读气温和降水可知,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所以属于地中海气候。(3)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可知,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利影响是夏季降水少(干燥),雨热不同期。(4)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读图可知,图中d是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
【答案】(1)如下图:
(2)夏季炎热(高温),冬季温和 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多雨
(3)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光照充足 不利影响:夏季降水少(干燥),雨热不同期
(4)d
【例题3】下图是亚欧大陆上不同位置的五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请认真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不同位置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描述A、C、E三地气候特征:A地 ;C地 ;E地 。
(2)A地气候与B地气候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C、D、E三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地,降水各月均匀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写出图中字母对应的气候类型:A ,D ,B 。
【答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1)气候特征的描述在本题可以观察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得出,A地1到12月气温都高于20 ℃,雨水都超过了100 mm,所以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C地夏季气温20 ℃以上,降水量高于100 mm,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量远少于100 mm,所以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E地气温冬季在0 ℃以上,夏季在20 ℃以下,全年降水较均匀,所以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2)AB两地相隔较远,一个在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一个靠北,全年低温少雨,所以应为纬度因素的影响。(3)由三地图上降水量柱状高度变化可见,C地降水量柱状高低变化最明显,所以降水季节变化最大。气温年较差即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气温之差,由图上数据计算可见D差异最大。三地在图上纬度位置差不多,不同的是分别在大陆的西岸、中部和东岸。所以应是海陆位置的影响导致了气候的差异。(4)根据三地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地理位置即可判断。
【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温和湿润 (2)纬度因素 (3)C E E D 海陆位置 (4)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例题4】读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是伦敦,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暖热多雨
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四种气候都有分布
【答题指导】读图可知,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地区的大陆西岸,故A错误;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故B错误;丙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C正确;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错误。
【答案】(1)C
【例题5】下图为东半球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④两地都位于温带地区,但④地比相近纬度的②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A.④地位于内陆,②地位于沿海
B.④地距海洋近,②地距海洋远
C.④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2)图中①③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①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山清水秀,而③地却沙漠广布。两地景观差异巨大的原因是( )
A.①地位于季风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③地不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稀少
B.①地纬度低,③地纬度高
C.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③地位于山地背风坡
D.①地位于内陆地区,③地位于沿海地区
【答题指导】(1)由图可知,图中②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④地比②地降水多的原因是因为④地距海洋近,②地距海洋远,故选B。(2)虽然①地和③地同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但是由于①地位于季风区,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而③地不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稀少,故选A。
【答案】(1)B (2)A
/ 知识速记 /
速记口诀一 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速记口诀二 世界气温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地势高来气温低。
速记口诀三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
速记口诀四 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无;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 技巧点拨 /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此规律可以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出。读图方法:首先,从全球范围内看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找出等温线与纬线的关系,得出年平均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然后,以南、北某一半球为范围,分析某一条等温线的变化情况。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并不完全平行。根据两半球的情况分析,其共同点是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等温线弯曲较大,从而得出海陆差异影响气温分布。最后,具体到某一确定位置,如中国的青藏高原与周围对比,发现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可以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得出。首先,对照图例,找出年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的地区及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 mm的地区,再找出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的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位置特点,可以得知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和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而高纬度地区和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以及内陆地区降水少。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某地气候类型的方法,先判断南、北半球,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热量带 | 气温特点 | 降水特点 | 气候类型 | |
热带 | 终年炎热 | 最冷月平均温>15 ℃ | 全年多雨 | 热带雨林气候 |
半年多雨,半年少雨 | 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 | |||
全年少雨 | 热带沙漠气候 | |||
亚热带 | 冬暖夏热 | 最冷月平均气温 0~15 ℃ |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 地中海气候 | |||
温带 | 冬暖夏凉 | 最冷月平均气温>0 ℃ | 各月降水均匀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冬冷夏热 | 最冷月平均气温<0 ℃ |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温带季风气候 | |
全年少雨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
寒带 | 终年寒冷 | 最热月平均气温<5 ℃ | 全年少雨 | 寒带气候 |
各种气候类型的差异
(1)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
根据等温线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大致反映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如果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并且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气温受纬度影响大,其他因素影响小;等温线弯曲,则说明下垫面性质有差异,或者有海陆差异,或者有海拔差异及其他原因。如果在陆地上,等温线小范围内闭合,则气温受地势的影响;如果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则气温与海洋影响有关。
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出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温差越小。
全面而有重点地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在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时,要注意每一个影响因素都不是孤立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但它们各自的影响又不是均一的,其中某个因素影响大时,该因素就起主导作用,其他因素起辅助作用。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因其比较的范围是在我国境内;如果拿青藏高原与南极大陆相比,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纬度,地势高的影响就退居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