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试卷01
    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试卷02
    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试卷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教材衍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知识梳理
    1.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λb.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p=xa+yb.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有序实数组{x,y,z},使得p=xa+yb+zc.其中{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平面向量基本相同)
    (1)两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在空间中任取一点O,作=a,=b,则∠AOB叫做向量a与b的夹角,记作〈a,b〉.通常规定0≤〈a,b〉≤π.若〈a,b〉=,则称向量a,b互相垂直,记作a⊥b.
    (2)两向量的数量积
    两个非零向量a,b的数量积a·b=|a||b|cos〈a,b〉.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①a·e=|a|cos〈a,e〉(其中e为单位向量);
    ②a⊥b⇔a·b=0;
    ③|a|2=a·a=a2;
    ④|a·b|≤|a||b|.
    (4)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如下运算律
    ①(λa)·b=λ(a·b);
    ②a·b=b·a(交换律);
    ③a·(b+c)=a·b+a·c(分配律).
    3.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a1,a2,a3),b=(b1,b2,b3).
    a+b=(a1+b1,a2+b2,a3+b3),
    a-b=(a1-b1,a2-b2,a3-b3),
    λa=(λa1,λa2,λa3),a·b=a1b1+a2b2+a3b3,
    a⊥b⇔a1b1+a2b2+a3b3=0,
    a∥b⇔a1=λb1,a2=λb2,a3=λb3(λ∈R),
    cos〈a,b〉== .
    (2)设A(x1,y1,z1),B(x2,y2,z2),
    则=-=(x2-x1,y2-y1,z2-z1).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l是空间一直线,A,B是直线l上任意两点,则称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显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有无数个.
    (2)平面的法向量
    ①定义:与平面垂直的向量,称做平面的法向量.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多个,任意两个都是共线向量.
    ②确定:设a,b是平面α内两不共线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5.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
    向量表示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l1∥l2
    n1∥n2⇔n1=λn2
    l1⊥l2
    n1⊥n2⇔n1·n2=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
    n⊥m⇔n·m=0
    l⊥α
    n∥m⇔n=λ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
    n∥m⇔n=λm
    α⊥β
    n⊥m⇔n·m=0
    常用结论
    1.向量三点共线定理
    在平面中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x+y(其中x+y=1),O为平面内任意一点.
    2.向量四点共面定理
    在空间中P,A,B,C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x+y+z(其中x+y+z=1),O为空间任意一点.
    二、教材衍化
    1.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1C1与B1D1的交点.若=a,=b,=c,则=________(用a,b,c表示).

    解析:=+=+(-)=c+(b-a)=-a+b+c.
    答案:-a+b+c
    2.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2,E,F分别为BC,AD的中点,则EF的长为________.
    解析:||2=2=(++)2
    =2+2+2+2(·+·+·)=12+22+12+2(1×2×cos 120°+0+2×1×cos 120°)=2,
    所以||=,所以EF的长为.
    答案: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A=2,则A(2,0,0),M(0,0,1),O(1,1,0),N(2,1,2),所以=(-2,0,1),=(1,0,2),·=-2+0+2=0,所以AM⊥ON.
    答案:垂直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间中任意两非零向量a,b共面.(  )
    (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b)·c=a·(b·c).(  )
    (3)对于非零向量b,由a·b=b·c,则a=c.(  )
    (4)若{a,b,c}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b,c中至多有一个零向量.(  )
    (5)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  )
    (6)若A,B,C,D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0.(  )
    答案:(1)√ (2)× (3)× (4)× (5)× (6)√
    二、易错纠偏
    (1)忽视向量共线与共面的区别;
    (2)使用数量积公式出错.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2,3),B(-2,-1,6),C(3,2,1),D(4,3,0),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异面 D.相交但不垂直
    解析:选B.由题意得,=(-3,-3,3),=(1,1,-1),
    所以=-3,所以与共线,
    又AB与CD没有公共点,所以AB∥CD.
    2.O为空间中任意一点,A,B,C三点不共线,且=++t ,若P,A,B,C四点共面,则实数t=________.
    解析:因为P,A,B,C四点共面,所以++t=1,所以t=.
    答案:

    考点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基础型)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1.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1C1与B1D1的交点.若=a,=b,=c,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  (  )

    A.-a+b+c   B.a+b+c
    C.-a-b+c D.a-b+c
    解析:选A.由题意,根据向量运算的几何运算法则,=+=+(-)
    =c+(b-a)=-a+b+c.
    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3,5,2),=(-7,-1,-4),点E,F分别为线段BC,AD的中点,则的坐标为(  )
    A.(2,3,3) B.(-2,-3,-3)
    C.(5,-2,1) D.(-5,2,-1)
    解析:选B.因为点E,F分别为线段BC,AD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所以=-,=(+),=(+).所以=(+)-(+)=(+)=[(3,-5,-2)+(-7,-1,-4)]
    =(-4,-6,-6)=(-2,-3,-3).
    3.在三棱锥O­ABC中,M,N分别是OA,BC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用基向量,,表示(1);(2).

    解:(1)=+
    =+
    =+(-)
    =+[(+)-]
    =-++.
    (2)=+
    =-++
    =++.

    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的解题策略
    (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未知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
    (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
    (3)在立体几何中要灵活应用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然成立. 
    考点二 共线、共面向量定理的应用(基础型)
    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
     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点M,N分别在AC1和BC上,且满足=k,=k(0≤k≤1).

    (1)向量是否与向量,共面?
    (2)直线MN是否与平面ABB1A1平行?
    【解】 (1)因为=k,=k,
    所以=++
    =k++k
    =k(+)+
    =k(+)+
    =k+
    =-k=-k(+)
    =(1-k)-k,
    所以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与向量,共面.
    (2)当k=0时,点M,A重合,点N,B重合,MN在平面ABB1A1内,当0<k≤1时,MN不在平面ABB1A1内,又由(1)知与,共面,所以MN∥平面ABB1A1.

    三点P,A,B共线
    空间四点M,P,A,B共面
    =λ
    =x+y
    对空间任一点O,=+t
    对空间任一点O,=+x+y
    对空间任一点O,=x+(1-x)
    对空间任一点O,=x+y+(1-x-y)

    1.若A(-1,2,3),B(2,1,4),C(m,n,1)三点共线,则m+n=________.
    解析:=(3,-1,1),=(m+1,n-2,-2).
    因为A,B,C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实数λ,
    使得=λ.
    即(m+1,n-2,-2)=λ(3,-1,1)=(3λ,-λ,λ),
    所以,解得λ=-2,m=-7,n=4.
    所以m+n=-3.
    答案:-3
    2.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G分别是A1D1,D1D,D1C1的中点.

    (1)试用向量,,表示;
    (2)用向量方法证明平面EFG∥平面AB1C.
    解:(1)设=a,=b,=c.
    由题图得=++
    =c+b+=a+b+c
    =++.
    (2)证明:由题图,得=+=a+b,
    =+=b+a=,
    因为EG与AC无公共点,
    所以EG∥AC,因为EG⊄平面AB1C,AC⊂平面AB1C,
    所以EG∥平面AB1C.
    又因为=+=a+c,
    =+=c+a=,
    因为FG与AB1无公共点,所以FG∥AB1,
    因为FG⊄平面AB1C,AB1⊂平面AB1C,
    所以FG∥平面AB1C,
    又因为FG∩EG=G,FG,EG⊂平面EFG,
    所以平面EFG∥平面AB1C.
    考点三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基础型)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
    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1,点E,F,G分别是AB,AD,CD的中点,计算:

    (1)·;(2)·.
    【解】 设=a,=b,=c.
    则|a|=|b|=|c|=1,〈a,b〉=〈b,c〉=〈c,a〉=60°,
    (1)==c-a,=-a,·=·(-a)=a2-a·c=.
    (2)·=(++)·(-)
    =·(-)
    =·(-)
    =·(c-a)
    =(-1×1×+1×1×+1+1-1×1×-1×1×)
    =.
    【迁移探究1】 (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求证EG⊥AB.
    证明:由例题知=(+-)=(b+c-a),
    所以·=(a·b+a·c-a2)
    ==0.
    故⊥,即EG⊥AB.
    【迁移探究2】 (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求EG的长.
    解:由例题知=-a+b+c,
    ||2=a2+b2+c2-a·b+b·c-c·a=,则||=,即EG的长为.
    【迁移探究3】 (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求异面直线AG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由例题知=b+c,=+=-b+a,
    cos〈,〉==-,
    由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所以异面直线AG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三个应用
    求夹角
    设向量a,b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进而可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求长度(距离)
    运用公式|a|2=a·a,可使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
    解决垂直问题
    利用a⊥b⇔a·b=0(a≠0,b≠0),可将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
     三棱柱ABC­A1B1C1中,M,N分别是A1B,B1C1上的点,且BM=2A1M,C1N=2B1N.设=a,=b,=c.

    (1)试用a,b,c表示向量;
    (2)若∠BAC=90°,∠BAA1=∠CAA1=60°,AB=AC=AA1=1,求MN的长.
    解:(1)由题图知
    =++=++
    =(c-a)+a+(b-a)=a+b+c.
    (2)由题设条件知,
    因为(a+b+c)2=a2+b2+c2+2a·b+2b·c+2a·c=1+1+1+0+2×1×1×+2×1×1×=5,所以|a+b+c|=,||=|a+b+c|=.
    考点四 利用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应用型)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核心素养:逻辑推理
    角度一 证明平行问题
    (一题多解)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求证:

    (1)PB∥平面EFG;
    (2)平面EFG∥平面PBC.
    【证明】 (1)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且ABCD为正方形,所以AB,AP,AD两两垂直.

    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法一:=(0,1,0),=(1,2,-1), 
    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z=1,则n=(1,0,1)为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2,0,-2),
    所以·n=0,所以n⊥,
    因为PB⊄平面EFG,所以PB∥平面EFG.
    法二:=(2,0,-2),=(0,-1,0),=(1,1,-1).设=s+t,
    即(2,0,-2)=s(0,-1,0)+t(1,1,-1),
    所以解得s=t=2.所以=2+2,
    又因为与不共线,
    所以,与共面.
    因为PB⊄平面EFG,所以PB∥平面EFG.
    (2)因为=(0,1,0),=(0,2,0),
    所以=2,
    所以BC∥EF.
    又因为EF⊄平面PBC,BC⊂平面PBC,
    所以EF∥平面PBC,
    同理可证GF∥PC,
    从而得出GF∥平面PBC.
    又EF∩GF=F,EF⊂平面EFG,GF⊂平面EFG,
    所以平面EFG∥平面PBC.
    角度二 证明垂直问题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

    (1)证明:AP⊥BC;
    (2)若点M是线段AP上一点,且AM=3.试证明平面AMC⊥平面BMC.
    【证明】 (1)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以射线DB方向为x轴正方向,射线OD为y轴正半轴,射线OP为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0,0,0),A(0,-3,0),
    B(4,2,0),C(-4,2,0),P(0,0,4). 
    于是=(0,3,4),=(-8,0,0),
    所以·=(0,3,4)·(-8,0,0)=0,
    所以⊥,即AP⊥BC.
    (2)由(1)知AP=5,又AM=3,且点M在线段AP上,所以==,又=(-4,-5,0),
    所以=+=,
    则·=(0,3,4)·=0,
    所以⊥,即AP⊥BM,
    又根据(1)的结论知AP⊥BC,
    所以AP⊥平面BMC,于是AM⊥平面BMC.
    又AM⊂平面AMC,故平面AMC⊥平面BMC.

    (1)利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垂直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系时,要尽可能地利用已知图形中的垂直关系;
    ②建立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之间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表示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直线、平面的要素;
    ③通过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研究平行、垂直关系;
    ④根据运算结果解释相关问题.
    (2)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坐标表示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a1,b1,c1),b=(a2,b2,c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a3,b3,c3),v=(a4,b4,c4). 
    ①线线平行
    l∥m⇔a∥b⇔a=kb⇔a1=ka2,b1=kb2,c1=kc2.
    ②线线垂直
    l⊥m⇔a⊥b⇔a·b=0⇔a1a2+b1b2+c1c2=0.
    ③线面平行(l⊄α)
    l∥α⇔a⊥u⇔a·u=0⇔a1a3+b1b3+c1c3=0.
    ④线面垂直
    l⊥α⇔a∥u⇔a=ku⇔a1=ka3,b1=kb3,c1=kc3.
    ⑤面面平行
    α∥β⇔u∥v⇔u=kv⇔a3=ka4,b3=kb4,c3=kc4.
    ⑥面面垂直
    α⊥β⇔u⊥v⇔u·v=0⇔a3a4+b3b4+c3c4=0.
     如图所示,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以顶点A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为1,且两两夹角为60°.

    (1)求AC1的长;
    (2)求证: AC1⊥BD.
    解:(1)记=a,=b,=c,
    则|a|=|b|=|c|=1,〈a,b〉=〈b,c〉=〈c,a〉=60°,所以a·b=b·c=c·a=.
    ||2=(a+b+c)2=a2+b2+c2+2(a·b+b·c+c·a)=1+1+1+2×=6,
    所以||=,即AC1的长为.
    (2)证明:因为=a+b+c,=b-a,
    所以·=(a+b+c)·(b-a)
    =a·b+|b|2+b·c-|a|2-a·b-a·c
    =b·c-a·c
    =|b||c|cos 60°-|a||c|cos 60°=0.
    所以⊥,所以AC1⊥BD.

    [基础题组练]
    1.已知a=(2,1,-3),b=(-1,2,3),c=(7,6,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λ=(  )
    A.9 B.-9
    C.-3 D.3
    解析:选B.由题意知c=xa+yb,即(7,6,λ)=x(2,1,-3)+y(-1,2,3),所以解得λ=-9.
    2.(多选)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不正确的命题有(  )
    A.已知A,B,C,D是空间任意四点,则+++=0
    B.若两个非零向量与满足+=0,则∥
    C.分别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个向量不是共面向量
    D.对于空间的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x+y+z(x,y,z∈R),则P,A,B,C四点共面
    解析:选ACD.对于A,已知A,B,C,D是空间任意四点,则+++=0,错误;对于B,若两个非零向量与满足+=0,则∥,正确;对于C,分别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个向量可以是共面向量,不正确;对于D,对于空间的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x+y+z(x,y,z∈R),仅当x+y+z=1时,P,A,B,C四点共面,故错误.
    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  )
    A.-1 B.0
    C.1 D.不确定
    解析:选B.如图,令=a,=b,=c,

    则·+·+·=a·(c-b)+b·(a-c)+c·(b-a)
    =a·c-a·b+b·a-b·c+c·b-c·a=0.
    4.如图,在大小为45°的二面角A­EF­D 中,四边形ABFE,四边形CDEF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B,D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B.
    C.1 D.
    解析:选D.因为=++,所以||2=||2+||2+||2+2·+2·+2·=1+1+1-=3-,所以||=.
    5.已知A(1,0,0),B(0,-1,1),O为坐标原点,+λ与的夹角为120°,则λ的值为(  )
    A.± B.
    C.- D.±
    解析:选C.+λ=(1,-λ,λ),cos 120°==-,得λ=±.经检验λ=不合题意,舍去,所以λ=-.
    6.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AC的中点.用,,表示,则=________.

    解析:因为==(+),
    所以=+=(+)+=++.
    答案:++
    7.已知PA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M,N分别是CD,PC的中点,并且PA=AD=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则MN=________.

    解析:连接PD,因为M,N分别为CD,PC的中点,所以MN=PD,
    又P(0,0,1),D(0,1,0),
    所以PD==,
    所以MN=.
    答案:
    8.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OB=OC,且∠AOB=∠AOC=,则cos〈,〉的值为________.

    解析:设=a,=b,=c,
    由已知条件得〈a,b〉=〈a,c〉=,且|b|=|c|,
    ·=a·(c-b)=a·c-a·b
    =|a||c|-|a||b|=0,
    所以⊥,
    所以cos〈,〉=0.
    答案:0
    9.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C1C和平面AA1B1B都是正方形且互相垂直,M为AA1的中点,N为BC1的中点.

    求证:(1)MN∥平面A1B1C1;
    (2)平面MBC1⊥平面BB1C1C;
    证明:由题意知,AA1,AB,AC两两垂直,则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A1=2,则A(0,0,0),A1(2,0,0),B(0,2,0),B1(2,2,0),C(0,0,2),C1(2,0,2),M(1,0,0),N(1,1,1).
    (1)因为AA1⊥A1B1,AA1⊥A1C1,
    且A1B1∩A1C1=A1,
    所以AA1⊥平面A1B1C1.
    因为=(0,1,1),=(2,0,0),
    所以·=0,即MN⊥AA1.
    因为MN⊄平面A1B1C1,
    故MN∥平面A1B1C1.
    (2)设平面MBC1与平面BB1C1C的法向量分别为n1=(x1,y1,z1),n2=(x2,y2,z2).
    因为=(-1,2,0),=(1,0,2),
    所以⇒令x1=2,
    则n1=(2,1,-1).同理可得n2=(0,1,1).
    因为n1·n2=2×0+1×1+(-1)×1=0,
    所以平面MBC1⊥平面BB1C1C.
    10.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E,F分别是PC,PD的中点,PA=AB=1,BC=2.求证:

    (1)EF∥平面PAB;
    (2)平面PAD⊥平面PDC.
    证明: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A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1,0,0),C(1,2,0),D(0,2,0),P(0,0,1),所以E,F,=,=(1,0,-1),=(0,2,-1),=(0,0,1),=(0,2,0),=(1,0,0),=(1,0,0).

    (1)因为=-,所以∥,即EF∥AB.
    又AB⊂平面PAB,EF⊂/ 平面PAB,
    所以EF∥平面PAB.
    (2)因为·=(0,0,1)·(1,0,0)=0,
    所以⊥,⊥,即AP⊥DC,AD⊥DC.又AP∩AD=A,所以DC⊥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PDC.
    [综合题组练]
    1.已知空间任意一点O和不共线的三点A,B,C,若=x+y+z(x,y,z∈R),则“x=2,y=-3,z=2”是“P,A,B,C四点共面”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当x=2,y=-3,z=2时,即=2-3+2.则-=2-3(-)+2(-),即=-3+2,根据共面向量定理知,P,A,B,C四点共面;反之,当P,A,B,C四点共面时,根据共面向量定理,设=m+n(m,n∈R),即-=m(-)+n(-),即=(1-m-n)+m+n,即x=1-m-n,y=m,z=n,这组数显然不止2,-3,2.故“x=2,y=-3,z=2”是“P,A,B,C四点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如图,正方形ABCD与矩形AC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AF=1,M在EF上,且AM∥平面BDE,则M点的坐标为(  )

    A.(1,1,1)
    B.
    C.
    D.
    解析:选C.设M点的坐标为(x,y,1),因为AC∩BD=O,所以O,又E(0,0,1),A(,,0),
    所以=,=(x-,y-,1),
    因为AM∥平面BDE,所以∥,
    所以⇒
    所以M点的坐标为.
    3.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底面边长为1,M为BC的中点,=λ,且AB1⊥MN,则λ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取B1C1的中点P,连接MP,以,,的方向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则A,B1(-,0,2),C,C1,
    M(0,0,0),设N,
    因为=λ,所以N,
    所以=,
    =.
    又因为AB1⊥MN,所以·=0.
    所以-+=0,所以λ=15.
    答案:15
    4.如图,四面体ABCD中,E,F分别为AB,DC上的点,且AE=BE,CF=2DF,设=a,=b,=c.

    (1)以{a,b,c}为基底表示,则=______;
    (2)若∠ADB=∠BDC=∠ADC=60°,且||=4,||=3,||=3,则||=______.
    解析:(1)如图所示,连接DE.

    因为=+,=-=-,=(+),所以=-c+a+b.
    (2)||2==a2+b2+c2+a·b-a·c-b·c=×42+×32+×32+×4×3×-×4×3×-×3×3×=.所以||=.
    答案:-c+a+b 
    5.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D=DC,E,F分别是AB,PB的中点.
    (1)求证:EF⊥CD;
    (2)在平面PAD内是否存在一点G,使GF⊥平面PCB?若存在,求出点G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题意知,DA,DC,DP两两垂直.
    如图,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D=a,

    则D(0,0,0),A(a,0,0),
    B(a,a,0),C(0,a,0),E,P(0,0,a),F.=,=(0,a,0).因为·=0,所以⊥,从而得EF⊥CD.
    (2)存在.理由如下: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G,
    设G(x,0,z),则=,
    若使GF⊥平面PCB,则由
    ·=·(a,0,0)
    =a=0,得x=;
    由·=·(0,-a,a)=+a=0,得z=0.
    所以G点坐标为,
    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G,且点G为AD的中点.
    6.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和∠A1AC均为60°,平面AA1C1C⊥平面ABCD.

    (1)求证:BD⊥AA1;
    (2)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设BD与AC交于点O,则BD⊥AC,连接A1O,在△AA1O中,AA1=2,AO=1,∠A1AO=60°,

    所以A1O2=AA+AO2-2AA1·AOcos 60°=3,
    所以AO2+A1O2=AA,
    所以A1O⊥AO.
    由于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平面AA1C1C∩平面ABCD=AC,A1O⊂平面AA1C1C,所以A1O⊥平面ABCD.以OB,OC,O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B(,0,0),C(0,1,0),D(-,0,0),A1(0,0,),C1(0,2,).
    由于=(-2,0,0),=(0,1,),
    ·=0×(-2)+1×0+×0=0,
    所以⊥,即BD⊥AA1.
    (2)存在.理由如下:
    假设在直线CC1上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
    设=λ,P(x,y,z),则(x,y-1,z)=λ(0,1,).
    从而有P(0,1+λ,λ),=(-,1+λ,λ).
    设平面DA1C1的法向量为n=(x2,y2,z2),

    又=(0,2,0),=(,0,),

    取n=(1,0,-1),
    因为BP∥平面DA1C1,
    则n⊥,即n·=--λ=0,得λ=-1,
    即点P在C1C的延长线上,且C1C=CP.
    相关试卷

    高中数学高考第一编 第5讲: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一编 第5讲,共13页。

    高中数学高考第42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讲)(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42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讲)(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间向量及其有关概念,数量积及坐标运算,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高考第6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6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