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蕰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3、由诗文拓展延伸,积累经典古诗名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积累古诗;体会其中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干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齐读课题,从诗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读诗文
1.读准字音:韩愈(yú)芳菲(fēi)榆荚(jiá)
2.读准句读:
草树知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オ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声音洪亮
三、知诗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时49岁,终年57岁)
明诗意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析修辞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悟诗情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比较
比较作者的两首写春的诗《早春》、《晚春》。
早春(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的角度: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语言特点。
七、读春。
八、布置作业
作业:写春。把你记忆中的春天描写出来。要运用一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晚 不久归
春 草树花 杨花榆荚
争妍斗艳 少色无味
美丽鲜艳 作雪飞
珍惜时光、争取机会
比较的角度
相 同
不 同
内容异同
春天的主题
表达方式
描写
修辞方法
《晚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早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
语言特点
清新活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晚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赏春导入,新授,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