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356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356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356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单元导语“一花一鸟总关情” ,一花一鸟中藏着大千世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和谐的色彩、优美的外形,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白鹭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对于经常生活在乡村的孩子可能会经常看见,在稻田里或者池塘边,但也只是远远望见,不知白鹭的全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就没有见过此种鸟类了,所以难免好奇。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镜匣”等14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准备】
1.预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准备资料:白鹭图片
3.学生查阅“白鹭”的介绍,查找有关“白鹭”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一单元的导语页,一起读一读:一花一鸟总关情。(生读)
(2)引导看图。
(预设:图上有一朵盛开的花,它有着金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露珠在花瓣上摇摇欲坠;露珠中感觉盛藏着千千万万朵小黄花,感觉是透过露珠在看世界;空中还有展翅飞翔的鸟……)
(3)引导概览文章标题:《白鹭》《珍珠鸟》,以及琦君笔下的桂花,一花一鸟中蕴藏着作者的深切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白鹭》。(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文人墨客讴歌的白鹭,有诗句为证,一起读一读。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李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
吟罢诗人笔下美轮美奂的白鹭,再来欣赏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留有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
三、认识白鹭
师: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是“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孩子们在课前已经查阅了跟白鹭相关的资料,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白鹭是一种鸟类,体型小,身型纤细,仅趾黄色,嘴与脚均黑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带。(相关的视频也可以)
四、检查预习,识记生词
1.在学习生字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生字表和识字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例字没有田字格定位
生:识字表里面的字没有了拼音
(让学生自主观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生读生字:鹭 嫌 嵌 匣 嗜 韵(重点:嫌、嵌、匣)
3.读课文中的词语:白鹭 精巧 色素 适宜 白鹤 嫌弃 寻常 蓑毛 长喙 黛色(青黑色) 玻璃框 嵌入 镜匣 绝顶 嗜好 望哨 恩惠(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 清澄(清明、清澈)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韵律 美中不足(意思是事情已经很美好,但还有需要修改和补足的地方)
4.写字:匣(横,竖,横折,横,横,竖,竖折/竖弯)记录在书的空白处
5.“嫌”字的理解。
① 嫌疑 避~。涉~。 ② 嫌怨 前~。挟~。 ③ 厌恶;不满意 讨人~。~贫爱富。大家都~他脾气太急。内容不错,文字略~啰唆。
师: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
五、初读课文,感知“白鹭如诗”
1.师:白鹭这篇文章作者郭沫若是用自己的真感情赞美白鹭,你能用课文开头的话和结束的话,来说说他是怎么赞美白鹭的?
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师:我们也一起来写一写。写一遍胜过念几遍。我们一起来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教师示范,投入地动情的朗读,学生再读。感情非常充沛。)
师: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把它读成了两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还抓住了两个词“精巧、韵在骨子里”这就是读准了。你是怎么理解“精巧”二字的?
2.读②-⑤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
生:之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因为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生:之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因为白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师:你们在读②-⑤自然段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生:为什么说“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呢?
生:为什么不直接写白鹭的美,要讲白鹤、朱鹭和苍鹭呢?
生:为什么开始是精巧的诗,结尾是散文诗呢?
生: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呢?
师:大家的问题提的都很不错,是在认认真真读文章,这些疑问就留给大家课下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再请孩子们分享。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那么多首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诗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语言优美
生:富有想象力
生:节奏感强
二、自由朗读,回味形象美
1.回忆②-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师:那白鹭的外形究竟是如何“适宜”的呢?
颜色搭配适宜:雪白、铁色、青色(看图,读文)
2.补充知识:《登徒子好色赋》片段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师:《好色赋》中描写美女的时候(解释句子)你再看看,他们两种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描写这个东西恰到好处。
生:前面都写的长短,后面是颜色
师:这就是你们明亮而智慧的眼睛。文字不是无源之水,得其神韵,而自有境界。
造句。
师:就像你身上的……
生:妈妈心灵手巧,为我编织的毛衣,增一点则嫌宽,减一点则嫌窄,素一点则嫌白……
3.补充知识:忽、分
“忽”和“分”是古代计量单位,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课文中的“分、忽”强调极其微小,小到极致。
三、感悟白鹭的神韵美
1.师: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而且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韵是什么?
2.它的韵味无穷表现在第6、7、8节上,读一读,想一想脑海里浮现怎样的画面?
(生说)
3.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作者在这里用“钓”字,你们来看看,黄老师用 “捉”,两个比较一下呢?
生:我喜欢”钓”,因为是在“清水田”里面,“清水田”给我一种非常平静、明亮的感觉,用“捉”字是动作,就打坏了这一处安静了。
生:我认为白鹭此刻是在美丽的田野之中是非常悠然自得的,整个画面也是非常的和谐,宁静,所以用“钓”字更好。
生:我觉得用“钓”的话,显得白鹭悠然自在。
生:我觉得用“钓”的话,显得白鹭很悠然。
师:无忧无虑,等着鱼儿上钩,姜太公还要一个鱼竿,可白鹭不要竿和钩,只要悠然地等着鱼上来。黄老师改的“捉”远远不如“钓”,所有的味道都在一个“钓”字上,想想看,那瓦蓝瓦蓝的天,那碧绿碧绿的水,那雪白雪白的鹭,那自然和谐的色彩,那一尘不染的明澈,那一幅图画,这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这是一幅优美的白鹭垂钓图,难怪作者说,白鹭垂钓就是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师:“嵌”字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一个“嵌”字使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充满活力的白鹭融为一体,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整个画面动静相宜,给人以清新自然、和谐安宁的感觉。)
4.学习第七自然段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仿佛把我带进了画面,孩子们,什么是嗜好啊?
师:你看,在这句话里,白鹭与众不同的爱好是什么?
师:晴天的早晨是什么?
生:时间。
师:每每是?
生:经常。
师:白鹭每每站在小树的绝顶悠然地瞭望,这就是它的嗜好。
师:如果是白鹭垂钓是悠然的,那么,白鹭瞭望是更加富有个性的悠然。在“晴天的清晨”,“小树的绝顶”使得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嗅到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空气。在苍茫的天宇下,小树、白鹭、远眺,是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人们说白鹭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生:也许还在看着远方可以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伴。
生:瞭望四周的景色。
生:好奇地看着大千世界。
生:看着远处的白云,想起自己的母亲。
……
……
师:白鹭也许在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也许在尽情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也是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独特的嗜好。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绽放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让我们好好地把这种韵味读出来。(学生读)
5.学习第八自然段
师: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他们飞向哪里,你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夕阳西下,忙完了一天的功课,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偶尔看见白鹭低低地飞在空中,孩子们会对白鹭说些什么?
师:干完一天农活的父亲,看见低飞的白鹭,他会说些什么?
师:烧好了晚饭,等着家人回来的妈妈,看见低飞的白鹭会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自己的想象)
师:“落霞与白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是多么悠闲啊!“人鸟两相看,相看两不厌”的生活是多么和谐啊!
四、诗意标题,感悟白鹭的动态美
师:白鹭钓鱼时的闲适、站立时的悠然、低飞时的空灵。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白鹭生活的画面。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分别给每一个画面起一个名字:①符合文意②力求字数一致③语词尽量简练。
(生分享)
师:我们不仅要关注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还可以借助想象丰富画面,这样写出的文字即合理又符合课文的意境。(第一次修改)
师:“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我们再思考一下,能否取一个更有诗情画意的名字。(第二次修改)
水田钓鱼图
枝头瞭望图
黄昏低飞图
五、回归中心句,体会作者情感
1.引读第9节
师:你是怎样看待这个美中不足的?
2.你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
抓住“实在”、“韵在骨子里”,体会作者此刻表达的感情比开头要强烈得多,白鹭有诗一般的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
3.如此常见的“白鹭”,作者为什么要称赞它的自然之美呢?
六、观察板书,回顾全文
1.观察板书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引导学生总结表达方法:描写了两个方面,三幅画面;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直接抒情;用词精确等。
2.观察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仿写练习。
题目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题目二: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来写,突出它的特点,抒发自己对它的感情。
七、结束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白鹭是一幅画,意境深远的画;白鹭是一曲无言的歌,拨动人心弦的歌;白鹭是一支多姿的舞,曼妙丰盈的舞。让我们再看一遍白鹭,让我们的心与白鹭共舞(欣赏各种姿态的白鹭图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寻“白鹭如诗”,细品课文,悟“精巧外形”,小组合作,寻“诗韵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