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7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7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7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1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1.(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100m的时间约为100s B.普通学生座椅的高度约为50dm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g D.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20℃2.(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山谷中生成的白雾 B.冰棍周围冒“白气”C.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3.(2022·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春天的早晨,积雪消融 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大雾弥漫 D.寒冬的清晨,窗玻璃上出现冰花5.(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B.运动员跑5km所用时间约为1minC.学生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8.5℃D.初中生投掷的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g6.(2020·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 32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5℃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100g D.人跑步时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min7.(2020·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窗玻璃上形成冰花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C.草叶上形成的露水D.冰棍周围冒“白气” 二、多选题8.(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加盖,可减慢酒精蒸发B.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C.人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质量为1kg的汽油用掉一半,汽油的热值也减半 三、填空题9.(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小娟利用实验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_______玻璃板上的水变干的更快,于是她得到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你认为小娟通过实验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10.(2022·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小瑄利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直至水沸腾,她撤掉酒精灯,发现烧瓶中的水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的沸腾需要________。她用胶皮塞塞紧烧瓶口,如图所示,将烧瓶倒置并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她观察到________,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11.(2022·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如左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如右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12.(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1)如1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的示数为______N。 四、实验题13.(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 (1)石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海波在44℃时,是______态(选填“固”或“液”)。14.(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小刚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蜂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蜂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5.(2020·北京西城·统考一模)(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16.(2020·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小强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的温度可达-5℃)中。标准大气压下,经过一天时间后,他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2)为验证猜想,小强进一步实验研究盐水凝固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他把盛盐水的容器放入-18℃的冰箱冷冻室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容器中的盐水状态进行观察, 并测量盐水的温度,记录时间与温度的数据。之后他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17.(2020·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小阳和小娟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2)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都是_________℃。从图像中可知两次实验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18.(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请阅读《“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回答问题。“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国家速滑馆(如图1所示),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场馆的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打造出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丝带”造型。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馆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2块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如图2所示)。 国家速滑馆力求打造出世界上平原地区“最快的冰”。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工人师傅们制出的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制冰时,混凝土冰板层下方总长约为130km的管道内输入的是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直接蒸发,使混凝土冰板层的温度降低到零下十几摄氏度,通过洒水作业,冻成厚度为几毫米的冰面,经过很多次这样的工序,厚度几十毫米的冰面才能冻结成功。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以内,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不同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面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环保性最好的冷媒之一,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同时,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冷热综合利用能效比较高,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环保、节能型场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对冰面和冰温的要求是______;(2)制冰时,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什么说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左右,由知道,人步行100m所用时间约为100s,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是80cm=8dm所以,普通学生座椅的高度不可能是50dm,故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往年气温规律知道,北京市年最高气温约为38℃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D【详解】A.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冰棍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放热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A.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B.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枫叶上形成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A.积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BC.露珠、大雾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C不符合题意;D.冰花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详解】A.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篮球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故A符合题意;B.运动员跑5km,成年男子一般在25-30分钟左右,女子30-40分钟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25℃,故C不符合题意;D.体育课上投掷的铅球质量在5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A.教室的高度约为3m,即为300cm,故A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B不符合题意;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为50000g,故C不符合题意;D.人跑步时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8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详解】A.冰花的形成是在天气寒冷时,室内水蒸气遇冰冷的窗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壁上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樟脑丸升华吸热,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然后分布在衣柜中,故B符合题意;C.露是小水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冰棒从冰箱内刚拿出来,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C【详解】A.用瓶子装酒精时加盖,减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酒精蒸发,故A正确;B.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人用暖水袋取暖,热量从暖水袋传到人,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D.汽油的热值与质量无关,质量为1kg的汽油用掉一半,汽油的热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AC。9. B 不能 应在A、B两玻璃板上滴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滴【详解】[1]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B玻璃板的温度比A玻璃板高,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B玻璃板上的水干得更快。[2][3]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而实验中滴入的是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所以不能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的实验结论。10. 持续吸热 水重新沸腾 减小 降低【详解】[1]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不再给烧瓶加热,水会停止沸腾,是因为水在沸腾时需要持续吸热。[2][3][4]向倒置的烧瓶底部浇冷水,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是因为烧瓶中水上方的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而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也降低。11. 3.50 36.3【详解】[1]刻度尺的读数用最右端的数据减去最左端数据,同时注意最小刻度和估读,读数结果为3.50cm-0=3.50cm[2]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读出的结果为36.3℃。12. 37.4 3.6【详解】(1)[1]如1图所示,体温计分度值为1℃,液柱位置在37℃刻度线右侧第4个小格处,则示数为37.4℃。(2)[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的分度值为0.2N,指针位于3N刻度线以下第3个小格处,则其示数为3.6N。13. 非晶体 固【详解】(1)[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在某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由图表可知,石蜡在0-7min内温度持续升高,可知石蜡为非晶体。(2)[2]由图表可知,海波在0-4min内温度持续升高,4-7min内温度保持48℃不变,可知海波为晶体,熔点为48℃,海波在44℃时温度未达到熔点,是固态。14. 不变 非晶体【详解】(1)[1]由表格数据,海波在4分钟时温度为48摄氏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2)[2]由表格数据,蜂蜡在吸热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不变的熔点,是非晶体。15. 4.30 -21【详解】(1)[1]由图1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长度为4.30cm。(2)[2]由图2知,温度计的示数为1℃,其读数为-21℃。16. 水中溶解了盐后,凝固点降低 无法得出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的规律【详解】(1)[1]将盐水放在-5℃的环境中,经过一天的时候,盐水的温度已经变得和环境的的温度相同了,但还保持液态状态,没有凝固,说明它的凝固点可能低于-5℃。(2)[2]如果观察间隔的时间过长,在这个间隔时间内,盐水已经凝固了,就观察不到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的现象,会得到整个过程中盐水温度持续下降的结论。17. 秒表 99 所用水的质量不同【详解】(1)[1]本实验中需要测加热时间,故还要用到秒表。(2)[2]由图像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9℃时温度不再升高,故水的沸点都是99℃。[3]从图像中可知两次实验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说明吸收热量不同,根据公式,因为变化温度相同,比热容相同,所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两个同学所用水的质量不同。18. 冰面平整,冰温均匀 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见解析【详解】(1)[1]由题意“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知,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要求冰面平整,冰温均匀。(2)[2]由题意可知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在制冰时会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3)[3]因为国家速滑馆在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所以说它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温度与物态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 机械能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10电和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