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示范课教案
展开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材分析:本节课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设计思路相同,按照“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动手操作——整理算法——突出重点”的层次进行编排。并且借助计数器,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问题,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通过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对比,进一步体会算理。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进行相减的算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口算。35+4= 42+3= 5+21=35+40= 42+30= 50+21= 师:计算上、下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生: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让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环节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师:图书管理员在统计图书数量,仔细观察,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2.提出问题。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3.列出算式。师:那应该如何列算式呢? 4.动手操作并计算。(1)计算35-2。师:你会计算吗?试着与同伴交流一下吧! (2)计算35-20。师: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 5.整理算理。师:这两道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反馈。生1:有35本故事书,借出去2本。生2:有35本动漫书,借出去20本。 学生思考并回答。生1: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生2: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列出算式。生1:35-2生2:35-20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展示。生1:我用摆小棒的方法:用35根小棒表示35本故事书,借出去2本,也就是拿走2根小棒,还剩33根小棒。生2:我用计数器的方法:用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用个位上的5颗珠子表示5个一,借出去2本,也就是个位上少2个一,剩下3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33。生3:我将35拆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算出33。 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经验独立解决问题。生1:我用摆小棒的方法:用35根小棒表示35本动漫书,借出去20本,也就是拿走2捆小棒,还剩1捆小棒和5根小棒,也就是15根小棒。生2:我用计数器的方法:用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用个位上的5颗珠子表示5个一,借出去20本,也就是十位上少2个十,剩下1个十和5个一,也就是15。生3:我将35拆分成30和5,先用30-20=10,再用10+5,算出15。 学生观察思考并反馈。生1:35-2,先用5个一减2个一;35-20,先用3个十减2个十。生2: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数字不变,个位数字相减。生3: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字相减,个位数字不变。 学生思考并回答。生: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能直接相加减。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到图片中所给的信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通过信息列出算式并与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后边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环节三巩固新知1. 做一做。2. 算一算。 3.看一看,填一填。 4. 今天是学校开放日,要来48位家长,已经放了30把椅子,还缺多少把椅子?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反馈。生: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订正。生:生: 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并作答。生:48-30=18(把)答:还缺18把椅子。 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拓展学生思维。环节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生2: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减。生3: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个位上的数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减。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环节五拓展延伸想一想,完成下面的数字金字塔。生:上层30是下层10与20的和。通过趣味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