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03976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内嵌式视频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上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课件+内嵌式视频),共60页。
单元复习CHUZHONGWULI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 上册一、杠杆二、 滑轮三、 功四、功率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五、机械效率杠 杆一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人施加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物体施加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或匀速转动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杠杆定义五要素杠杆平衡杠杆分类杠杆 一、杠杆 1.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五要素” ①支 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②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 ③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人用撬棒翘起物体 3.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4. 力臂的画法 力的作用线 力的作用线 【例题1】如图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选项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由题图知,向上用力时,起子围绕左端O转动,因此O为支点。又因为动力F1的方向向上,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所以阻力F2的方向向下,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故选B。 B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1.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 L1=F2 L2 分析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阻力×阻力臂不变时,要使动力F1最小,必须使动力臂L1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例题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A点挂一重物,图中力F1、F2、F3、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 ( ) A.F1 B.F2 C.F3 D.F4由图可知,O为支点,A点挂重物,阻力F2方向竖直向下,F2及阻力臂L2的大小都不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L1最大时,拉力最小;动力F1的方向竖直向上,力臂是三个单位,该力臂最大,所以力最小。力F3与F4的方向竖直向上,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同),所以排除掉。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A正确。A① 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②杠杆水平平衡的调节:实验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实现水平平衡,左高向左调,右高向右调。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该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 实验前调节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直接读出力臂。④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⑤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减小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①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可直接读出力的大小。②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时,测力计的示数: 将变大 (拉力力臂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分析数据,总结结论】【交流与反思】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例题3】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①当不挂钩码时,出现杠杆右端下沉,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挂上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也要选择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若将杠杆两侧所挂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左可以直接读出力臂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格的长度为l,将杠杆两侧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左端2G×2l=4Gl,右端G×3l=3Gl,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逆时针转动。逆时针④如图,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的杠杆是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____ ③三次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F1l1=F2l2设一格长度为l1,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做垂线段,得到力臂l,如图所示;动力臂 l=3l1×sin60°≈2.6l1阻力臂 l2=2l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省力省力费距离 省距离费力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撬棍、扳手、钢丝钳天平、跷跷板镊子、鱼竿、筷子l动>l阻l动<l阻l动=l阻三、杠杠的分类【例题4】如图12所示,一根长为1.2米的轻质杠杆OA可绕固定点O转动,C点处悬挂一重为60牛的物体。(已知AB=BC=CD=DO) ①在杠杆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力臂最大,应该在A点竖直向上。根据F1L1=F2L2,F2=G=60N F1=F2l2/l1=60N×0.6m/1.2m=30N;②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当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60度(或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30度)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合理即可)①若在该杠杆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求这个力的大小。②若在A点施加一个力使杠杆水平平衡,甲同学认为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乙同学认为该杠杆可能是费力杠杆。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0N【例题5】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F1、F2的力臂l1和l2,该杠杆是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因为动力臂l1和小于阻力臂l2,所以是费力杠杆。费力视频总结——《第1节 杠杆》 滑 轮二轮轴与斜面滑轮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省力费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省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滑轮组其他简单机械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比较 (不计绳重、摩擦)F=Gs=h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s=2h省力、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nh(n为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省力、费距离,能否改变力的方向和绕线方式有关 n=2n=3 ①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② 定滑轮的特点一、定滑轮 定滑轮FG③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轴心O为支点,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都是滑轮的半径r。F=G F1l1=F2l2 l1=l2=r Fl1=Gl2 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 ④用平衡力的知识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G和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拉力F跟物体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F=G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物体向上运动,用力却是往下拉,所以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①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二、动滑轮②动滑轮的特点 动滑轮S绳=2h物 FG③动滑轮的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动滑轮相当于一根杠杆,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A处;拉力F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G;动力臂l1是轮直径、阻力臂l2是轮半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④用平衡力的知识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在忽略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G和两段绳子的两个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两个拉力F跟物体的重力G是平衡力: 三、 滑轮组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把物体提高h,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所用拉力F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s如表所示。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结论 ①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大轮叫轮,小轮叫轴。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当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轮轴是一个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R >r,∴ F
单元复习CHUZHONGWULI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 上册一、杠杆二、 滑轮三、 功四、功率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五、机械效率杠 杆一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人施加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物体施加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或匀速转动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杠杆定义五要素杠杆平衡杠杆分类杠杆 一、杠杆 1.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五要素” ①支 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②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 ③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人用撬棒翘起物体 3.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4. 力臂的画法 力的作用线 力的作用线 【例题1】如图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选项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由题图知,向上用力时,起子围绕左端O转动,因此O为支点。又因为动力F1的方向向上,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所以阻力F2的方向向下,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故选B。 B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1.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 L1=F2 L2 分析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阻力×阻力臂不变时,要使动力F1最小,必须使动力臂L1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例题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A点挂一重物,图中力F1、F2、F3、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 ( ) A.F1 B.F2 C.F3 D.F4由图可知,O为支点,A点挂重物,阻力F2方向竖直向下,F2及阻力臂L2的大小都不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L1最大时,拉力最小;动力F1的方向竖直向上,力臂是三个单位,该力臂最大,所以力最小。力F3与F4的方向竖直向上,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同),所以排除掉。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A正确。A① 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②杠杆水平平衡的调节:实验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实现水平平衡,左高向左调,右高向右调。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该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 实验前调节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直接读出力臂。④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⑤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减小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①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可直接读出力的大小。②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时,测力计的示数: 将变大 (拉力力臂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分析数据,总结结论】【交流与反思】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例题3】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上的刻度均匀。 ①当不挂钩码时,出现杠杆右端下沉,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挂上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也要选择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若将杠杆两侧所挂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左可以直接读出力臂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格的长度为l,将杠杆两侧所挂钩码各取下一个,左端2G×2l=4Gl,右端G×3l=3Gl,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逆时针转动。逆时针④如图,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的杠杆是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____ ③三次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F1l1=F2l2设一格长度为l1,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做垂线段,得到力臂l,如图所示;动力臂 l=3l1×sin60°≈2.6l1阻力臂 l2=2l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省力省力费距离 省距离费力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撬棍、扳手、钢丝钳天平、跷跷板镊子、鱼竿、筷子l动>l阻l动<l阻l动=l阻三、杠杠的分类【例题4】如图12所示,一根长为1.2米的轻质杠杆OA可绕固定点O转动,C点处悬挂一重为60牛的物体。(已知AB=BC=CD=DO) ①在杠杆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力臂最大,应该在A点竖直向上。根据F1L1=F2L2,F2=G=60N F1=F2l2/l1=60N×0.6m/1.2m=30N;②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当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60度(或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30度)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合理即可)①若在该杠杆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求这个力的大小。②若在A点施加一个力使杠杆水平平衡,甲同学认为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乙同学认为该杠杆可能是费力杠杆。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0N【例题5】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F1、F2的力臂l1和l2,该杠杆是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因为动力臂l1和小于阻力臂l2,所以是费力杠杆。费力视频总结——《第1节 杠杆》 滑 轮二轮轴与斜面滑轮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省力费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省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滑轮组其他简单机械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比较 (不计绳重、摩擦)F=Gs=h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s=2h省力、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nh(n为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省力、费距离,能否改变力的方向和绕线方式有关 n=2n=3 ①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② 定滑轮的特点一、定滑轮 定滑轮FG③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轴心O为支点,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都是滑轮的半径r。F=G F1l1=F2l2 l1=l2=r Fl1=Gl2 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 ④用平衡力的知识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G和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拉力F跟物体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F=G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物体向上运动,用力却是往下拉,所以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①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二、动滑轮②动滑轮的特点 动滑轮S绳=2h物 FG③动滑轮的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动滑轮相当于一根杠杆,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A处;拉力F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G;动力臂l1是轮直径、阻力臂l2是轮半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④用平衡力的知识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在忽略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G和两段绳子的两个拉力F的作用。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所以两个拉力F跟物体的重力G是平衡力: 三、 滑轮组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把物体提高h,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所用拉力F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s如表所示。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结论 ①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大轮叫轮,小轮叫轴。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当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轮轴是一个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R >r,∴ F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