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6.景阳冈(第1课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28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6.景阳冈(第1课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28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6.景阳冈(第1课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28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5.草船借箭(第1课时)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5.草船借箭(第2课时)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6.景阳冈(第2课时)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7.猴王出世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8.红楼春趣 教案 1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6.景阳冈(第1课时)
展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6 景阳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走进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在课文学习中,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思维能力: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审美创造: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讲好故事情节。【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三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的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新课: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吗?下面来欣赏它的主题曲《好汉歌》。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水浒传》:
预设:电视剧《水浒传》改编自著名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3.课件出示资料袋:读读资料袋内容,了解《水浒传》的概况和书中的一些人物。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打虎英雄——武松,下面我们将通过《景阳冈》来认识他。
5.板书课题,教师相机指导书写“冈”并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冈”与“岗”(板书课题:景阳冈)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了解武松打虎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猜猜意思。
(3)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认读的词语:
①教师指名读,相机指导读音,点拨易错字。
②引导学生观察易错字的书写,运用识记方法记忆。
预设:比一比:“勿”与“匆”
换一换:“跄”与“抢”
(2)出示多音字“绰”“呵”“泊”,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读准句中的读音。
“绰”字作动词时读“chāo”,是抓取的意思;作形容词时读“chuò”,有宽绰、(体态)柔美等意思。
“呵”字在文中读“ā”“呵呀”就是“啊呀”的意思。
“泊”字作动词、表示“停泊”时读“bó”,当它作名词、表示“湖”时读“pō”,“血泊”指一滩血。
3.过渡:通过学习,看来字词难不倒大家,但相信在读完课文后,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的语言读起来和现在的大不一样,有些词语的意思也和现代文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吧!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难懂词句的意思。
(1)引导学生反馈不容易读懂的词句,全班交流理解词句的方法。
预设:
①“梢棒”:“棒”和木棍有关。联系上下文可以猜出“梢棒”是类似棍子的武器
②“筛了一碗酒”:联系文中人物前后的动作可以猜出是“倒了一碗酒”的意思。
③“请勿自误”:“勿”是“不要”的意思,“请勿自误”就是“请不要误了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含有“勿”字的警示标语,如“请勿入内”“请勿吸烟”等,就能大概明白“请勿自误”意思。
④“店家”“客官”“榜文”等词语可以结合一些古装影视剧来理解。
(2)小结:古典名著中有不少这样的语句,在阅读时大家司以根据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能猜出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以往的阅读的方法,扫清阅读障碍,目的是疏通文章,减少畏难情绪,激发阅读兴趣。)
5.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读读本课要求写的 15 个字,仔细观察后交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生字的书写:
(1)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8个,均为左窄右宽,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高低长短的
不同,以及笔画的穿插和避让等。
(2)书写“截”字时,笔顺是先写“土”,再写“隹”,最后写斜勾、撇、点。“截”的左下部是“隹”,共有四横,写的时候注意不要漏笔画。
2.让学生在方格纸中书写,每字两遍。教师提醒写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
3. 教师选择学生书写作业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三、默读课文,梳理文脉
1.听读课文,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想一想:“喝酒”之后,武松又做了哪些事情?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成填空:
喝酒--( )--( )--( )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题中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喝酒”,文中写的是谁喝酒?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武松喝酒”的段落,即第1-2 自然段。
(2)引导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想一想:接下来武松又做了哪些事情?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用简单的句式“武松做了什么”说一说。
(3)引导学生把每个部分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课文的第 3-5自然段主要写武松上景阳冈,第6-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猛虎”,第8自然段写武松一步步挨下了景阳冈,用关键词概括就是“上冈、打虎、下冈”。(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引导学生借助填写好的图表,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最后下冈。
4.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对武松的初步印象。
预设:看重颜面 武艺高强 胆大心细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第一题,从整体上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感知。)
四、品读课文,聚焦打虎
1.过渡:文中最能体现武松武艺高强的是哪部分?(预设:武松打虎)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感受武松打虎的气势,然后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武松打虎?
预设:第6、7自然段
2.默读第6、7自然段,说说课文写“武松打虎”分了哪几步来写。
预设:“武松打虎”这部分分了五步来写:先是一阵狂风后猛虎骤然出现;然后猛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次闪过;紧接着,武松抡起梢棒打虎,却劈在枯树上,梢棒断成两截;接下来,武松赤手空拳,用尽平生力气把猛虎打倒了;最后,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用断了的梢棒又打了一回。
3.引导学生感受武松的智勇双全。
(1)再读第6、7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武松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对武松的认识。
预设:
① 从武松的三次闪避,可以看出他动作敏捷。武松遇到老虎时,能避其锋芒,非常机智。
② 从老虎的致命三招——扑、掀、剪中,可以感受到老虎的凶猛无比,这部分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③ 武松是等老虎的劲儿泄了一半再打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先防守后进攻,十分机智。
④武松棒打老虎:“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从中可以感受到武松虽然有些慌张,但依旧机智勇敢。
⑤武松拳打老虎:从武松“跳、退、丢、揪、按、踢”的动作中,可以感受武松的机智勇敢、武艺高强。
⑥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武松力大无穷,十分勇猛。
⑦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武松小心谨慎,思考周全,不留后患。
(设计意图:《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武松这一个性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打虎”一段是故事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阅读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细细体会,交流感受,既能加深对武松的认识,也为下节课多角度感受人物、发表看法作铺垫。)
五、练习复述“武松打虎”
1.观察这几幅图,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用自己的话详细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虎的。
(1)教师引导思考: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详细复述故事的方法。
预设:
①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②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照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③表达上要做到前后连贯。
(2)除了以前学过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故事更生动呢?
预设:
①抓住具体描写武松和猛虎的动词。
②抓住准确、有特色的语言。 (吊睛白额大虫、撺将下来、锦布袋……)
③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呵呀)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以上方法,按照故事顺序,每人复述一小部分,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
4.全班展示交流。
5.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
(1)引导学生自评:你觉得自己讲得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改文进的?
(2)引导学生互评:你觉得同学讲得怎么样?语气、动作不和表情是否恰当?还有什么建议?
6.例文展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武松打虎这个重点部分,品味武松打虎这部分动词的运用,感悟作者的语言特色。寻究方法,搭建支架,讲述故事。尤其因教材的更换,这一届学生没有系统的掌握复述方法,所以寻究复述方法的过程采用了:尝试——评议——呈现——实践——总结,补齐了学生知识的短板。)
六、课堂演练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原著白话小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落实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抓重点,感知人物形象。“打虎”部分重点学习,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教学中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表演、评议等方式感受人物形象。耗时有点长。课外资料补充,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武松。“喝酒”“上冈”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冗长,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式,了解武松豪爽、固执、好面子的性格特点。“下冈”就直接略过了。二是教方法,学习阅读古典名著。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如猜词义、囫囵吞枣的阅读。三是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在研读课文后资料补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课下继续阅读《水浒传》提供了方向。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