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22.手指(第2课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29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22.手指(第2课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429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优秀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2 手 指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继承发扬“团结才有力量”的传统美德。
语言运用:感受语言的风趣,尝试仿写。
思维能力: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审美创造: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品析课文,感受语言
1.教师导入: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充满趣味性,请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觉得有趣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作批注,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再选择几处抄写下来。
(1)同伴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2)进行语句积累
2.品析句子
(1)教师出示句子:同学们,来看看老师积累的句子。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有趣呢?
预设:我从曲线优美和养尊处优可以看出来。
教师追问: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预设:曲线优美一般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养尊处优指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
教师引导:作者联系中指的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的确很有趣。
(2)教师过渡: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有趣在哪里。
预设:第二个句子语言更加的生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师小结:手指的样子和人物之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样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更生动、活泼。所以我们会更喜欢第二个句子。
3.教师引导:我们除了从句子的表达手法可以感受语言的风趣和幽默,通过朗读也可以体会语言的风趣与幽默。
(1)教师:大家先来回忆或演示一下下面这些情形。
(2)学生表演
(3)教师提示重读词语
(4)教师范读
(5)点生朗读
(6)全班评议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体会语言风趣的方法都有哪些?
预设1:从用词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与幽默
预设2:从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与幽默
预设3: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风趣与幽默
5.教师总结: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感受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习得课文的写作手法。)
二、领悟道理,总结全文
1. 教师导入: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原文回答)
预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教师小结:这也是本篇课文的主旨。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作者为什么说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以下问题。
3.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3题。
(1)学生自主思考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大拇指让我想到了勤劳朴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人
教师追问:你想到了哪些职业呢?
预设:清洁工、修理工等
教师继续引导:食指呢?你们有什么联想。
预设:食指让我想到了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机敏的人。
教师提问:比如哪些职业?
预设:消防员、警察、边防战士等。
(3)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人的确如同五个手指,姿态各异,各有所长。
4.探究含义
(1)教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思考主旨句的两层含义。试着体会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
(2)同桌交流
(3)点生回答,教师点拨
(4)教师总结:我们的手指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人也是人人都有用,团结有力量。
三、练习仿写,学会运用
1.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2.教师提示:
(1)先思考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这五官的特点和作用,再选择其中一个来写。
(2)落笔前要考虑周详。
3.学生自由仿写
4.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四、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1.教师过渡: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感受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2.教师总结: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 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并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3.主题概括:课件出示填空题,全班齐答。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课文教会了我们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其实还有很多名言警句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课件出示有关团结的名言。
(1)教师讲解大意
(2)学生齐读
3.朗读诗歌《手》
4.欣赏手指舞图片。
5.课堂演练。
6.布置作业:课后修改完善小练笔。
【板书设计】
大拇指——最能吃苦
食指——能干机敏
手指 中指——养尊处优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揭示课题后,首先,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写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的段落,抓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接着理清文章的思路,给文章分段。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等形式,体会五根手指的特点,让学生说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在理解五个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特点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幽默风趣,体会其写作特点。最后再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拓展环节,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写作方式。
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漫画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介绍五指,感受语言,练习仿写,学会运用,领悟道理,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细读课文,了解特点,品读课文,感悟写法,紧抓重点,深化主题,拓展延伸,迁移运用,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研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学法,总结学法,自学三,开放性作业,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