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七下大单元课件】-隋唐大单元学习4-忆昔开元全盛日.pptx
    • 教案
      【七下大单元教案】-隋唐大单元学习4-忆昔开元全盛日.docx
    • 视频
      视频素材:盛唐气象,盛世长安.mp4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2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3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4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5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6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7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8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2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七下大单元课件-隋唐大单元学习4-忆昔开元全盛日pptx、七下大单元教案-隋唐大单元学习4-忆昔开元全盛日docx、视频素材盛唐气象盛世长安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下大单元教学设计】

    隋唐大单元学习4:忆昔开元全盛日

     

    【单元分析与大单元设计建议】

    隋唐时期的主题有二,一为繁荣,一为开放,本单元的5节课内容便是围绕这两个主题来编撰的,其中第1课讲隋朝的兴亡,第2课讲唐朝的兴盛,第3课与4课讲述唐朝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民族关系,多彩的文学艺术,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第5课讲述了从安史之乱到唐朝衰亡,再到五代十国并立的历史,为隋唐时期落下大幕。

    其中,1-2课讲述的是隋唐政治上的繁荣,3课的发达经济与多彩文化讲述的是盛唐在经济与文化层面的繁荣,围绕的主题都是繁荣;3课的民族关系、开放的社会风气与4课的中外交流,围绕的主题是开放。

    在进行大单元整合学习时,可以尝试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通过调整内容与顺序的方式,打破每节课之间的内容界限,通过重组,把1课的隋朝统一、科举制和大运河(科举制在前,大运河在后)放在1课时,专门学习隋的统一与兴盛,在第2课时,则学习隋的灭亡,唐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学习隋亡唐兴,第3课时中,完成开元盛世的学习,并与繁荣经济、多彩文化相结合,全面展现盛唐的繁荣。完成“繁荣”主题的学习后,再进行“开放”主题的学习,最后在完成第5课的学习后,结束本单元的学习

    也可以先学习隋唐政治的兴衰(1、2、5课),再学习3课的经济与文化,完成“繁荣”这一主题的学习,接着再完成“开放”这一主题的学习,学习3课的民族关系与社会风气和4课的中外交流最后在完成第5课的学习后,结束本单元的学习。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重点: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曲辕犁与筒车的作用,盛唐长安城的地位,盛唐气象在文化方面的表现——诗歌、书法、绘画、乐舞、医药科技

    难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领略盛唐气象,感受隋唐繁荣

    2.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知道曲辕犁和筒车的作用,知道盛唐长安城的地位,感受盛唐多彩的文化,品味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风格。

    唯物史观

    通过分析盛唐气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历史现象的能力。

    家国情怀

    从盛唐气象的繁荣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单元教学目标】

    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1.在大单元主题上,应该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到隋唐的繁荣和开放及其影响。

    2.在内容知识上,应该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把它们归纳整合到繁荣与开放的主题中。

    3.作为学习历史的收获,应该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能够客观评价隋炀帝、唐玄宗等人的功过是非,能够从隋文帝、唐太宗的治国理政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从隋唐三百年的历史中汲取营养,理解盛唐气象,学习盛唐昂扬进取、平和包容的精神,感受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的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浸润与熏陶。

    【大单元学习规划】

    计划用8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大单元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其中第1课时与第8课时为大单元学习导言和总结,课程安排紧张的老师可以略过,只需要用6个课时完成本单元5节课的学习即可。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大单元学习规划和课件标题,展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列出学习目标,通过一目了然的课时规划和学习目标,以及朗朗上口的可见标题,点出本课将要学习的红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用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为标题,引导学生诗意化地感受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创设情景,展示长安城的图片与编创长安城与唐玄宗的对话,开始便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温故知新:隋亡唐兴转瞬间

    师:通过课件展示上一课时总结的思维导图、表格总结等形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忆的方式,和学生一起简单回顾上节课的所学内容,

    生:跟着思维导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隋灭亡的原因,唐朝兴起的过程和原因,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贡献——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以下启开元引入下面的学习。

    知新学习一开元盛世的出现

    师:通过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贡献,引入本课需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开元盛世,衔接起大单元教学第3课时的武则天的贡献与第4课时开元盛世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探寻隋朝灭亡的原因,让学生自学开元盛世,发现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出现原因和历史地位。

    生:阅读课文,寻找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出现原因和历史地位。

    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开元盛世的结构化认知;通过【人物档案】这一知识扩展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唐玄宗这个人,点明成就是开元盛世,黑点是安史之乱,为后面安史之乱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新学习二开元盛世的表现

    师:引用课后活动中杜甫的《忆昔》,以此对应课件标题,进行点题,同时鼓励学生探寻开元盛世的风采;展示大明宫遗址复原图,从一个侧面帮助学生感受盛唐的繁华。

    生:理解诗歌,阅读教材正文,总结开元盛世的省时表现。

    知新学习三感受开元盛世

    师:通过总结评价,点评学生的总结,然后反思教材编写的不足——内容总结的太宽泛,无法提供具体的感触。以此引起后面的学习——通过《第3课 盛唐气象》中【繁荣的经济】和【多彩的文化】,具体感受开元盛世与盛世隋唐。以《忆昔》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品读古诗,感受诗人笔下的盛世。

    生:品读《忆昔》,思考、讨论、交流。

    师:把唐诗用特别通俗的话进行简单的转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笔下的盛世。

    知新学习四盛唐繁荣的经济

    师:以杜甫诗歌的内容引出农业经济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11-13页,先从大方向上初步了解盛唐繁荣经济的表现。

    生:自主学习盛唐【经济的繁荣】这一部分内容,概括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知新学习五经济繁荣的密码

    师:通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变化,进而步步推导,推导出生产技术的改进会促进农业的发展。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温故知新,重新温习铁器牛耕的作用,学习曲辕犁和筒车的作用,进而总结出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温习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学习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梳理三者之间的简单关系,以及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生:与老师一起逐步发现古代经济的密码,农业发展促进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繁荣,进而创造经济繁荣,总结出这一切的大前提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知新学习六盛世长安

    师:展示盛唐长安城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史事】了解盛唐长安城的宏大。通过讲述“买东西”的传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面印证唐朝商业的繁荣。

    生:了解长安城的特点。

    师: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盛世长安的开放与繁荣。

    知新学习七文化点染盛世

    师:引用视频中的话“诗文记录人,记住美,可以让后世人知道,我们是怎么活的”,可以将之转译为“文化点染盛世,让我们多了一个感受盛唐气象的媒介,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盛唐的文化中,去触摸千年前这个盛世留给我们的遗产吧”(或者其他合适的话),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6-17页,了解盛唐多彩的文化。

    生:阅读课文,大概念上了解盛唐气象的方方面面。

    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概括出盛唐奇效的表现。(在这里,建议扩展一个知识,和学生提及《霓裳羽衣曲》,一方面是让教材提及的音乐、舞蹈有了具体的案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面安史之乱的学习——渔阳颦鼓惊霓裳做铺垫。)

    【跨学科融合学习:文史不分家,共同读唐诗】

    师:总结展示小学语文中学习过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还有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李白杜甫诗,再列出本学期(七年级下册)要学习的李白杜甫诗词,建立起学生与李白杜甫的熟悉感,有了语文的熟悉感,历史课上展示诗词会更加亲切。

    (李白杜甫的诗歌,粗略总结如下:《静夜思》(一年级下)《望庐山瀑布》(二年级上)《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二年级下)《望天门山》(三年级上)《绝句-迟日江山丽》(三年级下)《铁杵成针》(四年级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年级下)《春夜喜雨》(六年级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七年级上)《春夜洛城闻笛》《望岳》(七年级下))

    生:回忆那些年学过的李白杜甫诗歌,以及其他朝代、其他诗人的诗词。

    师:引用《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这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李白诗,帮助学生总结理解李白诗歌的第一个特点: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生:吟诵李白的诗句,感受李白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的特点。

    师:课外扩展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帮助学生理解李白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性格;引用《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展现李白昂扬进取的精神。

    (李白青年时代的别匡山“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也可以扩展引用)

    生:通过李白的诗句,真实地感受李白其人其诗,不用死记硬背便领略了诗人风采,培养了对历史、对故事的兴趣。

    师:通过引用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和《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学生一起总结杜甫青年时代的风格——朗朗上口,轻快活泼,并分析此时杜甫这种风格的原因——此时的诗人生活在盛唐。

    生:感受杜甫的青年朝气,全面认识杜甫其人其诗。

    师:提前引用七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标注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引用杜甫的另一句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展现杜甫青年时代的第二个特点——充满朝气,渴望建功立业。

    生:全面认识杜甫,了解杜甫曾经的远大志向。

    师:对青年杜甫做一个总结,展现盛世对人的塑造作用。

    (这是青年杜甫,一个生活在盛世,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下笔是自然秀美,立志是会当绝顶。)

    师:展示杜甫诗歌的另一些内容,选取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和《无家别》中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通过前后诗风的对比,总结杜甫诗歌的第三个特点: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后,青年杜甫转变为诗圣杜甫,以淳朴厚重的诗风,反映政治腐败和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反映了真是的历史情况,成为“诗歌中的历史”,最后总结杜甫的诗风转变与唐朝历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生:感受杜甫淳朴厚重的诗风,体会杜甫诗中反映的政治腐败和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感受杜甫诗中抒发的悲愤凄婉之情,理解杜甫的诗为何被成为“诗史”。

    师:继续举例白居易的诗,以知名的“离离原上草”,小学学过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诗句,帮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诗如何的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生:感受白居易的诗风。

    师:总结盛唐与唐诗,鼓励学生读诗学史。

    除了我们历史课本上提到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代表人物外,五万多首唐诗的作者有三千多名,他们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婉转,或建功边塞,或隐逸田园,共同谱写了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虽然这是孔夫子劝学生读《诗经》的话,但我觉得也可以引用在此,希望你们课下多读唐诗,因为诗中有盛唐,唐诗记录了唐史,记录了盛唐气象!

    生:培养对古诗的兴趣,领略文史融合后的趣味。

    【跨学科融合学习:美术中的历史,共同鉴赏书法】

    师:温故知新,回顾书法发展的历史,介绍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特点,并且通过实物展示,让书法变得可观可感。

    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唐朝书法。

    师:展示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将之与之前所学的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魏征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联系,希望学生可以明白,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学

    生:欣赏欧阳询书法中的险绝(好看),听老师分享魏征的故事。

    师:展示颜真卿的书法,讲述颜真卿刚直不屈的事迹,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书法背后的风骨。展示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宝”字,让学生领略书法的魅力。

    生:鉴赏颜真卿的书法,了解颜真卿的事迹

    师:概述唐朝的书法成就,引用欧阳询的“中”字与柳公权的“国”字,拼字组成“中国”,希望学生可以一笔一划写好中国汉字,一点一滴传承华夏文明。

    师:通过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展子虔的《游春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让学生领略隋唐的绘画艺术。

    生:鉴赏隋唐绘画,领略艺术风采

    师:讲述盛唐的音乐舞蹈,着重分享《霓裳羽衣曲》。

    音乐舞蹈是盛世的点缀,为盛世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唐朝的音乐、舞蹈非常完美地体现了隋唐的特征——开放下的兼收并蓄,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后,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繁荣,其中的代表便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相传为唐玄宗所作之曲,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乐调优美,构思精妙,“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直到现在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安史之乱后失传。

    在介绍霓裳羽衣曲时,可以科普一下唐玄宗的多才多艺,与前文呼应,点出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后的失传,为第7课时《渔阳颦鼓惊霓裳》做铺垫。

    师:通过温故知新,总结中医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在【课后活动】中,去探寻唐朝的医药成就。

    生:在【课后活动】了解唐朝的医学发展。

    总结与练习

    总结:忆昔开元全盛日,盛唐气象面面观

    师:总结本节课所学,设置挖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是隋唐最好的时代,可能也是中国古代五千年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这个时代,叫做盛唐,这段繁华,史称盛唐气象!

    跟随老师的节奏,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检验学习效果。

    生:跟随老师的思维导图,温故知新,建构本节课所学。

    练习巩固:8中考真题或中考真题改编,向学生展示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李白和杜甫、绘画与舞蹈等方面的考查方式

    (本节课内容较多,老师可以适当省减,这里的联系巩固也是,如果没有时间课上完成,可以布置为课下练习作业)

     

    (2022·辽宁大连·2【改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虚心纳家    

    B.武则天发展生产

    C.唐玄宗励精图治    

    D.隋炀帝开凿运河

     

    (2021·山东日照·4)右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               

    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

    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               

    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

     

     

    (2022·山西晋中·3)“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了如图工具,其好处是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 

    C.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便于开沟

     

     

     

    (2022·广东省·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2022·湖南怀化·24)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021·湖南衡阳·3)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2022·云南昆明·4)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文成公主入藏                    

    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022·湖南长沙·2)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A.发达的交通                    

    B.繁荣的经济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

     

    (因为霓裳羽衣曲既是盛唐繁华的一个符号,也是盛唐开放的结果;所以完成繁荣的大单元主题学习后,紧接着便是开放主题的学习,这也是把这道题放在此处的一个原因,也是本节课专门补充《霓裳羽衣曲》的原因)

     

    结束语:隋唐大单元学习的第3课时到此便结束了,这一课时,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忆昔开元全盛日,全面领略了盛唐的繁华。

    到此,我们终于通过3课时的学习,完成了隋唐大单元学习的第一个小目标——“繁荣”主题的学习,见证了隋的统一与成就,也从隋亡唐兴中汲取了教训,最终领略了盛唐气象。

    接下来的2个课时,我们将会进一步走进隋唐,通过社会风气、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等方面,感受隋唐的开放包容。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获奖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壹唐朝的建立,贰贞观之治,叁经济文化,肆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经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唐太宗建唐,手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 盛唐气象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 盛唐气象优秀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课盛唐气象,学习目标,民族交融,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4忆昔开元全盛日-主要对应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部分内容PPT课件+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