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及运用,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曾都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命题人:何春杰)一、文学作品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2分)秋意①秋意,古城为上,山野次之。②街巷里游荡,触摸活泼泼的市井生活,也能感受到秋意。秋意从铺地的方砖里涌上来,秋意从红墙黄瓦中挤出来,秋意从钟鼓楼里游过来,秋意从老城墙下冒上来。走过了春夏的灯笼有些陈旧了,衬着粉饼般色调的外墙,墙角石灰有些脱落斑驳,裸露出藏青色大砖。几位老先生在老房子里转悠,举手投足颇有些俗世的清雅。③太阳暖融融的,眼中一片黄,稻谷之黄,树叶之黄,土地之黄。水里游鱼晃动,偶或掠过飞鸟的影子,大雁南徙。小时候常常躺在草地上看那些鸟儿,秋意如水,洗尽人心的浊气。④秋意在各色瓜果里。石榴挂色,梨已青黄,紫色的葡萄一串串饱满熟透了,青枣越来越大,开始泛红,柿子渐次发黄变软,还有白海棠和木瓜,累累如浓荫匝地。后山的栗子树枝繁叶茂,板栗撑开了肥大的斗篷,露出深红的皮壳,惹得顽童眼馋。⑤秋菊冷香扑鼻,在田坝上,在山岚间,在篱笆下,在土墙旁,一簇簇,一丛丛。秋分之后,草也渐渐泛黄了,从浅到深。池塘边的芦苇和水草,呈现出苍黄的颜色,太阳斜射,远远望去,像是倒插的淬了火的宝剑。⑥有一年沿河游荡,从人家屋旁摘下芭蕉叶,在飞花的香蒲中闲卧。两岸水草茵茵,翠鸟和白鹭在其间出没。天高而云稀,太阳挂在半空,风吹树枝斜斜地荡漾秋叶,朦胧间依稀传来湿漉漉的耳语。醒来时,渐近黄昏,落日又大又圆,一只只鸟儿悠然归巢。⑦夜里借宿在一户农宅,以门板竹床搭一通铺,躺在上面闲话。夜深了,窗口夜色清润,忍不住开门走出庭院,仰望银河,静听虫声,大山深处的秋意和夜色渐渐融化了肉身。觉出万物勃发生长,又觉出万物成熟的恬静。野地成了虫子的世界,鸣声清远凄迷。⑧几个人与秋意、夜色一起游荡在长林丰草之间。风在耳畔吹过,树枝呼啸,风又从山头荡过,寒意料峭,是秋夜的凛冽。明月高悬,秋风与虫鸣自如来去,松影参差。流水似乎比白天轻柔许多,声响却大了,远远能听到汩汩声,使得夜行人忍不住放慢脚步。⑨那一夜秋意萧索,然萧索中分明有着肃穆以及不动声色的沉潜,安定稳重,承载万物。1.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欢悦活泼、欣欣向荣,作者笔下的秋______、______。(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秋”的特点,可以用自己的词语,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进行组合。)(2分)2.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描写秋,从空间上看由城内写到城外,从内容上看有景物有人事,从时间看有白天有夜晚。B.本文语言清雅含蓄,短句、长句和整齐的排比句交错使用,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C.文章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方面描写秋,生动细致地写出了作者对秋独特的细腻感受。D.这篇文章朗读时应该用慷慨激昂、热烈活泼的语调读出作者对秋的热爱之情。4.结合文章内容,补充完成下面这首小诗。(4分)秋意在街巷游荡它从铺地的方砖里涌上来 ① 从钟鼓楼里游过来从老城墙下冒上来秋意为山野上妆它替稻谷、野菊、秋梨晕染上深深浅浅的黄它帮葡萄 ② 秋意如水,洗尽人心的浊气秋意 ③ , ④ (二)阅读《野猫记》,完成5~9小题。(16分)野猫记①我对邻居的负评,因为野猫发生转折。②我们住一楼,门前有个下沉式小花园。我疏于打理,只种了一层敷衍的草皮,斑秃似的生长着。邻居家利用这块空地,搭建了半间玻璃房,剩下的地面铺满瓷砖。他家养了巨型狼犬,它还是条小奶狗时,就能看出是城市禁养的危险品种。幼年期的狼犬,每天还能放到院子里几分钟去拉撒。长大了,不行,它的样子接近福尔摩斯侦探小说里的恶魔。狼犬每天在玻璃房里狂吠一会儿——它炭黑的脸阴郁,骨白的牙冰冷,令我不寒而栗,路过的孩子有时会被吓哭。③邻居家的男主人彪悍,晚秋也光着膀子在外面走动——他的后脖颈上积着一圈发硬的肉。他直接跳入小区草坪,搬开井盖,拧动阀门,接上胶皮管,用公共水源给自家院子浇灌花草。女主人样貌年轻,睡醒了,不换睡衣、首如飞蓬……但她对流浪猫来说,美丽如天使,明亮如圣母。④邻居家也养猫。两只名贵些:一只美短,背后花纹像地图上的等高线;一只布偶,脸上一团晕染开的深暗,像被防色狼的喷雾袭击过。此外,女主人还收养了两只残疾猫,一只路上捡的幼猫。猫猫狗狗加起来六口,家里不能再接纳什么了,何况小区里的野猫那么多。她只能把宠物的口粮,分给那些风餐露宿的小可怜。⑤流浪猫到离我数米之遥的邻居家取食、喝水、晒太阳。女主人不仅提供基础猫粮,还因为偏爱,给它们加餐猫罐头。她一边喂食,一边胡乱地抓起毛丛打结、藏污纳垢的猫放在怀里抚弄。胆怯的野猫也敢把身体平放在女主人的怀里几分钟,状若婴儿,然后才从这种不适应的体姿里摆脱出来。⑥这些流浪猫一点儿都不消瘦,除了个别天然有着尖下颌,多数都有圆实的小腿、胖胖的趾爪。如果不仔细看,就注意不到它们的毛皮有种隐约的雾灰,缺乏缎光——那种精心保养才能闪烁的缎光。不过,至少从仪态上看,它们一点儿也不颠沛流离,倒有些养尊处优的架势。有只大狸猫简直胖成了短腿的柯基犬。⑦它们一点儿也不颠沛流离,倒有些养尊处优的架势。有只大狸猫简直胖成了短腿的柯基犬。它们或野心勃勃,或自命不凡,它们也被自己的缺陷所害,比如一只猫蹿到了让自己下不了台的高度,在二楼阳台上发出阵阵不顾体面的哀求……后来被女邻居和孩子,搭着梯子,拯救下来。5.细读②③两段,请归纳两点我对邻居“负评”的原因。(3分)6.请说说第②段加点词语“敷衍”在文段中的具体含义。(3分)7.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8.如果将第⑥段画线句中的两个“不”去掉,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4分)9.结合下面的“知识小链接”,任选一个角度为这篇文章续写一个结尾段。(3分)【知识小链接】文章的结尾: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或者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诗全由名词性词语构成,列出六种景物,言简而意丰。下列诗句中与其结构不一样的一项是( )(3 分)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1.请发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 分)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选项是( )(3分)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C.公/大笑乐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鬼使神差 B.参差不齐 C.差强人意 D.一念之差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1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从文中哪句话能读出谢安的态度?你觉得纷纷白雪还像什么呢?你可以用下面的句式来说:白雪纷纷像(似、如、堪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三)古诗文填空(8分)16.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1)客路青山外,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4)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5)同样是听“夜雨”,李商隐用它表达对亲人的思念:______,______。(《夜雨寄北》);陆游借它抒发了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兰、养兰、咏兰、画兰,人们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寒欺凌,坚忍不bá( )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A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坚定向上的人格的象征,与梅、竹、菊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甲)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乙)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 )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丙)兰花的花资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丁)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螺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①)。兰花是我国著名花卉,历代诗人墨客常为之吟诵绘画。B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心忧国事,他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抒发自己对楚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后,人们在文章诗词里都把品格坚贞( )、有骨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宋朝著名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宋灭之后,元朝统治者慕名请他作画,结果竟被严词拒绝。此后他画的兰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着地,旁人问其故,他答曰:“国土之不存,兰根焉能着地?”借以抒发其爱国之心与亡国之痛,传为千古佳话。郑思肖的画兰方式,直接影响到漫长的画兰历史。明清时,这一传统已衍变为不拘一格,亦不拘一法——画兰不画土。从郑思肖到扬州八怪等人的兰花题材的诗画中,坚持操守,张扬个性成为共同的主题。【材料二】 C随州是中国兰花主要分布区和世界三大蕙兰产地之一。野生兰花存量巨大,品种达121种,数量近2000亿株。其中20多个珍稀品种(②),尤其是随州蕙兰在世界兰花界享有盛誉,存量、名品占全国的70%左右。2009年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植物协会正式发文,shòu( )予随州市“中国兰花之乡”称号。【材料三】 D3月15日,随州市曾都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刑拘一名采挖野生兰草并利用网络视频平台销售。这是目前我省公安机关办理的首例破坏野生兰草资源案。3月14日,曾都警方收到上级公安机关下发的涉及非法采挖野生兰草出售的线索,立即进行初查,发现一嫌疑人正在直播在山上挖兰草销售的情况。民警们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地址,当晚在何店派出所支持和配合下,将嫌疑人抓获归案,并在嫌疑人家中和屋外查获大量野生兰草。17.请把下面这句话端正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18.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根据汉字注拼音选项正确的是( )(2分)A.坚忍不拔 嫩绿nèn 坚贞zhēn 授予B.坚忍不拔 嫩绿lèn 坚贞zhēn 受予C.坚韧不拨 嫩绿nèn 坚贞zhēng 受予D.坚韧不拨 嫩绿lèn 坚贞zhēng 授予19.请在文中①②两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①)淋漓尽致 (②)久负盛名 B.(①)淋漓尽致 (②)名不虚传C.(①)酣畅淋漓 (②)久负盛名 D.(①)酣畅淋漓 (②)名不虚传20.下面是材料中划线的四个句子,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坚定向上的人格的象征,与梅、竹、菊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B.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心忧国事,他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抒发自己对楚国民的深厚感情。C.随州是中国兰花主要分布区和世界三大蕙兰产地之一。D.3月15日,随州市曾都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刑拘一名采挖野生兰草并利用网络视频平台销售。21.【材料一】方框中的句子应该放在第二段中(甲)(乙)(丙)(丁)四处中的哪一处最合适。( )(2 分)A.甲 B.乙 C.丙 D.丁22.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选择最恰当的上联,是( )(2分)上联:______下联:陋室墨竹影婆娑A.凌云劲竹真君子 B.空谷幽兰香馥郁C.兰有天香清益远 D.幽谷兰花绝美人四、名著阅读(5分)23.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那罗刹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1)选文出自《西游记》中的在哪个故事情节?(2分)(2)行者在书中还有很多名号,请你写出一个并简单说说这个名号的来历。(3分)名号:______ 来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2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朋友给他带来快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告诉我们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在谆谆教导我们交友之道:“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关于友谊的经典故事,如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也有管宁和华歆的“割席断交”……在我们的古诗当中有更多的关于朋友和友谊的书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进入初中你一定又交了不少新的朋友,对友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以“吾有此友”或“吾有此友,不亦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2)你也可以化身为古人,再现古代的经典友谊,表达你对友谊的感受和认识。请以“吾有此友”或“吾有此友,不亦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在(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500字以上。2.如选择写作半命题作文请先补全题目。3.要有真情实感,想象要合理。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曾都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温馨提示:1.为提高训练的针对性,试题形式与中考接轨。2.若对本答案有异议,经教研组讨论修改后,请以中心学校为单位统一标准。3.咨询电话:156729998181.(2分)沉潜恬静 萧索肃穆 清雅淡远 沉静丰富(答案符合秋的特点即可,不必拘泥于这几个词语)2.(3分)示例一: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板栗外壳比喻为肥大的斗篷,生动形象的写出板栗成熟时颗粒饱满的样子,突出秋天万物成熟的丰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示例二: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撑”字和“肥大的斗篷”这个词语,让人联想到成熟的板栗像个淘气的小胖子,十分可爱。既描写出秋天板栗成熟时候的样子,又体现出作者对秋天万物成熟丰盈的喜悦之情。3.(3分)D4.(4分)①它从红墙黄瓦中挤出来 ②涂抹上浓浓淡淡的紫 ③如风 ④荡尽心底的浮躁(此题答案不唯一,学生所填合乎情理即可)5.(3分)(1)豢养城市禁养的凶恶狼犬。(2)用公共水源给自家院子浇灌花草。(3)男主人样貌凶狠。(4)女主人不修边幅。6.(3分)“敷衍”本意是做事情不认真,这里指我家的草坪没有精心打理,长得稀稀拉拉不整齐不茂盛。7.(3分)过渡句,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8.(4分)虽然这两个句子陈述的基本事实是一样的,但去掉两个“不”后语义强调的重点就完全不同。原句想要表达的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很好;去掉后就意在强调流浪猫毛色缺乏缎光,生存状况还是不如家养猫。9.(3分)示例一:我站在我家的草坪上看着小猫被女主人轻柔怜爱地放在草地上,落日的余晖正好斜斜地照在她的身上,那一道温柔的光是那么圣洁、明亮。10.(3分)B11.(2分)在荒凉的古驿道上,秋风瑟瑟,一位疲惫的旅人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缓缓向前走着。12.(3分)D13.(3分)C14.(3分)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啊?”15.(3分)谢安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从后文“公大笑乐”这句话可以看出。白雪纷纷像被风旋起的落花。16.(8分)(1)行舟绿水前 (2)受降城外月如霜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非淡泊无以明志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或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7.(2分)略 18.(2分)A 19.(2分)A 20.(2分)D 21.(2分)C 22.(2分)B23.(1)(2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2)(3分)①石猴,《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遇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因此孙悟空第一个名字叫做石猴。②美猴王,孙悟空祖籍东胜神州,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称为“美猴王”。③孙悟空,孙悟空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④弼马温,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在花果山操练众猴,后被天界招安,官封弼马温。⑤齐天大圣,孙悟空得知弼马温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玉帝派出天兵天将讨伐花果山,都被孙悟空打败,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⑥斗战胜佛,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24.作文(50分)评分标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