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型解析第十六章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44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型解析第十六章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44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型解析第十六章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44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型解析第十六章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型解析第十六章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626×10-34 J·s.,6 eV,15×1014 Hz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
一轮复习题型解析
第1讲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目标要求 1.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截止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3.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掌握玻尔理论及能级跃迁规律.4.了解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
考点一 黑体辐射及实验规律
1.热辐射
(1)定义: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黑体、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
(2)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①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如图.
3.能量子
(1)定义:普朗克认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大小:ε=hν,其中ν是带电微粒吸收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一般取h=6.63×10-34 J·s).
1.黑体能够反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但不会辐射电磁波.( × )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
3.玻尔为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 × )
例1 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能够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
B.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
C.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黑体辐射的强度与它的温度、形状和黑体材料有关
答案 A
解析 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的物体称为黑体,A正确;由题图可知,随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减小,选项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它的温度有关,选项D错误.
例2 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 m,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1.5×10-2 J.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108 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5×1016
解析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0=hν=heq \f(c,λ),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为E,所以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为:N=eq \f(E,E0),联立且代入数据解得:N=5×1016个.
考点二 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1)光电效应现象
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这种电子常称为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
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
(3)光电效应规律
①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νc,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这个截止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截止频率时,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逸出光电子的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饱和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方程
①表达式:hν=Ek+W0或Ek=hν-W0.
②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W0=hνc=heq \f(c,λc).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1.光子和光电子都不是实物粒子.( × )
2.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
3.要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 )
4.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 )
1.光电效应的分析思路
2.光电效应图像
考向1 光电效应的规律
例3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a、b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aνb
C.两种光照射金属K时的逸出功不一样
D.若b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a光一定也可以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乙可得b光照射光电管时遏止电压大,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即Ekaλ3>λ1,故A、B、C错误;因为ΔE4→1=ΔE2→1+ΔE4→2
即heq \f(c,λ1)=heq \f(c,λ3)+heq \f(c,λ2)
所以eq \f(1,λ1)=eq \f(1,λ3)+eq \f(1,λ2),故D正确.
课时精练
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也相等
答案 B
2.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答案 A
解析 逸出功W0=hνc,W0∝νc,A正确;只有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或等于金属截止频率νc,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知,入射光频率ν不确定时,无法确定Ek与W0的关系,C错误;频率一定,入射光的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D错误.
3.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为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
A.Ekm-hν B.2Ekm
C.Ekm+hν D.Ekm+2hν
答案 C
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m=hν-W0,若入射光频率变为2ν,则Ekm′=h·2ν-W0=2hν-(hν-Ekm)=hν+Ekm,故选项C正确.
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能量为9.0 eV的电子激发n=1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跃迁到高能级
B.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3.3 eV的光子而发生电离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放出的所有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的粒子性最显著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09 eV的光子后,只可以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
答案 C
解析 n=1能级与n=2能级的能量差为10.2 eV,由于9.0 e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十六章近代物理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15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六章近代物理第1讲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2020)第二节 波粒二象性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626×10-34 J·s.,0×10-15 J,5×10-11 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