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展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但最终演出失败的故事。详细描写了“我”期盼参加演出,演出没有成功,寻找失败根源的过程,表现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困惑。
本篇课文教学环节由以下几个问题串联起来:
①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期盼参加演出?
③排练时,“我”遇到了什么问题?作者的心情如何?
④文中是怎么描写老虎装扮的?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老虎头罩?
⑤“我”在排练的过程中,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你是怎么知道的?⑥为什么“我”记不起来自己的表演却记得耳边连续不断的笑声?⑦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两个疑问句说明了什么?
⑧这场戏真的演砸了吗?
另外,课后我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事情的发展顺序和描写角度。借助几个关键问题和表格填写,这篇文章就很好教学了。
首先是导入:抓住“窝囊”二字的理解,再回顾如何做批注。(1.提出疑问2.点评写法3.记录阅读感受4.进行注解5.标记提醒6.读了课文后获得的启发)
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起因、经过和结果。(表演前→排练时→演出时→演出后)填写表格。
然后是(一)关注“表演前”,体会“我”的心情。(这个环节是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填写表格)让学生先读第一至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我”在表演前的心情。(期待表演)
学习“表演时”,先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借助表格,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老师在这个环节,先带着学生写一两个,然后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再选择一两个小组投影交流。)
最后借助问题“这场戏真的演砸了吗?”,结合单元的口语交际,学生初步感受如何安慰别人。
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了“生命力”。好的课堂,老师都能够感受到小苗们在蓬勃的生长,我少有这样的感受。这堂课,最失败的点,是我课前应该将表格给每一个小组都打印一份。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投影仪下“表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如果按照我今天晚上写的教学设计那样做的话,效果应该会好很多。学生的兴趣力不够,内外动力就没法跟上,老师、课堂和学生,这三者就是脱节的,课堂效果怎么可能会好?
第二点依旧是老问题,教学板书没有。
第三点,学生感受了作者心情之后,朗读没有跟上。在感受作者心情之前要想象着读,之后是带着感情读。前读和后读,更助于学生提升阅读感受。
第四点,批注没有及时跟上,一堂课的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学生在感受了作者心情之后,就要即使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批注出作者的心情。
第五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做批注。学生做了批注之后,应当叫一部分同学起来分享,选择有意义的带入课堂教学中去。
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