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471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471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471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展开一、填空题
1.(2022·重庆·模拟预测)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将25 g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g。
(2)t2 ℃ 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将100 g 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______g 水。
2.(2022·重庆·模拟预测)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文物再“上新”。由所学知识回答:
(1)本次出土的黄金面具残片最为瞩目,历经3000年仍金光灿灿。黄金能加工成金箔,体现了黄金_______(填序号)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2)近年来陆续出土 “上新”的青铜尊、青铜人像等精美青铜器书写青铜华章。
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可得到红色的铜,其反应之一是木炭在高温下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则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
②《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向铜中形入少量锡(Sn)来冶炼青铜的历史。相同条件下,取相同体积的 锡片和铜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锡表面有气泡产生,则金属活动性Sn_______Cu(填“ >”或“<”)。
③唐宋时期“湿法炼铜”广而传之。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小宁查阅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涉及的铁、锡、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 将锡片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B 将质量、体积相同的铁片、锡片投入稀硫酸中,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锡慢
C 用铁片、SnSO4溶液、铜片能验证铁、锡、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2022·重庆·模拟预测)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A、C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上图共表示3种元素,则x、y的最大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2022·重庆·模拟预测)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__;
(2)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标出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5.(2022·重庆·模拟预测)小江同学用甲、乙固体和水,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
(1)根据图1推断:图2中曲线a代表溶质_____(填“甲”或“乙”);
(2)要除去乙中混有的少量甲应采用_____结晶法;
(3)m的取值范围:_____;
(4)4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 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 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 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6.(2022·重庆·模拟预测)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氦原子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7.(2022·重庆·模拟预测)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8.(2022·重庆·模拟预测)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将Cl2通入 NaCIO2溶液中即可制得C1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9.(2022·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8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
(3)写出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______(写名称)。
(4)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______(写化学式)。
10.(2022·重庆·模拟预测)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1)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结构如图1所示),它在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2)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2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甲醛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图3所示。
①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②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______。
11.(2022·重庆·模拟预测)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
(1)图1中钙元素为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4)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2.(2022·重庆·模拟预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______性;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______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3)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H2SO4═MSO4+H2↑ 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13.(2022·重庆·模拟预测)2021年3月1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个正式购机合同签署落地,该客机应用了大量的合金。
(1)机身利用了铝锂合金,体现了该合金______的特性(填序号)。
A.熔点低 B.延展性 C.机械性能好 D.金属光泽
(2)铝抗腐蚀性好是因为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原理______。
(3)铜作为该客机必不可少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备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果要比较客机材料中锰(Mn)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利用金属锰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铁和MnSO4溶液进行实验
D.利用金属锰、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14.(2022·重庆·模拟预测)甲烷是优质气体燃料,用途广泛。
(1)炒菜时,观察到厨房里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大量炭黑时,应当将天然气灶的进风口调_____(填“大”或“小”)。
(2)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6H2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若在厨房中闻到乙硫醇的难闻气味,表明厨房的天然气可能已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在厨房内使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3)在加热条件下,甲烷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5.(2022·重庆·模拟预测)重庆市决定对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实施错峰通行,提倡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1)轿车大多使用汽油,汽油来自于化石燃料中的______。
(2)电动公交车的铅蓄电池在充电时,硫酸铅固体(PbSO4)和水反应,生成金属铅、氧化铅(PbO2)和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公交车里的装备用到了多种材料,下列装备中用到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纯棉椅套 B.塑料扶手 C.玻璃车窗 D.金属救生锤
(4)公交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下列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新公交车中无色无味的甲醛 B.汽车尾气中的含铅化合物
C.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扬尘 D.氢能源公交车排放的尾气
16.(2022·重庆·模拟预测)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D中x=______。
(3)一个银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个。
(4)请写出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7.(2022·重庆南岸·统考模拟预测)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某学校开展了“我为元素代言”的活动,芳芳制作了一张学习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图:
(1)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采用了液化天然气作为主燃料,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中国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CO2作为原料合理利用。CO2与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取出红花,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红花又变回紫色。整个过程体现了碳酸的______性。
18.(2022·重庆南岸·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某同学将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他认为产生泡沫更多的是软水。经同学们讨论提出:本次实验根据泡沫多少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是不严谨的,原因是______。
(2)天宫课堂“点水成冰”的魔法:在失重条件下,过饱和乙酸钠液球遇到晶核瞬间结晶,看着晶莹剔透如冰球,摸着却是热的。说明该结晶是一个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3)如图是某酸奶的营养成分标签:NRV%的含义是每100g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占该营养素每日摄入量的比例,如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为56g,则蛋白质的NRV%=×100%=5%,请计算脂肪的每日摄入量为______g 。
19.(2022·重庆·统考模拟预测)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
A.只有气体B.只有液体
C.只有固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3)t3℃时,若分别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时,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下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
A.AB.BC.CD.D
20.(2022·重庆·统考模拟预测)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______(从装置A-F中选择)。
(3)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导入。已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请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选项
x
y
A
水
氧化钙
B
水
硝酸铵
C
浓硫酸
水
D
稀盐酸
镁
参考答案:
1. 70 =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50
【详解】(1)t1 ℃时丙的溶解度为40 g,即25 g丙加入到50 g水中只能溶解20 g的丙,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 g+50 g="70" g。(2)t2 ℃ 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所以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有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4)溶液稀释前后总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100 g×10% = x×4%,解得x="250" g,所以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为250 g-100 g="150" g。
2. B > AC
【详解】(1)黄金能加工成金箔,体现了黄金的延展性。
故选B;
(2)①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相同条件下,取相同体积的锡片和铜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锡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锡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故金属活动性:Sn>Cu;
③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锡比铜活泼,故锡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有红色物质析出,符合题意;
B、铁比锡活泼, 将质量、体积相同的铁片和锡片投入浓度和质量相同的稀硫酸中,锡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慢,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硫酸锡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锡,说明铁比锡活泼,铜与硫酸锡不反应,说明锡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故选AC。
3. 失去 MgCl2 17 8
【详解】(1)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17号元素是氯元素,镁元素通常显+2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若上图共表示3种元素,则x的最大值为17,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可得到一个电子,故y的最大值为8。
4. 2Hg Al2O3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汞原子表示为2Hg;
(2)硫原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5. 乙 降温 2
(2)由图知,乙(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甲(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提纯乙所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填:降温;
(3)由于甲在20℃时,溶解度为25g,40℃时,溶解度为32g,20℃时,加入30g甲,升温到40℃时还可以再溶解2g,所以升高温度时加入mg有晶体析出,m的质量应大于2g;由于乙在20℃时,溶解度为25g,40℃时,溶解度为70g,20℃时,加入30g乙,升温到40℃时还可以再溶解40g,所以升高温度时加入mg无晶体析出,m的质量应小于等于40g。所以m的取值范围2<m≤40,故填:2<m≤40;
(4)A、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由于4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大,原等质量的溶液中甲的溶剂比乙多,蒸发等质量的水后留下的溶剂仍是甲多,说法错误;
B、恢复到原温度后,由于乙的溶解度大,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说法错误;
C、降到20℃后,由于乙析出的晶体多,所以留下的溶液的质量小,所以溶液的质量:甲>乙;
D、降温到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同,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说法正确。故填CD。
6. 2He H2O Al2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氦原子,就可表示为:2He;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3)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是高锰酸根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高锰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4)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7. 饱和 ×100% 不变 增加溶剂
【详解】(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30C,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在30C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KNO3,即145.8g溶液中含有45.8gKNO3(3)升高温度,KNO3的溶解度增大,但没加入KNO3,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加入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
8. 属于 NaCl 软水 煮沸 b
【详解】(1)六大基本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反应前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X的化学式为NaC1;
(3)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将清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
9. 30.97 非金属 O2- 甲烷 Na2SO4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
(2)8号元素是氧元素,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氧离子表示为:O2-;
(3)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甲烷,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构成,且每个分子含6+4=10个质子;
(4)8号元素是氧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16号元素是硫元素,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可以是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
10. A CH2O 1:1 C18
【详解】(1)B40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A;
(2)①由化学式图示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填:CH2O;
②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故填:1:1;
(3)①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核外电子排布为2、4,所以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填:;
②一个环状纯碳分子由18个碳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18,故填:C18。
11. 常量 8 大
【详解】(1)图1中人体内钙元素质量分数为2.0%>0.01%为常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在粒子的电子层排布中第一层一般为2个电子,因此n=2,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4n=8;
(3)生铁是铁碳合金比纯铁硬度大;
(4)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其化学方程式为
12. AC 导热 氧气 N>Fe>M>Cu
【详解】(1)A、氧化铁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B、碱式碳酸铜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属于氧化物;
C、氧化铝是由铝、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AC;
(2)①烧菜用的锅必须导热性良好,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烧菜用的铁锅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②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可知: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据M+H2SO4═MSO4+H2↑,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可知:M活动性在氢前且比铁弱,N活动性在比铁强,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N>Fe>M>Cu。
故答案为:①AC;②导热;③氧气;④N>Fe>M>Cu。
13. BC A
【详解】(1)机身利用铝锂合金,体现了该合金的延展性良好,以及机械性良好;
答案:BC;
(2)铝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要比较锰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初中化学课本上没有锰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B、利用金属锰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C、利用金属铁和硫酸锰溶液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D、利用锰、铁和稀硫酸进行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比较生成气泡快慢,能达到目的;
答案:A。
14. 大 SO2 AB CH4+4CuO4Cu+2H2O+CO2 CH4
【分析】(1)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1)炒菜时,观察到厨房里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大量炭黑,这是因为氧气不足,燃气不充分燃烧造成的,应当将天然气灶的进风口调大;故填:大;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若在厨房中闻到乙硫醇的难闻气味,表明厨房的天然气可能已泄漏,应急措施可行的是关闭气源阀门、轻轻打开门窗通风;切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或在厨房内使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以免产生的电火花,将燃气引燃,发生爆炸;故填:SO2;AB;
(3)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4CuO4Cu+2H2O+CO2.在此反应中甲烷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所以甲烷具有还原性;故填:CH4+4CuO4Cu+2H2O+CO2;CH4。
15. 石油 2PbSO4+2H2O=Pb+PbO2+2H2SO4 B D
【详解】(1)汽油来自于化石燃料中的石油,故填:石油。
(2)硫酸铅固体(PbSO4)和水反应,生成金属铅、氧化铅(PbO2)和一种常见的酸,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酸中含硫元素,为硫酸,化学方程式2PbSO4+2H2O=Pb+PbO2+2H2SO4,故填:2PbSO4+2H2O=Pb+PbO2+2H2SO4。
(3)A、棉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甲醛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符合题意。
B、汽车尾气中的含铅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不符合题意。
C、扬尘会造成粉尘污染,对人体有害,不符合题意。
D、氢能源燃烧产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16. 3 8 61 AlCl3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组成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详解】(1)图中A、B、C、D粒子中A、B属于同种元素,因此共表示3种元素.故填:3。
(2)D是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表示的是氩原子,x=18-2-8=8,故填:8。
(3)一个银原子的中子数为:108-47=61个.故填:61。
(4)已知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3,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此铝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Cl3,故填:AlCl3。
17.(1) 不可再生
(2)
(3)
(4)不稳定
【解析】(1)
天然气是化石燃料,短时间内不能重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
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条件是在催化剂催化下,产物是甲醇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
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取出红花,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红花又变回紫色说明碳酸受热分解了。所以整个过程体现了碳酸的不稳定性。
18.(1)在此对比实验中,未确定软水、硬水的量相同,也未确定滴加肥皂水的量相同。
(2)放热
(3)64
【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化学,说明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
硬水、软水的鉴别 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由题干信息知,该同学对硬水、软水的量及滴加的肥皂水的量未加控制,因而只根据泡沫的多少来区分硬水、软水是不严谨的,故填:在此对比实验中,未确定软水、硬水的量相同,也未确定滴加的肥皂水的量相同。
(2)
在失重条件下,过饱和乙酸钠液球遇到晶核瞬间结晶,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而摸着是热的,故填:放热。
(3)
由图示知:每100g食品中含脂肪3.2g,NRV%为5%,则脂肪的每日摄入量为:,故填:64。
【点睛】(1)正确理解对比实验的要点是解答本小题的关键。
(2)要善于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摸着却是热的)。
(3)认真审题,弄懂NRV%的含义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19.(1)D
(2)ABC
(3)乙
(4)ACD
【解析】(1)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如氯化氢溶于水、酒精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故选:D;
(2)
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
A、丙是不饱和溶液,甲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B、t3℃时,甲、丙的溶解度:甲大于丙,100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丙大于甲,降低温度,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剂质量丙大于甲,不相等,故错误;
C、降温后,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甲析出固体,溶液质量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析出固体,溶液质量不变,丙溶液溶液的质量:甲<丙,故错误;
D、降温后,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甲析出固体,溶液仍然饱和;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故正确。故选:ABC。
(3)
t3℃时,甲、乙的溶解度:甲大于乙,则等质量的溶质溶解完,需要水的质量:乙大于甲;故从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蒸发水的质量乙大于甲;
(4)
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说明具支试管内压强增大,则X与y相遇后要放热:
A、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镁反应放热,符合题意。
故选ACD。
20.(1) 长颈漏斗
(2)BFD
(3) b
【详解】(1)根据所学的化学仪器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故考虑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出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择B装置,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除掉水蒸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因此选择F,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因此选择D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FD;
(3)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从长导管b端进入,将空气向上由a排出;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一模): 这是一份重庆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中档题一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