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复习第9讲压强(第一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复习第9讲压强(第二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二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复习第11讲功和功率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复习第12讲简单机械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一课时)课件
展开※考点梳理☞考点一:浮力 考点二:浮沉条件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方向 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这就是著名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 ,其推导式是F浮= = 。式中ρ液表示 , V排表示 。 2.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称量法称出,即用 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物体在水中的示数F示,公式表示就是F浮= 。
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如图10-1所示),受到竖直向上的 和竖直向下的 ;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1)当 时,物体会下沉。 (2)当 时,物体会悬浮。 (3)当 时,物体会上浮,直至物体浮出水面并浮在水面上(即 )时, 。
※考点点拨1.浮力的计算是重点,必须熟练掌握下列公式的计算: (1) F浮=G排=m排g=ρ液V排g;(2) F浮=G-F示 ;(3)F浮=G(漂浮或悬浮时)。其中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示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F浮=ρ液V排g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不是物体的密度。(2)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3)从公式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如物体的重量、形状、密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都无关。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判断物体的浮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图10-2所示):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浮力 考点二:浮沉条件1.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 s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 km/h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 N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 000 J
2.(2022·佛山市)如图10-3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向杯子中加盐B.向杯子中加水C.倒出少量的水D.轻轻摇晃杯子
3.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0-4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4.如图10-5,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g取10 N/kg)
5.如图10-6甲所示,小聪课余时间用弹簧测力计做浮力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上升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乙,g取10 N/kg,则圆柱体的重力为 N,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N。
1.(2022·揭阳市)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它们受到浮力的情况是( )A.三球浮力相同 B.甲球浮力最小C.乙球浮力最小 D.丙球浮力最小
2.如图10-7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 则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3.某同学按照如图10-8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4.测量不溶于水的新型合金材料密度。(1)小明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10-9甲所示在没有挂重物时,已产生 N的读数,应将指针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进行调零。 (2)小磊将材料用细丝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0-9乙,大小为 N。再将材料全部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0-9丙。由此,小磊得出材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
(3)若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可以计算出材料的质量m= kg,体积V= m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由此算出材料的密度 ρ= kg/m3。 (4)小明提出若取g=9.8 N/kg,会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而小磊认为无影响。你认为 (选填“小明”或“小磊”)的说法正确。
5.如图10-10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
(1)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物块的重力为 N。 (2)小明将物块从图甲下降至图乙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的同时,还观察到 ,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继续增大物块所处的深度,当它与容器底部接触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
(4)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相同;他发现液体密度改变,而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小明想出下列四种实验改进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 B.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C.换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力计 D.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1.(2020·广东省)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 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0-11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A.5 000 NB.500 NC.50 ND.5 N
2.(2019·广东省)如图10-12甲所示,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10-12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 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 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
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上,控制变量法,排开水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103,8×103,液体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作业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衡力,95×104,F浮=G-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浮力第1课时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弹簧测力计,G-F拉,竖直向上,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体积,控制变量法,排开水的体积,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排开液体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