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导学案设计教案
展开认识钟表导学案设计
课题:认识钟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执教者:
一、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教材解读:《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认识整时——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潜移默化的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是本单元的难点,初步了解和认识钟表,了解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
学习目标:
1、在观察对比中认识钟表的结构,认识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整时,会读,写整时。
2、通过动手操作钟表认识钟面结构,获得看整时的方法,并能用语言说明
3、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钟面,会认读写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具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学单设计:
任务一:认识钟面
活动1:口算练习
10+5= 3-3= 6+2= 13–3=
14+2= 9-2= 17-4= 0+10=
活动2:想一想,猜一猜,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打一日用品)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它?
活动3:拿出准备好的钟表按要求做一做:
要求:1、看一看,摸一摸,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比一比,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任务二:认识整时
活动1:观看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2:动手拨一拨,观察整时的钟面,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时 时 时
当分针指向 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活动3:你认识它们吗?表示的时间分别是多少?说电子表是怎样记录整时的?
任务三:合理安排,珍惜时间
活动1:小明的一天,他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活动2: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三、学习评价:
本节课的学习结束了,请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评价,然后小组内评价。
自我评价:
组内评价:
四、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 时针
7时 7:00
分钟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五、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好的地方:
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很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小朋友知道要举手才能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问题之前,强调了认真倾听的重要性,这一点,小朋友们做的很好。
2.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由于一年级学生来到小学才三个多月,从幼儿园到小学,课堂常规大不相同,有的孩子还有未适应的现象,如:说话声音过小,不太敢举手发言等,我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孩子们,敢于举手发言,愿意举手发言,并且能自信,大胆说话。
不足之处:
1. 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在课堂上语言罗嗦、重复、不精练。比如在教学整时是,向学生抛出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是七时呢?”“钟面上是怎样表示七时的?”“为什么是七时呢?”等语言指向不够明确,应直接了当的问“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就是七时”
2.设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小组讨论两个问题时,第一个问题,看一看,摸一摸,钟表上面有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所要达到目标应该是学生知道了钟面上有1-12个数字,和两个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去巡视,去指导学生完成讨论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集体汇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学生的汇报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不足导致教学思路不够清晰。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针、分针怎样转动的,没有讲解清楚,需要注意。
3.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写出对应的时刻有些难度,特别是电子表的表达形式,组织教学时没有及时教学生如何书写就直接练习。也因此没有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会写整时。另外,小组讨论就是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动手拨,这样更难让学生理解钟面的结构。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