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中考数学二轮(全国通用)
第13讲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背景下的最值问题(讲通)-【讲通练透】中考数学二轮(全国通用)
展开
【2022讲通练透】二轮第十三讲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背景下的最值问题一、三大必备知识点考点一 将军饮马型求最小值考点二 搭桥模型求最小值考点三 胡不归模型求最小值
一、三大必备知识点一、求线段之和的最小值(将军饮马型)1、在一条直线m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1)点A、B在直线m两侧: (2)点A、B在直线同侧: A、A’ 是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2、在直线m、n上分别找两点P、Q,使PA+PQ+QB最小。(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 (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 (3)两个点都在内侧: (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变式一:已知点A、B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m分别上求点D、E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周长最短. 变式二:已知点A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n分别上求点P、Q点PA+PQ+QA周长最短. 二、求线段之和的最小值(修桥模型)已知A、B是两个定点,P、Q是直线m上的两个动点,P在Q的左侧,且PQ间长度恒定,在直线m上要求P、Q两点,使得PA+PQ+QB的值最小。(原理用平移知识解)(1)点A、B在直线m两侧: 过A点作AC∥m,且AC长等于PQ长,连接BC,交直线m于Q,Q向左平移PQ长,即为P点,此时P、Q即为所求的点。(2)点A、B在直线m同侧: 过A点作AE∥m,且AE长等于PQ长,作B关于m的对称点B’,连接B’E,交直线m于Q,Q向左平移PQ长,即为P点,此时P、Q即为所求的点。 三、胡不归求最值(胡不归模型)一动点P在直线MN外的运动速度为V1,在直线MN上运动的速度为V2,且V1<V2,A、B为定点,点C在直线MN上,确定点C的位置使的值最小.,记,即求BC+kAC的最小值.构造射线AD使得sin∠DAN=k,CH/AC=k,CH=kAC.将问题转化为求BC+CH最小值,过B点作BH⊥AD交MN于点C,交AD于H点,此时BC+CH取到最小值,即BC+kAC最小.在求形如“PA+kPB”的式子的最值问题中,关键是构造与kPB相等的线段,将“PA+kPB”型问题转化为“PA+PC”型. 考点一 将军饮马型求最小值 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3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两点,直线l2:y=﹣3x过原点且与直线l1相交于C,点P为y轴上一动点.(1)求点C的坐标;(2)求出△BCO的面积;(3)当PA+PC的值最小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k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其中AB=3,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C=OB.(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将直线AB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1,直线l1与y轴交于点E,与直线CB交于点D,过点E作y轴的垂线l2,若点P为y轴上一个动点,Q为直线l2上一个动点,求△PQD的周长的最小值; 3.已知,如图1,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点A,在抛物线第一象限的图象上存在一点B,x轴上存在一点C,使∠ACB=90°,AC=BC,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2,若点E是AB上一动点(点A、B除外),连接CE,OE,当EC+OE的值最小时,求△BDE的面积; 4.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mx+n相交于点A(1,8)和点B(5,4).(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过点P作PQ垂直于AB所在直线,垂足为Q,在x轴正半轴和y轴正半轴上分别有两个动点M和N,连接PN,NM,MB,BP.当线段PQ的长度最大时,求四边形PNMB周长的最小值. 考点二 搭桥模型求最小值 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4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点B,过点B作直线l2⊥l1交x轴于点C,将直线l2沿y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3,直线l1与直线l3交于点D.(1)求△ABC的面积;(2)如图2,点F在直线l1上,点F的纵坐标为7,点M、点N分别为直线l3、l2上的两个动点(点M的横坐标小于点N的横坐标),且∠MNB=30°,连接FM、NO,求FM+MN+NO的最小值;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与x轴交于点C.直线l上有一点B的横坐标为,点A是OC的中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在直线BC上有两点P,Q,且PQ=2,使四边形OAPQ的周长最小,求周长的最小值;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b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OB=1,∠OBC=60°.(1)如图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如图1,线段AC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PD⊥x轴于点H,交线段AC于点D,直线BG∥AC,交抛物线于点G,点F是直线BG上一动点,FE∥BC交AC于点E,点Q是点A关于直线BG的对称点,连接PE、QF.当线段PD取最大值时,求PE+EF+QF的最小值及点E的坐标; 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O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0),O(0,0),B(0,4),把△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COD.(1)求C、D两点的坐标;(2)求经过A、B、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取两点E、F(点E在点F的上方),且EF=1,使四边形ACEF的周长最小,求出E、F两点的坐标. 考点三 胡不归模型求最小值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和直线l2相交于y轴上的点B,分别交x轴于A、C且∠OBC=30度.(1)求直线l2的解析式;(2)点E坐标为(5,0),点F为直线l1上一个动点,点P为y轴上一个动点,求当EF+CF最小时,点F的坐标,并求出此时的最小值; 10.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kx+3(k≠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直线l2:y=x+1分别交x轴,y轴于点D,E,且直线l1⊥l2于点C.(1)如图1,在y轴上有一长为的线段PQ(点P在点Q上方),当线段PQ在y轴正半轴移动时,求CP+PQ+OQ的最小值.11.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抛物线的顶点为Q,连接BC.(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PD⊥BC于点D,在直线BC上有一动点M,当线段PD最大时,求PM+MB最小值; 12.如图1,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边),O为坐标原点.点D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DE∥x轴交直线BC于点E.点P为∠CAB角平分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Q⊥BC于点H,交x轴于点Q;点F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1)当线段DE的长度最大时,求DF+FQ+PQ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