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
(1)思乡思亲之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②《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王湾寄语大雁,传递家书,表达思乡之切。
③日暮时分,乡愁渐浓。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道尽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④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归期不定时李商隐只能憧憬“ , ”(《夜雨寄北》)的幸福时光。
(2)肩担时代重任,温养“浩然之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刘禹锡⑤“ ”(《秋词<其一>》)这般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坚韧;曹操“日月之行;⑥ ,若出其里”(《观沧海》)这样博大的胸襟;也要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报国之志及忧国忧民之心。
2.(12分)请你精读名著中的经典选段,完成问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今日半途而费,不曾成得功果,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shà时疾返旧途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噙泪 shà时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是
A.磨墨
B.行者
C.发誓
D.指教
(4)画线句中“歹人”是 (请写姓名全称),结合选段说说“歹人”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是 ,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
3.(13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校读书月活动准备开展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的阶梯】
(1)请同学们用正确、规范的正楷字将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文化的闹钟】
(2)对于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同的人看法不同,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城市的雅集】
(3)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风貌。下面是关于图书馆功能的介绍,请你修改。
【甲】图书馆是整理、搜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是国家发展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心、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①【甲】处画线句词序不当,应将 与 顺序调换。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阅读的节日】
(4)每年的9月28日是“全国读书日”,校学生会定于9月28日下午三点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读书交流会,拟邀请庐江县图书馆杨馆长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为同学们做一次讲座
二、阅读(55分)
4.(21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蝉
申功晶
①很久以前的一个暑假,我正上高二。
②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
③我端坐在书斋内,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古文,笔下却毫无章法地勾勒着几何立体图,心火愈旺。偏偏窗外的蝉鸣越发高昂劲道,如金声玉振,不绝于耳,搅得人耳鸣脑涨。
④蓦然,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我抓过作业本一边撕一边咒骂:吵死了!
⑤父亲在一旁沉默,任由我肆意发泄。少顷,他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今天不看书了,爸爸给你讲一讲蝉的故事。【甲】
⑥蝉卵产在树枝的孔眼里,运气好的躲过了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成幼虫,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甚至更久;倘使这段时间内没有被野兽从地底刨出;破土而出后,成虫凭本能开始攀爬上树,很多蝉被人逮捉去,当了“盘中餐”,找个安全的地方,垂挂于树身,蜕壳的过程中,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乙】
⑦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只为换取一季“生之歌
⑧末了,父亲若有所思地说了句:你长大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
⑨听到这里,我从心底宽宥了这个聒噪的小东西。我等万千寒门学子,十年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奔向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将心比心,为蝉更不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丙】
⑩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所有的怨气、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我坐回书桌前
⑪时光容易把人抛,似水流年又一夏。我在上班路上,途经一高考考点。考场外,我有多久没有听到蝉鸣了?
⑫我开始怀念并寻找蝉,我向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深山老林。朋友推荐我去古木巨树众多的禅院听蝉,果然,这里巨篁参天
⑬纵观蝉的一生,历经黑暗与光明、束缚和自由、蛰伏与张扬、喑哑和高亢,由蛹作茧,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⑭人生一世,蝉活一夏。其实,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可苦难处亦是修行时,人要学会接受苦难、直面磨砺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那年夏天,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A.【甲】
B.【乙】
C.【丙】
D.【丁】
(2)精读文章第⑥段,尝试将蝉的成长过程补充完整。
产卵——孵化——① ——破土——② ——飞行、发声
(3)请赏析下列文字。
①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②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久。(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4)文章第⑩段,作者写到“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请结合上下文
(5)知识链接:
蝉蜕富含甲壳素、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等症。蝉和蚱蜢、蚂蚁、蚕蛹等昆虫一样,为高蛋白食物。据营养师测定,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人们所需要的,但对人类捕食蝉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运用你了解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5.(19分)阅读,回答问题。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
材料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越发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博物馆大国。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套),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1%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三:
目前,全国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2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
B.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
C.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策划推出的一系列线上活动
D.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定位发生转变,博物馆资源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2)请你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具有哪些特点?
(3)试分析材料三画线句子在三则材料中的作用。
(4)材料标题“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有何作用?
(5)材料链接:
庐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三国名将周瑜、抗日名将孙立人;江淮名楼奎星楼;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冶父山……
近几年,庐江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
6.(15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俭以养德
④非学无以广才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谈到了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乙文主要论述 与治学的问题。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中学生要想学有所成需要做到哪些?(至少答出四点)
三、写作(55分)
7.(55分)青春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青春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青春是一支豪迈奋进的歌。校刊编辑部准备出一期以“我们正青春”为主题的期刊,分别为“青春•抗疫篇”“青春•运动篇”“青春•读书篇”“青春•友情篇”“青春•理想篇”,期待你的来稿!
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任选一个专栏,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3)不得套作、抄袭。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
(1)思乡思亲之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②《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寄语大雁,传递家书,表达思乡之切。
③日暮时分,乡愁渐浓。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道尽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④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归期不定时李商隐只能憧憬“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的幸福时光。
(2)肩担时代重任,温养“浩然之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刘禹锡⑤“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一>》)这般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坚韧;曹操“日月之行;⑥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观沧海》)这样博大的胸襟;也要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报国之志及忧国忧民之心。
【解答】(1)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归雁洛阳边
③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2)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⑥星汉灿烂
⑦尚思为国戍轮台(注意“戍”的书写)
2.(12分)请你精读名著中的经典选段,完成问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今日半途而费,不曾成得功果,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shà时疾返旧途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噙泪 qín shà时 霎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半途而费 ”,正确写法是“ 半途而废 ”。
(3)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是 B
A.磨墨
B.行者
C.发誓
D.指教
(4)画线句中“歹人”是 孙悟空 (请写姓名全称),结合选段说说“歹人”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是 知恩图报 ,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
【解答】答案:
(1)qín 霎
(2)半途而费 半途而废
(3)B
(4)孙悟空 知恩图报 ,唐僧误人物孙悟空随意伤人性命。
3.(13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校读书月活动准备开展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的阶梯】
(1)请同学们用正确、规范的正楷字将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文化的闹钟】
(2)对于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同的人看法不同,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城市的雅集】
(3)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风貌。下面是关于图书馆功能的介绍,请你修改。
【甲】图书馆是整理、搜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是国家发展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心、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①【甲】处画线句词序不当,应将 整理 与 搜集 顺序调换。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省略号 改为 逗号 。
【阅读的节日】
(4)每年的9月28日是“全国读书日”,校学生会定于9月28日下午三点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读书交流会,拟邀请庐江县图书馆杨馆长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为同学们做一次讲座
【解答】答案:
(1)书山有路勤为径。
(2)示例一:我认同观点A。理由: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启迪智慧。
示例二:我认同观点B。理由:流行书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
(3)①整理 搜集
②省略号 逗号
(4)
邀请函
尊敬的杨馆长:
您好、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希望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
校团委
9月26日
二、阅读(55分)
4.(21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蝉
申功晶
①很久以前的一个暑假,我正上高二。
②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
③我端坐在书斋内,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古文,笔下却毫无章法地勾勒着几何立体图,心火愈旺。偏偏窗外的蝉鸣越发高昂劲道,如金声玉振,不绝于耳,搅得人耳鸣脑涨。
④蓦然,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我抓过作业本一边撕一边咒骂:吵死了!
⑤父亲在一旁沉默,任由我肆意发泄。少顷,他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今天不看书了,爸爸给你讲一讲蝉的故事。【甲】
⑥蝉卵产在树枝的孔眼里,运气好的躲过了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成幼虫,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甚至更久;倘使这段时间内没有被野兽从地底刨出;破土而出后,成虫凭本能开始攀爬上树,很多蝉被人逮捉去,当了“盘中餐”,找个安全的地方,垂挂于树身,蜕壳的过程中,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乙】
⑦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只为换取一季“生之歌
⑧末了,父亲若有所思地说了句:你长大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
⑨听到这里,我从心底宽宥了这个聒噪的小东西。我等万千寒门学子,十年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奔向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将心比心,为蝉更不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丙】
⑩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所有的怨气、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我坐回书桌前
⑪时光容易把人抛,似水流年又一夏。我在上班路上,途经一高考考点。考场外,我有多久没有听到蝉鸣了?
⑫我开始怀念并寻找蝉,我向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深山老林。朋友推荐我去古木巨树众多的禅院听蝉,果然,这里巨篁参天
⑬纵观蝉的一生,历经黑暗与光明、束缚和自由、蛰伏与张扬、喑哑和高亢,由蛹作茧,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⑭人生一世,蝉活一夏。其实,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可苦难处亦是修行时,人要学会接受苦难、直面磨砺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D
那年夏天,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A.【甲】
B.【乙】
C.【丙】
D.【丁】
(2)精读文章第⑥段,尝试将蝉的成长过程补充完整。
产卵——孵化——① 蛰伏 ——破土——② 蜕壳 ——飞行、发声
(3)请赏析下列文字。
①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②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久。(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4)文章第⑩段,作者写到“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请结合上下文
(5)知识链接:
蝉蜕富含甲壳素、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等症。蝉和蚱蜢、蚂蚁、蚕蛹等昆虫一样,为高蛋白食物。据营养师测定,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人们所需要的,但对人类捕食蝉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运用你了解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位置分析。结合“所有的怨气,我坐回书桌前、做题”分析,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承接上文、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开始心无旁骛地背书。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五年,甚至更久”。结合“找个安全的地方,静待蜕壳,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运用比喻修辞,将树叶比作老僧入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②“暗无天日”形容地穴的黑暗,“漫长”形容时间之长,蛰伏时间之久。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蝉的一生。数以年计的等待,生之盛年之歌’”分析。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做事要专心致志,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分析,只有心无旁骛地去苦读,才能获得成功,蝉活一夏,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分析、直面磨砺,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
(5)本题考查阅读看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围绕“人类可以捕食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D
(2)①蛰伏;②蜕壳
(3)①运用比喻、夸张修辞,烘托了“我”内心的烦躁
②加点词语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蝉的幼虫生存环境恶劣,蛰伏时间长。
(4)蝉对生命的热爱。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做事要专心致志,只有心无旁骛地去苦读,才能获得成功、直面磨砺,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
(5)示例:人类可以捕食蝉,但不能过度捕食,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可以适量捕食蝉。
5.(19分)阅读,回答问题。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
材料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越发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博物馆大国。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套),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1%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三:
目前,全国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2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
B.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
C.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策划推出的一系列线上活动
D.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定位发生转变,博物馆资源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2)请你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具有哪些特点?
(3)试分析材料三画线句子在三则材料中的作用。
(4)材料标题“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有何作用?
(5)材料链接:
庐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三国名将周瑜、抗日名将孙立人;江淮名楼奎星楼;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冶父山……
近几年,庐江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其效果可以取代传统的实地参观”无中生有。
故选:C。
(2)结合“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截至2021年底,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接待观众6.79亿人次、免费讲解、文物鉴定、互动体验,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藏品众多;免费开放率高、形式多样;受众广泛。
(3)“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过渡句。“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承接上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博物馆比作汽车引擎,形式新颖。“博物馆”概括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内容、流畅即可。
答案:
(1)C
(2)博物馆总数多,藏品众多;免费开放率高、形式多样;受众广泛。
(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博物馆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概括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5)示例:庐江,西依大别山山脉,历史悠久。抗日名将孙立人安徽就是庐江人,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6.(15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②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③俭以养德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④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修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谈到了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乙文主要论述 修身 与治学的问题。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中学生要想学有所成需要做到哪些?(至少答出四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恼怒;
②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殆:疑惑;
③句意: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以:连词;
④句意: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⑤句意: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治:修养。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中重点词语有:择,选择;其。句意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
②中重点词语有:非,不;明,明确,就无法明确志向,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结合“静以修身,可知乙文主要论述修身与治学的问题。
(4)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此题是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学”“思”结合;③端正学习态度;④“静”,潜心专一;⑥惜时。
答案:
(1)①生气,恼怒;③连词;④增长。
(2)①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②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学习兴趣 修身(或修身养德)
(4)①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思”结合;③端正学习态度;④“静”,潜心专一。
三、写作(55分)
7.(55分)青春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青春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青春是一支豪迈奋进的歌。校刊编辑部准备出一期以“我们正青春”为主题的期刊,分别为“青春•抗疫篇”“青春•运动篇”“青春•读书篇”“青春•友情篇”“青春•理想篇”,期待你的来稿!
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任选一个专栏,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3)不得套作、抄袭。
【解答】
把奋斗写在青春里
成长之路上,我以勤奋演奏着自强不息的乐章。
寒风萧瑟,秋日之景似乎唯有草萧疏。成绩单上,自己何时考过如此低的分数?,将成绩单胡乱塞入书包,心中难过至极,我看见落叶飘零,渐渐隐入一片沙土中,不肯落下片片金黄?握紧拳头,只争朝夕!
夜深,皓月当空,洒在书桌上,在白纸上写下一首首诗歌、一串串公式。汗水流淌,浸出朵朵墨花,见证着我谱写的奋斗的乐章。
清晨,朝阳跃出地平线。微风轻拂,同学们穿着各色运动鞋奔跑在操场的跑道上。在拥挤的人群中,调整呼吸,追随着奋斗的脚步。
时间从未停下匆忙的脚步。宿舍里的同学每人一盏台灯,不知疲倦,三月已悄悄溜走。而这次。
春天里,百鸟齐鸣。走在路上的我步履轻快,青春的岁月里。我知道。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浸透着奋斗的泪泉!”远方的彼岸。青春是美好的,让我们不负青春,演奏华美的乐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练习包括“练习卷”两部分,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偶性》教案docx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