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
    (1)思乡思亲之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②《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王湾寄语大雁,传递家书,表达思乡之切。
    ③日暮时分,乡愁渐浓。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道尽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④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归期不定时李商隐只能憧憬“   ,   ”(《夜雨寄北》)的幸福时光。
    (2)肩担时代重任,温养“浩然之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刘禹锡⑤“   ”(《秋词<其一>》)这般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坚韧;曹操“日月之行;⑥   ,若出其里”(《观沧海》)这样博大的胸襟;也要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报国之志及忧国忧民之心。
    2.(12分)请你精读名著中的经典选段,完成问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今日半途而费,不曾成得功果,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shà时疾返旧途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噙泪    shà时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是    
    A.磨墨
    B.行者
    C.发誓
    D.指教
    (4)画线句中“歹人”是    (请写姓名全称),结合选段说说“歹人”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是    ,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
    3.(13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校读书月活动准备开展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的阶梯】
    (1)请同学们用正确、规范的正楷字将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文化的闹钟】
    (2)对于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同的人看法不同,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城市的雅集】
    (3)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风貌。下面是关于图书馆功能的介绍,请你修改。
    【甲】图书馆是整理、搜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是国家发展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心、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①【甲】处画线句词序不当,应将    与    顺序调换。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阅读的节日】
    (4)每年的9月28日是“全国读书日”,校学生会定于9月28日下午三点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读书交流会,拟邀请庐江县图书馆杨馆长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为同学们做一次讲座
    二、阅读(55分)
    4.(21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蝉
    申功晶
    ①很久以前的一个暑假,我正上高二。
    ②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
    ③我端坐在书斋内,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古文,笔下却毫无章法地勾勒着几何立体图,心火愈旺。偏偏窗外的蝉鸣越发高昂劲道,如金声玉振,不绝于耳,搅得人耳鸣脑涨。
    ④蓦然,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我抓过作业本一边撕一边咒骂:吵死了!
    ⑤父亲在一旁沉默,任由我肆意发泄。少顷,他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今天不看书了,爸爸给你讲一讲蝉的故事。【甲】
    ⑥蝉卵产在树枝的孔眼里,运气好的躲过了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成幼虫,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甚至更久;倘使这段时间内没有被野兽从地底刨出;破土而出后,成虫凭本能开始攀爬上树,很多蝉被人逮捉去,当了“盘中餐”,找个安全的地方,垂挂于树身,蜕壳的过程中,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乙】
    ⑦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只为换取一季“生之歌
    ⑧末了,父亲若有所思地说了句:你长大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
    ⑨听到这里,我从心底宽宥了这个聒噪的小东西。我等万千寒门学子,十年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奔向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将心比心,为蝉更不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丙】
    ⑩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所有的怨气、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我坐回书桌前
    ⑪时光容易把人抛,似水流年又一夏。我在上班路上,途经一高考考点。考场外,我有多久没有听到蝉鸣了?
    ⑫我开始怀念并寻找蝉,我向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深山老林。朋友推荐我去古木巨树众多的禅院听蝉,果然,这里巨篁参天
    ⑬纵观蝉的一生,历经黑暗与光明、束缚和自由、蛰伏与张扬、喑哑和高亢,由蛹作茧,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⑭人生一世,蝉活一夏。其实,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可苦难处亦是修行时,人要学会接受苦难、直面磨砺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那年夏天,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A.【甲】
    B.【乙】
    C.【丙】
    D.【丁】
    (2)精读文章第⑥段,尝试将蝉的成长过程补充完整。
    产卵——孵化——①   ——破土——②   ——飞行、发声
    (3)请赏析下列文字。
    ①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②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久。(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4)文章第⑩段,作者写到“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请结合上下文
    (5)知识链接:
    蝉蜕富含甲壳素、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等症。蝉和蚱蜢、蚂蚁、蚕蛹等昆虫一样,为高蛋白食物。据营养师测定,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人们所需要的,但对人类捕食蝉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运用你了解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5.(19分)阅读,回答问题。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
    材料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越发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博物馆大国。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套),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1%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三:
    目前,全国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2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
    B.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
    C.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策划推出的一系列线上活动
    D.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定位发生转变,博物馆资源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2)请你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具有哪些特点?
    (3)试分析材料三画线句子在三则材料中的作用。
    (4)材料标题“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有何作用?
    (5)材料链接:
    庐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三国名将周瑜、抗日名将孙立人;江淮名楼奎星楼;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冶父山……
    近几年,庐江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
    6.(15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俭以养德    
    ④非学无以广才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谈到了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乙文主要论述    与治学的问题。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中学生要想学有所成需要做到哪些?(至少答出四点)
    三、写作(55分)
    7.(55分)青春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青春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青春是一支豪迈奋进的歌。校刊编辑部准备出一期以“我们正青春”为主题的期刊,分别为“青春•抗疫篇”“青春•运动篇”“青春•读书篇”“青春•友情篇”“青春•理想篇”,期待你的来稿!
    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任选一个专栏,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3)不得套作、抄袭。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
    (1)思乡思亲之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②《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寄语大雁,传递家书,表达思乡之切。
    ③日暮时分,乡愁渐浓。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道尽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④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归期不定时李商隐只能憧憬“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的幸福时光。
    (2)肩担时代重任,温养“浩然之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刘禹锡⑤“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一>》)这般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坚韧;曹操“日月之行;⑥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观沧海》)这样博大的胸襟;也要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报国之志及忧国忧民之心。
    【解答】(1)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归雁洛阳边
    ③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2)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⑥星汉灿烂
    ⑦尚思为国戍轮台(注意“戍”的书写)
    2.(12分)请你精读名著中的经典选段,完成问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今日半途而费,不曾成得功果,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shà时疾返旧途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噙泪  qín shà时  霎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半途而费 ”,正确写法是“ 半途而废 ”。
    (3)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相同的是  B 
    A.磨墨
    B.行者
    C.发誓
    D.指教
    (4)画线句中“歹人”是  孙悟空 (请写姓名全称),结合选段说说“歹人”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是  知恩图报 ,唐僧为何称其为“歹人”?
    【解答】答案:
    (1)qín 霎
    (2)半途而费 半途而废
    (3)B
    (4)孙悟空 知恩图报 ,唐僧误人物孙悟空随意伤人性命。
    3.(13分)“最是读书能致远,人间至味是书香。”校读书月活动准备开展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的阶梯】
    (1)请同学们用正确、规范的正楷字将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文化的闹钟】
    (2)对于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同的人看法不同,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城市的雅集】
    (3)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风貌。下面是关于图书馆功能的介绍,请你修改。
    【甲】图书馆是整理、搜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是国家发展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心、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①【甲】处画线句词序不当,应将  整理 与  搜集 顺序调换。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省略号 改为  逗号 。
    【阅读的节日】
    (4)每年的9月28日是“全国读书日”,校学生会定于9月28日下午三点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读书交流会,拟邀请庐江县图书馆杨馆长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为同学们做一次讲座
    【解答】答案:
    (1)书山有路勤为径。
    (2)示例一:我认同观点A。理由: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启迪智慧。
    示例二:我认同观点B。理由:流行书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
    (3)①整理 搜集
    ②省略号 逗号
    (4)
    邀请函

    尊敬的杨馆长:
    您好、创文明典范”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希望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
    校团委
    9月26日
    二、阅读(55分)
    4.(21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蝉
    申功晶
    ①很久以前的一个暑假,我正上高二。
    ②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
    ③我端坐在书斋内,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古文,笔下却毫无章法地勾勒着几何立体图,心火愈旺。偏偏窗外的蝉鸣越发高昂劲道,如金声玉振,不绝于耳,搅得人耳鸣脑涨。
    ④蓦然,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我抓过作业本一边撕一边咒骂:吵死了!
    ⑤父亲在一旁沉默,任由我肆意发泄。少顷,他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今天不看书了,爸爸给你讲一讲蝉的故事。【甲】
    ⑥蝉卵产在树枝的孔眼里,运气好的躲过了蚋的偷食,才有机会孵化成幼虫,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甚至更久;倘使这段时间内没有被野兽从地底刨出;破土而出后,成虫凭本能开始攀爬上树,很多蝉被人逮捉去,当了“盘中餐”,找个安全的地方,垂挂于树身,蜕壳的过程中,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乙】
    ⑦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只为换取一季“生之歌
    ⑧末了,父亲若有所思地说了句:你长大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
    ⑨听到这里,我从心底宽宥了这个聒噪的小东西。我等万千寒门学子,十年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奔向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将心比心,为蝉更不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丙】
    ⑩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所有的怨气、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我坐回书桌前
    ⑪时光容易把人抛,似水流年又一夏。我在上班路上,途经一高考考点。考场外,我有多久没有听到蝉鸣了?
    ⑫我开始怀念并寻找蝉,我向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深山老林。朋友推荐我去古木巨树众多的禅院听蝉,果然,这里巨篁参天
    ⑬纵观蝉的一生,历经黑暗与光明、束缚和自由、蛰伏与张扬、喑哑和高亢,由蛹作茧,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⑭人生一世,蝉活一夏。其实,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可苦难处亦是修行时,人要学会接受苦难、直面磨砺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D 
    那年夏天,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A.【甲】
    B.【乙】
    C.【丙】
    D.【丁】
    (2)精读文章第⑥段,尝试将蝉的成长过程补充完整。
    产卵——孵化——① 蛰伏 ——破土——② 蜕壳 ——飞行、发声
    (3)请赏析下列文字。
    ①正午艳阳高照,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纹丝不动。屋内更似蒸笼般暑热沸腾。(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②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找处松土钻入地穴,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久。(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4)文章第⑩段,作者写到“我读懂了蝉,忽然也就读懂了自己。”请结合上下文
    (5)知识链接:
    蝉蜕富含甲壳素、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等症。蝉和蚱蜢、蚂蚁、蚕蛹等昆虫一样,为高蛋白食物。据营养师测定,不失为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人们所需要的,但对人类捕食蝉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运用你了解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位置分析。结合“所有的怨气,我坐回书桌前、做题”分析,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承接上文、怒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开始心无旁骛地背书。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刚孵出的幼虫随枯枝掉落地面,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漫长蛰伏、五年,甚至更久”。结合“找个安全的地方,静待蜕壳,如若不幸受到干扰,更不能发声”。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连枝头的树叶都如老僧入定般垂挂下来”运用比喻修辞,将树叶比作老僧入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②“暗无天日”形容地穴的黑暗,“漫长”形容时间之长,蛰伏时间之久。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蝉的一生。数以年计的等待,生之盛年之歌’”分析。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做事要专心致志,任何功成名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分析,只有心无旁骛地去苦读,才能获得成功,蝉活一夏,无论蝉还是人,多多少少总会历经一些暗黑无助的苦闷时光,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分析、直面磨砺,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
    (5)本题考查阅读看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围绕“人类可以捕食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D
    (2)①蛰伏;②蜕壳
    (3)①运用比喻、夸张修辞,烘托了“我”内心的烦躁
    ②加点词语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蝉的幼虫生存环境恶劣,蛰伏时间长。
    (4)蝉对生命的热爱。蝉的一生竟如此多劫多难,数以年计的等待。做事要专心致志,只有心无旁骛地去苦读,才能获得成功、直面磨砺,人要学会接受苦难,蜕变开悟的自己才有强大开挂的人生。
    (5)示例:人类可以捕食蝉,但不能过度捕食,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可以适量捕食蝉。
    5.(19分)阅读,回答问题。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
    材料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越发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博物馆大国。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套),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1%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
    材料三:
    目前,全国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2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
    B.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
    C.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策划推出的一系列线上活动
    D.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定位发生转变,博物馆资源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
    (2)请你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具有哪些特点?
    (3)试分析材料三画线句子在三则材料中的作用。
    (4)材料标题“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有何作用?
    (5)材料链接:
    庐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三国名将周瑜、抗日名将孙立人;江淮名楼奎星楼;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冶父山……
    近几年,庐江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假如你是一位导游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其效果可以取代传统的实地参观”无中生有。
    故选:C。
    (2)结合“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183家,这些藏品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自然和人文遗产的各个方面”“截至2021年底,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接待观众6.79亿人次、免费讲解、文物鉴定、互动体验,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藏品众多;免费开放率高、形式多样;受众广泛。
    (3)“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过渡句。“博物馆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承接上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博物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博物馆比作汽车引擎,形式新颖。“博物馆”概括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内容、流畅即可。
    答案:
    (1)C
    (2)博物馆总数多,藏品众多;免费开放率高、形式多样;受众广泛。
    (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博物馆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概括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5)示例:庐江,西依大别山山脉,历史悠久。抗日名将孙立人安徽就是庐江人,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6.(15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②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③俭以养德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④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修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谈到了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乙文主要论述  修身 与治学的问题。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中学生要想学有所成需要做到哪些?(至少答出四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恼怒;
    ②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殆:疑惑;
    ③句意: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以:连词;
    ④句意: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⑤句意: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治:修养。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中重点词语有:择,选择;其。句意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
    ②中重点词语有:非,不;明,明确,就无法明确志向,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结合“静以修身,可知乙文主要论述修身与治学的问题。
    (4)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此题是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学”“思”结合;③端正学习态度;④“静”,潜心专一;⑥惜时。
    答案:
    (1)①生气,恼怒;③连词;④增长。
    (2)①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②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学习兴趣 修身(或修身养德)
    (4)①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思”结合;③端正学习态度;④“静”,潜心专一。
    三、写作(55分)
    7.(55分)青春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青春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青春是一支豪迈奋进的歌。校刊编辑部准备出一期以“我们正青春”为主题的期刊,分别为“青春•抗疫篇”“青春•运动篇”“青春•读书篇”“青春•友情篇”“青春•理想篇”,期待你的来稿!
    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任选一个专栏,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3)不得套作、抄袭。
    【解答】
    把奋斗写在青春里
      成长之路上,我以勤奋演奏着自强不息的乐章。
      寒风萧瑟,秋日之景似乎唯有草萧疏。成绩单上,自己何时考过如此低的分数?,将成绩单胡乱塞入书包,心中难过至极,我看见落叶飘零,渐渐隐入一片沙土中,不肯落下片片金黄?握紧拳头,只争朝夕!
      夜深,皓月当空,洒在书桌上,在白纸上写下一首首诗歌、一串串公式。汗水流淌,浸出朵朵墨花,见证着我谱写的奋斗的乐章。
      清晨,朝阳跃出地平线。微风轻拂,同学们穿着各色运动鞋奔跑在操场的跑道上。在拥挤的人群中,调整呼吸,追随着奋斗的脚步。
      时间从未停下匆忙的脚步。宿舍里的同学每人一盏台灯,不知疲倦,三月已悄悄溜走。而这次。
      春天里,百鸟齐鸣。走在路上的我步履轻快,青春的岁月里。我知道。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浸透着奋斗的泪泉!”远方的彼岸。青春是美好的,让我们不负青春,演奏华美的乐章。



    相关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练习包括“练习卷”两部分,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偶性》教案docx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