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高2025届高一历史试题.docx
    •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定稿.pdf
    高2025届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
    高2025届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
    高2025届高一历史试题第3页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定稿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2025届高一历史试题docx、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定稿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一(下)学月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共计45分)1.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C.久远古书文献相互矛盾难以考证B.历史记载受时代和主观立场影响D.历史文献真伪必须得到考古印证
    2.《左传》中曾记载(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这反映出
    A.晋国国君喜欢迎娶少数民族的女子C.春秋时夏夷通婚使华夏族开始形成B.晋国国君与戎狄联姻基于经济利益D.联姻客观上促进了华戎的民族交融
    3.董仲舒曾向汉武帝进言: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担任皇帝的警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这一建议①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②才学成为选官的首要标准③与察举制形成有关   ④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4.图1是唐前期和唐后期平民入仕高级官员方式的变化,据此可以体现出唐朝(注:入仕方式从图形的12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为荐举、授官、荫庇、军功、科举、归降、其他共七类。)A.高级官员大部分来自平民       B.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方式C.社会阶层流动性日益增强      D.贵族的特权呈现强化态势5.下表是辽、西夏、金管理制度史料,通过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政权管理制度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其部长曰孛菫,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二年,既以二千五百破耶律谢十,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A.普遍采用南北面官的统治政策C.推行封建化举措适应统一趋势B.以尊重汉族文化和习惯为主体D.特别注重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
    6经瓶,后又被称作梅瓶,是传统名瓷,作盛酒用器。其造型挺秀、俏丽,被誉为中国瓷器第一造型。最早出现于唐代,辽宋元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图2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不同政权的经瓶,体现了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C.少数民族文化贡献巨大B.制瓷技术传承的封闭性D.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7.图3为宋代画家苏汉臣所绘《货郎图》。在城乡交流日益广泛的宋代,货郎肩挑杂货担走街串巷,货担上物品繁多,因此货郎极受孩子们喜爱。该画作
    A.可用作研究宋代的草市经济C.反映宋代城乡经济融为一体B.说明宋代坊市界线已被打破D.侧面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8.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原来的注疏经学不受待见,社会上兴起了以新见地解读经书真意的新学风,这种风气逐渐风靡天下,形成所谓的宋学,这个学界动态很快反映到朝廷政策之中,就有了新科明经考试制度。由此反映了宋代
    A.科举制度的功能弱化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B.科举制适应时代发展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9.朱熹的理绝不高在庙堂,而是深藏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一方面他认为宇宙万物皆归于理,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是百姓必须遵从的准则;另一方面,他又关注到人个体的欲望,曾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由此可以看出朱熹主张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推动理学走向神学化B.意在规范百姓行为D.以民为本思想理念
    10.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说:元太祖本无国号,但称蒙古。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出自易经)'之义,国号取文义自此始。下面能够对元朝取国号为元的合理解释是
    A.借鉴秦汉隋唐的统治政策C.强调统治中原的正统地位B.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体现与古地名的密切关系
    11.明朝建立后,国内局势不定,倭寇经常登陆骚扰;明太祖于洪武四年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穆宗即位后,北部鞑靼部落持续进犯,东南沿海频发倭患。1567年,明朝政府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史称隆庆开禁。材料说明
    A.明政府对东南沿海控制力减弱C.海禁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B.日本武士入侵加剧了倭患程度D.政府为统治需要调整海洋政策
    12.《廿二史札记》卷35《明代宦官》记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宦官掌握决策权力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B.君主集权程度加强D.六部地位日益下降
    13.据史料记载,明朝徽州地区经商风俗独特: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其数奇贩折(经商亏损),宁终身漂泊死,羞归乡对人也。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思念丈夫的惆怅心情)。这一风俗反映了
    A.安土重迁观念改变C.工商皆本思想影响B.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宗族血缘关系淡化
    14.1683年,针对清朝内部有人主张放弃台湾一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指出: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康熙皇帝接受此建议,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这表明当时清朝A.已有一定的主权意识                B.对台湾府实施有效管辖C.缺乏明确的海防意识                D.放弃对台湾地区的保护15.1602年,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刊印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内容涉及地理、天文、人文等信息。但当时一些士大夫将此图斥为邪说惑众,并且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科技发生根本转型              B.向西方学习是社会共识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D.中西文化实现全面交流 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25分,1718分,1812分。共计55分)16.(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学派观点观点出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荀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材料二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元朝天下,长官皆其国人是用。至于风纪之司,又杜绝不用汉人南人。宥秘之机,又绝不预闻矣。其海宇虽在混一之天,而肝胆实有胡越之闻。不过视官爵为己私物。······是以不及百年,大乱继踵。                                                                                                                                            --叶子奇《草木子》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诸子思想主张对提升统治者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8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统治灭亡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国家治理有何启示。(12分)17.(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4材料二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材料三  大清疆域局部图51)图4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图。提取图中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信息,并据此分析判断对应的历史时期。(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6分)3)在图5中任意选取一处标序号的区域,说明市镇集中分布地区及其集中分布在此地区的理由。(7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鏖(泛指居民)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而死者之比比乎?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摘自【清】洪亮吉《意言·治平篇》围绕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相关试卷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月考历史卷pdf、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定稿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