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课标)生物七下: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件+教案
展开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识别营养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2.了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3.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4.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食物来源。
(2)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症状。
教学难点:(1)区别各营养素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
(2) 探究实验的设计以及如何减少误差.
第1课时
三、教学过程
Part1: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 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越是要确保民众的“米袋子”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才能为疫情防控取得最后胜利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那么,米、菜等食物为何如此重要呢?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它们又有哪些作用呢?
2.小组讨论
写出自己早餐所吃的食物,小组讨论:
①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参考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这对你选择食品有什么启示?
②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所需能量有什么关系?这些食物来源于生物圈中的哪几类生物?(设计意图: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且经过小组讨论后记忆更加深刻)
Part2: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教师举例:
例1,一名医生连做8小时手术后,体力不支,豪饮葡萄糖溶液,这是为什么呢?引出糖类的作用,展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图片并让学生拓展补充。
例2,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长时间奔波劳碌,体重明显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脂肪的作用。
例3,如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吃不好,睡不好,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区分各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其作用,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创新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Part3: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1.教师讲解:介绍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展示常见无机盐缺乏症图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贫血、大脖子病,引出无机盐的重要性,用表格列出各种无机盐的缺乏症,学生说出富含上述无机盐的食物。
无机盐种类 | 缺乏症状 | 食物来源 |
钙 | 儿童:佝偻病 中老年人、妇女:骨质疏松 |
|
磷 |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
|
铁 |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
|
碘(微量) |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体格及智力发育出现障碍 |
|
锌(微量) |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
|
- 阅读教材P23的故事:用一个小故事引出维生素C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通过表格列出各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学生说出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教师对某些种类的维生素的知识进行补充拓展。
维生素种类 | 缺乏症状 | 食物来源 |
维生素A |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
|
维生素B1 |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
|
维生素C |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
|
维生素D |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
|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个小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知识点更加清晰而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留下部分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填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老师再适当补充,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稍活跃,学生兴趣更浓。)
Part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展示红薯、芹菜图片:这些食物中的细丝状物质,即膳食纤维。 阐述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而解释为何其会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设计意图:在前面已经说了食物中含有六种营养物质之后加入“第七类营养素”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很巧妙生动的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与兴趣。)
Part5:课堂小结及课后练习
1.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情感教育:致敬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
致敬每一位为抗疫努力的中国人
3.随堂练习
a.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参加长跑项目时准备的食物,分别为:巧克力、牛肉干、水果、奶油蛋糕,哪位同学准备的最实用( )。A.丁 B.乙 C.丙 D.甲
答案:D
b.病人手术后,应适量补充哪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
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D、维生素
答案:C
c.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答案:C
d.下列疾病与其病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贫血﹣﹣缺钙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D、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
答案:A
e.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叙述,错误的是( )
A、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B、缺含铁的无机盐,易导致贫血
C、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脂肪
D、儿童和青少年应多补充蛋白质
答案:C
课件设计亮点:
- 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讨论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会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渗透伟大的抗疫精神。
第2课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一.复习导入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何证明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呢?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一样多吗?
二.教师提示
原理: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再根据水温的变化计算出食物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进一步计算出每克食物放出的热能。
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三.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等重的花生和面条,谁的热量多?
2、作出假设:等重的花生和面条,花生所含的热量更多。
3、制定计划:
如何得知食物中所含能量有多少?
测量食物中所含能量多少的方法:
①同时燃烧,记录燃烧时间的长短。
②同时燃烧,观察哪个燃烧更加剧烈。
③燃烧使水温升高,测水升高的温度(此方法是定量实验,更科学)
提示:1毫升水没升高1℃需要的能量是4.2焦耳。
推理出公式: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水的体积×水升高的温度×4.2
所需材料和用具:
等量的干花生和干面条、铁架台、锥形瓶、温度计、托盘天平等。
4、实施计划
第1步:取一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并放入温度计
第2步:如图安装好,并测初始水温
第3步:称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质量,点燃后迅速放在锥形瓶底
第4步:食物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并记录
第5步:用等重的面条替代花生,重复以上步骤。
注意事项:
小心烫伤,注意安全。
点燃食物后,熄灭酒精灯,只用食物燃烧的热量去加热水。
食物燃烧要充分。
分析实验中如何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思考:
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的数据相同吗?结论应该如何得出?
(应该将实验重复多次,再求平均值。)
5、得出结论
食物中的确含有能量。
等重的花生和面条,花生所含的热量更多。
6、表达与交流
(1) 比较各小组的数据与教材38、39页附表中的数据,相同吗?
实验数据比表中数据要小得多。
(2) 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热量的散失(易拉罐、锥形瓶、空气等吸收了部分热量)
燃烧不充分(氧气、温度等会影响燃烧)
(3)如何减少实验误差呢?
改进燃烧装置:
在锥形瓶和易拉罐外包裹锡箔纸,减少热量散失;
在原易拉罐下方增加一个倒扣的易拉罐,增大空间,使燃烧更充分;......
改用更精确的仪器:
如氧弹式热量计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练习
1.按探究的6个步骤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随堂练习
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克) | 20 | 20 | 20 | ? |
水(毫升) | 50 | 50 | 50 | 50 |
温度上升(℃) | 2.2 | 1.4 | 3 | 1.3 |
(1) 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
(4)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________(选填“可靠”、“不可靠”),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
(5)实验中,①应该为________克.
答案:(1)核桃仁(2)有机物 无机盐(3)不可靠 重复组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