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新课标)生物七下: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教案
展开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通过活动体验呼吸运动过程,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 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 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与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Part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 知识点导入:
组织活动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二: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和动图,找到肺、肋骨、肋间肌、膈肌、胸廓对应的位置,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设计意图:出示模型和动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 知识讲解: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活动三:
①将手放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
感受肋骨的运动方向:向上向外
感受胸廓的变化:扩大
②将手放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呼气,
感受肋骨的运动方向:向下向内
感受胸廓的变化:缩小
(设计意图: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究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提出质疑:
胸廓的变化与肺的呼吸有什么关系?
到底是肺主动进行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还是胸廓扩大导致肺被动吸气呢?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演示活动:利用装置模拟呼吸运动
观察演示(此处可请学生演示),分析讨论并归纳:
1.装置①②③④分别模拟了哪一结构
2.③结构缩小表示?胀大表示?
3.试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并概括小结:
呼吸肌(肋间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容积变化引起肺内气压变化,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降低学习难度,利用模型直观地理解肺与胸廓结构功能特性,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其中各部分结构的形态变化,感知人体各部分结构器官的相互协调配合。)
- 联系生活:
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关系的例子
(如冬天盖厚被子感到胸闷等)
Part2: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 知识点导入:
阅读表格并试着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在大气中的含量(%)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 78 | 16 | 4 | 1.1 | 0.9 |
①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同吗?若不同,呼出气体的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含量减少的气体去向何处?含量增加的气体从哪里来?
学生通过阅读数据作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 知识讲解:
组织活动四:向教室内喷洒香水,远处的学生嗅到教师喷出的香水,理解气体总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气体交换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气体扩散的原理,说明气体在人体中也遵循扩散原理)
结合所学和气体交换原理,试着回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交换路径:
整理学生回答,展示模型或图片同时讲解肺的结构:
肺、肺泡、肺泡及周围毛细血管、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
观察并讨论:观察肺的结构模型或图片,试归纳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①肺泡数目多、表面积大
②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再次填充归纳肺内气体交换的路径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根据已知建构肺进行气体交换这一框架,再拆分讲解肺的具体结构,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纳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使学生直接参与并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拓展思考:进入血液中的氧气最后去向何处?
联系细胞呼吸作用知识点,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中,供给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氧气在人体中的最终去向,联系并区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呼吸运动,让学生认识到二者的主体、范围和定义的差别。)
- 联系生活:
示例说明:有氧运动、高压氧治疗
Part3:总结和练习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方面: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结本节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实践
课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和其他同学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参与课后活动,并给予评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