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1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2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3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4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5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6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7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08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7讲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 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喜怒哀乐的缘由,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别离愁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1 理解古人、古诗情感内涵和类型【备选要点】 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 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 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活动2 借助五个“抓手”,精准把握情感题 一 从语言入手,抓“情语” 古诗是言情艺术,它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告诉你要表达的情感。作为阅读者和考生,抓住诗中这些表明情感的词语至关重要,这是分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这里要强调几点: 1.抓住两种“情语” (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
    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如2017年江苏卷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 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 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因此,不能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做准确的理解。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即学即练】 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显性“情语”。(6分)(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答案:(1)愁 (2)独 (3)冷、凉(暗含冷寂) (4)孤、独(暗含孤傲) (5)丝(谐音“思”)、泪 (6)愁、泪
    2.找出下列诗句(或画线句子)的隐性“情语”。(5分)(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2)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注:经历)岁月频。(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  )(3)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
    (5)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答案:(1)空 (2)似、空 (3)独、偏 (4)送、埋 (5)桃花(用典)
    二 从位置入手,抓标题、首尾句 1.标题或明或暗地表明情感。(参见“任务组二 活动2 从‘5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部分) 2.首尾句是作者感情的集中部位。古人写诗有“开门见山”“开篇定调”之说,古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首尾句入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情感,收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即学即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渭 川 田 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歌结尾两句在诗歌整体建构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构上,前一句总结前诗,后一句表现由前八句诗所描写场景引发出来的美好期许,前后有因果关系。(2)情感表达上,将该诗由对乡间生活的赞美转化为对自己生活理想的展示,表达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 从方式入手,抓景语、物语、典语 1.抓景语悟情语 (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
    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之景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2.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一关乎物后志。
    3.抓典语悟情感 (1)积累古诗常用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例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把握古人用典的方式 ①明用典与暗用典。明用典,即在诗中一眼就能看出来,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掌握暗用典,要靠自己的积累。如“起舞闻鸡酒未醒”(如果有积累,就知道这里暗用典),它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②正用典与反用典。作者使用典故,有时与典故义一致,叫正用典,如辛弃疾使用“廉颇”的典故;有时与典故义相反,叫反用典,如王维《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王孙”偏要“留”下来。
    ③把握典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 “一面”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此要表达的对现实、对自己的情感态度。
    【即学即练】 4.(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了解典故的原本内涵。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由注释④可知,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第二步: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通过注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第三步:分析综合,规范作答。
    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四 从时空入手,抓时空转换词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 1.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
    2.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即学即练】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阳台·除夜 韩 疁  频听银签①,重燃绛蜡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③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注】①银签:更漏,计时工具。②绛蜡:红蜡烛。③恣:随意,无拘束。
    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除夜守岁,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体衰的伤感,“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便是明证;“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初开的梅花给了作者些许安慰;“邻娃已试春妆了”引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作者认识到应当趁精力未曾全衰,去感受大好春光,正是“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五 从结构入手,抓层次切分 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诗人尽可能利用最经济、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这一点,正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作为考生,自然要咀嚼这精练的语言。还要注意的是,情感的丰富性也与诗的结构层次密切相关。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做题时善于切分结构层次,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要点。如果是一句诗,可能有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两句(一联),往往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阅读与答题时,必须要有这种层次的切分意识,
    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意识,方能读出、答出丰富的情感来。
    【即学即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宴 西 楼① 陆 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 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 :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②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③一事无成、壮志未酬的无可奈何的悲凉。
    【加固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江 晚 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2)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3)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
    活动3 掌握思想感情题的审答规范 一 精准审题 相对于表达技巧题,古诗思想感情题的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变。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全诗;从感情的内涵上看,有情感,有心情,有心境,有意蕴,还有观点和理趣;从感情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情,更有析典中情;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还有感情评价题。因此,审题要特别认真、仔细,从而明确答题要求,保证答题方向正确。
    二 精准答题 1.表述要使用情感术语 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情感术语,如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心”,虽然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情感术语,总让人觉得别扭。同样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准确且容易丢分。因此,最好使用情感术语。常用的情感术语有: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忠贞等。以“愁”为例,又可分为多种,如亡国之愁、家破之愁、失子之愁、失意之
    愁、失恋之愁、相思之愁、困顿之愁、贫寒之愁、羁旅之愁、闲居之愁、思乡之愁等。
    2.表述要注意情感要素完整 要表述的情感=情由(感情产生的原因)/情境(感情产生的境地)+感情基调 示例: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全国卷Ⅱ)
    答: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情由)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感情基调);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情境)的温暖、愉悦之情(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多用表示感情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情由(情境)”是出于原因(情境)而产生的感情,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感情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3.表述要注意因题而异 情感概括题可直接使用上述形式。情感分析题表述有两种模式: (1)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 (2)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内涵,后分析具体诗句。这里的“分析”,就是要结合语言,说出感情的依据和来由。“分析”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要抓住具体的词句、意象分析,不可笼统空泛。必要时,还要结合情感表现手法分析。
    【即学即练】7.(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章古代诗歌阅读6第5节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章古代诗歌阅读6第5节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建功立业类,思乡怀人类,生活杂感类,送别漂泊类,儿女情长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件,共2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典故情感题)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典故情感题)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三典故情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