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物理班)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物理班)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 )
A. 早期国家特征出现B. 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 女性地位高于男性D. 尚未出现私有现象
2. 考古学家发现在殷墟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 )
A. 早期国家特征B. 私有制的起源
C. 母系氏族的状况D. 分封制的瓦解
3.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
A. 加剧民族矛盾B. 背离了尊王攘夷
C. 利于民族交融D. 导致分封制瓦解
4. 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5. 下表中所列言论,都强调了( )
A. 秦朝制度创新B. 秦朝法治严酷
C. 秦国崛起之因D. 秦国奠定霸业
6. 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
A.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B.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C. 秦朝实行暴政政策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7.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 皇帝制与郡县制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D. 丞相制与刺史制
8. 汉武帝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 )
A. 确立察举制B. 设立十三州刺史
C. 实行“推恩令”D. 发兵平定地方叛乱
9.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 由内地流向边疆
B. 由边疆流向内地
C. 由北方流向南方
D. 由南方流向北方
10.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 )
A. 数典忘祖B.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 学习先进文化D. 实行“藩汉分治”
11. 有学者评价某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但“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则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他评价的是
A. 秦朝B. 西晋C. 隋朝D. 唐朝
12. 唐太宗认:“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宗采取了
A. 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B. 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C. 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D. 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13.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 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14. 唐代租庸调制中的“庸”指的是
A. 纳绢代役B. 贡献土特产品
C. 按时服役D. 交纳定量绢或布
15.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化领域新成就的是( )
A. 《史记》《汉书》诞生B.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建造
C. 程朱理学形成且受尊崇D. 长篇白话小说大量涌现
16. 鉴真东渡和玄共西游,充分体现出唐文化
A. 高度繁荣的特征B.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征
C. 泽被东西的影响D. 兼收并蓄、对外开放的特征
17. 下列对于两宋时期军事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宋实行重武轻文政策B. 枢密院拥有统兵权和调兵权
C. 由武官担任枢密院长官D.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18.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的是
A. B.
C D.
19. 史书记载某制度写道:“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该制度开始于
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
20. 契丹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其历史贡献有( )
A. 开创南、北面官制度B.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C. 推行“四等人制”D. 推行八旗制度
2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 )
A. 三国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
22.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包括( )
①门第观念淡化 ②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
③男女平等实现 ④民族歧视的现象严重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为
A. “有教无类”B. “大一统”
C. “民贵君轻”D. “存天理,灭人欲”
24. 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及以后的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遗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25. 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的目的是
A. 避免社会动荡B. 简化中央机构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加强皇权
26. 清朝时,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雍正设立了
A. 太尉B. 刺史C. 内阁D. 军机处
27.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 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 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8. 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现象,具体表现有( )
A. 开始出现纸币——交子B. 大都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
C.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实现D. 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29. 下列中国古代医(药)学家与其著作搭配正确的是
A. 《千金方》——宋应星B. 《本草纲目》——李时珍
C. 《唐本草》——孙思邈D. 《黄帝内经》——华佗
30. 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 )
明末清初思想家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A. 朱熹B. 李贽C. 黄宗羲D. 陆九渊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4小题,共40分)
31.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甲 乙
根据材料,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各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材料二 某中学七年级(1)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不过扔几张废纸而已,用不着过多地妄加干预,犯点小错误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们会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的。”
(1)根据材料一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分别蕴含了诸子百家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3)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的统治者重视?为什么?
33.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都重视对边疆的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3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中国古代史中,每个朝代的发展都各具特色,可以通过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个朝代的发展特色和脉络。例如:统一王朝的起点——秦,民族强盛的王朝——汉,开放多元的盛世——唐,崇文抑武的王朝——宋,铁骑踏出的强悍帝国——元,万里长城拱卫的文明——明,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清等。
请选择一个朝代,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发展特色,并用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1-10 BACDA CABCC 11-20 CBBAB DDBCA 21-30 CADBD DCDBC
31.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优先选择材料甲。
理由:材料甲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是第一手材料,较真实的反映历史,学术研究价值高;材料乙是现代史学家对各种史料的整理和阐释,属二手史料。
32.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教育的发展。
(2)劳动委员:法家;班长:儒家;生活委员:道家。
(3)法家;
原因:法家学说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33. (1)政策:设郡;移民戍边。
(2)新问题:沙俄等西方列强的入侵。
特点:因俗而治;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34. 观点:开放多元的盛世华章
论证:①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较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这是唐代发展的特色。②唐代,儒、佛、道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③唐代,在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措施的实施下,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盛世局面,向世界展现了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领先。
升华:开放、多元、盛世是唐朝发展的名片,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今
选项
思想家
基本观点
A
孟子
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B
老子
主张“兼委”“非攻”“尚贤"
C
荀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言论
作者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
《史记·李斯列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
《封建论》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
《杂著·三代至秦》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苗(1955年出土)。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縫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物理班)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2024届高二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答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