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1讲 信息筛选题——确定信息源排查失误点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1讲 信息筛选题——确定信息源排查失误点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导,解析选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1 理解必备知识 意识·步骤·方法 一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整合“2意识” 1.统观意识。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学会整理阅读印象:①文本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②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是怎样的;③文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果缺乏统观意识,没有理清基本思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内容重点,就容易为局部问题所牵引,先入为主,出现疏漏。
2.结构意识。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的遗漏信息要点问题看似是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与他们不会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不懂得通过文章结构、语句层次的变化来把握文意有极大的关系。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这就容易出现片面、肤浅、不准确的问题。 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并以此进行阅读,有利于对重点语段的准确把握,也有利于做好中心语句、关键信息的筛选,达到准确解读,正确、具体解答的目的。
二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整合的步骤与方法 1.两步骤 第一步:筛选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从文中检索并提炼相关信息。 第二步:整合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对筛选所得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重组、综合。
2.方法 (1)辨析非连续性文本主次信息 ①论述类文本 主要信息:标题、重要概念、观点见解等。 次要信息:背景、举例、引述等信息。 ②实用类文本文体的信息特征 新闻:新闻要素、新闻结构。 传记:传主、事迹、品质、价值或影响。 科普:技术、价值或意义、影响、评价。
(2)辨析主次信息的方法 既要依据文体特征,筛选出常规的“重要”信息,同时也要结合题干要求,定向概括或整合“主要”信息要点。 (3)筛选信息的方法 初次筛选信息时,除了关注文段的开头句与结尾句外,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筛选出有效信息。对此,可以用图画法圈画两种信息:一是文本介绍的主要对象;二是对象的特点。先由每一句开始,然后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再由单则文本到多则文本,循序渐进地筛选。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先初步筛选信息,后整合出关键信息。 ①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②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③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④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
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⑤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1.填出下表,初步筛选
答案:(第①句:)汉字信息压缩技术 信息量大幅度下降(第②句:)这种压缩方法 允许文字变倍(第③句:)汉字点阵生成器 复原成点阵(第④句:)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 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第⑤句:)这些技术 获得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2.整合出该段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为激光照排技术带来新突破。
活动2 掌握关键能力 信息性阅读命题“8大陷阱” 解题“2步骤” 一 运用比对法巧识命题“8大陷阱”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是选择题,解答方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排除错误选项,即“圈点→比对→排除”。运用比对法,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命题人转换手段与设题陷阱一览表
【命题陷阱1 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文意时,暗中将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表面上与原文说法一致,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并不相同。【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即学即练】1.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20·全国卷Ⅱ,T1—A) 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原文】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质疑。【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错误。原文认为,“实物并不等于原物”,因而需要质疑的是“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而非“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选项偷换概念。
【命题陷阱2 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判定技巧】 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即学即练】 2.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20·全国卷Ⅲ,T1—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原文】 第二段:《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第四段:《古文观止》“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项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误。由原文可知,《文选》与《古文观止》在文章体制上有区别,文中并没有比较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选项“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类型。
【命题陷阱3 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技巧】 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意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即学即练】 3.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项采用“调换”“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命题陷阱4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采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方式易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 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针对部分,是全称还是特称。
【即学即练】 4.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20·全国卷Ⅰ,T1—D) 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原文】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该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以偏概全,原文只说了“‘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并没有全面否定。
【命题陷阱5 混淆时态】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时态”的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即学即练】 5.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18·天津卷,T6—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原文】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原文“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信息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未说已经“实现了”;而选项“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说“已经实现了”,将未然当成了已然,属于“混淆时态”的错误类型。
【命题陷阱6 逻辑错乱】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的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 分析各选项分句的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即学即练】 6.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20·全国卷Ⅰ,T1—A)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原文】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项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误。“更重要”一词混淆关系,由“‘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可知,先有家庭伦理规范然后才能形成社会伦理制度,选项关系错位。
【命题陷阱7 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即学即练】 7.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17·全国卷Ⅱ,T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项采用“添加”“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命题者添加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一句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命题陷阱8 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技巧】 要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即学即练】8.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选项】(2020·全国卷Ⅲ,T1—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原文】 第三段: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第五段: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由第三段“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知,“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错误。由文章第五段“《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可知,分类并不复杂。选项曲解文意。
二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解题“2步骤”
【典例】(2020·山东、海南省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整体阅读示例】”),完成后面的题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即学即练】(2021·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表现出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
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
材料二 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的纤巧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其题画诗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粉图》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题画诗创作诗人,杜甫、李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存《杜工部集》中,有18首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杜甫的《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这首诗只是运用了意象的组接和画面的空间变化,就创造出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蕴,并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而是用“星桥”“松州”“雪岭”“吴蜀”等地名的并置,突出表现画面中的深远空间感。通过对画面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盛唐社会经济繁荣到了顶点,而诗人的创作肯定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抓住了这一机会来描绘盛唐的壮美。例如杜甫题画诗《画鹰》有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杰出的题画诗代表,前写鹰,后寓意。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题诗为手段,寓意为目的,这种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物我相融、妙合无垠的中国古代最高审美境界。在诗里,鹰就是诗人的化身,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
盛唐过后的唐代开始走向衰败。中晚唐时期在题画诗领域有较大成就的诗人当数白居易,他的《题旧写真图》:“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这首诗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政治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选自《文学与艺术》,2010年第2期)
材料三 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个典范。 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他的题画诗数量在唐人中最多,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杜甫以前已有题画诗,但杜甫作为题画诗的典范,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前所未有,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宋顾乐在《梦晓楼随笔》中认为,六朝以来题画诗很罕见,杜甫的题画诗直接影响了苏轼、黄庭坚等宋代题画诗人。 白居易的典范意义在于他题写真画的诗最多,13首题画诗中有写真题画诗5首。
刘商所写的6首题画诗有5首是自画自题的。自画自题的题画诗有助于诗画的深层融合,有利于题画诗的进步,对宋代开始出现的文人画创作风气及绘画与书法的结合都有启发。(选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新的视域和道路,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诗的繁荣。B.题画诗蕴含的审美思想,在推动绘画整体构图样式发生改变时,也有效解决了其表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C.诗歌和绘画二者在相互影响中促进彼此的发展,无论是题画诗还是文人画,都体现了诗、画艺术形式的交互融合。D.在整个唐代的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多、质量高,具有典范意义,产生了极大影响,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
【解析】选C。A项,“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错误,材料一只是说“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B项,“也有效解决了其表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错误,于文无据。D项,“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他的题画诗数量在唐人中最多,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追求诗歌的绘画美,丰富了诗歌美学思想,其诗关注画外之意的明确、清晰,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B.《山水粉图》作为题画诗,同样体现了陈子昂追求的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和反对绮靡纤巧的诗歌创作主张。C.杜甫的题画诗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能够使绘画的内容同自己的主观感情有机统一,和谐相融,相得益彰。D.杜甫、白居易和刘商的题画诗在创作上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对题画诗的发展有着借鉴价值与深远影响。
【解析】选A。“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理解错误。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中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一项是(3分)( )A.“绘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抓住事物的精神实质;很多题画诗中都反映出这种创作要求和鉴赏标准。”B.“很多题画诗除了题咏画作本身外,还品评画家,将对画家的褒扬之意蕴含在对其画作的描绘与品评之中。”C.“题画诗作者可以在欣赏、描绘画面之外,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题诗咏志来丰富绘画的意蕴和内涵。”D.“唐代题画诗中承载着的许多有关艺术创作、欣赏、风格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具有重要的艺术理论价值。”
【解析】选C。材料二第3段中的“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题诗为手段,寓意为目的,这种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物我相融、妙合无垠的中国古代最高审美境界”,代表了其主要观点,故C选项的表述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4.围绕唐代题画诗,三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有何内在关联?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分别阅读三则材料,概括出各自主要内容,并围绕题干要求进行表述。材料一主要阐述唐代题画诗与绘画的关系,材料二主要阐述唐朝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和审美追求,材料三主要阐述题画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其典范意义。从内在关联来看,要发现三则材料都写了题画诗的演变过程,说明了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
答案:①材料一重点阐述唐代题画诗与绘画之间的关系,(1分)材料二重点阐述唐代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与审美追求,(1分)材料三重点阐述唐代题画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其典范意义。(1分)②三则材料都着眼于题画诗的演变过程,依次说明了题画诗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1分)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唐代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阅读材料二的基础上,先对题画诗进行初唐、盛唐、中晚唐的分类,然后分别概括其风格特点。根据第1段的第1句话,可概括出第①点答案。根据第2段“通过对画面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及第3段“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等,概括出第②点答案。根据最后一段的“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政治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可概括出第③点答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第一节信息筛选题__确定信息源排查失误点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信息量大幅度减少,这种压缩方法,汉字点阵生成器,把信息复原成点阵,这项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2第一节信息筛选题——确定信息源,排查失误点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信息量大幅度减少,这种压缩方法,汉字点阵生成器,把信息复原成点阵,这项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复习任务群1 任务1 信息筛选题——确定信息源,排查失误点 课件—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方式一,命题方式二,命题方式三,群文通练,栏目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