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精读课文,赏析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颗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属于本单元的自读篇目。文章通过描述一颗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书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生命历程的写照,从小桃树身上作者找到了敢于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不懈追求梦想的勇气。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阅读积累量少,层次尚浅。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文本,从文字的中把握内涵,从形象的刻画中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流淌,并在平和朴素的语言中体验人生、感悟人生。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小桃树的形象。
2.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章富有感情、诗意的语言,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事物。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感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章富有感情、诗意的语言,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树桃花一树诗”古代写桃树、桃花的古诗有很多,老师在课前收集了几首,请同学们齐读一下,(学生齐读古诗)。桃树、桃花历来是春天和美好的象征,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却对一棵无人欣赏的小桃树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以往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 默读课文,勾画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思考:这是一棵_____的小桃树?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动笔圈画,独立思考并概括。)
2.教师指导组织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感知小桃树的形象,关注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
三、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1.跳读课文,选出自己喜爱或感触较深的描写小桃树的词句、段落,用批注的方法赏析所选精彩词句或语段的妙处。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选出自己喜爱或感触较深的语句、段落,反复阅读,用批注的方法赏析所选精彩语句或语段的妙处,品味理解课文美点。)
小组交流。
教师提出组内交流合作要求:
(1)依次展示自主赏析成果,组员互相补充。
(2)小组确定好某一片段,用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读、赏分工明确)。
3、全班展示分享。
学生进行班级共享、点评、补充,老师及时反馈点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优化批注。
(设计意图:掌握赏析语言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1、通过阅读你体会到作者对小桃树的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小桃树无比爱怜、感激之情。
2、作者为何如此爱怜可怜的小桃树呢?
预设:1.小桃树承载着“我”的梦想。
2.小桃树给了“我”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力量。
3.小桃树的坎坷的生长经历和“我”的生活道路又十分相似,“我”在感情上和小桃树息息相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能力,以及获得独特感悟的能力)
拓展升华。
结合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和收获,写一段话或一首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和深入思考,将体验转化为品质)
板书设计:
可怜
小桃树 委屈
弱小 坚强 梦
“我” 单薄
受嘲笑
经磨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赏析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新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