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202301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出色的英语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了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会再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我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让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了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 联系文章,下面对“汉语的处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大赛,不仅缺乏最好的译文,评不出一等奖,而且二等奖还被外国选手拿走,这种尴尬局面让人反思。
B. 虽然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我们的后人也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汉语危机”不断的呼声却使我们不能尽展欢颜。
C. 国内选手相当多的翻译作品言不达意,其中文字符号的小错误“更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民族的母语面临危机。
D. 与“全民学英语”热潮相比照,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这说明对于母语的忽视。
2. 作者感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方块字横平竖直,风格独特,而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必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B. 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若这样,就会失去东方民族的含蓄美。
C. 100多个国家开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和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
D. 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那些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就让作者百感交集,忧心不平,看来作者思索这种问题已有时日,显示出作者的文化责任心。
B. 由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词藻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
C. 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说明汉语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文、拉丁文基本死了,说明活着的汉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D. “全民学英语”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受到冷落,产生危机,因此,我们应把对母语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颠倒过来。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虽然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我们的后代也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错误。由原文“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可知,“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与后文构成让步转折关系,本项将“纵然”置换为“虽然”,是把未然说成已然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100多个国家开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和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只能说明我国青年汉语水平的退步,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D.“我们应把对母语与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颠倒过来”错误。学习汉语和英语的热潮并不一定要很极端的颠倒过来,我们既要兼济,又要分清主次。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展现了主动的奋斗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充分的历史自信,但也必须看到,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
首先,西方物质主义作为一种以拥有财物多少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网络媒介等载体,影响着青年的精神世界,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一方面,物质主义利用市场的逐利性诱发拜金主义现象。青年群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容易把经济领域的物质利益最大化准则泛化到其他生活领域,突破市场与社会的边界,甚至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这不仅消磨了青年人的艰苦奋斗的意志,也腐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物质主义通过物质的占有欲催生享乐主义行为。特别是在各种资本平台和算法推送的影响下,加上直播带货和流量明星的示范效应,一些青年人沉迷于超前消费、炫耀攀比而不能自拔。
新时代还要提防青年群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一方面,要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导致青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淡化。青年一代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磅礴伟业之中,做到既为青春添彩也为国家增光。另一方面,要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导致青年家庭社会责任缺失。青年一代很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部分青年易养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缺乏感恩的心理和对家庭的责任。面对社会,一些青年可能会缺乏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碰到困难、挫折不敢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丢掉了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无数的事实表明,青年一代在青年时期要涵养家国情怀,让青春在家国担当与责任奉献中熠熠生辉。
历史虚无主义也对青年人的历史认知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改写青年的历史认知,消解历史自信的理性认识基础。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前提,用实事求是、全面发展、辩证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定历史自信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改变青年的历史认同,侵蚀历史自信的价值情感基础。学习历史,不仅要求真,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也要让历史启示现在和未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认同是增强历史自信的价值情感基础。青年人坚定历史认同,就能从历史事件中明白历史道理;青年人坚定历史自信,就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人格的魅力、精神的力量,就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引导广大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和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
(摘编自龙柏林《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
材料二:
社会思潮对青年产生的分化效应,若不能及时发现与应对,则有可能导致青年群体心理极端化、思想分化、行为异化,在青年群体中产生离心力,对社会发展产生破坏力。有效应对并消除这些负面效应,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在心理疏导中凝聚青年。要消解错误社会思潮对青年心理的分化,抵制错误思潮对青年的心理侵蚀,就需做好青年的心理疏导工作。一要健全面向青年的心理疏导机制,及时疏导青年的逆反心理,增强青年群体的向心力。二要培育青年良好的社会心态,警惕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心理攻势,引导青年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思想引导中凝聚青年。破除社会思潮对青年的思想分化,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引导青年科学鉴别和理性对待社会思潮,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让青年守住信仰、信念和信心,不断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一要引导青年科学鉴别社会思潮。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样态与方式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和主流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标准,提高青年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当前,尤其要引导青年理性甄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使他们认清这些思潮的错误本质和政治意图。二要在引领中强化青年的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从根本上抵御错误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分化与瓦解,不断巩固和加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关系时,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作为指导,就会产生各种思想与行为偏差。
在政治引领中凝聚青年。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一旦为青年群体所掌握,就会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反之,错误的社会思潮一旦影响青年的思想与行为,就会产生社会离散力与破坏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群体的政治引领,不断强化对青年群体的政治凝聚,并使之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一要在政治引领中增强青年的政治认同。当前,某些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伪装性、隐匿性、迷惑性,但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如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思潮。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政党观。二要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整合青年力量。我们在增强青年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做好对青年的政治吸纳与政治引导工作,通过青年群体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的社会行动整合青年的政治力量,发挥青年的政治作用。
在使命担当中凝聚青年。应对社会思潮对青年社会行为的分化,关键在于激发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在青年群体中凝聚起积极有为、勇于担当、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共识。
(摘编自杨威《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中凝聚青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新时代青年虽有主动的奋斗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充分的历史自信,但群体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挑战。
B. 受物质主义影响,青年群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由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
C. 破除社会思潮对青年的思想分化,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增强青年群体凝聚力。
D. 某些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伪装性、隐匿性和迷惑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5.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一项是( )
A. 建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横向整合机制。
B. 将“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中。
C. 任意评说经典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D. 集体观看纪念抗战胜利庆典仪式。
6. 两则材料都提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意识形态,但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
7.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如何实现“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C
6.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有西方物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在社会思潮的分化中应加强对青年的引领,主要阐述在心理疏导、思想引导、政治引领、使命担当中凝聚青年。
7. ①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的引导,引导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和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②加强对青年的心理、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由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错,原文“容易把经济领域的物质利益最大化准则泛化到其他生活领域,突破市场与社会的边界,甚至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只是一种可能性。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C.会导致一些青年形成错误的历史观,不能实现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结合“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首先,西方物质主义作为一种以拥有财物多少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网络媒介等载体,影响着青年的精神世界,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新时代还要提防青年群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历史虚无主义也对青年人的历史认知造成了不良影响”可知,侧重阐述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有西方物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结合“社会思潮对青年产生的分化效应……有效应对并消除这些负面效应,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在心理疏导中凝聚青年”“在思想引导中凝聚青年”“在政治引领中凝聚青年”“在使命担当中凝聚青年”侧重论述在社会思潮的分化中应加强对青年的引领,主要阐述在心理疏导、思想引导、政治引领、使命担当中凝聚青年。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引导广大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和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可知,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的引导,引导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和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
结合材料二“有效应对并消除这些负面效应,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在心理疏导中凝聚青年”“在思想引导中凝聚青年”“在政治引领中凝聚青年”“在使命担当中凝聚青年”可知,要加强对青年的心理、思想政治引领,增强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强化青年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使青年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文宗时,诏以白歌诗,斐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李白传》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B.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C.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D.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长庚星,是金星古称,《诗经》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清晨在东方天空出现被称为“启明星”或“太白星”。
B. 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唐代仍旧存在举荐制,举荐科目不一,举荐人多为地方官员,被举荐人须通过相应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C.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掌四方表疏批答,号“翰林供奉”,定期入值当班,地位不高。
D. 黄老,即黄老之学,为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以“道”作为依据,追求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年轻的时候,天赋很好,爱好纵横术数,学习击剑,喜欢漫游天下,广交朋友,好酒任侠。
B. 李白在京城拜见贺知章,深得贺知章的赏识,贺知章推荐李白给唐玄宗,玄宗任命李白做翰林供奉。
C. 李白追随永王李璘,永王起兵失败,李白被连累应当斩首,曾经对李白有恩的郭子仪请求皇上让李白流放夜郎。
D. 李白晚年游历天下,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也想终老此处,最终范传正把李白移葬在青山,并立石碑纪念。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②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12. 文中评价李白为人“骜放不自修”,请结合全文列举三处简要说明。
【答案】8 A 9. C 10. C
11. ①高力士一向高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的事,摘取李白诗中的内容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想让李白做官,贵妃就阻止。
②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赶赴河南,路经寻阳,把李白释放了,聘任他为行军参谋,不久李白就辞去官职。
12. ①长大后,隐居岷山,好酒任侠。
②作为翰林供奉,时常不在宫廷当值,却与酒徒市集醉酒。
③不去笼络权贵,却要尊贵的高力士帮他脱鞋。
④本可以依仗皇帝的赏识做官,却向皇帝请求隐退山林。
⑤在宫廷以外的地方穿着宫廷锦袍,旁若无人。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苏颋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
“益州长史”是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天才英特”是苏颋对李白的判断,做句子的谓语,不能与主语“是子”断开,排除CD。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 “地位不高”错。翰林供奉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没有品位但地位尊贵。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曾经对李白有恩的郭子仪请求皇上让李白流放夜郎”错。结合原文“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可见不是郭子仪对李白有恩,而是李白有恩于郭子仪;“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可见也不是郭子仪请求皇上让李白流放夜郎,而是郭子仪请求解职为李白赎罪。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官”,名词作动词,让……做官;“沮”,阻止。
②“将”,率领;“道”,途经;“辟”,征召,聘任。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既长,隐岷山”“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可知,李白长大后,隐居岷山,好酒任侠。
由原文“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可知,李白作为翰林供奉,时常不在宫廷当值,却与酒徒市集醉酒。
由原文“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可知,李白不去笼络权贵,却要尊贵的高力士帮他脱鞋。
由原文“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可知,李白本可以依仗皇帝的赏识做官,却向皇帝请求隐退山林。
由原文“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可知,李白在宫廷以外的地方穿着宫廷锦袍,旁若无人。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在玄宗面前说起李白,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还是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写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脸,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不留余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几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一向自视高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的事,于是摘取李白诗中的内容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自律、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酒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赏赐金帛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李璘起兵,他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见过郭子仪,李白把郭子仪当作奇特的人。当时郭子仪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这个时候(李白当诛时)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又回寻阳,又因为一件事获罪而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赶赴河南,路经寻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不久李白就辞去官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李白晩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到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拜祭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砍柴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已嫁给平民做妻子,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大家的风范,她们就伤心地说:“先祖是想埋在青山,临时葬在东麓,这不是他原来的想法。”于是范传正把他移葬在青山,并在那里立了两块石碑。唐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新唐书•李白传》
(二)(9分)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书愤(其二)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②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三四句写当下自己虽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还是愿为国拼尽全力。
B. 诗的五六句为实写,诗人回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
C. 本诗题为《书愤》,诗中虽无“愤”字,“愤”却贯穿始终:从当年的壮志凌云到现在只能袖手旁观,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苍凉。
D. 全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陆游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
14. 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13. B 14. ①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
②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诗的五六句为实写”错误,选项已经说了“诗人回忆当年之事……”,可见“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应为虚写。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对比”这一手法。考生应找到“对比”的双方,然后进行分析。
由首联和颔联来看,“镜里流年两鬓残”,诗人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寸心自许尚如丹”,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衰迟罢试戎衣窄”是说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悲愤犹争宝剑寒”,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由此可知,这两联把诗人的迟暮之态和壮志之心进行对比,凸显出诗人的奋争之情。
由颈联和尾联来看,“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诗人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这是把今昔进行对比,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错字不给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知道未来还可补救,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________________”;而他为过去后悔并想补救,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登上滕王阁所看到的山川壮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 实迷途其未远 ④. 觉今是而昨非 ⑤. 山原旷其盈视 ⑥. 川泽纡其骇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僮”“盈”“纡”“瞩”。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电影《大鱼海棠》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大鱼海棠》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健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 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掌管海棠生长的少女。
影片取材于《逍遥游》《山海经》《搜神记》等古书,融合了“女娲补天”等中国上古神话元素,且画工与剧情设计兼备的《大鱼海棠》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 ,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了中国文化内核。当然,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传承体系,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这不但要有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 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有的鱼永远是关不住的,因为它属于天空”,也是中国动漫人的信条。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让我们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熟能详 另起炉灶 孜孜不倦 拭目以待
B. 耳熟能详 另辟蹊径 谆谆不倦 拭目以待
C. 耳濡目染 另起炉灶 谆谆不倦 翘足而待
D. 耳濡目染 另辟蹊径 孜孜不倦 翘足而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根据前文的“旧酒”和后文的“传统神话故事”,可知此处重在强调“熟悉”,而不是强调“受影响”,故用”耳熟能详”。
第二空,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前文的“新瓶装旧酒”和后文的“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了中国文化内核”可知,中国动漫不需要另搞一套,而只需要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因本句语境是“不需要”,故用“另起炉灶”。
第三空,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谆谆不倦: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结合语境“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传承体系,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知,此处重在“勤奋不知疲倦”,故用“孜孜不倦”。
第四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足而待: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会实现。此处是说我们对“中国动漫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充满了期待,而不是说很快就能实现,故用“拭目以待”。
故选A。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现代传播中,广告的地位显而易见。“新闻就是配在广告旁边的东西。”这是西方媒体人给新闻下的定义。我们不认同这样的新闻观,它只是某些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直接表述。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地位不可忽视,有着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商海风高,用广告赢得商战的例子很多,用广告影响、塑造、转变甚至玩弄受众消费观念以至价值观、世界观的事情也大量存在。精心制作的广告大片能在一瞬间击溃受众的心理防线,而那些别有用心的小广告也会对受众产生不良诱导。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句话证明商业广告至少可以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B. 但这句话至少可以显示作为商业广告在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C. 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D. 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画句子有一处语病:
“占据着地位不可忽视”句式杂糅,可改为“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或“占据的地位不可忽视”。
A.语序不当,“至少可以”应放在“证明”前。
B.“作为商业广告”为介宾短语,不能作“有着”的主语,可以删去“作为”。
D.搭配不当,“占据”和“价值和影响力”不搭配。原文中“占据着地位不可忽视”错误,应改为“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故选C。
18.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经理想提拔刚来半年的小李,副经理发来短信:“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B. 王老师在和同事意见相左时,总能小心地避开争议,团结同事,可谓“君子和而不同”。
C. 陈教授做研究有时会参阅一些跨界的学术资料,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D. 老庄方正持重,可单位里仍然时有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他不禁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该种题型,考生首先要能理解选项中所提供的名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加以分析理解该句的意思和语境是否相同。A项,“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意思是要知道是不是真玉,要烧三天才知道;要分辨是不是人才,需要七年的时间。主要是要告诉我们,分辨人才,是个长时间的事情。真正认识一个人,分辨一个人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谚语说“日久见人心”,是同一个道理。名句使用恰当。B项,“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选项说王老师面对争议,总是小心避开,与名句不符。C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使用正确。D项,“树欲静而风不息”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使用正确。故选B项。
19. 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二篇,运用与示例相似的表达形式,写课文评价语。
示例:《雷雨》——雷雨冲刷冷酷虚伪,电火吞噬孽债情仇
《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逍遥游》——大鹏抟飞扶摇羊角,高志自当平心逍遥 ②. 《陈情表》——百年清名怎承新朝,万古孝心永诉真情 ③. 《归去来兮辞》——不为五斗折腰归去,只求半生竹菊来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能力。
这道题要求写评价语,其实是要求考生既能根据例句仿写,又能扣住课文内容阐释,所写句子要能够体现文章的主旨、人物的情操等。
分析例句,写《雷雨》的句子“雷雨冲刷冷酷虚伪,电火吞噬孽债情仇”,包含两个句子,结构对称,字数大体相等,词性、意思相对应。“雷雨”照应题目和事件发生的环境氛围,“电火”也与情节有关;“冷酷虚伪”的是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孽债情仇”是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仿写的内容也要像例句一样,除了形式上像——整齐对称,内涵上也要“似”,比如要抓住作品大意、中心、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典型、细节处,运用对偶或对仗手法编写课文评语,能像例句一样使用比拟、借代等修辞就更理想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文学创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泪,乱蝉无数噪斜阳。”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虽然不乏才华的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
【答案】 ①. 创作者的才华很重要 ②. 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 ③. 但大多缺乏忧国伤时的情怀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 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021年1月17日,天津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全面运营。升级改造一大亮点是拓展应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导引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24小时不间断作业。据介绍,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运用北斗技术实现集装箱码头自动化作业。改造后的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近2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10%。
【答案】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天津港全面运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 “拟标题”要高度概括出内容,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新闻主要内容一般在第一句话里面。后面内容为进一步阐释,拟写标题不用考虑。本题“人物”即“天津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事件为“项目全面运营”,根据字数压缩得出: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天津港全面运营。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的长河奔涌向前,有些人慨叹“历尽千帆,归来已不再少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如果说“千帆过尽”注定无法改变的,那就坦然接受,换一个角度看,“千帆过尽”又何尝不是一种丰厚的经历和经验,带着这种心态再品“仍是少年”“不再少年”也许就是各有其妙了。
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你更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少年,一个多么美妙的名词,唇齿一碰,仿佛都能咂摸出一股血性、热情、坦荡的气息。少年感不单单是指年轻的外表、健壮的体格,也还指历经千帆后仍“少年感”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少年感,是一份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初心不忘。
少年感,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真诚;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永不言弃。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研究,“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不忘初心,让她对古典文化始终怀着一腔赤诚,把古典文学的种子广泛播撒,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之花开遍世界每个角落。以心为笔,以血为墨,八十六岁耕耘不歇。被誉为“壁画医生”的李云鹤,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他依然穿着蓝色工作服,穿行在洞窟之间。他说,我这辈子问心无愧,因为我对文物绝对没有三心二意。坚守初心,方能寻得一方宁静,坚守初心,方能成为少年最初梦想的模样。
少年感,是一份舍我其谁,英勇无畏的敢于担当。
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在重庆山火肆虐时,摩托“骑士”向火而行,只为践行“我的家乡我来守护”的庄严承诺……他们都以“勇于担当”为笔,为少年感写下生动注脚,如少年般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唯此,才能“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少年当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秉持舍我其谁、英勇无畏的精气神,以少年感为桨,渡发展破局之舟。
少年感,是一种乐于尝试、勇于突破的的一往无前。
“年轻人”,应是充满活力,视野开阔的一群人,乐于接受和追求新鲜事物,代表着激情无限,一切皆有可能。他们可能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只因他们有一颗年轻的心。面对现在和未来,都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感知生活的乐趣,不蜷缩一隅,落落寡欢,孤芳自赏。不让年龄成为限制 ,止步不前,落后淘汰。当70多岁的老教授高唱《少年》,那慷慨激昂的“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向我们昭示梦热爱从来与年龄无关,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年少!真正年轻的灵魂不会为年龄所缚,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
少年之心,不是单纯泛指一个人的年龄,而是不忘初心的使命感,心系祖国的责任感,勇于突破的超越感,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热血和激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
材料呈现对“历尽千帆,归来已不再少年”这句的不同看法,“历尽千帆”就是在生活的长河中,有了各种人生经历,一个“千”字,需要我们将种种人生经历发散开来,包括经历个人的聚散、起落和时代的平稳及动荡等,当历经千帆后,我们能收获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少年”可以指年龄上的年轻,也可以指心境: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世率性纯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来饱有期待且充满斗志……还可以意味着缺少历练、不够成熟、格局不够大……
“历尽千帆,归来不再少年”,表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是因为的生活艰难,逐渐消磨掉少年的棱角。如曾经英武的少年闰土,变成了一个麻木颓丧、胆小怕事的中年人。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时无愁强说愁,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的生命状态的改变。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可以理解为不被生活中的坎坷、是非,消磨自我的斗志和勇气,不失赤子之心,始终葆有对美好事物的热情和追求,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和热爱。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网络热语“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也表达同样的意思。
题目中两方观点,本质是历经千帆之后,究竟持有何种人生态度。选择其中的一方,或支持或驳斥,就是作文的写作方向。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少年不单单是指他有着年轻的外表、健壮的体格,而更是永葆是一颗“少年感”之心。接下来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少年感,是胸怀凌云之志。不分年龄的界限,每一个胸怀凌云之志的人,都如少年一般。二、少年感,是敢于尝试,无畏探索的精神。三、少年感,是用阳光积极的心态来热爱生活。
立意:
1.愿你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
2.初心如锦时,归来仍少年。
3.走过风,沐过雨,不再青涩。
4.历尽千帆,通透睿智。
精品解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共13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