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0:00开幕,2月20日闭幕。下图为第17~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北京冬奥会期间,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城市是利勒哈默尔
D.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小的城市是阿尔贝维尔
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哥华(西八区)夕阳西下B.全球此时都处于2月4日
C.都灵(东一区)旭日东升D.2月3日占全球1/3
3.北京冬奥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湖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平昌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C.北京昼短夜长,白昼越来越长D.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中左图为锦州市某中学研学小组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代表地质作用。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D.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
5.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②B.乙①C.丙③D.丁④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6~8题。
6.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
A.祁连山后退B.祁连山上升C.河流侵蚀作用减弱D.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7.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缺乏土层C.光照不足D.降水稀少
8.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水源充足B.降水丰富C.气候凉爽D.地形平坦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1)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洁净。下图表示某年3月12日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及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9.该日20时前后,北京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
10.该日20时( )
A.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B.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C.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11.下面各图与北京这几天的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下图为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B.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C.我国江淮地区梅雨绵绵D.阿尔卑斯山雪线位置较高
13.下列关于①②大气活动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①在北半球夏季时势力强盛
C.②中心气流的方向为顺时针辐合D.②的强弱会影响我国夏季风进退
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温季节变化明显B.地处热带,季节性蒸发旺盛
C.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显著D.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汇水速度快
15.洞里萨河连接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是一条随季节变化流向逆转的河流,以下判断合理的是( )
A.雨季时洞里萨河流向东南方向B.雨季时洞里萨湖水补给湄公河
C.旱季时洞里萨河水注入洞里萨湖D.旱季时洞里萨河水注入湄公河
16.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②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③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⑤保持洞里萨湖水量稳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中甲洋流( )
A.在性质上属于寒流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18.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拉尼娜现象正在持续,预计将会延续到2022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19~21题。
19.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
2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
A.南美太平洋沿岸表层海水异常升温B.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增多
C.热带太平洋东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D.赤道附近南赤道暖流减弱
21.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开放性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22~24题。
22.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
24.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
A.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3小题,共计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4分)
(2)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4分)
(3)2017年12月,连接西藏墨脱与派镇的多雄拉公路隧道全线贯通,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如下图)是世界上最古老、干燥的沿海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部分海域海底礁石阻挡海水回流,沿岸暗流动。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1)分析纳米比亚西部荒漠的形成原因。(6分)
(2)分析纳米布沙漠沿岸多海雾的成因。(6分)
(3)分析“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6分)
(4)分析数以万计的火烈鸟集聚在附近浅海滩上的自然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6分)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8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5——27题评分建议:考生答出关键词,或与关键词意思接近,描述合理即可得分
25.(1)地貌类型:背斜谷。(2分)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2分)
(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2分);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河谷。(2分)
(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2分);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2分)
26.(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降水少;沿岸本格拉寒流减湿作用明显。(写错洋流名称不得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寒流流经,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水平风力小,使得雾不易扩散(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沿岸遍布暗礁(部分地区暗流、湍流明显);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生活供给;该地为在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2分);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2分)
27.(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2分);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2分);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大。(2分)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2分);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使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2分)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2分);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2分);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2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C
A
A
D
B
A
D
B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C
D
A
A
C
D
B
C
D
C
B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该景点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 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图中, 图中区域, 关于图中四地的正确叙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0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