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Cl-35.5 Mn-55 Ag-108
3.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中主要涉及吸热反应的是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于谦《咏煤炭》:“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D.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63d5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证明醋酸为弱酸 B.装置乙处理Cl2尾气
C.装置丙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D.装置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硅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3s23p2
B.硅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轨道数为9
C.基态硫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D.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7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X>Y>Z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7.2019年科学家们合成了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环状C18分子,其合成方法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与O同属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r(C)>r(O)
B.非金属性C
D.C18与C60、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8.SF6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SF6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极性分子 B.键角都等于90°
C.与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S D.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 B.过程Ⅱ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D.在三个过程中的均参与了反应程
10.、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二者成键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晶体中只存在键、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熔点高于B.晶体中所有化学键均为极性键
C.晶体中所有原子均采取杂化D.晶体中所有原子的配位数均相同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 c()+2c()+3c()+ 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0 B.△H1+△H2+△H3=0
C.按照Cl、Br、I的顺序,△H2依次减少
D.一定条件下,拆开1 ml气态HX需要吸收a kJ能量,则该条件下△H3=-2a kJ/ml
13.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方程式中n>p+q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5.室温时,向20mL 0.1m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加0.1m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c(CH3COO-)>c(Na+)>c(CH3COOH)>c(H+)>c(OH-)
B.b点时:c(Na+) = c(CH3COO-)
C.c点时:c(OH-) =c(CH3COOH) + c(H+)
D.d点时:c(Na+)>c(CH3COO-)>c(OH-)>c(H+)
16.“冰面为什么滑?”,这与冰层表面的结构有关(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的稳定性好,高温下也很难分解
B.第一层固态冰中,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C.第二层“准液体”中,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机会比固态冰中少
D.当高于一定温度时,“准液体”中的水分子与下层冰连接的氢键断裂,产生“流动性的水分子”,使冰面变滑
17.用水稀释0.1m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B. 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
1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中所有原子不都在一个平面上 D.和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19.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 (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6.67×10-8ml•L-1•min-1
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
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20.常温下,已知H3PO3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0.1ml·L-1,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pc—pOH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磷物种的浓度负对数(pc=-lgc),pOH表示OH-的浓度负对数[pOH=-lgc(OH-)];x、y、z三点的坐标:x(7.3,1.3),y(10.0,3.6),z(12.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pc(H3PO3)随pOH的变化 B.H3PO3的结构简式为
C.pH=4的溶液中:c(H2PO)<0.1ml·L-1-2c(HPO)
D.H3PO3+HPO⇌2H2PO的平衡常数K>1.0×105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每题10分,共50分)
21.(10分)已知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3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原子的L层p能级中有5个电子;C是周期表1~18列中的第14列元素; D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能级中有1对成对电子。请回答:
(1)A与C形成的简单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B与C比较,电负性较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3)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族,D2+的结构示意图是 ,D元素的+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4)A与B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
22.(10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大多是离子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含较多Na2CO3、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
(2)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移动,且所得溶液显________性。
(3)若取pH、体积均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用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pH仍相等,则m________n(填“>”“<”或“=”)。
(4)常温下,在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_。
(5)在下图中画出用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ml·L-1盐酸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23.(10分)断开1 m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的键能。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ΔH=_______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
(2)若图示中表示反应H2(g)+eq \f(1,2)O2(g)===H2O(g)
ΔH=-241.8 kJ·ml-1,则b=________ kJ·ml-1,x=________。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 ℃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忽略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热的影响,根据上题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当反应中有1 ml电子转移时,反应的热量变化为________。
24.(10分)知识的梳理和感悟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图中的电极均为石墨)。
图1 图2
(1)图1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U形管________(填“左”或“右”)边的溶液变红。
(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c为电源的________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图3是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图3
①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5.(10分)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2SO2(g)+O2(g)2SO3(g) ΔH=-198 kJ·ml-1是制备硫酸的一个重要反应。
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 ml SO2和1 ml O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SO2(g)+NO2(g)SO3(g)+NO(g) ΔH=-42 kJ·ml-1。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NO2(g),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在实验甲中,若2 min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是4.2 kJ,则0~2 min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___。
②在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________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A
B
C
D
九章量子计算机
打磨磁石制司南
神舟十四载人飞船发射
粮食酿醋
化学键
H—H
Cl—Cl
O===O
C—Cl
C—H
O—H
H—Cl
E/(kJ·ml-1)
436
247
x
330
413
463
431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l
平衡时物质的量/ml
n(SO2)
n(NO2)
n(NO)
甲
T1
0.80
0.20
0.18
乙
T2
0.20
0.80
0.16
丙
T2
0.20
0.30
a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九校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九校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九校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上学期九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78,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78,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考试时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考试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