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时学案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第1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实验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目标
(1)蚕的一生从蚕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我们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描述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孵化后变成蚁蚕。
2.探究目标
(1)能用感官和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图画、文字等方法记录下来。
(2)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二、知识梳理
1.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 出生 、 成长 、 繁殖 、 死亡 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
2. 饲养一种动物 ,是了解动物一生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知道关于动物更多的事情,比如养蚕。
3.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 孵化 。
4.蚕的生命是从 蚕卵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冷藏 可以长期保存蚕卵。可以借助工具( 放大镜 、 刻度尺 等)观察蚕卵。
5.蚕卵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呈 扁圆形 ,蚕卵的中心有点 凹 下去。刚产下的蚕卵是 淡黄色 的,1~2天变成 浅褐色 ,3~4天变成 紫黑色 ,之后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如果蚕卵是白色半透明的,则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
6.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温度 、 水分 和 空气 。
7.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叫 蚁蚕 ,身体是 褐色或黑褐色的 ,外形像 蚂蚁 ,长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蚁蚕 头大身小 ,身上长满 小细毛 。
8.养蚕注意事项:①转移:刚孵化的蚁蚕,要及时用 毛笔或羽毛 轻轻刷到桑叶上;②食物:桑叶要 新鲜并保持干燥 , 切成碎片或条状 ;找不到桑叶,可以临时用 莴苣叶 代替;③卫生:经常清除 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 ,保持蚁蚕“房间”的清洁,保持 空气流通 和一定的 湿度 ;④禁忌: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 杀虫剂或花露水 。
9.我们可以通过 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摄像、拍照、画图 等方法观察记录蚕的一生。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实验一:观察蚕卵
(1)探究问题:不同时期的蚕卵都是一样的吗?
(2)提出猜想:不同时期的蚕卵会发生变化,不是一样的。
(3)实验材料:不同时期的蚕卵、放大镜、刻度尺等。
(4)实验步骤:借助不同工具观察不同时期的蚕卵,完成记录。
(5)实验记录:
(6)实验结论:
不同时期的蚕卵大小、形状相似,但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制定蚕的一生观察计划
(1)探究问题:蚕的一生是怎么生长变化的?
(2)饲养时间: 月 日~ 月 日
(3)饲养地点:教室、家中。
(4)食物:桑叶、莴苣叶。
(5)观察记录方法: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摄像、拍照、画图……
(6)观察记录内容:
2.指点迷津
蚕卵有生命吗?
蚕卵也有生命。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的颜色变化正说明了蚕卵有生命。
蚕卵大小
大约细小芝麻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蚕卵形状
扁圆形,中心下凹
蚕卵颜色
蚕卵刚产下时是淡黄色的,1~2天后变成浅褐色,3~4天后变成紫黑色,小蚕孵出后的空卵壳是白色半透明的
日期
体长(毫米)
它的样子(用图画记录)
生长需要
其他发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1.仰望天空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实验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7.动物的繁殖导学案及答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