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培优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七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基础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八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培优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第八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基础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培优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卷(沪教版全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B卷·能力提升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 16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解析】已探明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加工的产物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都是混合物。
2.煤燃烧排出的少量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硫在氧气和雨水存在的条件下能形成酸雨。
3.(2021四川泸州)化学通过解决能源、环境、材料与粮食等问题二推动社会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氢气作为火箭燃料无污染 B.酸性废水直接排放后再撒熟石灰处理
C.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D.大量施用肥料NH4NO3以提高产量
【答案】A
【解析】A、液化氢气具有可燃性,作为火箭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产物无污染,说法正确;B、酸性废水先撒熟石灰中和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水资源,说法错误;C、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说法错误;D、大量施用肥料NH4NO3浪费化肥且污染环境,应该合理施用化肥,说法错误;答案:A。
4.从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汽油 C.酒精 D.天然气
【答案】A
【解析】
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A正确;
B、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错误;
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
D、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A
5.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答案】D
【解析】
A、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等物质,故A正确;
B、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B正确;
C、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污染严重,现在正在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故C正确;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加剧了水资源危机,不能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且会引起地面塌陷等不良后果,故D错误。
故选D。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是理想的能源;
B.大量使用煤燃料易形成酸雨,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石油、煤、天然气都属化石燃料。
【答案】C
【解析】
A选项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B选项大量使用煤燃料易形成酸雨,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为一氧化碳;D选项石油、煤、天然气都属化石燃料。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7.(2022山东日照中考)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解析】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产生,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
B.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解析】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可燃冰”,可燃冰的大量发现,不能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事实上,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车用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乙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
【答案】A
【解析】
①家用保鲜袋的材料是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②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③淀粉是一种天然有机物,不是有机合成材料;
④尼龙布的材料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⑤汽车轮胎是合成橡胶制成,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家用保鲜袋、尼龙布,汽车轮胎,故选A。
10.(2022四川自贡中考)3月17日自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
到檀木林小学,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城区通常在适当位置都放置有四类垃圾箱,标识如图。
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A. 废弃口罩 B. 废旧书报 C. 剩菜剩饭 D. 废旧电池
【答案】
【解析】解:、废弃口罩属于其他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故A错误;
B、废旧书报属于可回收物,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B正确;
C、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故C错误;
D、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D错误。
故选:。
11.(2022辽宁营口中考)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与安全: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B. 化学与社会发展: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药石油资源
C. 化学与材料: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 化学与环境: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以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
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可以带回家,故错误;
B、乙醇汽油中乙醇可以再生,可以节药石油资源,故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因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D、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污染环境,应进行回收或多次使用,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错误。
故选B。
1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聚乙烯 尼龙 合成橡胶 B.金属元素:Hg Ca Si Al
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酒精 熟石灰 D.氧化物:氧气 氯酸钾 生石灰
【答案】A
【解析】A、聚乙烯、尼龙、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B、Si名称为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D、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13.(2021山西)“天丝”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势,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以下领域,一般不使用“天丝”的是
A.航空航天 B.新型材料 C.纯棉制造 D.轨道交通
【答案】C
【解析】“天丝”属于合成纤维,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故可用于航空航天、新型材料、轨道交通,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不能使用“天丝”。故选C。
14.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焚烧废弃塑料
B.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D.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答案】A
【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化学在健康、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
B.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金和合成橡胶
D.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好
【答案】A
【解析】A、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不符合题意;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金是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涤纶衣服的优点是耐磨、耐腐蚀,缺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不属于金属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答案】B
【解析】
A.塑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很难自然降解,所以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B.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C.玻璃钢是由合成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软水与硬水 | 蒸干观察 | 加肥皂水观察 |
B | 磷矿粉与碳铵 | 观察颜色 | 闻气味 |
C | 呼出气体与空气 |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
D | 棉线与尼龙线 | 观察颜色 | 点燃后观察 |
【答案】B
【解析】A软水与硬水,蒸干都有固体析出,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B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碳铵是白色晶体,磷矿粉没有气味,碳铵易分解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呼出气体与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都会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D棉线与尼龙线,观察颜色可能会相同,点燃后观察,尼龙是合成纤维,含有碳元素,故灼烧后会收缩、碳化起球,纯棉布燃烧烧纸的气味不会起球;选B
18.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C、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错误,符合题意;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正确。故选C。
19.目前,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C. 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水污染主要缘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答案】A
【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符合题意;B、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造成酸雨,不符合题意;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能源 |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安全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选项中说法错误;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
B、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选项中说法均正确;
C、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症,故选项说法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正确;其中②说法错误;
D、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③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①说法错误;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8分)(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填字母)。
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4)目前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
【答案】(1)天然气 (2) (3)BC
(4)太阳能(合理即可)
【解析】
(1)人类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错误;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以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以减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故选BC;
(4)常见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22.(4分)煤炭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烟尘,而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会生成SO2、这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正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的又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使煤得到充分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应采取的措施是鼓入充足的空气 将煤粉碎以增大与____的接触面积。
(2)煤燃烧会产生烟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
的主要气体。
【答案】
(1)空气(或氧气)
(2)酸雨
【解析】煤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为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将煤制成水煤气以提高利用率,或将煤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污染。
23. (6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 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1). CO、SO2 (2). 乙醇能减少燃烧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节约石油等资源等) (3). CH3OCH3+3O22CO2+3H2O
【解析】(1)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所以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CO、SO2等;太阳能、风能属于新能源,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C;
(2)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是:乙醇能减少燃烧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节约石油等资源等);
(3)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3O22CO2+3H2O
24.(12分)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结论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处在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__。
(2)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CH4)、进风管(进空气)、开关等部件组成。我国西部的天然气东输,可改善我国东部居民生活用气。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烧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风管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石油、煤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人们正积极开发新能源。你认为21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_____________,其制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1 6∶1∶4 改造后的燃气灶进风管直径应比原来大 因为同体积的CH4、CO分别完全燃烧时,CH4需要O2的体积多 氢气 利用太阳能或催化剂分解水
【解析】
(1)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每有1分子一氧化碳,就有1分子甲烷,1个一氧化碳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1个甲烷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因此:混合气体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6:1:4;(2)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烧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风管的主要区别是改造后的燃气灶进风管直径应比原来大,理由是:因为同体积的CH4、CO分别完全燃烧时,CH4需要O2的体积多;(3)21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氢气,其制取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常温分解水制取氢气。
25.(6分)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合成纤维;(2)C;(3)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1)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C图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填:C。 (3)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塑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塑料水管道相对于钢铁材料的水管道,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26.(8分)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淮安市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过程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某街头垃圾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注的部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空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箱中
(3)从化学性质角度分析,内筒选用铝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答案】(1).塑料顶盖;(2).可回收;(3).耐腐蚀;(4).ad
【解析】(1)塑料杯盖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铝质内桶由铝制成,铝属于金属材料,铁质外壳由铁制成,铁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塑料顶盖;
(2)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3)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内筒选用铝质的优点是:耐腐蚀;
(4)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这些金属会渗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环境,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ad。
27.(16分)(2021四川)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能源改变生活。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______性。
②风能属于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______。
(2)汽车部分构件材料如表所示。
构件 | 材料 |
气缸体 | 生铁 |
车体 | 特殊钢 |
发动机 | 铝合金 |
座椅 | 皮革、锦纶 |
轮胎 | 合成橡胶 |
①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_________(填“低”或“高”)。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锦纶属于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答案】导热 可 有机物 潮汐能 低 蛋白质 合成 耐摩擦
【解析】(1)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导热性,故填:导热。②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故填:可;有机物。③潮汐能属于新能源,故填:潮汐能。(2)①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低,故填:低。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锦纶属于合成材料,故填:蛋白质;合成材料。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耐摩擦,故填:耐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