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6769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例题1. (2021·浙江1月选考·12)在爆炸实验基地有一发射塔,发射塔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安装有声音记录仪.爆炸物自发射塔竖直向上发射,上升到空中最高点时炸裂成质量之比为2∶1、初速度均沿水平方向的两个碎块.遥控器引爆瞬间开始计时,在5 s末和6 s末先后记录到从空气中传来的碎块撞击地面的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碎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B.爆炸物的爆炸点离地面高度为80 m
C.爆炸后的质量大的碎块的初速度为68 m/s
D.爆炸后两碎块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40 m
例题2. 在发射地球卫星时需要运载火箭多次点火,以提高最终的发射速度.某次地球近地卫星发射的过程中,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质量为m=800 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时的对地速度v=1 000 m/s,假设火箭(含燃料在内)的总质量为M=6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忽略地球引力的影响,则( )
A.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大小约为4 m/s
B.地球卫星要能成功发射,速度大小至少达到11.2 km/s
C.要使火箭能成功发射至少要喷气500次
D.要使火箭能成功发射至少要持续喷气17 s
一、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基本应用
1.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球A、B,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同向运动,v2>v1.当B球追上A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设碰撞过程中两球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相互作用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
F1t=m1(v1′-v1),F2t=m2(v2′-v2).
因为F1与F2是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1=-F2,
则有:m1v1′-m1v1=-(m2v2′-m2v2)
即m1v1+m2v2=m1v1′+m2v2′
2.适用条件
(1)理想守恒: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近似守恒: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
(3)某一方向守恒: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二、爆炸、反冲运动和人船模型
1.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
2.反冲运动的三点说明
3.人船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①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v人-Mv船=0
②两物体的位移大小满足:meq \f(x人,t)-Meq \f(x船,t)=0,
x人+x船=L,
得x人=eq \f(M,M+m)L,x船=eq \f(m,M+m)L
(3)运动特点
①人动则船动,人静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
②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eq \f(x人,x船)=eq \f(v人,v船)=eq \f(M,m).
三、碰撞问题
1.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Ek1+Ek2≥Ek1′+Ek2′.
(3)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v后′.
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至少有一个改变.
2.弹性碰撞的重要结论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eq \f(1,2)m1v12=eq \f(1,2)m1v1′2+eq \f(1,2)m2v2′2
联立解得:v1′=eq \f(m1-m2,m1+m2)v1,v2′=eq \f(2m1,m1+m2)v1
讨论:①若m1=m2,则v1′=0,v2′=v1(速度交换);
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小球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m2时,v1′≈v1,v2′≈2v1;
③若m1
3.物体A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碰撞,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物体B的速度最小,vB=eq \f(mA,mA+mB)v0,当发生弹性碰撞时,物体B速度最大,vB=eq \f(2mA,mA+mB)v0.则碰后物体B的速度范围为:eq \f(mA,mA+mB)v0≤vB≤eq \f(2mA,mA+mB)v0.
易混点:
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碰撞、爆炸、反冲的过程均可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2,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动量守恒。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3,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后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且全部通过形变转化为内能,但动量守恒。
4,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系统总动能相等。
5.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6,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他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注意利用几何关系解决位移问题)。
(人船模型:人从右向左由船头走向船尾)
7,能量与动量不能混为一谈,能量是标量,动量是矢量,且两者的公式、定义均不相同。
8.求变力冲量
(1)若力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平均力求变力的冲量;
(2)若给出了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可用面积法求变力冲量。
9.在研究反冲问题时,注意速度的相对性:若物体间的相对速度已知,应转化为对地速度。
1.质量为和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前的速率大于的速率B.碰撞后的速率大于的速率
C.碰撞后的动量大于的动量D.碰撞后的动能小于的动能
2. 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线轰击氢核,发现这种射线是由质量与质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组成。如图,中子以速度分别碰撞静止的氢核和氮核,碰撞后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别为和。设碰撞为弹性正碰,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后氮核的动量比氢核的小B.碰撞后氮核的动能比氢核的小
C.大于D.大于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右侧面为一个半径为的弧形的光滑凹槽,A点切线水平。另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以水平速度从A点冲上凹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时,小球恰好能到达点
B.当时,小球在弧形凹槽上冲向点的过程中,滑块的动能增大;返回A点的过程中,滑块的动能减小
C.如果小球的速度足够大,球将从滑块的左侧离开滑块后落到水平面上
D.小球返回A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1.燃放爆竹是我国传统民俗,春节期间,某人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并炸开成质量相等的三块碎片a、b、c,其中碎片a的速度方向水平向东,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炸开时,若碎片b的速度方向水平向西,则碎片c的速度方向可能水平向南
B.炸开时,若碎片b的速度为零,则碎片c的速度方向一定水平向西
C.炸开时,若碎片b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北,则三块碎片一定同时落地
D.炸开时,若碎片a、b的速度等大反向,则碎片c落地时的速度可能等于3v0
2.如图所示,质量为0.1kg的小圆环A穿在光滑的水平直杆上。用长为L =0.8m的细线拴着质量为0.2 kg的小球B,B悬挂在A下方并处于静止状态。t=0时刻,小圆环获得沿杆向左的冲量,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做圆周运动
B.小球B第一次运动到A的正下方时A的速度最小
C.从小球B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A的正下方的过程中,细线对A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D.从小球B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合力对B的冲量为
3.如图所示,一个夹层中空质量为m的圆柱形零件内部放有一个略比夹层宽度小一点质量也为m的小圆柱体,初始时小圆柱体位于大圆柱夹层的顶部,此时大圆柱体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为A点,如甲图所示,现小圆柱体受到微小的扰动,从顶部滚下,截面图如乙图所示,忽略一切接触部位的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圆柱体下落到最低点时,大圆柱体与小圆柱体速度相同
B.小圆柱体会再次到达顶部,此时大圆柱体与地面的接触位置在A点右侧
C.小圆柱体会再次到达顶部,此时大圆柱体与地面的接触位置在A点左侧
D.小圆柱体再次回到顶部的过程中,大圆柱体与小圆柱系统机械能守恒
4.如图所示,若船用缆绳固定,人恰好可以从船头跳上岸;撤去缆绳,人仍然恰好可以从船头跳上岸。已知两次从离开船到跳上岸所用时间相等,人的质量为60kg,船的质量为120kg,不计水和空气阻力,忽略人竖直方向的运动,则两次人消耗的能量之比为( )
A.1∶1B.1∶2C.1∶3D.2∶3
5.(多选)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装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车,一质量为3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沿槽口向小车滑去,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右端,则( )
A.小球以后将自由落体运动B.小球以后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小车做的功为D.小球在弧形槽内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6.(多选)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上端与物块B相连,物块B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A置于斜面上B的上方某位置处,取物块A的位置为原点O,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坐标系,某时刻释放物块A,A与物块B碰撞后以共同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碰撞时间极短,测得物块A的动能Ek与其位置坐标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像中0~x1之间为过原点的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已知x1,x2,x3,E,则( )
A.物块A、B的质量之比为1:3
B.A与B碰撞后,A在x3位置处加速度最大
C.A与B碰撞后,A在x2位置处弹簧压缩量为x2-x1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多选)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a、b两个半径相等的光滑金属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整个装置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设b球离地高度为h,将此装置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整个运动过程中,a球先加速后减速
B.在b球落地前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为
C.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a、b及轻杆系统动量守恒
D.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 b球的机械能守恒
8.(多选)如图,一质量为2m、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底端B点切线水平,有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槽顶端A点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下滑至槽底端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C.圆弧槽固定和不固定两种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
D.圆弧槽固定和不固定两种情形下,圆弧槽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之比为9:7
9.打桩机是基建常用工具。某种简易打桩机模型如图所示,重物A、B和C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长绳跨过两个光滑的等高小定滑轮连接,C与滑轮等高(图中实线位置)时,C到两定滑轮的距离均为L。重物A和B的质量均为m,系统可以在如图虚线位置保持静止,此时连接C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某次打桩时,用外力将C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设C的下落速度为时,与正下方质量为2m的静止桩D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C的速度为零,D竖直向下运动距离后静止(不考虑C、D再次相碰)。A、B、C、D均可视为质点。
(1)求C的质量;
(2)若D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可视为恒力,求F的大小;
(3)撤掉桩D,将C再次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求A、B、C的总动能最大时C的动能。
10.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等高的滑板A和B,质量分别为和,A右端和B左端分别放置物块C、D,物块质量均为,A和C以相同速度向右运动,B和D以相同速度向左运动,在某时刻发生碰撞,作用时间极短,碰撞后C与D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块,A与B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滑板,物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若,求碰撞后瞬间新物块和新滑板各自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从碰撞后到新滑块与新滑板相对静止时,求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
11.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一质量m的物块a静置于悬点O正下方的A点,以速度v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MN与直轨道AB、CD、FG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MN、CD的长度均为l。圆弧形细管道DE半径为R,EF在竖直直径上,E点高度为H。开始时,与物块a相同的物块b悬挂于O点,并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h由静止下摆,细线始终张紧,摆到最低点时恰好与a发生弹性正碰。已知,,,,,物块与MN、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轨道AB和管道DE均光滑,物块a落到FG时不反弹且静止。忽略M、B和N、C之间的空隙,CD与DE平滑连接,物块可视为质点,取。
(1)若,求a、b碰撞后瞬时物块a的速度的大小;
(2)物块a在DE最高点时,求管道对物块的作用力与h间满足的关系;
(3)若物块b释放高度,求物块a最终静止的位置x值的范围(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建立x轴)。
12.如图所示,“L”型平板B静置在地面上,小物块A处于平板B上的点,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点正上方的O点,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将小球由静止释放,下摆至最低点与小物块A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方向与碰前方向相同,开始做简谐运动(要求摆角小于),A以速度沿平板滑动直至与B右侧挡板发生弹性碰撞。一段时间后,A返回到O点的正下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减为零,此时小球恰好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已知A的质量,B的质量,A与B的动摩擦因数,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整个过程中A始终在B上,所有碰撞时间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求:
(1)A与B的挡板碰撞后,二者的速度大小与;
(2)B光滑部分的长度d;
(3)运动过程中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4)实现上述运动过程,的取值范围(结果用表示)。
13.如图(a),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向A运动,时与弹簧接触,到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B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从到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A、B分离后,A滑上粗糙斜面,然后滑下,与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的B再次碰撞,之后A再次滑上斜面,达到的最高点与前一次相同。斜面倾角为,与水平面光滑连接。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3)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如图所示,固定点O上系一长L=0.5m的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球与平台的边缘B点接触但对平台无压力,平台高h=0.8m。一质量的物块开始静止在平台上的P点,现使物块获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物块沿粗糙平台向右运动到平台边缘B处与小球m发生正碰,碰后小球m在绳的约束下做圆周运动,恰好经过最高点A,而物块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其水平位移x=1m。不计空气阻力,。求:
(1)碰撞后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后瞬间小球对细绳的拉力FT;
(3)若平台表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与小球的初始距离为x1=6m,求物块在P处的初速度v0大小。
1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滑槽的质量为M,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的右边缘与圆心等高处无初速地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的最大速度v;
(2)滑槽移动的最大距离X。
动量
守恒
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能
增加
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位置
不变
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可以认为爆炸后各部分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作用
原理
反冲运动是系统内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
动量
守恒
反冲运动中系统不受外力或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
增加
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
34 光的折射 全反射——【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34 光的折射 全反射——【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点34光的折射全反射解析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docx、易错点34光的折射全反射原卷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9 原子 原子核——【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9 原子 原子核——【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点29原子原子核解析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docx、易错点29原子原子核原卷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 动量 动量定理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15 动量 动量定理 ——【冲刺2023】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点15动量动量定理解析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易错题docx、易错点15动量动量定理原卷版冲刺2023高考物理易错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