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第1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第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综合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多选题
    1.(2022·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2.(2022·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和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液态物质的密度
    B.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
    C.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多
    D.沙漠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3.(2021·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
    B.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少的比热大
    C.可以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收热量
    D.质量大的汽油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多,说明质量大的汽油的热值大
    4.(2021·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现象表明热量总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较少的物体
    B.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这种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图中给试管中水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5.(2021·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列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和太阳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导航的
    D.超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做家庭电路中的熔丝
    6.(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所以0℃冰块的水分子不做运动
    7.(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表为“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48℃,属于非晶体
    B.加热到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逐渐增大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因为吸收的热量少
    8.(2020·北京石景山·校考一模)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物态不变时,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9.(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二、单选题
    10.(2022·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木头温度升高B.热水袋暖手,热水袋温度降低
    C.燃气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阳光下晒被,棉被的温度升高
    11.(2022·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列关于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夏天荷花飘香,这是扩散现象,可以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运动
    12.(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补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小
    B.乙图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丁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13.(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
    C.“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14.(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互相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热水倒入茶杯,杯的温度升高D.冬天里晒太阳取暖
    三、综合题
    15.(2022·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请阅读《“波浪能”真的能发电吗》并回答题
    “波浪能”真的能发电吗
    波浪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因其分布广、储量巨大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什么是波浪能呢?波浪能是从海浪中提取的能量,是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和。波浪冲击海岸时会激起大量浪花,剧烈的垂直和水平运动蕴含大量动能。1平方千米海面上,每秒可产生焦左右的能量,能源储量十分丰富。
    波浪能是怎样发电的?波浪能从捕获到发电一般经过三级能量转换,如图所示,一级转换为波浪蕴含的能量通过捕能机构在波浪下的运动转换为传动系统所需能量,二级转换为将捕获的能量通过传动系统转换成发电机所需的能量形式,三级转换为通过发电机等设备将能量以电能形式输出。当然,经过一级转换捕捉的能量也可以通过直线发电机直接转换为电能输出。波浪能的发电方式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能量转换形式,分为机械式发电、气动式发电和液压式发电。
    波浪能是一种机械能,是海洋能中质量最好的能源,同时也使其能量转化装置相对简单,已设计并投入运用的发电装置迭代发展。其中,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先导一号”(如图所示)可移动能源平台并网技术的成功实现,使我国成为了全球首个在深远海布放波浪能发电装置并成功并网的国家。“先导一号”平台装机容量260千瓦,通过2000米长的电缆由电站连接至岸上电力接入点,已成功并入三沙市永兴岛电网。平台也在海上波-光-储互补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其他海上多功能互补平台提供了成功经验。未来的能源结构布局中新能源必定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分配使用传统能源,着力研发波浪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是发展大势,波浪能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波浪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波浪能的发电是指将波浪能转换为______能的过程。
    (3)如果以“1平方千米海面上,每秒可产生焦左右的能量”来计算,每天正常发电6h(小时),则每天可发电______度(kW·h)。
    (4)“先导一号”平台并入的电网结构中,“先导一号”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填符号)。
    A.电源 B.用电器 C.开关 D.导线
    四、填空题
    16.(2021·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一款车轮边缘带有LED灯的儿童滑板车。当脚踏滑板车滑行时,车轮转动时可发电,车轮边缘的LED灯会闪闪发光。则:
    (1)车轮转动发电时属于______(选填:“电磁感应现象”或“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2)当小车逐渐加速滑行时,LED灯的亮度增加,由此可判断通过LED灯的电流将会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该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五、实验题
    17.(2020·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小英将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同时开始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值。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英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加热器和 _______ ;
    (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____ 比较(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3)请为小英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 )
    (4)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可知甲比乙的比热容 ___ (填“大”“小”);若从甲乙液体中选取作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 _____ (填“甲”、“乙”)。
    18.(2020·北京石景山·校考一模)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假定实验中没有热量损失并且单位时间传热相等,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C水 =4.2×103 J/(kg∙℃))
    物质
    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比热容c/[J·(kg·℃)-1](常温常压下)
    酒精
    0.8×103

    1083
    砂石
    0.92×103

    8.9×103

    660

    4.2×103

    2.7×103

    328

    0.39×103
    水银
    13.6×103

    238

    0.88×103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物质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参考答案:
    1.AC
    【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所以,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C。
    2.CD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液态的水银密度大于固态的铜的密度,所以固态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态物质的密度,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锡的熔点小于铜的熔点,若用锡制成器皿熔化铜,锡会先熔化掉。所以用来熔化铜的器皿不可以用锡制成。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多。故C正确;
    D.沙漠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大,故D正确。
    故选CD。
    3.BC
    【详解】A.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由
    得,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少的比热大,故B正确;
    C.可以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云层的温度,使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故C正确;
    D.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和燃料的种类有关,质量大的汽油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多是因为其质量大,汽油的热值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B。
    4.BD
    【详解】A.甲图中的现象表明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A错误;
    B.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是下方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还能进入上方密度小的空气中,这种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过程中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丁图中给试管中水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为燃料燃烧的化学能——水的内能——塞子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BD。
    5.BC
    【详解】A.石油短期内不能在自然界中获得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核能有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正确;
    C.电磁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导航的,故C正确;
    D.超导体材料没有电阻,根据焦耳定律,通过电流时不会发热,不可以用来制做家庭电路中的熔丝,故D错误。
    故选BC。
    6.BC
    【详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即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C正确;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0℃冰块的水分子仍然在做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7.BC
    【详解】A.由实验表格可知,2-6分钟,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加热到4分钟时,物质并未完全熔化,所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
    C.熔化过程不断吸热,内能逐渐增大,故C正确;
    D.因为该物质是晶体,所以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并不是因为吸收热量少,故D错误。
    故选BC。
    8.CD
    【详解】A.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其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和物体温度、质量以及体积有关,和物体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根据可知
    在和m相等的的情况下,由于,由上式可得
    即煤油温度降低的多,故C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CD。
    9.AC
    【详解】AB.太阳能、风能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B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制的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C正确;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在热量的损失,不可能全部转化,故D错误。
    故选AC。
    10.A
    【详解】A.钻木取火,对木头做功,内能增加,木头温度升高,属于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
    B.热水袋暖手,热水袋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气烧水,水的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下晒被,棉被的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放出的热量不仅仅与燃料热值有关,还与质量有关,故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质量可能比较小,放出热量少,故A错误;
    B.做功冲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故B错误;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C错误;
    D.荷花飘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是分子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大;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详解】A.图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变大,故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故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3.D
    【详解】A.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B. 牛拉犁的力与犁拉牛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错误;
    C. “透火焙干”应用了加热的方法提高温度,使纸面水分蒸发加快,故错误;
    D. 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以充分的利用能源,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故正确.
    14.A
    【详解】两手互相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冷水冷却热鸡蛋、热水倒入茶杯、冬天里晒太阳取暖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A。
    15. 可再生 电能 A
    【详解】(1)[1]波浪能是从海浪中提取的能量,是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和。波浪能能短时间内在自然界中获得补充,波浪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2)[2]波浪能的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是指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3)[3]如果以“1平方千米海面上,每秒可产生焦左右的能量”来计算,每天正常发电6h(小时),则每天可发电
    (4)[4]“先导一号”利用波浪能发电,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电磁感应现象 增大 机械
    【详解】(1)[1]车轮转动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即电磁感应现象。
    (2)[2]当小车逐渐加速滑行时,LED灯的亮度增加,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由此可判断通过LED灯的电流将会增大。
    (3)[3]车轮转动发电过程中,消耗机械能,获得电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 烧杯 加热时间
    小 乙
    【详解】(1)[1]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避免由于接触其他物体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2]加热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3]设计实验数据表格时应写清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及单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记录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及加热时间,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4)[4][5]根据图像可以发现,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量越小吸热能力越强,所以甲的吸热能力比乙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慢放热也慢,所以应选择比热容较大的乙液体。
    18. 秒表 加热时间
    【详解】(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故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和4.5min,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图线为水,b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则由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
    故食用油的比热容
    加热时间t/min
    温度t甲/℃
    温度t乙/℃

    相关试卷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9内能及其利用、能源: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9内能及其利用、能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过端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

    这是一份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12内能及其利用、能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