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晨读记背积累写作快速提分素材汇总全35份
晨读第十五周(热点话题与人物+课内文化常识梳理+经典名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晨读记背积累(统编版)
展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晨读记背积累(统编版)
热点话题与人物+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梳理+经典名言
【热点话题与人物】
张济凡:霍金就是榜样,从不相信命运
在今年武汉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有一位坐轮椅的毕业生,校长为他拨穗后,特意蹲下与他合影。这位毕业生就是被同学们称为“轮椅学霸”的张济凡。
张济凡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小就坐轮椅求学。他能成为一名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这背后是一个“不认命”的励志故事。张济凡3岁时就被确诊疾病,因为肌肉力量不足,他写字比同学们要慢,没法及时完成随堂笔记。每天放学回家他要完成1小时的复健,学习时间更加宝贵。课间、午休、体育课……都是他“见缝插针”做题的时间。虽然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张济凡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从未放弃过读书和学习。张济凡常常露出温暖的笑容,从不抱怨命运的苦难与不公,只有乐观向上和“不认命”的努力。因病只能坐在轮椅上的他,心里装的却是星辰大海。他总说,“如果没有生病,我最想成为天文学家。”爱因斯坦和霍金是他的偶像,“我很崇拜霍金,他很厉害,他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大学四年,张济凡成绩优异。在毕业典礼上,他说自己最想说的是“感恩”。“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便利,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感恩父母对我的付出……” 张济凡特别想对母亲说,“20多年来,妈妈对我不离不弃,辅导作业、接送上下学、陪我做复健,高考前为了更好地照顾我,她辞掉了工作,妈妈为我付出了太多,我希望有一天能自食其力,为她、为这个家减轻一点压力。” 张济凡目前最大的愿望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事数据分析、数据开发、数据挖掘等工作,希望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素材解读
我们关注张济凡的励志故事,仅仅是在关注他“顺利毕业了”这样的结果吗?不是的,这些只是表面,而非重点。我们关注的,是他在奋斗拼搏、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流露出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励志,永远是一种信仰。他的条件、资源如此薄弱匮乏,尚且通过个人努力改变了命运,让生命散发出光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人生呢?
郭玺:扎根荒漠,接续奋斗
85后郭玺,是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也是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从2016年起,他携手第二、第三代治沙人,累计管护封育和治沙造林面积达15万亩,“向沙漠要效益”突破千万元,续写着八步沙“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绿色传奇。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过去风沙肆虐、荒无人烟。1981年,以郭玺的爷爷郭朝明为代表的“六老汉”,采用“人背驴驮”等方式,将苗木、水和麦草运往沙漠,条件有限,他们吃炒面、喝冷水、睡地窝铺。20年间,两代治沙人在7.5万亩流沙上,采取“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4万多亩,栽植花棒、梭梭、柠条、沙枣等各类抗旱树种1000多万株,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绿色长廊。
八步沙林场成立之初,“六老汉”约定,无论再苦再累,每家至少要有一个子孙接续干下去。为了“一代一代干下去”的绿色承诺,也为了林场事业后继有人,郭万刚反复劝说,终于得到郭玺一句“试试看”的回应。
“现在看到的八步沙,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郭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41年来,三代治沙人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5.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谱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治沙更要治穷!”自从回到林场,郭玺便积极谋划,如何让压沙造林与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肉苁蓉与梭梭的寄生关系给了他启发。在滴灌培育梭梭林的同时,郭玺带领林场职工和周边群众,开挖蓄水池,接种肉苁蓉,尝试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之路。“历经3年生长期,今年肉苁蓉已初步进入收获阶段。每亩产量约50公斤,每公斤能卖20元。”郭玺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郭玺还引进资金建成土鸡养殖场,成立八步沙林下经济养殖专业合作社,招聘当地农户就近务工。走进养殖场,茵茵绿地上,成群的土鸡“闲庭信步”,觅虫啄食。“我们冠名‘八步沙溜达鸡’销售,今年行情看涨,每只能卖近百元,年出栏量超过1万只。”郭玺介绍。前人栽树,后人受益。如今的八步沙林场,早已从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近年来,郭玺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短视频账号,积极宣传八步沙治沙造林的故事,以实际行动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与此同时,他尝试开展直播带货等电商项目,为八步沙林场土鸡以及移民区周边生产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努力实现“治沙致富双赢”的奋斗目标。——@人民网
适用话题:奉献精神、可持续发展
【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梳理】
1.《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驽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3.离骚:同“罹”,遭遇。
4. 《楚辞》和楚辞不同在于:《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也称“骚体”。(《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5.《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国风》是收集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6.谏太宗十思疏:奏章。
7.师说: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
8.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同“逗)。“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是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为人治病。
11.阿房宫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12.辇来于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以后多指皇帝、皇后乘坐的车子 。
13.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14.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
15.妃嫔媵嫱: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
16.思厥先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17.答司马谏议书:信。
1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
19.赤壁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20.壬戌之秋: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2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22.项脊轩志:记。
23.迨诸父异爨 :分开做饭,意思是分了家。爨,烧火做饭。
24.妪,先大母婢也/ 先妣抚之甚厚: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5.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2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2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28.冠者五六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29.《报任安书》:信。
30.《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分为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为二十四史之一,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
31.仲尼厄而作《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3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33.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4.《过秦论》: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指出秦的过失)
35.外连衡而斗诸侯: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3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37.蹑足行伍之间: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
38.以愚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39.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泛指六国之地。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最早始于明朝时期。还可以指华山以东。
40.《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41.《陈情表》:古代臣子向国君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疏”与“表”都是臣下写给皇帝的文字,可它们又有各自的侧重点。
“疏”原指逐条陈述,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属于议论文。
“表”与奏疏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言情的成分,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陈述的是忠臣报国之情,李密的《陈情表》陈述的是乞养祖母、辞官不做之情,它属于散文。
4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4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察举,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孝顺父母、品行廉洁。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4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4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自谦之词。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太子本人。
4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旧时奏疏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48.《归去来兮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49.三径就荒: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子下面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居所。
50.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养民。唐朝时期百姓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60.《五代史伶官传序》:宫廷中的乐官和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6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6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属官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6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指《尚书》,《尚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64.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神宗的年号;天干地支纪日。
65.泰山之阳:山的南边。
66.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7.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本指楚国郢都城门,后来指国都城门。
68.以资政殿学士行: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
69.制府檄下: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指通缉公文。
70.雪九庙之耻:皇帝立九庙祭祀祖先,这里指国家。
71.使旦⼣得正丘⾸:死于故乡或故国。
72.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
7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74.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
7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76.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职务的门客。
77.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78.汤沐邑: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经典名言】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时间久了,竟在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适用于“人品”“品德”“受人仰慕(赢得尊敬)”等主题。比如,写“品德”时,可以这么用:“高尚的品德,并不需要通过言辞来证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心中有美德,自然能够似兰斯馨,即便幽居空谷,依然会有人闻香而来。届时彼此相视一笑,便可莫逆于心。”
2.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
适用于“仰慕”“向往”等主题。比如,写“仰慕”时,可以这么用:“当年,司马迁拜访孔子的故居后,内心非常激动。一直以来,他对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此,孔子的故居,就成了他心中的文化圣地。对他而言,来到此地,并非游览,而是朝圣。”
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适用于“坚持到底”“善始善终”等主题。比如,写“坚持到底”时,可以这么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功的原因。若能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也就一定可以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适用于“快和慢”“长和短”等主题。比如,写“快和慢”时,可以这么用:“过于迅猛的事物,因其爆发力太强,一般不能持久,所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真正能够持久的,是看上去不紧不慢的事物,所以,和风细雨,可以持续十天半个月。”
5.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刘向)
适用于“拒绝狭隘”“学会包容(宽容)”等主题。比如,写“学会包容(宽容)”时,可以这么用:“人生在世,不能过于狭隘,因为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学会包容,方能变得如天空一般宽广,如海洋一般深邃。如此,才可以摒弃小我,成就大我。”
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适用于“阅读”“读书”等主题。比如,写“读书”时,可以这么用:“读书的一大功用,就是增长智慧,摆脱愚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多读,则可以让你变成博学的智者。所以,跟书做朋友吧!一本本的书就像一盏盏灯光,可以引领你走向智慧的殿堂。”
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道路虽然很近,不去走,还是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不去做,还是无法做成。
适用于“务实”“实践”“实干”等主题。比如,写“实践”时,可以这么用:“人生在世,需要注重实践,不能纸上谈兵。因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坚实的道路。”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适用于“环境影响”主题。可以这么用:“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重大。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不良环境,会在长期浸染下带坏一个人,而优秀环境,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
9.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出自刘向的《说苑·杂言》,意思是:宝剑干将的锋利,名闻天下,木匠用他来砍树木,却赶不上斧头。
适用于“恰当运用”“讲究方法”等主题。比如,写“恰当运用”时,可以这么用:“有些时候,不是方法不好用,而是我们没有恰当用,譬如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如果总想着用牛刀去杀鸡,让张飞去绣花,那肯定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做事情,一定要讲策略,学会恰当运用方法。”
10.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刘向)
适用于“团结”“团队(集体)力量”等主题。比如,写“团队(集体)力量”时,可以这么用:“当年,鲁迅先生热情讴歌结队的牛羊,因为它们的力量,足以抵抗独行的猛兽。对此,我们应该深以为然。要知道,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团结一致具有强大力量,而一盘散沙迟早会把自己送上砧板!”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适用于“实践”“实干”“经历”等主题。比如,写“实践”主题时,可以这么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遇到事情,如果置身其外,口舌鼓噪,总是无益。需要躬身入局,切身实践,才有事情可成之希冀。
12.悠然高咏平生事,龌龊宁能老故丘。(陆游)
心态悠然地讲述平生经历的事情,即便身处落魄,又怎能老死于家乡呢?言下之意是,在陆游看来,人应该建功域外,为国戍边,战死沙场,而不是老死在故乡。
适用于“报国”“壮志”等主题。比如,写“报国”主题时,可以这么用:陆游心中一直有一股执念,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即便到了暮年,身世落魄,他也不甘愿老死故丘,而希望为国建功,战死沙场。所以,杏花烟雨不是他的夙念,铁马冰河才是他的归宿。
13.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陆游)
适用于“豪情”“壮志”等主题。比如,写“豪情”主题时,可以这么用:眼前这个少年,眉宇之间充满豪情,他不是江湖浪子,而是洒脱剑客,曾醉斩长鲸倚天剑,也曾笑凌骇浪济川舟。因此,他白皙的脸上写满历经波澜后的淡定,刚健沉稳,英气勃发,却不沾一丝风尘。
14.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
适用于“怀念”“相思”等主题。比如,写“相思”主题时,可以这么用:沈园,是陆游一直无法忘记的地方。在那里有他的朱砂痣,白月光,因而直至暮年,即便一切都已随风去,也信美人终作土,但仍然不堪幽梦太匆匆!
1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适用于“豪情”“壮志”等主题。比如,写“豪情”主题时,可以这么用:不要温柔走进那良夜,要保持心中的豪情,燃烧身上的热血。要相信,最美夕阳红,是因为红霞依然在天空燃烧。如果豪情熄灭,那么人马上会像秋叶一般凋零,腐朽;而只要壮心未与年俱老,那么即便死去,依然能够化作鬼雄。
16.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许月卿)
适用于“实干”“理论和实践”等主题。比如,写“理论和实践”主题时,可以这么用:“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书中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才知是否可行。因此,不可埋首故纸堆,不闻窗外事,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古人言,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也是这个道理。”
17.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
孔子晚年,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适用于“努力”“成就”“非比寻常”等主题。比如,写“非比寻常”主题时,可以这么用:“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而那些最终登上荣耀巅峰者,都曾走过荆棘遍地的山路,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18.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朱熹)
适用于“阅读”“修养”等主题。比如,写“修养”主题时,可以这么用:“这个世上门槛最低的高贵是读书。或许你只是平民子弟,但只要热爱阅读,也可以与古人对话,与大师谈心。书中可能不一定有黄金屋,颜如玉,但一定会有圣贤心。诗书破万卷,胸中自然会产生圣贤心,而这也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19.但使情亲千里近,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
适用于“知己”“感情亲疏”等主题。比如,写“感情亲疏”主题时,可以这么用:感情的亲疏,不在于空间距离上的远近,而在于内心相契程度的高低。“但使情亲千里近,无情对面是山河”,此话一语中的,道破了空间与感情的关系,确实是至理名言。
20.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
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