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合作研讨,分层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第23课 《太空一日》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炽热、千钧重负、惊心动魄、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A/B/C类学生掌握)
    2.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A/B/C类学生掌握)
    过程与方法
    1.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B/C类学生掌握)
    2.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A/B类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A/B/C类学生掌握)
    教学重点
    1.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B/C类学生掌握)
    2.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A/B/C类学生掌握)
    教学难点
    1.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A/B类学生掌握)
    教学方法
    1、讨论法、点拨法、诵读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 课本 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炽热、千钧重负、惊心动魄、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A/B/C类学生掌握)
    过程与方法:
    在浏览中借助小标题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A/B/C类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A/B/C类学生掌握)
    一、导入
    以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视频引出航天英雄杨利伟,学生在思维和视觉的冲击下,带着思考和震撼进入课堂,有助于精力的集中。
    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他是一个成功的英雄,我们时代的骄傲。
    检查前置性预习
    1、将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或解释写在下列空白处:(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用钢笔在书上划出你难理解或重要的词语、句子。并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将词语写在下列空白处)(展示要求:课前组内对查4分钟,派一名同学黑板展示,展示时要书写工整,注意双色粉笔的使用)C类学生交流展示,A/B类学生补充
    炽热 ( chì ) 负荷 ( hè ) 赫兹 ( hè zī ) 五脏六腑 ( fǔ )聂海胜( niè ) 拍摄 ( shè )
    轮廓 ( kuò )俯瞰 ( kàn )舷窗 ( xián )
    遨游 ( á )褐色 ( hè ) 稠密 ( chóu )
    砰 ( pēng ) 拽 ( zhuài )步骤( zhòu )
    生命无虞 ( yú )
    (1)无虞:不用忧虑。
    (2)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3)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4)轮廓:①名词,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②(事情的)概况。
    (5)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6)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7)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8)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9)概率:表示某事在某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作概率。
    2、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作者,请写在课本中(展示要求:课中派一名学生在全班口头展示,用时2分钟)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2)摘自《新华社》2003年10月有关“神舟”五号发射的报道。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空航天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是载有“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正被运往发射区。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杨利伟出舱。
    三、合作研讨(要求:课中5分钟组内交流,各组代表发言,最后在全班找一名同学总结。)
    1.快速浏览全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自述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第二部分:作者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第三部分:作者在太空遭遇恐惧敲击声生死惊魂;
    第四部分:作者自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教师总结:作者杨利伟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2.学生速读全文,勾画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点。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
    ①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②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③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简评:
    ①激动地大声喊,表明大家的空前紧张,表达了对我的担心。
    ②表现了杨利伟热爱祖国,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同志和亲人的关爱之情。
    ③表现了作者成功返航的平静、喜悦、幸福,和完成祖国和人民重托的轻松情感。
    四、分层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重点生字词(A、B、C层学生)
    2、完成小练习册“知识与积累”部分(A、B、C层学生)
    五、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第一部分:作者自述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第二部分:作者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第三部分:作者在太空遭遇恐惧敲击声生死惊魂;
    第四部分:作者自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A/B/C类学生掌握)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A/B类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A/B/C类学生掌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读了英雄杨利伟首次飞天所遇到的种种紧张和惊险,不免对英雄赞叹、敬仰、钦佩,可是我们对英雄的太空一日的惊险还没有理顺,这节课我们继续吧。
    二、合作研讨(要求:课中5分钟组内交流,各组派一名同学发言,最后由组长总结。)C类学生交流展示,A/B类学生补充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 解决了吗?
    并非正常现象。
    “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 ”
    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我看到了什么
    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地球只是一段弧
    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 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长城。 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
    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会是什么?
    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
    (三)研读第三部分 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 。
    •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四)研读第四部分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 ……”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
    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3“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三、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杨利伟叙述自己在太空一日所见所感的过程,表现了我国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勇于牺牲的精神。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四、探究写法
    生动的细节描写
    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还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激发读者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
    写法归纳
    列小标题
    生动的细节描写
    五、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
    六、分层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阅读理解部分。(A、B、C层学生)
    2、想象作文《我的太空一日》。(A、B层学生)
    七、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勇于牺牲
    杨利伟 临危不惧
    沉着镇定
    小标题
    细节描写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与后记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