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真题汇编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中图版)
展开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版)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真题重组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酒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 )
A.太原地处人口稀疏区 B.西昌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酒泉容易受到台风影响 D.文昌位于我国南海之滨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和“海”分别是指( )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B.唐古拉山脉、东海 C.巴颜喀拉山脉、黄海 D.唐古拉山脉、南海
4.在图中能够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6.下列关于右图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 B.乙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7-10小题。
7.以“高寒”为显著地理特征的地区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8.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位置大致相当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9.下列水果中,主要产自甲地区的是( )
A.菠萝、芒果 B.柑橘、香蕉 C.荔枝、椰子 D.苹果、梨
1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丙地区最适宜发展( )
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采用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术,在赣南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地区,歼灭了尾追的湘赣国民党军。大柏地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兵围追,为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读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1929年大柏地作战,红军伏击歼灭敌军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12.读图指出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的地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1933年,毛泽东重过大柏地,作词《蒋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苍:苍翠、深绿色)……据词描述的景象判断毛泽东重返大柏地是在当年的( )
A.早春 B.盛夏 C.晚秋 D.隆冬
(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15.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布局项目。“东数西算”即东部沿海数据传移到西部内陆地区计算和储存,数据承接地运营时耗电量大。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组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宁夏承接的数据源自( )
A.内蒙古枢纽 B.京津冀枢纽 C.长江三角洲枢组 D.粤港澳枢组
17.宁夏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其优势在于( )
A.气候干燥 B.科技发达 C.地势平坦 D.电力丰富
(2016·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我国“中华龙舟大赛”一般选择在甲区域举行,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甲区域( )
A.气温高 B.光照强 C.风力大 D.河湖多,水量大
19.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是( )
A.B.C.D.
20.下图是丁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成因联系图,图中序号①②表示( )
A.①海拔高,②冰川广布 B.①深居内陆,②冰川广布
C.①海拔高,②降水多 D.①深居内陆,②降水多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季节变化大。洪水期河水大量漫溢,流域内大片胡杨林每年就是靠这漫溢的洪水来补充一年所需水分。河流流经之处,形成了绿洲。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流入塔里木河的高山冰雪融水主要来自( )
A.昆仑山、天山 B.昆仑山、阿尔泰山 C.天山、祁连山 D.祁连山、阿尔泰山
22.一年中,塔里木河对流域内的胡杨林补水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多分布在绿洲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四位同学在QQ群聊天,他们分别描述了自己所在家乡的地理特征。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QQ群聊天记录,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小文—丙 B.小兰—丁 C.小菊—乙 D.小森—甲
25.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存在错误的一位是( )
A.小文 B.小兰 C.小菊 D.小森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2·辽宁铁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其中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
(1)界线甲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丙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其中A为________山脉。确定界线丙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填“气候”或“地形”)。
(2)黄河、长江等河流自西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南方地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4)西北地区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不足,发展农业需要依靠灌溉。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
(5)青藏地区气候资源最优的是________充足,最差的是热量不足。
(6)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南方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7.(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A是____________地区,C是____________地区。
(2)①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____________;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____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___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4)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级阶梯。
(5)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____________(填甲城市名称)。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短缺。
28.(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读图1中国地形图和图2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是____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填干湿区名称)。
(2)B山是____,该山以西是____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该山以东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小麦/水稻)。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缓解空间分布不均,可采取____(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____(C/E)河段形成“地上河”。
(4)D是____工业区,该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若现有10000吨钢材要从大连运往上海,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29.(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美丽中国腾飞路】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自2021年10月16日发射,于2022年4月16日在A省区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着陆,历时半年的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这届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全部冬奥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唯一一条建在小海陀山南坡的雪车雪橇赛道,不仅克服了气象条件对赛道的影响,同时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届冬奥会是科技助力绿色冬奥的典范。阅读材料并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族;材料一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A省区额济纳旗着陆,结合乙图,从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两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2)甲图中从B省的行政中心乘坐火车到北京观看冬奥会,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材料二中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体现了__________发展的理念。
(3)依据材料二分析,受光照和气温的影响,传统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一般位于山地北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图中对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条滑雪赛道中L3赛道更适合初学滑雪者
B.若Q地的气温是-2℃,此时服务大厅的气温可能是-3.5℃
C.沿L1赛道从K地滑到Y地,大体是向西南方向运动
D.图示区域中高速公路的1至2段建设的是桥梁工程
(5)甲图中C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D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
(6)甲图中E省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是__________,该省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
(7)甲图中F省所在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该省的__________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8)甲图中G省所在的东北三省主要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
(9)甲图中①地区是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__,请写出P省的一个美称__________。
(10)对比分析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方法。请对比分析黄河、长江某河段相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填出下图中“共同成因”的内容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