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中提到,为官应“敬长兹(慈)少”“忠信敬上”;治民则强调“均徭赏罚”“兴徭勿擅”。这反映出秦的统治理念是( )
A. 存礼尚法 B. 以法为教 C. 外儒内法 D. 崇德任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忠信敬上”、“均徭赏罚”、“兴徭勿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注重礼教的同时也注重严刑峻法,统治理念是存礼尚法 ,A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法治,还有礼教,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崇德任善,排除D项。故选A项
2. 汉初,地方官吏的任用采取就近原则。汉武帝中期以后,对郡县地方官的任用则采取了“本地回避”的制度。这一变化( )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表明选官标准的改变
C. 打破了血缘政治 D.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县地方官的任用则采取了‘本地回避'的制度”且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不用任用本地人的制度可以减少人情对政务的干扰,从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发生,D项正确;“本地回避”的制度对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没有直接影响,排除A项;“本地回避”的制度只是汉代地方官的任用标准,汉武帝中期以后选官上看家世,排除B项;秦朝开始就打破了血缘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3. 唐律规定:杂户不得与良人婚,违者杖一百;即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为妻妾者,准盗论。这反映出唐律( )
A. 成为基层行为规范 B. 注重维护社会风气
C. 具有礼法结合特点 D. 遵循轻罪重罚原则
【答案】C
【解析】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律规定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这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反映出唐律礼法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与基层行为规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风气,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轻罪重罚”,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下表为明清时期城镇数量和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
城镇类型 | 明代前期 | 明代后期 | 清代中期 | |||
数量(个) | 人口(万) | 数量(个) | 人口(万) | 数量(个) | 人口(万) | |
城市 | 37 | 87.9 | 38 | 180 | 41 | 294.5 |
集镇 | 204 | 43.8 | 330 | 122 | 547 | 283.8 |
合计 | 241 | 131.7 | 368 | 301 | 589 | 5783 |
城镇人口比例 | 10.1% | 15.1% | 23.1% |
A.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B. 表明了城镇自主权扩大
C. 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反映了城市功能的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明清时期的城镇和人口数量均有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助推市镇兴起有关,C项正确;此时尚未向近代化过渡,排除A项;材料与城镇自主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城市的功能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这反映了( )
A. 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 B.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C. 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 D. 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体现的是作者认为国家虽然变革选官制度,但是传统士人思想仍然在阻碍社会变革,B项正确;科举制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A项;改革并未断送士人的政治前途,排除C项;改试策论符合历史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下图为1940年山东抗日根据地颁布的《山东省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草案》中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以普选为原则,如不能全部普选时,在可能区域内,亦应尽量实行普选。 ●选举区城县以区为单位,区以乡为单位,乡以村为单位。 ●中华民国之人民,年在18岁以上,居住在本省各行政区者,无职业、性别、党派、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与被选举为本行政区参议员之权。 |
A. 践行了“三三制”原则 B. 保障了民众的政治权利
C. 旨在巩固工农联盟政权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因此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地点及选举规定可知,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特征,D项正确;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保障民众的政治权利说法不符合主旨,排除B项;材料与巩固工农联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人民币在发行中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这一规定在当时( )
A. 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稳定 B. 配合了人民政权的巩固
C. 扫除了旧政权残余势力 D. 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按计划办理,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坚持集中统一原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集中管理,新中国成立初这一规定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B项正确;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扫除了旧政权残余势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这表明我国( )
A. 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明确了中央和自治区的关系
C. 确立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D.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对自治区的绝对领导,明确了中央和自治区的关系,B项正确;材料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取消了关于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规定,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这一举措的出发点( )
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D. 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减少了存款利息,有利于刺激消费、鼓励投资,促进货币流通,D项正确;这一措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但AC项不是这一措施的出发点,排除AC项;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10. 下表为古希腊部分城邦的货币形象。这些货币形象表明城邦( )
城邦 | 货币形象 |
雅典 | 雅典城邦的守护神——雅典娜 |
科林斯 | 科林斯的神话传说——飞马珀加索 |
波伊俄提亚 | 本地出产的商品——安福拉双耳细颈瓶 |
昔兰尼 | 本地出产的草药——罗盘草 |
A. 注重身份认同 B. 宗教信仰趋同
C. 经济联系密切 D. 人文色彩浓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古希腊部分城邦的货币形象都是本城邦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明城邦注重身份认同,A项正确;“宗教信仰趋同”的表述过于绝对,而且货币形象与宗教无关,排除B项;表格中的货币形象不能体现城邦间经济联系密切,排除C项;“安福拉双耳细颈瓶”“罗盘草”与人文色彩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 1376年,查理五世规定饰有三朵百合的徽章为王室徽章,具有王室血统的所有成员均须佩戴百合花徽章。15世纪晚期,查理八世规定只有国王才有资格佩戴三朵百合徽章,王室普通成员只能佩戴饰有两朵或一朵百合的微章。这一变化反映了法国(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国王权力的加强
C. 封建割据的消除 D. 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具有王室血统的所有成员均须佩戴百合花徽章。15世纪晚期,查理八世规定只有国王才有资格佩戴三朵百合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佩戴三朵百合徽成为了国王的专属权力,反映了王权的加强,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封建割据并没有消除,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国家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2. 1846年,英国政府宣布立即完全废除玉米的进口税,降低小麦、燕麦、大麦、黑麦的关税税率。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B. 经济思想发生变化
C. 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 国内粮食价格低迷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因此这一时期英国降低关税税率,B项正确;无力主导世界市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英国粮食价格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3. 1892年德国爆发霍乱,不来梅地区通过建立专门医院,关闭市场和舞会等一系列防疫措施,基本没有受到霍乱的冲击。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承认本地霍乱并隐瞒上报,最终付出了死亡8594人的代价。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
A. 德国防疫制度有待完善 B. 两地疫病带来的威胁不同
C. 德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 D. 官员素质决定防疫的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德国地区政府因为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政策并不统一,说明德国防疫制度有待完善,A项正确;疫病带来的威胁都一样,排除B项;德国早在19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C项;材料与官员素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968年,英国进行文官制度改革,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该规定旨在( )
A. 推动政治活动的公开性 B. 改变文官政治的中立性
C. 实现人才选拔的多元性 D.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1968年,英国进行文官制度改革,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该规定旨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活动的公开性”,排除A项;1968年英国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没有改变文官政治的中立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人才选拔的多元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5.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发生“福利国家危机”,美国出现“福利困境”,日本惊呼21世纪年金制度将要“崩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出了“福利国家在危机中”的警告。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 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
C. 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D.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均因过高的福利制度出现了“福利国家危机”现象,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这一时期经济的停滞,同时又发生了通货膨胀,也就是"滞胀"现象的影响,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影响到了美国的金融霸权,与欧美福利制度关联不大,排除A项;新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排除B项;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秩序一直是二战后确立起来的体系,新经济秩序还没有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宋代的基层治理”主题探究时,搜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的基层治理
材料一 宋代户籍在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
——摘编自金裕凤《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特点》
材料二 宋代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在乡里的基础上,实行保甲制度。县一级的基层官员,在推动政务与建设上常要籍助地方的力量,基层组织及其管理人员越来越职役化,地方豪强与菁英——地方官员——基层武力与胥吏构成了基层社会的三个支柱。
——摘编自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
材料三 《吕氏乡约》用合约文字的方式概括了此前中国乡村社会中那些世代相续、口耳相传的成训习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条目用通俗的语言规定了处理乡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乡民安身立命的行为规范。
——摘编自杨亮军《宋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乡约》
材料四 宋朝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遍及全国各洲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
——摘编自赵映樁《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1)请以四则材料为基础,完善宋代基层治理体系结构图。
(2)有学者认为,宋代政府通过调整地方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以新的政策工具调动管理资源,延展了国家统治力。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答案】(1)户籍制度 官民共治 乡约教化 优抚救济
(2)理解:宋代实行主客户制,细分城乡主客户等级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更加规范。实行保甲制度,强化对民众监督和管理,维护了社会治安;重视发挥地方士绅的作用,推行基层组织及管理人员职役化,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有利于增强基层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社会救济,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基层治理提供保障。
总之,宋代创新基层治理政策,优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和国家治理方式,延展了国家统治力,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解析】
【详解】(1)宋代基层治理体系结构:根据材料一“宋代户籍在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得出宋代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是户籍制度;根据材料二“宋代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在乡里的基础上,实行保甲制度”得出其组织纽带是官民共治;根据材料三“《吕氏乡约》用合约文字的方式……那些世代相续、口耳相传的成训习俗”得出其精神内核是乡约教化;根据材料四“ 宋朝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遍及全国各洲郡。”得出其社会保障是优抚救济。
(2)理解:结合户籍制度所学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可知宋代实行主客户制,细分城乡主客户等级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更加规范;根据材料二“在乡里的基础上,实行保甲制度”可知实行保甲制度,强化对民众监督和管理,维护了社会治安;根据材料二“基层组织及其管理人员越来越职役化,地方豪强与菁英——地方官员——基层武力与胥吏构成了基层社会的三个支柱。”可知重视发挥地方士绅的作用,推行基层组织及管理人员职役化,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根据材料三““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条目用通俗的语言规定了处理乡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乡民安身立命的行为规范。”可知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有利于增强基层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材料四“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可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社会救济,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基层治理提供保障。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904年“癸卯学制”初等教育简表
| 类型 | 年限 | 普通教育课程/专业 | 毕业奖励 | 备注 | |
普通教育 | 职业教育 | |||||
初等 | 初等小学堂 | 艺徒学堂 | 5 | 修身、读经、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等 |
| 实行义务教育,1909年学生117874人。 |
高等小学堂 | 初等实业学堂 | 4 |
| 秀才 | 修身、读经讲经占到1/3课时 |
——据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整理
材料二 清政府在废除科举制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分科递减科举中额逐渐过渡到立停科举;其二,新学制的制定和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代替物;其三,奖励学堂出身,给学堂毕业生以相应的科举功名。
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清末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在人数最多的1905和1906年,留日学生就高达8000人左右。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自学务大兴,只日本一国,每岁吸我膏血,不下数千万金。在廷诸臣,日日侈富强,乃酿成此极贫极弱之证,其何说以解此?
——摘自《宣统政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晚清选官制度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科举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下,选官制度改革逐步展开。晚清官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选拔的主要方式;改革措施相对平稳,以渐进方式推行;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晚清官制改革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但留学费用高昂,加重了经济负担,改革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成效有限。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题目要求学生以“晚清选官制度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论题已经确定,学生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晴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变革的具体内容、特点和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科举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等角度分析晚晴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二中的“新学制的制定和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代替物……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晚清官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选拔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二中的“从分科递减科举中额逐渐过渡到立停科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改革措施相对平稳,以渐进方式推行;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清末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在人数最多的1905和1906年,留日学生就高达8000人左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晚清官制改革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三中的“只日本一国,每岁吸我膏血,不下数千万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但留学费用高昂,加重了经济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改革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成效有限”。
18. 济南,明代成为山东省会,晚清时成为主动开埠城市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为通商口岸“利弊各半”,与其被迫开放遭列.强鱼肉,不如自开口岸“隐杜觊觎,保全主权”
1898年,岳州、三都澳和秦皇岛获批为通商口岸,自开商埠的呼声渐高。
1900年,山东巡抚袁世凯推行新政,创办教养局、工艺局、银元局、商务局和山东大学堂等。
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开济南、潍县和周村为商埠,并最终得到清政府批准。《济南商埠租建章程》规定:“一切事权,皆归中国自理,外人不得干预。
材料二 1915年济南商埠图
图 1915年济南商埠图
材料三 商埠区专门成立商埠总局,负责商埠之管理,旧城仍由历城县管理,形成“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商埠区的道路建设形成了经纬纵横的棋盘式格局,修建了排水设施,市内汽车交通、供水、消防、环卫、公园、体育场、茶园、电影院等社会事业与公共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随着市政建设大规模铺开,制度日趋健全,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大批资本涌入。20世纪30年代,济南有137家工厂,已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
——摘编自田阳《济南开埠:晚清城市现代化转型的典范》
(1)依据材料一,概括济南商埠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初济南商埠区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下维护国家主权需要;山东地区工商业发展,为开埠奠定基础;地方官员的推动,其他自开商埠的引领;城市开埠观念的转变,自开商埠、保全主权的呼声高涨。
(2)特点:布局上经纬纵横、方正有序;功能多元(以经济功能为主、兼具文化娱乐等功能);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市政建设不断完善。
意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经济功能;改变了城市面貌和格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为现代化转型提供借鉴;维护了国家主权。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济南商埠的设立,这一时期从大的历史背景分析,首先民族危机加深,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从1898年,岳州、三都澳和秦皇岛获批为通商口岸,城市开埠观念的转变,自开商埠、保全主权的呼声高涨,为山东开埠奠定基础,再加上山东巡抚袁世凯推行新政,地方官员的推动,其他自开商埠的引领,由此推动了济南商埠设立。
【小问2详解】
根据1915年济南商埠图可以看出,济南商埠布局上经纬纵横、方正有序,功能多元,另外有专门机构商埠总局,负责商埠之管理,社会事业与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商埠区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为现代城市转型提供了借鉴,同时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大批资本涌入,20世纪30年代,济南有137家工厂,已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创新了管理模式,维护了国家主权。
19.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 | 事件 |
16世纪 | 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
1879年 | 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
1901年 | 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
1914年 | 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
1963年 | 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
1964年 | 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
1977年 | 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
1999年 | 巴拿马于12月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
材料二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答案】(1)示例1线索:巴拿马运河的变迁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联系加强,西班牙、法国出于殖民扩张的需要,相继进行了开辟巴拿马运河的探索。工业革命提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间的航程,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示例2线索:巴拿马运河变迁反映了巴拿马人民争取独立的过程。
说明:16世纪,巴拿马在内的拉美独立运动,挫败了西班牙开凿运河的计划。二战后,巴拿马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反侵略斗争,收回了运河主权,维护了民族独立。(若回答:巴拿马运河的变迁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和完结的历史;巴拿马运河的变迁反映了美国奴役巴拿马的历史等其他线索,言之成理,亦可。)
(2)信息: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美苏冷战对峙,新兴独立国家面临挑战。史料价值:时政漫画具有时效性、形象性,可以较好地还原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时政漫画具有主观性,需要辨析作者立场、意图等,去伪存真,并与其它史料进行互证。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材料信息提取及历史解释类试题,需要考生选取熟悉的角度,围绕论题选择正确的史实进行史论结合的阐述。根据材料“1914年,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及所学知识可知,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加强。论述时可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分析。根据材料“1936年,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1999年,巴拿马于12月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可以看出,巴拿马运河的变迁反映了巴拿马人民争取独立的过程。论述时可结合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内容分析。
【小问2详解】
信息:根据漫画注解分析得出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美苏冷战对峙,新兴独立国家面临挑战。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时政漫画是时人用漫画形式对时事发表的时论。它具有漫画性、新闻性、评论性等特点,既能生动活泼地折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特征,也能深刻鲜明地张扬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一幅出色的时政漫画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史料。考生围绕时政漫画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国语·周语上》记载,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下表是南宋嘉定人数统计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学者指出, 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 下表是冼夫人的人物介绍,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