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课时作业
展开第7课 声的利用(教师版)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知道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了解生活中常见利用声现象的例子; 4.会判断声的利用类型。 | 1.声音传递过程中,伴随声能较小的,属于声音传递信息; 2.声音传递过程中,伴随声能较大的,属于声音传递能量; 3.认识声音在社会生活和产生中的利用。 |
知识点01 声的利用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知识拓展】声音与社会活动
⑴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在医疗诊断中则常采用回声法: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⑵超声处理。超声处理主要是利用强超声波进行加工、清洗、焊接、乳化、粉碎、脱气、医疗、种子处理等。在工业上,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再如用它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荡,能够把细小物体表面的污物洗掉;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使之顺利排出体外。
【例题1】夏季,泸州市江阳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C. 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答案】B。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B正确;
C.不同的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介质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介质的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
【例题2】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故A错误;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答案】D。
【解析】心跳的音调、音色和响度和心脏本身有关,与听诊器无关,都是一定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这样可以清楚的听到心跳声音,易于判断病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答案】C。
【解析】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来探测地震方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探测道路障碍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具有高能量,利用此能量可以振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利用超声波探伤金属工件属于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答案】C。
【解析】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来探测地震方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探测道路障碍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具有高能量,利用此能量可以振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利用超声波探伤金属工件属于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故D不符合题意。
4.由于退化,蝙蝠的视力较差,它躲避障碍物,捕捉食物靠的是它能发出超声波。当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蝙蝠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时,它就能规避物体或捕捉食物,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超声波牙刷”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 的特点制成的;“超声波牙刷”能使牙周产生空化效应,达到清除牙周病菌和不洁物的目的。
【答案】信息、能量。
【解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比如:人们面对面说话;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声纳;探矿;B超;超声探伤(检测)。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声波清灰;超声波清洗镜片;超声波雾化;医用超声波碎石;声波凝聚;超声波空化治理废水等。
5.如图1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2所示,这时可以听到 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 引起的。
【答案】传递信息、响度、橡皮筋、橡皮筋振动。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拨动拉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此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里。
6.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答案】振动、能量。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人在雪山中不能大声说话,是为了防止雪山发生雪崩,这是声音能传递能量的例子。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
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A。
【解析】A、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故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
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音乐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墙壁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使响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
2.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8m/s D.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超声波是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超声波可以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此数值,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
3.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A、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故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故A正确;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故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
C、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为85~1100Hz,不能发出次声波,故C错误;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C。
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答案】C。
【解析】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故B错误;
C、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68m=17m;
这17m共用了:t′=△t﹣t1+t2=1.05s﹣0.25s+0.2s=1s,故C正确;
D、汽车的车速为:v′===17m/s,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B错误;
C、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时,由于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于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
6.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1)振动;(2)音色;(3)信息。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2][3]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7.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振动;音色;信息。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声;
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根据鼓声和镯声来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信息。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1·河北)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
D.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
2.(2021·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B。
【解析】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1·泰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
4.(2021·河南)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____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振动;信息。
【解析】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振动而发声。
声可以传递信息,告诉我们这是《花木兰》选段。
5.(2021·淄博)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1)物体振动;(2)响度;音调;(3)能量。
【解析】(1)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力度不同,物体的振幅不同,响度则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3)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焰熄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是物体的特征,密度公式是,56g/cm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使用天平注意事项,5g,被测物体的质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与面镜区别,透镜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