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专题】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8年级上册(教师版含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课 光的折射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理解光的折射定律;3.会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4.理解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过程。1.认识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2.理解光的折射规律;3.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01 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 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3.如图,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AO与法线NN′夹角(α)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C与法线NN′的夹角(γ)叫折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5.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折射现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变浅;在岸上看到的鱼接近于水面;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发生了错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弯折了;“海市蜃楼”现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知识解析】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1.对光发生折射现象的理解:入射光和折射光分别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因此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方向也往往发生改变;2.通常在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在界面上也同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3.光线垂直射人界面时,将不会看到折射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知识拓展一】生活中常见折射现象常见折射现象及解释:1.光的折射现象会造成许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半斜捅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鱼缸中的鱼看起来变大,海市蜃楼等。要解释这些现象,首先要知道看见的并非实际物体,而是物体经折射后成的虚像。2.举例分析光的折射现象以池水看起来“变浅”为例,其原因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里,假设从水池底的一点A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如图甲所示),眼睛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的感觉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就会觉得光好像是从水中的A’射入我们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A’比A高了,即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若从水中去观察岸上的物体,P点的位置将会升高,如图乙所示。例如跳水运动员在水下观察10m跳台,就会感到其高度超过10m。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里和从水里看岸上相同,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补充: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的虚像,都是因为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人眼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这就使人在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一个虚像。【知识拓展二】光的折射的特殊现象1.当光从其他介质入射空气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空气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所以产生全反全反射全反射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其他介质射向空气;②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一定角度(临界角)。临界角是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只有光线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2.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例题1】(2021·河北)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 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C. 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答案】C。【解析】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错误。故选C。【例题2】(2021·常德)柳叶湖风景区是人们喜欢游玩的地方,在湖边行走,经常会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 面,人们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反射形成的像; B.都是折射形成的像;C.分别是反射和折射形成的像;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像【答案】C。【解析】鸟在天空中飞行,所以“鸟在水中飞”是“鸟”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鸟”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鱼反射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中,进入 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正确。 故选:C。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天在清溪底”说的是天上的风光显示在清清的小溪里,是光的反射现象;“人在云里行”是湖面的云和人的倒影结合,所以它也是反射。正确答案是A。2.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掌握。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反射光线也硬在空气中,故C、D均是错的;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应小雨入射角,故A错;正确答案是B。3.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从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光线是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看到的,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B光线方向不对,故错;D图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正确答案是C。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答案】A。【解析】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它是水中鱼的光经水面折射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B、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是由于雪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阳光下的影子 B.镜中的倩影 C.放大的邮票 D.水中的倒影【答案】C。【解析】A、沿直线传播的阳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在人身后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影子,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镜中的倩影是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放大的邮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C。6.如下图所示为小明家的鱼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析】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给出的是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满足这点即为正确。7.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下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进入了水中。【答案】反射;折射。【解析】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故答案为:反射;折射。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 【答案】60°;37°。【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AOD=∠DOB=α。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折射角β=180°-60°-83°=37°。故答案为:60°;37°。题组B 能力提升练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小孔成像 D.放大镜【答案】D。【解答】解:A、荷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蜡烛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答案】A。【解析】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故选:A。3.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答案】(1)2;(2)②;(3)上;(4)大。【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3、1是入射角和反射角,故①是法线,②是界面,所以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其中折射角为2。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入射角3比折射角2小,光在光密介质中的角度小,因此分界面的上方是水。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会变小,因此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4.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_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虚像。【答案】(1)直线传播;(2)浅;(3)折射;(4)反射。【解析】小波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这是太阳沿直线传播通过树叶缝隙成倒立的像。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解析】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6.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解析】此题是考查平面镜作图和光的反射定律,但大家必须清楚光线照射到B点是光线发生折射后到达的,这点必须要求画出来。先画折射光线,然后画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是入射到水中的入射光线。题组C 培优拔尖练1.(2021·连云港)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斑在O点__________侧,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______移动。【答案】左;光的折射;右。【解析】有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所以水位在A点时,光斑在O点的左侧,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当水位下降时,光斑会慢慢向右移动。2.(2021·苏州)画出图甲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 ______ ; 【解析】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先画好法线,折射光远离法线偏折,如图所示: 3.(2021·枣庄)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答案】A。【解析】AB..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的像为虚像,由于人觉得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感觉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即直线①上,故A正确,B错误;CD.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经水面折射所成的像为虚像,故CD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是物体的特征,密度公式是,56g/cm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使用天平注意事项,5g,被测物体的质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与面镜区别,透镜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