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0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737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0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737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0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737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一遍过(全国通用)
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0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20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合理用脑。
3、借助高效工具。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1.摸透主干知识 2.能力驾驭高考 3.科技领跑生活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的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r1=a–c,行星的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r2=a+c,其中a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c为半焦距。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由于轨道不是圆,故行星离太阳距离较近时速度较大(势能小而动能大),对近日点和远日点的线速度大小有v1r1=v2r2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若轨道周期为T,则有,比值k为对所有行星都相同(与太阳有关)的常量。学,科网
若轨道为圆,半径为r,则有,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为引力常量,M为中心天体质量)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行星系统,类似的绕中心天体转动的系统一般都适用,如地–月系统、行星–卫星系统、恒星–彗星系统等。
(2018·安徽省淮北十二中、濉溪二中)据报道,研究人员从美国国家航天局“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1235颗潜在类地行星中选出86颗,作为寻找外星生命踪迹的观测对象.关于这86颗可能栖息生命的类地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动,太阳处在运动轨道公共的一个焦点上
C.任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都相等
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参考答案】BC
1.某行星绕恒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椭圆的中心,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则恒星位于
A.A点 B.E点 C.O点 D.F点
【答案】A
【解析】恒星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又因为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所以恒星位于F点,选A。
(2018·河南省大联考)当月球到达近地点又正好是满月时,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大14%、亮30%,这时就称为超级月亮。2017年12月3日出现了2017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超级月亮”。如图所示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在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近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心与月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B.月球在远地点的速度大于
C.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速率比为
D.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加速度大小的比为
【参考答案】ACD
,解得:,故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同理,故,故D正确。
1.某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如图所示,在这颗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其中a为近日点,c为远日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该行星
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c到d的运动时间
B.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经c到d的运动时间
C.a到b的时间tab<
D.c到d的时间tcd>
【答案】CD
(2018·高一物理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如图所示,A、B为地球的两个轨道共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为地球同步卫星,A、B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为k,地球自转周期为T0。某时刻A、B两卫星距离达到最近,从该时刻起到A、B间距离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设两卫星至少经过时间t距离最远,即B比A多转半圈,,又TA=T0,解得:t=故选C。学,科网
1.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
A. B.
C. D.
【答案】B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木星和火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木星与火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2.人们经长期观测发现,天王星绕太阳圆周运动实际运行的轨道总是周期性地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天王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海王星,已知天王星运行的周期为T0,轨道半径为R0。则海王星绕太阳运行周期T、轨道半径R是
A. B.
C. D.
3.(2018·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8年4月13日,美国联合英法两国对叙利亚实施精准打击。2017年5月30日,美国首次全程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取得成功。其实早在2013年1月27日,我因就在境内第二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中段是指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的一段。如图所示,地表上A、B、C三点分别是发射导弹、打击点、拦截导弹的位置。当弹道导弹从A点发出,飞入大气层外在惯性作用下运动。在轨道最高点D点与从C点发射的拦截导弹相遇,并爆炸销毁,起到拦截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轨道上从E至D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
B.弹道导弹从E到D过程中和拦截导弹从C到D过程中加速度均减小
C.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运动轨迹一定是以地球地心为焦点的椭园轨道
D.弹道导弹依靠惯性到达D点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4.(2018·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过程中“北斗”28星的某一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周期为T0,如图所示。则
A.“北斗”28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北斗”28星星在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大
C.“北斗”28星在A→B过程所用的时间小于
D.“北斗”28星在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5.(2018·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炎德英才大联考)2018年1月31号晚上,月亮女神上演152年一次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超级月亮的首要条件是月亮距地球最近,月亮绕地球运动实际是椭圆轨道,距离地球的距离在近地点时为36.3万千米,而位于远地点时,距离为40.6万千米,两者相差达到10.41%,运行周期为27.3天,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在远地点时绕行的线速度最大
B.每次月球在近地点时,地球上同一位置的人都将看到月食
C.有一种说法,月球的近地点越来离地球越远,如果一旦变成半径大小等于远地点距离40.6万千米的圆轨道时,那么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将变大
D.月球是地球的耳星,它在远地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近地点的机械能
6.(2018·广东省茂名市)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出现了150年来的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所谓“超级月亮”,就是月球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到近地点的时刻,此时的月球看起来比在远地点时的月球大12%~14%,亮度提高了3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球运动到近地点时的速度最小
B.月球运动到近地点时的加速度最大
C.月球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月球的机械能增大
D.月球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做负功
7.(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在赤道平面内有三颗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三颗卫星在此轨道均匀分布,其轨道距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3.3倍,三颗卫星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转动。某时刻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处于A城市的正上方,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则A城市正上方出现下一颗人造卫星至少间隔的时间约为
A.0.18T B.0.24T C.0.32T D.0.48T
8.(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如图所示,a为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b、c、d为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轨道平面均在地球赤道面上,其中b是近地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若a、b、c、d的质量相同,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卫星转动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B.a、b、c、d的周期大小关系为Ta<Tb<Tc<Td
C.a和b的向心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
D.在b、c、d中,b的动能最大,d的机械能最大
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10.(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学/科网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 h B.4 h
C.8 h D.16 h
2.BC【解析】天王星发生最大偏离时,天王星、海王星与恒星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恒星同一侧,则有 ,解得海王星的运行周期,A错误,B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C正确,D错误。
3.C【解析】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轨道上从E至D过程中,因只靠惯性运动,只有地球的引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选项A错误;弹道导弹从E到D过程,高度增大,地球对导弹的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拦截导弹在大气层内运动时从C到D过程中加速度不一定减小,选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导弹在大气层外只受地球引力,其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故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导弹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小,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大,地面附近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所以弹道导弹飞行至D点时速度小于7.9 km/s,故D错误。
4.C【解析】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其发射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在A→B→C的过程中,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增大,速率逐渐变小,故B错误;卫星在A→C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由于卫星在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A→B与B→C的路程相等,所以卫星在A→B过程所用的时间小,故C正确;卫星在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先与速度方向成钝角,过了C点后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所以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D错误。
7.A【解析】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即地于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解得:,下一颗人造卫星出现在A城市的正上方,相对A城市转过的角度为,则有,解得:,故应选A。
8.D【解析】7.9 km/s是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运行速度,所以b卫星转动的线速度小于7.9 km/s,故A错误。对于b、c、d三颗卫星,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有,因此有,故B错误。b卫星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而a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对于b、c、d三颗卫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得,卫星的动能为,所以b的动能最大。若要将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卫星必须加速,机械能增大,所以d的机械能最大,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解析版)—高中物理,共9页。
这是一份考点复习巩固卷25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文件包含考点巩固卷25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原卷版docx、考点巩固卷25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考点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天体质量密度估算和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原卷版+解析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