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解析版).docx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原卷版)第1页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原卷版)第2页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原卷版)第3页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解析版)第1页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解析版)第2页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解析版)第3页
    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中考满分计划系列·化学》之二轮专题重整合

    展开

    专题02 水与常见的溶液

    考点
    3年考频
    常考题型分析
    水的组成
    ★★
    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主要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水的净化
    ★★
    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硬水与软水的鉴别、硬水危害等
    水的污染与防治
    ★★★
    以选择题出现,主要考查水的污染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保护等
    溶解与溶液
    ★★★
    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出现,主要考查乳化现象、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配制等
    溶解度
    ★★★
    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利用溶解度曲线考查结晶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等


    1.水资源的分布: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只约占全球水资源储量的2.53%,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节约用水
    ①生活上:a.使用节水器具;b.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等;
    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
    ③工业上:循环使用。
    (2)防治水体污染
    污染源
    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垃圾随意丢弃
    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特别提醒】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中磷元素含量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当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是混合物。
    1.水的净化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其中,只有投药消毒为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物质,不是纯水,煮沸后方可饮用。
    (2)常见的净水方法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过滤
    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
    除去难溶性(或不溶性)物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
    除去色素和异味
    杀菌
    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杀死水中病毒、细菌
    杀死水中的病毒、细菌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特别提醒】
    ①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淀、吸附、过滤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③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水的净化方法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物质
    吸附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
    除去色素和异味
    加入明矾等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沉降
    除去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
    过滤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
    除去难溶性固体物质
    煮沸
    通过加热.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降;使病菌蛋白质失活变性
    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灭菌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消毒
    利用消毒剂使水中细菌、病毒体内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除去水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1)概念、鉴别和转化

    硬水
    软水
    概念
    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
    加肥
    皂水
    产生的浮渣多、泡沫少
    产生的浮渣少、泡沫多
    蒸发
    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
    蒸发皿底部没有或有很少量的白色固体
    转化
    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2)硬水的危害
    ①生活上,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②生产上,锅炉用水硬度高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结成水垢,导致局部过热引起变形或损坏,甚至引起爆炸。

    硬水与软水


    1.氢气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b.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②还原性: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3)验纯的方法

    2.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
    (1)原理: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判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装置(如图)
        
    (3)现象: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
    【特别提醒】
    ①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它们本身不参与反应;
    ②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产生气体的检验及产物的判断(针对图2装置)
    ①负极: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甲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气体能燃烧(或点燃时有爆鸣声)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②正极: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乙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6)结论的推广及应用
    ①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断出水分子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③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通过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我们可计算出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特别说明】
    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因为:
    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
    ②氧气的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4、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
    5、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1.水的电解实验
    (1)在电解器中注满溶有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的水,接通直流电源,发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气泡。
    2H2O2H2↑+O2↑
    质量比 1 : 8
    体积比 2 : 1
    汇集区域 负极 正极
    归纳:正氧负氢直流电,体积之比1比2,质量之比8比1。
    (2)误差分析:实际操作中,大于2:1,其原因是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强,有部分氧气溶于水。
    2.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如图所示,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移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发出“噗”的一声,说明氢气纯净。

    1.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液、气体)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为液体,有水时水总是溶剂)
    注意:溶液从宏观上看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液从微观上看是由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构成的。
    (3)特征:均一性(指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浓度等均相同)
    稳定性(指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溶质与溶剂不分离)
    注意: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碘酒是褐色的。CuSO4溶液是蓝色的(因含有Cu2+)。FeCl3是黄色的(因含有Fe3+)。FeCl2是浅绿色的(因含有Fe2+)。
    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酒精等纯净物。
    ③注意: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搅拌、升温、将固体研碎
    (4)读法:一般读作“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水溶液常省掉溶剂水的名称。
    【温馨提示】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③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④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
    【特别提醒】常见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气液型
    固液型
    液液型
    无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质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2.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类型
    解释
    举例
    吸热
    有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硝酸铵
    放热
    有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浓硫酸
    吸放热
    不明显
    大多数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氯化钠
    【易错警示】
    CaO加入水中也能放热,但不是溶于水放热,而是因为CaO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
    3.乳化作用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洗涤剂可去除油污,是因其具有乳化功能。
    (3)物质除污的方法和原理
    方法
    原理
    举例
    溶解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解于某些溶剂中,从而除去污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乳化作用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除去污垢
    用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渍
    化学变化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污垢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比较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物质的分散形式
    分子或离子
    小液滴
    固体小颗粒
    特点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实例
    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
    油水混合物
    泥水、石灰乳
    (1)物质以分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若以离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如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2)物质溶于水时,往往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H4 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3)溶液不一定无色,常见的有色溶液有:蓝色的CuCl2、CuSO4溶液;浅绿色的FeCl2、FeSO4溶液;黄色的FeCl3、Fe2(SO4)3溶液;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4)不同物质去污原理不同,如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5)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而水、乙醇属于纯净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1)在条件(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这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
    (2)一定条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
    (1)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2)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

    【易错警示】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③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比较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物质的分散形式
    分子或离子
    小液滴
    固体小颗粒
    特点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实例
    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
    油水混合物
    泥水、石灰乳
    (1)物质以分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若以离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如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2)物质溶于水时,往往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H4 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3)溶液不一定无色,常见的有色溶液有:蓝色的CuCl2、CuSO4溶液;浅绿色的FeCl2、FeSO4溶液;黄色的FeCl3、Fe2(SO4)3溶液;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4)不同物质去污原理不同,如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5)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而水、乙醇属于纯净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1.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①定义: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②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2)气体溶解度
    ①定义: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②影响因素
    2.结晶
    (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KNO3。
    (2)蒸发溶剂法(浓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
    3.溶解度曲线
    (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用它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2)意义
    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应用
    ①查找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若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据此可以判断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曲线向上且“陡”)的,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的方法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曲线变“平缓”)的,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④判断适合某物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⑤比较变化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1.溶解度
    (1)四个要素:
    ①一定温度、
    ② 100 g溶剂(通常为水)、
    ③饱和溶液、
    ④溶解的溶质质量。
    (2)关系式:
    (3)溶解度与溶解性
    根据常温下(20℃)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的溶解性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二者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对溶液组成的影响

    说明:若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应降温,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应升温。
    (2)一般来说,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是,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溶解度曲线
    (1)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②曲线的走向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平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曲线越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
    ③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还可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应用。
    ①查找指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③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和趋势,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的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一般用降温结晶法;若影响较小,则用蒸发结晶法。
    ④推算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
    ①所有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②饱和溶液:×100%(S为溶解度)
    【温馨提示】
    计算时要考虑溶质是否全部溶解;加入的溶质是否和原溶液中的溶质一致;某物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应计算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1)原理: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公式:A×a%=B×b%(其中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B分别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即B=A+水的质量)。
    【特别提醒】
    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混合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各溶液的体积之和,而质量可以相加。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1)解题关键: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并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的质量=参与反应的固体质量+液体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用溶质固体和水来配制
    1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3注意: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 标签上应标明溶液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
    (二)用浓溶液稀释
    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1.基本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 S表示溶解度)
    2.溶液稀释的计算。
    ①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公式:
    m浓×w浓=m稀×w稀(w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m加水=m稀-m浓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步骤。

    (备注:固体与液体配制溶液,按流程①完成;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按流程②完成)
    (2)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等
    (3)操作要点。
    ①称量固体时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易潮解的物质时应放置在玻璃仪器中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读数;若仰视读数则“读小量多”,若俯视读数则“读大量少”。


    1.(2020·山西初三一模)保障长江经济带饮用水安全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拆除沿岸工业企业
    B.安装污水处理设备
    C.开发沿江餐饮项目
    D.搬迁沿岸的加油站
    【答案】C
    【解析】A、拆除沿岸工业企业可以防止工业废水排放进江,故A选项措施正确;
    B、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净化污水,防止水体污染,故B选项措施正确;
    C、开发沿江餐饮项目极易导致水污染,不利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故C选项措施错误;
    D、搬迁沿岸的加油站,可以防止水体被污染,故D选项措施正确。
    故选C。
    2.(2020·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C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选项说法错误;
    B、业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不能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选项说法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2020·江西中考真题)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答案】B
    【解析】A、防止水龙头滴漏,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将工业冷却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0·四川南充初三二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
    B.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C.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C
    【解析】A. 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不符合题意;
    B. 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 生活垃圾深埋处理,有害物质会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变坏,符合题意;
    D. 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沙尘暴危害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0·四川都江堰初三一模)下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
    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
    【答案】C
    【解析】A、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海水淡化可以获取大量的淡水,故说法正确;
    B、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故说法正确;
    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淡水储量的1%,故该说法错误;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很高的海水,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C。
    6.(2020·广东初三零模)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下列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
    A.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答案】C
    【解析】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C、工业用水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符合题意;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含磷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20·江苏苏州初三月考)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 该标志是可回收标志。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该标志是中国节水标志,寓意是请珍惜地球上的每一滴水。故B选项符合题意;
    C. 该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该标志表示节能标志。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0·广西浦北初三期末)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B.用水不断地冲洗汽车
    C.沐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
    D.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卫生间
    【答案】B
    【解析】A、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符合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B、用水管不间断的冲洗汽车,造成水的浪费,故符合题意;
    C、淋浴擦肥皂时关上喷头,符合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D、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卫生间,符合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9.(2020·广东初三专题练习)能体现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的卡通画是(  )
    A.水贵如油 B.漫灌农田
    C.污水处理D.水体污染
    【答案】A
    【解析】A、物以稀为贵,水贵如油,说明水资源稀少、短缺,故选项正确。
    B、漫灌农田,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能说明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故选项错误。
    C、污水处理,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能说明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故选项错误。
    D、水体污染,不能说明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错误;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正确;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的污染,错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正确;
    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②④;
    故选:C。
    1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B.用大量水冲洗汽车
    C.用淘米水浇花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答案】B
    【解析】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提高灌溉效率,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可以造成水的浪费;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用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0·湖北襄阳中考真题)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从微观上看,水是由_______(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答案】分子 C
    【解析】(1)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常见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气态的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等。水是非金属氧化物,故从微观上看,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2)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有害物质已被处理,不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不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C、工业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0·安徽芜湖初三期末)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人工降雨对抗旱发挥了很大作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3)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吸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吸收 (3)过滤 活性炭 (4)煮沸
    【解析】(1)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进行水的二次使用,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浪费水资源,符合题意;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
    (3)在简易净水装置中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起吸附作用的是活性炭。
    (4)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14.(2020·山西阳泉中考真题)水体污染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某校项目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本地水体污染的来源、防治措施、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成分及用途进行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水体污染的来源调查
    (搜集资料)①水体污染的来源很多,经调查梳理后的情况如上图所示,分析对比可知,a处或b处水体污染的来源是_________。
    ②污水除集中处理外,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还有______(写一条)。
    学习小组对本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抽样检验,并对其成分做进一步的分析。
    任务二:检验处理后的水质成分
    (进行实验)检验水中是否含有CuCl2。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处理后的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再滴加几滴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C1-
    方案二
    取少量处理后的水于试管中,加入一根洁净、光亮的铁钉
    铁钉表面无红色固体出现
    溶液中不含的离子是_____(用符号表示)
    (交流研讨)处理后的水中可能含有氯化钠,因此,方案一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知识拓展)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污水利用率。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的用途是_______(写一个)。
    【答案】(搜集资料)①工业废水/农业排水
    ②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合理即可)
    (进行实验)硝酸银溶液/AgNO3溶液 Cu2+
    (交流研讨)NaCl+AgNO3=AgCl↓+NaNO3
    (知识拓展)农业灌溉/绿化用水(合理即可)
    【解析】(搜集资料)①由图可知a处或b处水体污染的来源是工业废水/农业排水,故填:工业废水/农业排水。
    ②污水除集中处理外,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还有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进行实验)取少量处理后的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硝酸银溶液,再滴加几滴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1-,取少量处理后的水于试管中,加入一根洁净、光亮的铁钉铁钉表面无红色固体出现,溶液中不含的离子是Cu2+,故填:硝酸银溶液/AgNO3溶液;Cu2+。
    (交流研讨)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故填:NaCl+AgNO3=AgCl↓+NaNO3。
    (知识拓展)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污水利用率。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的用途是农业灌溉/绿化用水,故填:农业灌溉/绿化用水。

    15.(2020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最后三模)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获得纯净水
    【答案】C
    【解析】紫外灯管照射可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故选C。
    16.(海南省2020年中考)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其作用原理相当于下列实验操作中的(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结晶
    【答案】B
    【解析】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是因为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利用的是过滤的原理。
    故选:B。
    17.(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能降低水的硬度且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解析】A、沉淀只能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B、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能降低水的硬度,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符合题意。故选D。
    18.(2020年江苏省南京秦淮区中考二模)河水净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明矾 B.Y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 D.河水经该流程净化后变为纯水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加入X可使悬浮物沉降,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的杂质具有吸附作用,可使其沉降,故X可以是明矾,不符合题意;
    B、Y具有吸附作用,故Y可以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步骤Ⅰ是沉降、过滤,故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经该流程净化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不是纯水,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模拟)某同学利用蒸馏的原理,设计饮用水简易净化装置(如下图),对非饮用水经闭光曝晒后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塑料膜冷凝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B.净水过程中水蒸发属于化学变化
    C.玻璃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硬水
    D.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解析】A、水蒸气在塑料膜冷凝时,温度降低,水分子的间隔变小,符合题意;
    B、净水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蒸馏水,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020年兴化市中考网上阅卷二测)中医在抗新冠疫情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草药煎制操作步骤中,属于过滤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答案】C
    【解析】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操作。
    A、冷水浸泡没有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不符合题意;
    B、加热煎制没有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不符合题意;
    C、箅渣取液使固体的药渣与液体药汤分离,属于过滤操作,符合题意;
    D、灌装保存没有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0抚顺望花区中考五模)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用过滤就可获得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用于消毒,故A不正确;
    B、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获得蒸馏水,故B不正确;
    C、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较少泡沫,软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较多泡沫,故C正确;
    D、煮沸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会转化为沉淀除去,煮沸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故D不正确。故选C。
    22.(2020年重庆一中中考一模)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净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活性炭主要吸附颜色、异味
    D.能得到纯净水
    【答案】C
    【解析】A、装置不含有能杀菌的物质,故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不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D、该装置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其他杂质,得不到纯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2020年汕头市金平区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C.生活中只喝蒸馏水可提高免疫力
    D.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淡水分布不均,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说法错误;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C、蒸馏水只含水,不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无益身体健康,故说法错误;
    D、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D。
    24.(2020年韶关市仁化县中考二模)下列关于净化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对天然水进行杀菌消毒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自来水厂生产出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D.加入明矾能使水中的一些杂质沉降
    【答案】D
    【解析】活性炭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能,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可用于吸附某些固体小颗粒物,但不能用于消毒,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自来水厂生产出的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
    A、活性炭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能,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可用于吸附某些固体小颗粒物,但不能用于消毒。故错误;
    B、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故错误;
    C、自来水厂生产出的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正确。
    故选:D。
    25.(2020年乌兰浩特市中考一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A.漏斗 B.滤纸 C.烧杯 D.铁架
    【答案】B
    【解析】口罩能防止病毒进入鼻腔,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滤纸。
    故选:B。
    26.(2020年张家界市中考模拟)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酒精灯、烧杯
    【答案】B
    【解析】过滤时需要烧杯,用于盛接滤液;漏斗(带滤纸)用于过滤;玻璃棒,用于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故选:B。
    27.(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解析】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8.(扬州市2020年中考)扬州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水属于纯净物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运河
    D.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
    【答案】D
    【解析】A、河水中混有很多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明矾用作自来水净化的絮凝剂,可以加快沉降,而不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不然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自然界水循环主要是经过了水的蒸发、凝结、液化降落。是水的固液气三态的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9.(2020年盐城中学中考模拟)下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消毒杀菌,但难以除去其中的金属阳离子。其中活性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该吸管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使硬水软化。

    【答案】吸附色素与异味 不能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净水装置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即不能将硬水软化。
    30.(2020年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1)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_____,若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2)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进行加热。
    (3)把试管浸泡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
    【答案】(1)用手捂住烧瓶 导管口有气泡
    (2)外焰
    (3)使水蒸气冷却为水
    【解析】(1)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形成密封体系),然后用手捂住烧瓶(给烧瓶加热),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生成,说明气密性良好。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3)把试管浸泡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使水蒸气冷却为水。
    31.(2020年单元同步检测)兴趣小组将浑浊的河水净化,并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甲所示。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填序号)。

    (3)操作Ⅱ(如图乙所示)能除去液体A中的异味和色素,液体A应从____(填“a”或“b”)口通入。
    (4)操作Ⅲ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①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____(填“a”“b”或“c”)。
    ②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
    【答案】(1)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加速沉降
    (2)④
    (3)b
    (4)①b ②AD
    【解析】(1)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体状物质,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状杂质,加速颗粒状杂质的沉降,故填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加速沉降。
    (2)制作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正确操作步骤为①②③,所以不应该出现的是④,故填④。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液体A中的异味与色素,液体A应从b管进入,可以延长液体A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使A中的异味与色素被充分吸附,故填b。
    (4)①原装置中的冷凝管用来存放起冷凝作用的水,改进装置中的漏斗用来盛放起冷凝作用的冰块,所以与漏斗作用相当的仪器是冷凝管,故填b;
    ②A、两套装置均是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冷凝制成蒸馏水,均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
    B、冰块是固体,水是液体,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但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选项错误;
    C、两套装置均是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冷凝制成蒸馏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相同的,选项错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选项正确,故填AD。

    32.(2020年河南省中考名师押题)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
    A.静置 B.过滤 C.煮沸 D.吸附
    【答案】C
    【解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生活中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C。
    33.(2020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中考模拟)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含有Ca2+、Mg2+的水就是硬水
    C.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纯水
    【答案】C
    【解析】A、明矾的作用是对水中的悬浮类杂质吸附沉降,不能杀菌消毒,选项A错误;
    B、硬水是含有较多Ca2+、Mg2+的水,软水是含有少量或不含Ca2+,Mg2+的水,选项B错误;
    C、生活污水需经过处理达标后后再排放,选项C正确;
    D、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有可溶性杂质,仍然是混合物,选项D错误。故选C。
    34.(2020年中山市中考模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馏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电解水可分别获得氧气和氢气
    C.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
    D.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答案】D
    【解析】A、蒸馏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可分别获得氧气和氢气,不符合题意;
    C、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将其他可溶性的杂质除去,不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符合题意。故选D。
    35.(2020湖南师大附中集团二联)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经净化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D
    【解析】A、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特征,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煮沸能使水中钙、镁离子沉淀,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说法正确;
    C、经净化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可以循环使用,能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供人们利用的淡水是有限的,并不是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错误;
    故选:D。
    36.(2020年滁州市中考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什么样的水,只要煮沸后都可饮用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水结成冰后,水分子会停止运动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B
    【解析】A、我们的饮用水是净化之后的水,不是什么样的水,只要煮沸后都可饮用,故A错误;
    B、硬水遇肥皂水,起泡少,浮渣多,软水遇肥皂水起泡多,浮渣少,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故B正确。
    C、水结成冰后,水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C错误;
    D、长期饮用蒸馏水,会使人体缺少一些微量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错误;
    故选:B。
    37.(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中考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河水、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B.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模仿实验室蒸馏的方法采用“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A、海水、河水、矿泉水都含有水和其他物质,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明矾只能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符合题意;
    D、模仿实验室蒸馏的方法采用“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得到的水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38.(攀枝花市2020中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D.在净水过程中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答案】C
    【解析】A、在日常生活中常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可以使钙镁离子反应沉淀生成水垢,不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以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C、明矾可以净水,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但是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故选C。
    39.(雅安市2020年中考)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陆地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来水煮沸后变成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天然水是混合物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答案】A
    【解析】A、自来水煮沸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只能降低水的硬度,水中还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没有除去,不能变成纯水,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以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样品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水是混合物,是由于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色素和细菌等,不符合题意;
    D、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不符合题意。故选A。

    40.(2020·北京海淀101中学初三开学考试)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B.试管2中得到H2
    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答案】D
    【解析】根据水通电得到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析。
    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A错误;
    B、试管2中得到氧气,故B错误;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D正确;
    故选D。
    41.(2020·河南郑州初三二模)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B.该实验说明物质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转换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a中的气体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
    B、该实验说明物质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转换,即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不是由H2和O2组成的,故选项错误;
    D、试管a与电极负极相连,且试管中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应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故选项错误。故选B。
    42.(2020·湖北天门初三一模)如图所示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试管a相连的是电源正极
    B.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试管b中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该实验可得出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B
    【解析】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试管a生成的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试管b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3.(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答案】D
    【解析】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加,导电性增强,故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两倍,由图知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b玻璃管中气体的大约两倍,所以a管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因为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
    D.因为a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质量比为1:8,故错误。故选D。
    44.(2020·江苏徐州初三一模)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B.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C.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实验①是电解水,电解水时,连接正极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氧气与连接负极的玻璃管内生成的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选项错误;
    B、实验②是氢气与氧气燃烧后生成水的反应,不能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选项错误;
    C、实验②中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够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选项错误;
    D、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选项正确,故选D。
    45.(2020·江西初三单元测试)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产生气体的速率相同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 N
    C.气体 M、N 的质量比为 1:2
    D.检验 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D
    【解析】A、通电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气体产生速率负极快,正极慢,故选项错误;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较多,由图示可知应是M,故选项错误;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较多,为氢气,由图示可知应是M,故正极为氧气,由图示可知应是N,气体M、N 的质量比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6=1:8,故选项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检验M、N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
    46.(2020·江苏江阴初三模拟)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通电条件下,每个水分子分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所以微粒的变化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C。
    47.(2020·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故选D。
    48.(2020·河北桥西初三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有关水的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B.乙实验:反应前后分子、原子都发生改变
    C.甲实验: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增大
    D.乙实验:通过检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A、水蒸发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水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发生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原子的数目,即原子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水蒸发实验中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结束后通过检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9.(2020·辽宁皇姑初三一模)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日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andclimate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我国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实验室电解水示意图如下:电解水反应装置,电解水的微粒运动过程
    ①图中“左”接低压直流电源的___极,a、b两支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图中能从微观角度合理表达水电解过程的数字编号顺序为_____;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

    ③用溶质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0g 进行电解,当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升高到2%时停止电解,理论上生成氢气质量为___。
    (2)乐乐小组在一次游玩棋盘山时,用水瓶带回水库的水样准备净化的流程图如下

    ④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
    ⑤操作A为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
    ⑥向液体 B中加活性炭,是利用其___的结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⑦在整个实验净化流程中,能得到纯净水的操作是___
    【答案】(1)①正 1:2 2H2O2H2↑+O2↑
    ②①④③②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5.56g
    (2)④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加速沉降
    ⑤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⑥疏松多孔
    ⑦蒸馏
    【解析】电解水生成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吸附性很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1)①电解水生成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左边生成的气体较少,故图中“左”接低压直流电源的正极,a、b两支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②水电解过程是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故图中能从微观角度合理表达水电解过程的数字编号顺序为①④③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设分解水的质量为x
    100g×1%=(100g-x)×2%
    x=50g
    故理论上生成氢气质量为50g××100%≈5.56g
    (2) ④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吸附性很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故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加速沉降。
    ⑤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操作A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⑥向液体 B中加活性炭,是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⑦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故在整个实验净化流程中,能得到纯净水的操作是蒸馏。

    50.(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答案】A
    【解析】根据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回答本题。
    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A。
    51.(2020·山东德州·中考)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答案】B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和泥土不溶于水,花生油不溶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酒精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故选:B。
    52.(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答案】B
    【解析】A、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如盐酸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可以是液体,如乙醇溶液,溶质是液体乙醇,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固体,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3.(2020·江苏初三三模)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4.(2020·湖南张家界·初三一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喷洒在手上,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不停运动的原因
    B.用体温枪测量体温,体温枪中干电池的石墨电极具有导电性
    C.学生佩戴口罩,口罩中的滤布能滤除空气中的氧气
    D.用肥皂洗去手上油类物质是利用乳化原理
    【答案】C
    【解析】A、酒精喷洒在手上,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不停运动的原因,A正确。
    B、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体温枪测量体温,体温枪中干电池的石墨电极具有导电性,B正确。
    C、学生佩戴口罩,口罩中的滤布不能滤除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去除灰尘,部分病毒,C错误。
    D、用肥皂洗去手上油类物质是利用乳化原理,D正确。
    故选:C。
    55.(2020·山东初三二模)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洗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食物残渣
    C.用洗衣粉洗衣服
    D.用盐酸洗水垢
    【答案】C
    【解析】A、用汽油洗油污利用的是溶解,错误。
    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食物残渣,食物残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错误
    C、用洗衣粉洗衣服,能将大的污渍分散成细小的污渍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正确。
    D、水垢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乳化作用。错误。
    故选C。
    56.(2020·深圳·初三一模)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2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答案】D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都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错误;
    B、有机物可作为溶剂,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水,错误;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气体或其他固体的溶质,错误;
    D、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正确;
    故选D。
    57.(2020·北京密云·初三一模)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液体中的蔗糖分子有序的排列,而液态物质中分子应该是无序的,故选项错误;B、不均一,上多下少,选项错误;C、不均一,上少下多,选项错误;D、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蔗糖分子并不是有规律的排列,选项正确。故选D。
    58.(2020·广西河池·初三三模)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答案】C
    【解析】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9.(2020·江苏初三二模)常温下将 NaOH、NaCl、NH4NO3固体各 10g 分别放入盛有 100mL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图像(见图):

    (1)分析该图像,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明显吸热现象的是_____。(填物质名称)
    (2)对 NaOH 而言,分析 a 点右侧曲线可知,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硝酸铵
    (2)此时NaOH已经完全溶解,不再放热,溶液向外界散热
    【解析】(1)分析该图像,在NaOH、NaCl、NH4NO3 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明显吸热现象的是硝酸铵,因硝酸铵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2)对 NaOH 而言,分析 a 点右侧曲线可知,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其原因是此时NaOH已经完全溶解,不再放热,溶液向外界散热。

    60.(2020·北京延庆·初三一模)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 )
    A.加水 B.升高温度 C.加入NaCl D.倒出部分溶液
    【答案】C
    【解析】
    A、加水,能溶解更多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加NaCl固体,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故选项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1.(2020·广东初三其他)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下列物质,立即出现浑浊的是( )
    A.食盐 B.硝酸铵固体 C.冰 D.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钙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A不正确;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B不正确;
    C、冰溶于水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饱和石灰水变混浊,故D正确。故选D。
    62.(2020·广西初三其他)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
    B.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
    C.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
    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A、盐酸具有挥发性,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不能得到HCl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析出,可得硝酸钾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NaCl的近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得到的仍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得到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3.(2020·北京海淀·人大附中初三三模)40 ℃时,向下列 4 只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40 ℃时甲溶解度50g,乙溶解度40g,故①是不饱和溶液,②是饱和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④是饱和溶液,故选:D。

    64.(2020·江苏初三二模)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加水 B.搅拌 C.加硝酸钾 D.升温
    【答案】D
    【解析】
    A、加水不能改变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B、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与溶解度无关,不符合题意;
    C、加硝酸钾不能改变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D。
    65.(2020·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答案】D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
    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
    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66.(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温度不确定,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A错误。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错误。
    C、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很小时,用降温的方法不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错误。
    D、t2℃时,甲溶解度大于乙溶解度,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甲需水少,乙需水多,故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D正确。
    故选:D。
    67.(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95
    90
    80
    30
    10
    析出M的质量/g
    0
    0
    15
    100
    116
    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
    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A、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90℃,没有晶体析出,说明95℃时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的过程中,逐渐析出晶体,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30℃时析出100gM,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不是水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8.(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M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为b,A错误。
    B、硝酸铵溶解吸热,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N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为a,升温N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B错误。
    C、M的饱和溶液即为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M(b)溶解度小于N(a)溶解度,则溶剂质量M>N,D正确。
    故选:D。
    69.(2020·黑龙江牡丹江·)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
    B.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70℃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44g,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70℃时,C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应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70℃时,B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下面,应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C两点对应溶液的都是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定值,所以,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70.(2020·潍坊·初三三模)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A正确;
    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B正确;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71.(2020·江苏一模)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于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从乙溶液中提取乙物质,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C.t1℃时,等质量的乙和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相等
    D.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0g甲溶液
    【答案】C
    【解析】
    A、据图可以看出,在温度小于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不符合题意;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从乙溶液中提取乙物质,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乙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相等,但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D、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中最多加入20g甲物质,故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50g +10g =60g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2020·山东二模)下图表中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33.3
    41.4
    50.4
    55.2

    20.9
    45.8
    85.5
    110
    A.由上表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50.4g
    B.甲、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是乙
    C.烧杯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甲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33.3g
    D.甲、乙的溶解度可能相等的温度范围为30~50℃之间
    【答案】D
    【解析】
    A、由表可知,50°C时, 甲的溶解度为50.4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是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烧杯A中是60°C时含有100g水的甲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10°C时,有晶体析出,说明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3.3g+100g = 133.3g,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10~30°C之间,甲从33.3g增加到41.4g,在10~ 30°C之间,乙从20.9g增加到45.8g,在此温度范围内两者的溶解度可能相等,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30°C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3.(2020·广东初三二模)下图是固体物质a b c(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 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
    B.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a b 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150ga b c的饱和溶液从t3℃降至t1℃,a析出晶体最多
    【答案】D
    【解析】
    A、t1℃时,a、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100%≈16.7% ,不符合题意;
    B、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降温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C、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b>a=c错误,因为降温后a的溶解度大于b,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不符合题意;
    D、150g 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至t1℃,a析出晶体最多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故选D。
    74.(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将乙溶液中的溶质结晶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____。
    (3)t2℃时,将甲、乙、丙各30g分别充分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4)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答案】(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
    (3)甲=乙>丙 甲、乙
    (4)甲=丙>乙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交点P的含义是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将乙溶液中的溶质结晶的方法通常是蒸发结晶;
    (3)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等于40g,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将甲、乙、丙各30g分别充分溶于100g水中,甲、乙固体全部溶解,丙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其中甲、乙是不饱和溶液;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中,甲、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相等且最大,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将它们分别升温至t2℃,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75.(2020·山东初三二模)氯化铵、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2)要使50℃时的硫酸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蒸发溶剂
    B 增加溶剂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3)如图二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氯化铵饱和溶液的烧杯中(无剩余晶体),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中试管外壁会发烫,这时烧杯中的氯化铵溶液中一定不变的量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溶液温度 ②溶质质量 ③溶剂质量 ④溶解度 ⑤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2 (2)A、C (3)②③⑤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硫酸钠,所以溶质是50g,溶剂是100g,答案是1:2;
    (2)通过图像可以观察到,硫酸钠在20~40℃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在40℃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会有晶体析出。所以对于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来说,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者通过降温来得到硫酸钠晶体,故选A、C。
    (3)镁和稀硫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会导致氯化铵溶液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氯化铵溶解度会变大;但整个过程并没有新溶质的增加,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故选②③⑤。
    【点睛】
    硫酸钠曲线出现两段变化,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分段分析温度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因为在40℃以后,尽管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仍然减小,但减少的程度并不明显,因此最好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在有关质量分数的定量判断时,把握好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量是否改变即可做出判断。
    76.(2020·江西初三一模)图一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的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10mL”“25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4)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双选)。
    A 甲中的溶质一定是硝酸钾 B 乙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t可能为24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1)24 ℃ (2)蒸发结晶 (3)25mL (4)BD
    【解析】
    (1)由图一可知,在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 24 ℃;
    (2)“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氯化钠的质量=5g×80%=4g,水的体积约11.1毫升,大于10mL小于25 毫升,因此溶解时应选择25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故答案为:25mL;
    (4)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
    A.因为温度未知,故无法判断烧杯中的溶质,故A错误;
    B.乙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
    C.在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因为烧杯乙中的固体剩余,t不可能为24,故C错误;
    D.因为乙中有有固体未溶解,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77.(2020·广东初三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进行检验,若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_____。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
    ②t2℃时,把50g 甲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_____。
    ③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④试管中放有氧化钙,烧杯中为X 的饱和溶液,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烧杯中有固体 X析出,则 X为_____(选填“甲、乙、丙”)。
    【答案】(1)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肥皂水 泡沫丰富,浮渣少 煮沸
    (2)①在温度为 t1°C 时,甲和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75g
    ③降温结晶
    ④丙
    【解析】
    (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加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沉降;
    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肥皂水进行检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加热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所以,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2)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甲中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5g,所以得到的溶液的质量=50g+25g=75g;
    ③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④如图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丙,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78.(2020·营口市第四中学初三一模)t2℃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 80g 分别放到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 恢复到 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M 点的含义是_____。
    (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 15g 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3)将 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 两溶液质量:甲<乙
    C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 t1℃对应的温度为 40℃,则 t2对应的温度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大于 40℃
    B 小于 40℃
    C 无法确定
    【答案】(1)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3)AB
    (4)A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3)A、降低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甲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无溶质析出,两溶液质量甲<乙,符合题意;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所以降温后,两溶液中溶剂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降温后甲析出晶体,是饱和的;乙不析出晶体,是不饱和的,甲物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t2℃时的溶解度,由于乙的溶解度数值不确定,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故选AB;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三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
    79.(2020·广东初三二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填“A”或“B”)的溶液。
    (2)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填“甲”或“乙”)。
    (3)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4)图4中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入适量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5)P点的含义是_____。
    【答案】(1)B
    (2)甲
    (3)33.3%
    (4)刚开始有固体析出,之后又慢慢溶解
    (5)20℃甲乙溶解度相等,为25g
    【解析】
    (1)由图可知,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B始终有固体未溶解,为饱和溶液,故填:B。
    (2)由图2和图3可知,温度升高,A溶解度变大,与图1中甲相对应,故填:甲。
    (3)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3.3%,故填:33.3%。
    (4)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4中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入适量水,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烧杯中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待烧杯冷却室温,固体又慢慢溶解,故填:刚开始有固体析出,之后又慢慢溶解。
    (5)由图可知,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为25g,故填:20℃甲乙溶解度相等,为25g。

    80.(2020·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量取液体;烧杯:混合;玻璃棒:搅拌,故不需要酒精灯。
    故选B。
    81.(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铁架台 D.玻璃棒
    【答案】C
    【解析】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不符合题意;
    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铁架台,符合题意;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2020·海南海口·初三二模)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
    【答案】D
    【解析】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83.(2020·辽宁沈阳·初三一模)为了迎接全面复工,某工厂要配制0. 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1000g对车间进行消毒,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称取0. 5g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
    B.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C.称取0. 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
    D.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答案】B
    【解析】
    A、首先溶质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不能达到题目要求的溶液质量1000g,其次0.5g过氧乙酸、溶于l00g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是0.5%,故A错误;
    B、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0.5%,故B正确;
    C、首先这样配得的溶液质量不是1000g,其次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是0.5%,故C错误;
    D、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故D错误。
    故选B。
    84.(2020·山东初三二模)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欲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8g,量取水50mL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偏大
    D.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可以配得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6%=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8g=42g(合42mL),故A错误;
    B、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正确。
    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100%,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3%,不能配得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85.(2020·广东一模)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NaCl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右,可向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B.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配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洁净干燥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答案】A
    【解析】
    A、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洁净干燥,以防止带入杂质或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6.(2020·重庆初三一模)同学们了解到干电池外壳含锌,为测定其中锌的含量,小张,小李,小曾三位同学分别配置稀硫酸与光亮的电池外壳反应。他们需要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500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已知浓硫酸密度1.84g/mL),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mL。
    【答案】27.17 450
    【解析】(1)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500g×9.8%=ρ·V·98%。得V=27.17,需要水的质量=500g-1.84g/mL×27.17 mL,解得需要水的质量为450g,故需要水的体积为450 mL。
    87.(2020·平凉市第七中学二模)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写出P点的含义: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方法提纯A;
    (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
    (4)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_____g水。
    【答案】(1)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都是60g
    (2)降温结晶
    (3)B>C>A
    (4)150
    【解析】
    (1)P点是t2℃时,A和C的交点,含义: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都是60g;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比B大,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100%,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4)设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100g×10%=(x+100g)×4%,x=150g。
    88.(2020·广西初三三模)在实验室里,用NaC1固体配制100g10%的NaC1溶液,操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
    (2)以上操作图按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填序号);
    (4)配制该溶液需要用_______mL的量筒(填“50”、“100”或“200”)量取水(p水=1g/mL);
    (5)配制该溶液过程中,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
    A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B用于溶解NaC1固体的烧杯内壁带有水滴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答案】(1)托盘天平 (2)④②③⑤①
    (3)② (4)100 (5)AC
    【解析】
    (1)标有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托盘天平。
    (2)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为④②③⑤①。
    (3)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4)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合9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5)A.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于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带有水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89.(2020·江苏初三三模)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g。
    (5)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实验的主要步骤: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答案】(1)量筒
    (2)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ab (4)100 (5)ac
    【解析】
    (1)通过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为量筒;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a、在配置溶液时称量药品的过程中,我们是先放好砝码和游码,再加入药品,若放反了,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在其他操作的正确的情况下,配出的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偏小,符合题意;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导致实际溶剂的量大于需要加入的溶剂的量,导致配出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会造成溶液的量减少,但是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ab;
    (4)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的质量为7.5g÷5%=150g,需要水的质量是150g-50g=100g,因此此处填100;
    (5)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正确;
    b、当蒸发皿里出现大量固体,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错误;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正确;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ac。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