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2-2023学年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772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2-2023学年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772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2-2023学年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772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2-2023学年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1~4题20分)
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圣贤对话,冲动时;迷惘时,给你方向,给你陪伴;痛苦时(ān wèi);挫折时,给你信心,给你力量。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了庸常,许多人拥有了对生命的热忱,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书是画卷,________;书是桥梁;书是翅膀,________。让我们持之以恒地用书卷为自己赋能,让书香浸润人生!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ān wèi)
②热忱
(2)下面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排序为: (填序号)。
①让人心游万仞
②让人思接千里
③让人心旷神怡
2.(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________,________”,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告诉人们
[乙]塞罕坝三代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用实际行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生动诠释。
[丙]胜日寻秋,北戴河鸽子窝湿地水波粼粼,水草丰茂,白鹤踏浪。秋水,秋光,秋色,沿湖边而行,一幅婉约明丽的秋景图便徐徐展现于眼前。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
(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文字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课文中 (人名)的名篇《 》。
3.(4分)阅读下面语段,结合语段中妙用动词的例子,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课文中一些语句的动词运用得准确传神,极富情趣。比如朱自清《春》“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写草屋像人一样“不作声”,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 ;又比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中的“ ”, 。一个个动词,将事物的形态神韵通通描摹出来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4.(6分)七年级(1)班准备创立班刊《文学与少年》。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共同设计的班刊版面,其中有一个栏目尚未确定,请你进行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
(2)班刊文字组需要你去邀请一位作家为班刊写一段寄语。见到作家时,你会对他说:“ ”
二、(5~20题50分)
5.(6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点明了写作此诗时的背景。
B.首句点出了诗人闻讯的时节——暮春。
C.次句中“五溪”一词表明了左迁之地的偏远。
D.三四句想象大胆,从侧面表露了诗人的情感。
(2)请对诗中的“啼”字进行简要赏析。
6.(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穿井得一人 | 穿: |
②家无井而出溉汲 | 溉: |
③及其家穿井 | 及: |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选文中的讹传是怎样形成的?
(4)从选文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7.(11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小题。
陕北的秋
①立秋风爽,陕北大地开始变得丰饶而斑斓。
②清晨,白雾从山谷里升起,悄悄地蒸腾在梁峁(黄土高原地貌),一团团地漫溢,犹如数不清的羊肚子巾白得温润,纯得悦目,像是上天抖开的圣洁的衣裳。
③坐在硷畔上看缭绕的白雾,吃着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便蔓延开来。栅栏上的牵牛花儿吹起了紫色小喇叭;菜园里的黄瓜、白菜、茄子、辣子、西红柿挂着露水,以新鲜的模样等待阳光抚摸,咪咪叫着卧在了小凳旁;红的鸡、白的鸡;椋鸟在栅栏上翘起黄尾巴,叫出一串串花腔。
④日头升起几竿子高,雾气渐渐遁去了踪影。山上山下变得碧汪汪、亮晃晃的。田野上淡黄和深绿参差。糜子顶着卷发,谷穗儿低垂,宽宽的翅膀把天空擦得异常清澈。
⑤走在馨风荡漾的山里,犹如踩在了软绵绵的花海之上。那黄格灿灿蓝格英英、白格生生、紫格楚楚的花儿,铺在路边,挂在塄上,一片片一簇簇一堆堆地妖娆,挂着衣袖,拦着眼睛,让人舍不得,离不开。举目远望,明艳在山峁之上,美如锦缎。
⑥山里长满了树,秋风卷起哗哗声响。结满小红灯笼的是苹果树,绿玉般压弯枝头的是梨树,碎玛瑙般一串串的是枣树。看着眼馋,走到树下,便有提了篮子的妇女走来,笑盈盈地说:“山里瓜果梨枣多,不吃就烂在地里啦。”
⑦相逢就是缘,上门便是客。无论是否相识,赶上饭点儿,只见院子外的硷畔上灿烂着一大片格桑花。她踢开跑来的狗儿,赶走树下的鸡娃,端上瓜果,泡上茶水,不一会儿就端上酸汤剁荞面。酸汤浮了油花花儿,飘出野葱野蒜特有的香,入口即化。天上白云飘动,坡上林草葳蕤,淳朴的民风,宁静的旷野,夫妻俩直把我送上山梁,目送我远去。
⑧黄昏来了,炊烟扶摇在村庄上空,牛儿羊儿从山道上成群结队地归来,和山里人谈农桑光景,享清风吹拂。不知不觉间,无名鸟儿时远时近地啼啭,四周溅起了虫儿们的低吟浅唱
⑨睡在土窑洞里,有种安逸和踏实。靠着玻璃窗,看月儿一寸寸地爬上东山,给院子抹上霜白。蜘蛛在窑檐上编出了白丝大床,葡萄架上的蝈蝈还在嘶鸣,心思绵延,忽然就有信天游的歌声隐约传来:
⑩三更子月儿树梢儿上动,花棱儿窗子呀格外明……
(1)请在选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陕北大地丰饶与斑斓特点的句子。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请依据下面小贴士,对选文第⑤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小贴士:选文第⑤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触觉,有视觉。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小题。
补鞋能补出的幸福
①我妈进城看到市场里补鞋子的生意怪好,也想干。于是跑到乌鲁木齐把补鞋的全套工具搬回了家,往那儿一放一整个冬天
ㅤㅤ②还是我叔叔厉害,他不怕臭。而且他才是真正的无师自通,在把我们全家人的每一双鞋子都钉上鞋掌后,张罗张罗领了执照开了张。可怜的喀吾图老乡们不明真相,看他头发那么白,信任得不得了,纷纷把鞋子送来供他练习。看他煞有介事、叮叮当当地又敲又砸,零花钱赚了几个不说,对补鞋,要像模像样大干一场。她想让我去提这趟货,我才不干呢!一个女孩,左手拎一串鞋底子,脖子上还挂几卷麻线,未免有些……反正我一开始就反对补鞋子,嫌丢人。
ㅤㅤ③而我叔叔,最丢人的事莫过于别人把补好的鞋子又拿来返修。好在村子小,人情浓,大家也不好意思明说,照样付了钱,悄悄拿回家自己想法子修改。哪怕是连我叔叔自己都看不过去的某些作品,也能被面不改色地穿走。
ㅤㅤ④至于第二丢人的,则是手脚太慢。推开我家店门一看,满房子都是拎着破鞋子的人
ㅤㅤ⑤不急的话,大家都不急。但要急呀,赶巧都急到一块儿去了——这个急着要上班;那个急着赶车,一会儿出去探头看一眼,还有三个多小时的骑马路程,怕天黑了看不到路……情况混乱。这个嚷,纷纷把自己的臭鞋子往叔叔鼻子前面凑。
ㅤㅤ⑥看吧,房子里那是一片混乱。有人笑,有人叫,趿拉着我们家给顾客提供的拖鞋匆匆走了。而另一位也趿拉着我家拖鞋的人,则又把拖鞋给穿坏了,一刻不敢松懈地保护着我叔,唯恐在即将大功告成的关键时刻又沦遭刚才那双——眼看只差半分钟就补好了
ㅤㅤ⑦更多的人在见缝插针,我叔叔刚放下锥子去拿剪刀的那会儿工夫,啪地把鞋子递过要你“抽空”钉个钉子。等他再放下剪刀去拿锥子时,再给那个敲一敲。弄来弄去连自己原先正修着的那一双该修哪儿了都给忘记了,最后干脆是放到哪儿了都不知道了。鞋主人简直快吐血了,一边跑出去看车,再大喊一声:“再等一等
ㅤㅤ⑧更多的人则铆足劲齐声大喊:“快点——快点——决点——”
ㅤㅤ⑨我妈常说,这生意还是别做了,钱没赚几个,又吵又闹,何苦来着?我叔说,放在那儿干啥?
ㅤㅤ⑩补鞋子的确赚不了多大的钱,更何况是我叔叔这样的笨蛋在补。但那毕竟是在做有希望的事呀。我喜欢并依赖这样的生活,有希望的,在我自己的家里的生活——我想我永远不会失去这种希望和乐趣了。我妈说了嘛!补鞋子那一套家什谁也不给,就给娟儿留着。
(1)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如表。
选文人物 | 对待补鞋的态度 |
妈妈 | ① |
叔叔 | ② |
我 | ③ |
(2)“我”为什么说叔叔补鞋是“真正的无师自通”?
(3)选文中的“叔叔”是个怎样的人?
(4)你如何理解选文题目中的“幸福”?请结合透文内容简要说说。
9.(2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小题。
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上面三幅连环画取材于《 》,讲述的故事是 。
10.(4分)阅读下面从《朝花夕拾》中摘录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摘录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摘录二: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呵斥,甚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1)雪后“我”常在百草园做什么有趣的事?
(2)什么样的书能够让孩子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呢?请简要说说。
三、(21题50分)
11.(50分)作文。
亲爱的同学,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个学期,爸爸妈妈陪伴着你照随着你……但有时也会忽视你误解你。请你回顾这一学期中与爸爸妈相处的经历,结合自身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4题20分)
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圣贤对话,冲动时;迷惘时,给你方向,给你陪伴;痛苦时(ān wèi);挫折时,给你信心,给你力量。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了庸常,许多人拥有了对生命的热忱,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书是画卷,________;书是桥梁;书是翅膀,________。让我们持之以恒地用书卷为自己赋能,让书香浸润人生!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ān wèi) 安慰
②热忱 rè chén
(2)下面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排序为: ③②① (填序号)。
①让人心游万仞
②让人思接千里
③让人心旷神怡
【解答】答案:
(1)①安慰;②rè chén。
(2)③②①
2.(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________,________”,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告诉人们
[乙]塞罕坝三代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用实际行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生动诠释。
[丙]胜日寻秋,北戴河鸽子窝湿地水波粼粼,水草丰茂,白鹤踏浪。秋水,秋光,秋色,沿湖边而行,一幅婉约明丽的秋景图便徐徐展现于眼前。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文字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课文中 刘禹锡 (人名)的名篇《 秋词 》。
【解答】答案: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3)刘禹锡 秋词
3.(4分)阅读下面语段,结合语段中妙用动词的例子,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课文中一些语句的动词运用得准确传神,极富情趣。比如朱自清《春》“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写草屋像人一样“不作声”,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低唱 ”, 写油蛉像人一样“唱歌”,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油蛉的叫声在孩子心中的动听、有趣 ;又比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中的“ 闪着 ”, 写街灯像明星一样闪烁,描绘出街灯发光的情景 。一个个动词,将事物的形态神韵通通描摹出来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解答】答案:
低唱 写油蛉像人一样“唱歌”、有趣 写街灯像明星一样闪烁
4.(6分)七年级(1)班准备创立班刊《文学与少年》。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共同设计的班刊版面,其中有一个栏目尚未确定,请你进行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
(2)班刊文字组需要你去邀请一位作家为班刊写一段寄语。见到作家时,你会对他说:“ ×先生,您好!我是××中学七年级(1)班的××。我们班准备创立班刊《文学与少年》,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的作品,想请您为我们的班刊写一段寄语。请问,您方便吗? ”
【解答】答案:
(1)示例:栏目名称:读书感悟
设计意图:刊登同学们的读后感,交流阅读感受。
(2)示例:×先生,您好。我们班准备创立班刊《文学与少年》,想请您为我们的班刊写一段寄语,您方便吗?
二、(5~20题50分)
5.(6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题点明了写作此诗时的背景。
B.首句点出了诗人闻讯的时节——暮春。
C.次句中“五溪”一词表明了左迁之地的偏远。
D.三四句想象大胆,从侧面表露了诗人的情感。
(2)请对诗中的“啼”字进行简要赏析。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从侧面表露了诗人的情感”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能力。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离别之恨在内,也就融情入景,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切合当时情事。不着悲痛之语。
答案:
(1)D
(2)“啼”字从听觉上进行描写,子规叫着“不如归去”,渲染出悲凉之意。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6.(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穿井得一人 | 穿: 开凿 |
②家无井而出溉汲 | 溉: 灌溉 |
③及其家穿井 | 及: 等到 |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选文中的讹传是怎样形成的?
(4)从选文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穿:开凿。
②句意:要到外面打水浇灌田地。溉:灌溉。
③句意: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及:等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道,讲述;闻。句意: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②重点词:得,得到。非。于,在。句意: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丁氏说“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说明传播的人没有结合语境。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此题的答题角度有两个,不能人云亦云,传闻是否合情合理,与人交流时、清晰。可以概括为:传言不要轻信。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答案:
(1)①开凿;②灌溉。
(2)①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②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发现)一个人。
(3)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误传。
(4)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7.(11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小题。
陕北的秋
①立秋风爽,陕北大地开始变得丰饶而斑斓。
②清晨,白雾从山谷里升起,悄悄地蒸腾在梁峁(黄土高原地貌),一团团地漫溢,犹如数不清的羊肚子巾白得温润,纯得悦目,像是上天抖开的圣洁的衣裳。
③坐在硷畔上看缭绕的白雾,吃着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便蔓延开来。栅栏上的牵牛花儿吹起了紫色小喇叭;菜园里的黄瓜、白菜、茄子、辣子、西红柿挂着露水,以新鲜的模样等待阳光抚摸,咪咪叫着卧在了小凳旁;红的鸡、白的鸡;椋鸟在栅栏上翘起黄尾巴,叫出一串串花腔。
④日头升起几竿子高,雾气渐渐遁去了踪影。山上山下变得碧汪汪、亮晃晃的。田野上淡黄和深绿参差。糜子顶着卷发,谷穗儿低垂,宽宽的翅膀把天空擦得异常清澈。
⑤走在馨风荡漾的山里,犹如踩在了软绵绵的花海之上。那黄格灿灿蓝格英英、白格生生、紫格楚楚的花儿,铺在路边,挂在塄上,一片片一簇簇一堆堆地妖娆,挂着衣袖,拦着眼睛,让人舍不得,离不开。举目远望,明艳在山峁之上,美如锦缎。
⑥山里长满了树,秋风卷起哗哗声响。结满小红灯笼的是苹果树,绿玉般压弯枝头的是梨树,碎玛瑙般一串串的是枣树。看着眼馋,走到树下,便有提了篮子的妇女走来,笑盈盈地说:“山里瓜果梨枣多,不吃就烂在地里啦。”
⑦相逢就是缘,上门便是客。无论是否相识,赶上饭点儿,只见院子外的硷畔上灿烂着一大片格桑花。她踢开跑来的狗儿,赶走树下的鸡娃,端上瓜果,泡上茶水,不一会儿就端上酸汤剁荞面。酸汤浮了油花花儿,飘出野葱野蒜特有的香,入口即化。天上白云飘动,坡上林草葳蕤,淳朴的民风,宁静的旷野,夫妻俩直把我送上山梁,目送我远去。
⑧黄昏来了,炊烟扶摇在村庄上空,牛儿羊儿从山道上成群结队地归来,和山里人谈农桑光景,享清风吹拂。不知不觉间,无名鸟儿时远时近地啼啭,四周溅起了虫儿们的低吟浅唱
⑨睡在土窑洞里,有种安逸和踏实。靠着玻璃窗,看月儿一寸寸地爬上东山,给院子抹上霜白。蜘蛛在窑檐上编出了白丝大床,葡萄架上的蝈蝈还在嘶鸣,心思绵延,忽然就有信天游的歌声隐约传来:
⑩三更子月儿树梢儿上动,花棱儿窗子呀格外明……
(1)请在选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陕北大地丰饶与斑斓特点的句子。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请依据下面小贴士,对选文第⑤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小贴士:选文第⑤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触觉,有视觉。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文中能够体现陕北大地丰饶与斑斓特点的句子很多,绿玉般压弯枝头的是梨树,碎玛瑙般一串串的是枣树;“红”“绿”等描写颜色的词语体现了陕北大地斑斓的特点。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犹如数不清的羊肚子巾”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绾在树的头上、裹在村庄的头上”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清晨大地上白雾弥漫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铺在路边,挂在塄上”的花儿是近景描写,“馨风荡漾”是从嗅觉的角度描写,“黄格灿灿”的花儿等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4)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本文通过描写陕北的山谷里的白雾、花海、农人,表达了对陕北的秋的喜爱之情。
答案:
(1)结满小红灯笼的是苹果树,绿玉般压弯枝头的是梨树,碎玛瑙般一串串的是枣树。
(2)选文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并连用三个相同句式“……在……的头上”,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清晨大地上白雾弥漫的景象。
(3)选文第⑤段近景描写了“铺在路边,绽在地畔,远景描写了“一坡又一坡粉红粉红的荞麦花儿”;从嗅觉写“馨风荡漾”的山里,从视觉写“黄格灿灿”的花儿等,使读者阅读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陕北的秋的喜爱之情。
8.(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小题。
补鞋能补出的幸福
①我妈进城看到市场里补鞋子的生意怪好,也想干。于是跑到乌鲁木齐把补鞋的全套工具搬回了家,往那儿一放一整个冬天
ㅤㅤ②还是我叔叔厉害,他不怕臭。而且他才是真正的无师自通,在把我们全家人的每一双鞋子都钉上鞋掌后,张罗张罗领了执照开了张。可怜的喀吾图老乡们不明真相,看他头发那么白,信任得不得了,纷纷把鞋子送来供他练习。看他煞有介事、叮叮当当地又敲又砸,零花钱赚了几个不说,对补鞋,要像模像样大干一场。她想让我去提这趟货,我才不干呢!一个女孩,左手拎一串鞋底子,脖子上还挂几卷麻线,未免有些……反正我一开始就反对补鞋子,嫌丢人。
ㅤㅤ③而我叔叔,最丢人的事莫过于别人把补好的鞋子又拿来返修。好在村子小,人情浓,大家也不好意思明说,照样付了钱,悄悄拿回家自己想法子修改。哪怕是连我叔叔自己都看不过去的某些作品,也能被面不改色地穿走。
ㅤㅤ④至于第二丢人的,则是手脚太慢。推开我家店门一看,满房子都是拎着破鞋子的人
ㅤㅤ⑤不急的话,大家都不急。但要急呀,赶巧都急到一块儿去了——这个急着要上班;那个急着赶车,一会儿出去探头看一眼,还有三个多小时的骑马路程,怕天黑了看不到路……情况混乱。这个嚷,纷纷把自己的臭鞋子往叔叔鼻子前面凑。
ㅤㅤ⑥看吧,房子里那是一片混乱。有人笑,有人叫,趿拉着我们家给顾客提供的拖鞋匆匆走了。而另一位也趿拉着我家拖鞋的人,则又把拖鞋给穿坏了,一刻不敢松懈地保护着我叔,唯恐在即将大功告成的关键时刻又沦遭刚才那双——眼看只差半分钟就补好了
ㅤㅤ⑦更多的人在见缝插针,我叔叔刚放下锥子去拿剪刀的那会儿工夫,啪地把鞋子递过要你“抽空”钉个钉子。等他再放下剪刀去拿锥子时,再给那个敲一敲。弄来弄去连自己原先正修着的那一双该修哪儿了都给忘记了,最后干脆是放到哪儿了都不知道了。鞋主人简直快吐血了,一边跑出去看车,再大喊一声:“再等一等
ㅤㅤ⑧更多的人则铆足劲齐声大喊:“快点——快点——决点——”
ㅤㅤ⑨我妈常说,这生意还是别做了,钱没赚几个,又吵又闹,何苦来着?我叔说,放在那儿干啥?
ㅤㅤ⑩补鞋子的确赚不了多大的钱,更何况是我叔叔这样的笨蛋在补。但那毕竟是在做有希望的事呀。我喜欢并依赖这样的生活,有希望的,在我自己的家里的生活——我想我永远不会失去这种希望和乐趣了。我妈说了嘛!补鞋子那一套家什谁也不给,就给娟儿留着。
(1)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如表。
选文人物 | 对待补鞋的态度 |
妈妈 | ① 嫌臭 |
叔叔 | ② 安然自若 |
我 | ③ 嫌丢人 |
(2)“我”为什么说叔叔补鞋是“真正的无师自通”?
(3)选文中的“叔叔”是个怎样的人?
(4)你如何理解选文题目中的“幸福”?请结合透文内容简要说说。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我妈进城看到市场里补鞋子的生意怪好。于是跑到乌鲁木齐把补鞋的全套工具搬回了家,没法启动——她嫌人家鞋子臭”;结合“还是我叔叔厉害。而且他才是真正的无师自通,就自认实践到位,张罗张罗领了执照开了张”;结合“反正我一开始就反对补鞋子,③概括为:嫌丢人。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联系“在把我们全家人的每一双鞋子都钉上鞋掌后、功夫到家了,就把我们全家人的每一双鞋子都钉上了鞋掌。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还是我叔叔厉害。而且他才是真正的无师自通,就自认实践到位,张罗张罗领了执照开了张”“这个嚷,纷纷把自己的臭鞋子往叔叔鼻子前面凑”表现了叔叔是一个憨厚淳朴。“我妈常说,钱没赚几个,又吵又闹?我叔说?买都买回来了。“补鞋子的确赚不了多大的钱。但那毕竟是在做有希望的事呀”表现了叔叔还是一个对生活有憧憬的人。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赏析。联系“补鞋子的确赚不了多大的钱。但那毕竟是在做有希望的事呀”“好在村子小,就算干得不令人满意,照样付了钱,悄悄拿回家自己想法子修改,也能被面不改色地穿走”可知“幸福”的含义:第一层是劳动的幸福,即使只是补鞋,就是幸福的。虽然补鞋赚钱不多,达成目标。第三层是人与人之间包容和谐的幸福,村人还谢了又谢。
答案:
(1)①嫌臭;②安然自若(或“坦然接受”)
(2)叔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就把我们全家人的每一双鞋子都钉上了鞋掌。
(3)①叔叔是一个憨厚淳朴、任劳任怨的人,并且不怕场面的混乱。②他是一个心态平和的人,且每天都有很多人催着他。③叔叔还是一个对生活有憧憬的人,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可以看出。
(4)第一层是劳动的幸福。有活干,能自食其力。第二层是简单生活的幸福,但是叔叔很享受这种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希望的过程。从叔叔把村人的鞋补得不忍直视,自己回去改可以看出。
9.(2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小题。
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上面三幅连环画取材于《 西游记 》,讲述的故事是 三打白骨精 。
【解答】上面三幅连环画取材于《西游记》,讲述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是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行至白虎岭前,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先后变幻为村姑、老父,白骨精害怕,孙悟空把村姑。但唐僧却不辨人妖,连伤母女两命。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答案: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10.(4分)阅读下面从《朝花夕拾》中摘录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摘录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摘录二: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呵斥,甚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1)雪后“我”常在百草园做什么有趣的事?
(2)什么样的书能够让孩子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呢?请简要说说。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原文内容“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人迹罕至,只好来捕鸟,是不行的,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露出地面,下面撒些秕谷,人远远地牵着,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便罩住了”、塑雪罗汉。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今天也看这个,可以判断出:能够吸引孩子的书是:①图文并茂。②印刷精美,能吸引孩子的书,能够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的书。
答案:
(1)有趣的事有:拍雪人、塑雪罗汉。
(2)①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特点的书,充满童趣。③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生活。
三、(21题50分)
11.(50分)作文。
亲爱的同学,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个学期,爸爸妈妈陪伴着你照随着你……但有时也会忽视你误解你。请你回顾这一学期中与爸爸妈相处的经历,结合自身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解答】
我朋友圈里的父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我就不一样,并了解我的动态和状况,请让我说给大家听。
相较于别人家的父母,不会对我过于管束。学校安排我们坐大巴车春游时!”不一会儿爸爸就给我回复道:“小路痴别在外面迷路(笑脸),全车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父母有时还会转发一些帖子和消息。每次浏览到相关内容,可别再发这些东西了,一边回答“下次不会了”一边删除消息,我就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又有更新,还是那些无聊无用的东西。嗨!
当然,交流时的误会和不理解是难以避免的,我随手拍了张照片。没想到妈妈信以为真,整整一天时间不断给我发消息,生怕我想不开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不断跟她解释说自己没问题、自己好好的,我也疲惫不堪!
我很自豪能向父母开放我的朋友圈。虽然不免有些小误会小磕碰!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5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