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展开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动圈式话筒。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A. B.
C. D.
2.(2021·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机器人餐厅”的机器人为顾客送餐时的情景。机器人接到指令后,内部的电动机会驱动其底部的轮子将美食送到指定客人的桌边。制作电动机依据的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A. B.
C. D.
3.(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物理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机器、设备都是根据物理学原理制成的。利用右图所示实验的原理可以制成(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磁铁
4.(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 )
A.影响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大小的因素
B.影响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方向的因素
C.导线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D.影响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强弱的因素
二、多选题
5.(2021·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以下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一段时间后纸片会被烧焦,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滚摆上下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这一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C.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它们会互相靠近,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玻璃板上的铁屑有规则分布,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存在磁场
6.(2021·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理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
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B.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7.(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A.阿基米德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8.(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9.(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此次火箭发射过程大致分为持续加速冲出大气层、三级火箭一次关机滑行、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星箭分离,整个过程中通过观测站的雷达跟踪实时位置。在搭载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 )
A.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B.燃科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
C.跟踪雷达靠电磁波及时获取其实时位置
D.关闭发动机滑行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10.(2021·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避障、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又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红色火星上有了中国印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的
11.(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制动减速、从大气层外自由滑行进入返航轨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自由降落,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又经系列降落伞继续减速、在四台反推发动机保护下平稳着陆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整个过程中,舱壁的烧蚀材料、高性能隔热材料和舱内恒温系统的共同作用保持了返回舱内温度的正常;除“黑障”时段外,地面系统实时监测着返回舱的位置。在上述过程中,返回舱( )
A.在大气层外自由滑行的阶段仍受重力 B.在进入大气层之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外壁的烧蚀材料升华吸热以有效降温 D.位置是通过超声波被地面系统实时监测
参考答案:
1.D
【详解】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此装置中有电源,即通电后,小磁针会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中没有电源,当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此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实验是为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故C符合题意;
D.图中装置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该实验装置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利用此原理制造了电动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该实验装置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而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所以能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方向的因素,故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
5.AC
【详解】A.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的纸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一段时间后,光点处温度急剧升高,达到纸的燃点,纸片就会被烧焦,这说明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
B.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但在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C正确;
D.玻璃板上的铁屑有规则分布,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玻璃板平面内磁场的分布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故D错误。
故选AC。
6.AC
【详解】A.伽利略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A符合题意;
B.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出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标准大气压的值,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得出焦耳定律,故C符合题意;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7.CD
【详解】A.伽利略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A错误
B.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但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是托里拆利,故B错误
C.欧姆对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归纳出欧姆定律,是正确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是正确的。
故选CD
8.ACD
【详解】A.如图,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升华再凝华,故B错误;
C.图丙,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正电,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的
D.图丁,原来均匀的细铁屑靠近磁体时有规律地分布,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的。
故选ACD。
9.BCD
【详解】A.由题目中三级二次点火加速、三级二次关机进入末速修正段、卫星调姿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所以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是错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让卫星加速升空,故B符合题意;
C.跟踪雷达是靠电磁波及时获取其实时位置的,故C符合题意;
D.关闭发动机滑行时,卫星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0.ABC
【详解】A.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减速,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100m高度处悬停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0,则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电池阵,是用硅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连接制成的,故C正确;
D.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BC。
11.ABC
【详解】A.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在大气层滑行的返回舱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舱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符合题意;
C.外壁的烧蚀材料克服摩擦做功的过程中,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故C符合题意;
D.返回舱的位置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地面的实时监测系统,而不是超声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磁学(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这是一份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磁学(电和磁、信息的传递),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磁学(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电磁学(电和磁、信息的传递),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2电和磁、信息的传递: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2电和磁、信息的传递,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