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生物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6章素养检测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素养检测课件PPT,共24页。
第6章素养检测检测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已知在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物种A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出现物种B的化石,经过比较,得出以下观点,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观点是合理的( )①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早②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简单③物种A一定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的④物种A是陆生的,物种B是水生的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由题干可知,在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物种A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出现物种B的化石,物种A的化石出现在物种B的化石之前,说明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早,也能说明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简单,①②正确;物种A的化石出现在物种B的化石之前,物种A 比物种B出现得早,所以物种A一定不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的,③错误;不管物种A和物种B谁出现得早,都不能判断它们是陆生的还是水生的,因为水生生物有高等的类群,陆生生物也有低等的类群,④错误。故选A。A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B.协同进化是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错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才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A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3.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 )由于“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在相同药物剂量的条件下,甲的药效要强一些,药物的剂量越大,药物作用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甲、乙两者的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都成正比,B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4.[山东菏泽2021高一下期末]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逐渐证实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最原始的化石一定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化石C.鲸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结构相似,说明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以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化石是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A正确。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故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或能够利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的腐生型的异养生物,也就是生产者或分解者;消费者指的是依靠寄生或捕食的方式获取营养和能量的生物,故消费者的出现应晚于生产者,因此最原始的化石中可能不包含消费者的化石,B错误。鲸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结构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可推测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C正确。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以为进化学说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5.[重庆2021高一下期末]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蜴,当人类在这一地区引入一种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区域,绿色蜥蜴被迫迁移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从而形成适合在树上生活的护趾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代的繁衍已经进化形成新物种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变异,但是不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只是把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这种变异选择出来,B错误;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C错误;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有利于他们在树上生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6.[河北唐山2021高三下三模]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利用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小岛上的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每个小岛上的蜜旋木雀仍具有遗传变异的现象,小岛上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不同小岛上自然选择作用的方向也可能不同,故不同小岛上现存的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种群基因库,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不属于同一种群,B错误;小岛上的环境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进化方向的作用,C正确;利用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说明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7.[吉林通化2021高三下月考改编]绵羊的有角和无角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在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种群中雌雄比例大致相等,HH个体的比例为49%(不考虑自然选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为70%B.长期处在能稳定遗传的状态下,该种群是不会发生进化的C.该种群中,有角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70%D.该种群中,无角个体所占比例为9%在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种群中,个体数量非常多,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不发生突变和自然选择,也没有迁入和迁出,这种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能长期保持不变,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2,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2,Aa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根据HH个体的比例为49%,可计算出H基因频率为70%,h基因频率=1-70%=30%,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长期在能稳定遗传的状态下,基因频率不会改变,种群也就不会发生进化,B正确;根据H基因频率为70%,h基因频率为30%,可计算出hh基因型频率为9%,Hh基因型频率为42%,其中HH均有角,hh均无角,Hh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且雌雄比例大致相等,故Hh中一半有角、一半无角,种群中有角个体比例为49%+42%×50%=70%,有角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9%÷70%×100%=70%,种群中无角个体所占比例为9%+42%×50%=30%,C正确,D错误。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8.[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2021高三三模]选择系数反应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该基因型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则相关基因频率不变B.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选择系数可能不同C.选择系数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的进化速度越慢D.随新冠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减小根据题意可知,选择系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基因型的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某基因型选择系数越大,适应性越差,越容易被淘汰。选择系数反映了自然选择作用,即只要存在选择系数就存在自然选择,相关基因频率就要能发生改变,A错误;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适应性可能不同,故相同基因型选择系数可能不同,B正确;选择系数越大,自然选择作用越明显,基因频率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进化的概率就越大,但无法判断其对进化速度的影响,C错误;随新冠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增大,D错误。B9.某A岛屿上的鸟物种a因为地球板块运动,一部分被分别隔离到了B岛屿和C岛屿,形成了a1鸟种群和a2鸟种群,且与原来的a鸟种群彼此间都有地理障碍。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鸟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鸟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鸟种群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的全部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则将来b和c是同一物种B.a1鸟种群和a2鸟种群内均存在不同的变异类型,说明各自内部的不同类型存在协同进化,且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也存在协同进化C.若人们将B岛屿中的新鸟物种b带一部分回到A岛屿,再通过漫长的进化,将和鸟物种a形成同一物种D.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也有可能是由于大量中性突变积累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假设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的全部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但因两者发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进化为同一物种,A错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鸟种群a与新鸟种群b已经是两个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即使放到同一地区也不会进化为同一物种,C错误;有些学者认为生物进化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D正确。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0.马利筋(一种植物)含有的强心苷对鸟兽有毒,而斑蝶却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同时还有另一种蝶类,其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但没有怪味。以下说法不能推出的是( )A.马利筋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B.斑蝶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能力C.类似斑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味,易被食虫鸟捕食D.马利筋与斑蝶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由题意可知,马利筋含有的强心苷对鸟兽有毒,说明其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A正确;斑蝶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说明斑蛛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能力,B正确;类似斑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味,但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所以不容易被食虫鸟捕食,C错误;马利筋与斑蝶属于捕食关系,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1.[江苏海安高级中学2020高一下月考]假设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毛个体数量与白毛个体数量相等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D.白毛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D请回答下列问题:(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丙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的结果。(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填“下降”或“上升”)。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___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_______的结果。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2.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甲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乙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丙所示。短喙自然选择下降 薄协同进化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 由题意可知,平底金苏雨树的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分析题图丙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长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减少,而短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增加,说明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短喙成为有利性状,所以该地区决定蝽蟓短喙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蝽蟓主要取食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导致其取食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减少,因此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下降。对无患子科植物而言,果实的果皮较薄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具体表现,这是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13.[江苏如皋2021高一下第三次调研]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开始分到甲箱和乙箱前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____________。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_性。(2)不同培养箱中的果蝇存在________隔离。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___________。(3)若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则甲、乙两品系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__多样性;若虽有交配的体色偏好,但不影响两者的交配行为或后代的可育性,则体现的是____________多样性。(4)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的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等位基因(A/a)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________箱。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种群 不定向地理 自然选择物种 遗传45.5 乙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一开始,分到甲箱和乙箱前的果蝇属于一个物种,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因此属于一个种群。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2)因为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因为食物的差异模拟了不同环境下的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使得两个群体的体色有很大差异。(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由于果蝇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若虽然果蝇在交配选择上有同体色偏好,但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4)甲、乙两箱中,E的基因频率均为65%,则e的基因频率均为3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5%×35%=45.5%。甲箱中,A的基因频率为61%,则a的基因频率为39%,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1%×39%=47.58%,纯合体出现的频率为1-47.58%=52.42 %;乙箱中,A的基因频率为95%,则a的基因频率为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95%×5%=9.5%,纯合体出现的频率为1-9.5%=90.5%。所以等位基因(A/a)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乙箱。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1.[浙江选考生物2021年1月·14]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故其有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形成新物种,B错误;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需要对不同的变异进行选择,C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各自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其基因库的变化不相同,D错误。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2.[河北生物2021·6]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长期进化过程中缝蝇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A正确;由③④两种行为对比可知,④可能是由③进化而来的一种仪式化的行为,但是④作为一种行为信息,仍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B错误,D正确;③可以求偶成功,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3.[湖南生物2021·8]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二者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变异在人工选择之前就已经存在,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人类按照喜好会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影响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4.[广东生物2021·8]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 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5%、85% B.25%、75% C.35%、65% D.45%、55%由题意可知,500只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均为纯合子。F、f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f的基因频率为1 500×2÷(2 000×2)×100%=75%,则F的基因频率为1-75%=25%,故选B。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5.[浙江生物2021年6月·9]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 C.随机交配 D.大的种群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基因,使有利基因频率增加,A正确;基因重组可以改变基因型频率,不改变基因频率,B错误;随机交配、大的种群是遗传平衡的条件,使种群基因频率世代稳定,C、D错误。A6.[天津理综2019·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 B考点2 协同进化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7.[广东理综2014·4]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A错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新题型预览8.(多选题)[河北保定2020高一下期末]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由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植物花冠筒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通过题图可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正确;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CD。BCD
第6章素养检测检测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已知在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物种A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出现物种B的化石,经过比较,得出以下观点,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观点是合理的( )①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早②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简单③物种A一定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的④物种A是陆生的,物种B是水生的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由题干可知,在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物种A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出现物种B的化石,物种A的化石出现在物种B的化石之前,说明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早,也能说明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简单,①②正确;物种A的化石出现在物种B的化石之前,物种A 比物种B出现得早,所以物种A一定不是从物种B进化而来的,③错误;不管物种A和物种B谁出现得早,都不能判断它们是陆生的还是水生的,因为水生生物有高等的类群,陆生生物也有低等的类群,④错误。故选A。A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B.协同进化是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错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才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A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3.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这种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图中的(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 )由于“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在相同药物剂量的条件下,甲的药效要强一些,药物的剂量越大,药物作用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甲、乙两者的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都成正比,B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4.[山东菏泽2021高一下期末]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逐渐证实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最原始的化石一定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化石C.鲸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结构相似,说明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以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化石是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A正确。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故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或能够利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的腐生型的异养生物,也就是生产者或分解者;消费者指的是依靠寄生或捕食的方式获取营养和能量的生物,故消费者的出现应晚于生产者,因此最原始的化石中可能不包含消费者的化石,B错误。鲸的鳍与人的上肢骨骼结构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可推测它们起源于共同的祖先,C正确。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以为进化学说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5.[重庆2021高一下期末]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蜴,当人类在这一地区引入一种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区域,绿色蜥蜴被迫迁移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从而形成适合在树上生活的护趾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代的繁衍已经进化形成新物种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变异,但是不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只是把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这种变异选择出来,B错误;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C错误;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有利于他们在树上生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6.[河北唐山2021高三下三模]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利用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小岛上的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B.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C.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D.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每个小岛上的蜜旋木雀仍具有遗传变异的现象,小岛上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不同小岛上自然选择作用的方向也可能不同,故不同小岛上现存的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种群基因库,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不属于同一种群,B错误;小岛上的环境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进化方向的作用,C正确;利用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说明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7.[吉林通化2021高三下月考改编]绵羊的有角和无角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在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种群中雌雄比例大致相等,HH个体的比例为49%(不考虑自然选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为70%B.长期处在能稳定遗传的状态下,该种群是不会发生进化的C.该种群中,有角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70%D.该种群中,无角个体所占比例为9%在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种群中,个体数量非常多,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不发生突变和自然选择,也没有迁入和迁出,这种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能长期保持不变,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2,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2,Aa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根据HH个体的比例为49%,可计算出H基因频率为70%,h基因频率=1-70%=30%,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长期在能稳定遗传的状态下,基因频率不会改变,种群也就不会发生进化,B正确;根据H基因频率为70%,h基因频率为30%,可计算出hh基因型频率为9%,Hh基因型频率为42%,其中HH均有角,hh均无角,Hh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且雌雄比例大致相等,故Hh中一半有角、一半无角,种群中有角个体比例为49%+42%×50%=70%,有角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9%÷70%×100%=70%,种群中无角个体所占比例为9%+42%×50%=30%,C正确,D错误。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8.[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2021高三三模]选择系数反应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该基因型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则相关基因频率不变B.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选择系数可能不同C.选择系数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的进化速度越慢D.随新冠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减小根据题意可知,选择系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基因型的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某基因型选择系数越大,适应性越差,越容易被淘汰。选择系数反映了自然选择作用,即只要存在选择系数就存在自然选择,相关基因频率就要能发生改变,A错误;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适应性可能不同,故相同基因型选择系数可能不同,B正确;选择系数越大,自然选择作用越明显,基因频率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进化的概率就越大,但无法判断其对进化速度的影响,C错误;随新冠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增大,D错误。B9.某A岛屿上的鸟物种a因为地球板块运动,一部分被分别隔离到了B岛屿和C岛屿,形成了a1鸟种群和a2鸟种群,且与原来的a鸟种群彼此间都有地理障碍。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鸟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鸟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鸟种群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的全部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则将来b和c是同一物种B.a1鸟种群和a2鸟种群内均存在不同的变异类型,说明各自内部的不同类型存在协同进化,且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也存在协同进化C.若人们将B岛屿中的新鸟物种b带一部分回到A岛屿,再通过漫长的进化,将和鸟物种a形成同一物种D.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也有可能是由于大量中性突变积累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假设a1鸟种群与a2鸟种群的全部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但因两者发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进化为同一物种,A错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鸟种群a与新鸟种群b已经是两个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即使放到同一地区也不会进化为同一物种,C错误;有些学者认为生物进化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D正确。D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0.马利筋(一种植物)含有的强心苷对鸟兽有毒,而斑蝶却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同时还有另一种蝶类,其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但没有怪味。以下说法不能推出的是( )A.马利筋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B.斑蝶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能力C.类似斑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味,易被食虫鸟捕食D.马利筋与斑蝶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由题意可知,马利筋含有的强心苷对鸟兽有毒,说明其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A正确;斑蝶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说明斑蛛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竞争能力,B正确;类似斑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味,但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所以不容易被食虫鸟捕食,C错误;马利筋与斑蝶属于捕食关系,捕食关系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1.[江苏海安高级中学2020高一下月考]假设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毛个体数量与白毛个体数量相等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D.白毛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D请回答下列问题:(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丙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的结果。(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填“下降”或“上升”)。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___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_______的结果。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2.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甲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乙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丙所示。短喙自然选择下降 薄协同进化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 由题意可知,平底金苏雨树的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分析题图丙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长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减少,而短喙蝽蟓的个体数逐渐增加,说明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短喙成为有利性状,所以该地区决定蝽蟓短喙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蝽蟓主要取食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导致其取食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减少,因此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下降。对无患子科植物而言,果实的果皮较薄的植物更容易延续后代。(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具体表现,这是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13.[江苏如皋2021高一下第三次调研]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开始分到甲箱和乙箱前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____________。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_性。(2)不同培养箱中的果蝇存在________隔离。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___________。(3)若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则甲、乙两品系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__多样性;若虽有交配的体色偏好,但不影响两者的交配行为或后代的可育性,则体现的是____________多样性。(4)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的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等位基因(A/a)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________箱。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种群 不定向地理 自然选择物种 遗传45.5 乙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速度(1)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一开始,分到甲箱和乙箱前的果蝇属于一个物种,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因此属于一个种群。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2)因为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因为食物的差异模拟了不同环境下的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使得两个群体的体色有很大差异。(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由于果蝇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若虽然果蝇在交配选择上有同体色偏好,但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4)甲、乙两箱中,E的基因频率均为65%,则e的基因频率均为3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5%×35%=45.5%。甲箱中,A的基因频率为61%,则a的基因频率为39%,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1%×39%=47.58%,纯合体出现的频率为1-47.58%=52.42 %;乙箱中,A的基因频率为95%,则a的基因频率为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95%×5%=9.5%,纯合体出现的频率为1-9.5%=90.5%。所以等位基因(A/a)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乙箱。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1.[浙江选考生物2021年1月·14]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故其有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形成新物种,B错误;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需要对不同的变异进行选择,C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各自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其基因库的变化不相同,D错误。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2.[河北生物2021·6]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长期进化过程中缝蝇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A正确;由③④两种行为对比可知,④可能是由③进化而来的一种仪式化的行为,但是④作为一种行为信息,仍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B错误,D正确;③可以求偶成功,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3.[湖南生物2021·8]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二者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变异在人工选择之前就已经存在,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人类按照喜好会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影响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4.[广东生物2021·8]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 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5%、85% B.25%、75% C.35%、65% D.45%、55%由题意可知,500只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均为纯合子。F、f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f的基因频率为1 500×2÷(2 000×2)×100%=75%,则F的基因频率为1-75%=25%,故选B。B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5.[浙江生物2021年6月·9]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 C.随机交配 D.大的种群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基因,使有利基因频率增加,A正确;基因重组可以改变基因型频率,不改变基因频率,B错误;随机交配、大的种群是遗传平衡的条件,使种群基因频率世代稳定,C、D错误。A6.[天津理综2019·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 B考点2 协同进化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刷真题7.[广东理综2014·4]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A错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C解析第6章素养检测新题型预览8.(多选题)[河北保定2020高一下期末]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由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植物花冠筒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通过题图可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正确;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CD。BC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