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骑鹅旅行记精品教案
展开课 题 |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 部编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 授课班级 |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默读课文,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2.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
学习重难点 | 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 ||||
学情分析 |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高,教学时,教师要指导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篇章,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整本童话名著,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用画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整本书的理解,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激发了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于文本内容及创作背景的兴趣。)
- (课件出示图片)
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幅图?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
生1:一个小男孩骑在鹅背上在天空飞翔,旁边是几只飞翔的大雁。
生2:我有一个问题,白鹅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
师:是啊,你的问题正是我们大家的疑问。这是怎样一个男孩呢?他怎么会骑在鹅身上呢?我们先来了解这本名著吧!
2.初步了解作品(课件出示)
《骑鹅旅行记》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讲述了一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的故事。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喜欢捉弄小动物,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随后又为了保护自家飞走的雄鹅而被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在整个旅行中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的美丽自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增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3.了解作者及背景(课件出示)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出生在瑞典莫尔巴卡庄园一个世袭贵族地主家庭,是瑞典女作家。她因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她的代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
她年幼时因下肢患疾,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4.板书课题导入: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概括文本内容,认识主要人物,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全文,为更好体会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1.自主学习,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跳读课文,圈画文中出现的人物,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试着列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3.学习效果检测。
①指名朗读课文,进行生字读音纠正。
②圈出的人物有:尼尔斯、麻雀、鸡鹅、大黑猫、牛、鹅,其中主要人物是尼尔斯,其它的次要人物都和尼尔斯发生了故事。
用小标题概括分别是:变成小人儿、被麻雀和公鸡嘲笑、被猫捉弄、被牛教训、骑鹅离家。(板书)
③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了解故事基本内容。
4.教师引导:小标题我们总结出来了,哪位同学能根据小标题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1】:尼尔斯变成小人以后被家里的动物嘲讽讥笑最后骑着白鹅飞走了。
【预设2】: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因为他以前对家里的小动物们并不好,所以他先是被麻雀和公鸡嘲笑,被猫捉弄,还被牛教训,最后不慎骑上家里的鹅离开了家。
学习任务三:围绕变化,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提示中的第一个学习要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环节主要围绕“变化”,引导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自主批画,小组合作探究,来感受变化前后的人物形象。)
-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件出示)
读读课文,说说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动物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尼尔斯自己心理感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简单做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观。
3.小组合作,梳理信息。
(1)提出学习要求(课件):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刚才的圈点批注,围绕动物们对尼尔斯的表现以及尼尔斯前后的变化,填写下面表格。
尼尔斯遇到了谁 | 动物们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 尼尔斯的心理感受(表现) |
|
|
|
|
|
|
|
|
|
|
|
|
|
|
|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好组内交流,教师巡观。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表格)
尼尔斯遇到了谁 | 动物们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 尼尔斯的心理感受(表现) |
麻雀 | 讥笑尼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 | 无法忍受,想摆脱他们 |
鸡鹅 | 鹅、鸡 围着他不停地叫“他活该”“你活该” | |
猫 | “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 恼怒、害怕、羞愧 |
牛 | “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 后悔 |
大雁、鹅 |
| 抱住鹅的脖子随鹅飞向了天空 |
(1)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2)其他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
(3)对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再交流讨论。
(4)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从动物们的语言、动作,感受他们对尼尔斯的态度以及他变身前后的变化。
5.教师提问:谁愿意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尼尔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1】:他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因为他原来经常扯过公鸡的鸡冠,揪猫的尾巴。
【预设2】:从“他用木鞋打牛,把马蜂放进牛的耳朵”可以看出他对动物并不友善。
【预设3】:从“抽走妈妈挤奶时坐的小凳子,伸脚绊倒提着奶桶的妈妈”可以看出尼尔斯爱搞恶作剧。
【预设4】:很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看到大雄鹅要跟着大雁们飞走的时候,他还会担心父母会伤心所以跑进鹅群,跟着鹅飞走了。
教师小结:同学特别棒,能够全方位来评价一个人,并且说得有理有据。
学习任务四:猜想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猜想情节内容,唤起学生对这些故事情节的好奇,从而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 (课件出示)
作品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猜它们又将讲述怎样的神奇。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鹤之舞表演大会”主要讲述了在大雁阿卡的帮助下,尼尔斯来到了库拉山,参加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的游艺大会。在表演大会上他见识了乌鸦的飞行舞、山兔的表演、大松鸡的啼鸣、马鹿的角斗、大雁的表演……同时,企图破坏表演大会的狐狸斯密尔也受到了“惩罚”。
“大海中的白银”主要讲述了在旅途快要结束的时候,大雁们来到了布胡斯省,正好目睹了马斯海岸边鲱鱼鱼汛的盛况。渔民们纷纷出海捕捞鲱鱼,丰收的鱼群就像波涛中的白银一般,令人们兴奋不已。大雁们带着尼尔斯在马斯海岸上空盘旋,让他分享人们收获“白银”的喜悦。
2..整本书阅读推荐: 作品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本童话书的目录吧!(课件出示小说目录)
课堂小结:
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飞禽走兽、各种人物和不同的地点,再加上作者有着无穷的想象力,阅读这本书一定会让你看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神奇世界。赶快去看看这本书吧!
自主作业:
尼尔斯就这样骑上了鹅,开始了一段精彩的旅行,在旅途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完成“任务三”阅读《骑鹅旅行记》的原著内容吧。
板书:
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善良勇敢
小学语文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案,共5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案,共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