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十堰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十堰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十堰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答案docx、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年度3月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 2.C 3.B4.首先说明了文学和历史的两处相通性之一:叙事性,并以怀特的观点对这两处叙事的相通性做了具体的阐释。接着阐释文学和历史相通性之二:想象性与情感性。最后得出了文学和历史的不同: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5.两者虽然都是编年体史书,但是《春秋》的成书时间早于《左传》,两本书作者不同,各自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所以主观情感不会相同,因此会对描述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注重事实,更客观,故只有事件“晋人,秦人围郑”,后者更关注人物;《左传》作为历史散文,文学性更强一些,所以作者在编书时会融入自己的一些想象,使之更具有想象性与情感性,所以更注重论辩艺术,人物形象更生动。【解析】 D.“所以目前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是一致的”错误,原文有“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述’……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据此可知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是不一致的。故选D。2.A.“决定性因素”错误,整体上说文学还比是历史的文学性要强,但文中“《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鈕麑自尽前的自白”“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也极具文学性,说是“决定性因素”过于绝对,不够准确。B. “这瓦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错误,原文有“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D. “而是事实存在的”错误,结合原文“比如安德森,他说国家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但这个想象共同体一旦存在,它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否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必要性”,可知葛兆光是说“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有时是“事实存在的”,并非一直是想象的。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历史书写是隐含了权力,隐含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书写。A.“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不符合作者“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的观点。B.“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即是说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表明“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符合材料二观点。C.巴尔扎克的话指进行文学创作,以文学作品表现法国社会的种种,是不能称为“历史”的。不符合“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观点。D. 安克斯密特的“本身没有意义”不符合“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的观点,“历史学家按照自己的逻辑”不符合“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这个观点。故选B。4.第一段,“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首先说明了文学和历史的相通性之一:叙事性,并以怀特的观点对二者叙事的相通性做了具体的阐释。第二段,“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接着阐释文学和历史相通性之二:想象性与情感性,并举例进行阐释。第三段,“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得出了文学和历史的不同: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5.《春秋》和《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后者是对前者的扩充,而且因为两本书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各自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所以主观情感不会相同,前者注重事实,更客观,故只有事件“晋人,秦人围郑”;后者更关注人物,二者描述的着重点有所不同; 《左传》作为历史散文,文学性更强一些,所以作者在编书时会融入自己的一些想象,使之更具有想象性与情感性所以更注重论辩艺术,人物形象更生动。 6.D 7 .C8..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1分)铺垫有以下几处:①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向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②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我想我恐怕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③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个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酌情给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9.①情节: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②主题: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的却是“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的善解人意,以及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每点3分)【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她对埃斯顿不具好感”错误。从费尔吉德脸上笑容、双颊发红、约定会面时间并介绍自己的近况等描写可知,她对埃斯顿颇具好感。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错误。本文的主旨是歌颂警长的善解人意、替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重要情节和作用的分析能力。 通过“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可知,暗示出警官应该把犯人拷在自己的左手上,而前文说到“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暗示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铺垫:由原文“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可知,通过对埃斯顿的神情描写,埃斯顿见到熟人时显得非常不自然,怕对方看出自己的身份。由原文“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可知,当问及多久能在华盛顿见面时,通过对埃斯顿的语言描写来暗示结局。由原文“这个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可知,通过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来暗示结局。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本文题目是“心与手”,本文的情节是叙述了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但是深层含义却是通过背靠在一起的手来表现那个真正的警官的心的故事,他为了缓解罪犯的尴尬,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而歌颂警官的善解人意,以及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 C 11.B. 12.B.(1)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你的呀。(2)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14.(1) 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2)孔子相信子贡能解国难;(3)子贡利用其它诸侯国急于争霸及诸侯国之间的仇怨矛盾心理,挑起了吴国和齐国的战争,化解了鲁国的国难。(每点一分)【解析】10.废举”是“贱买贵卖”的意思,要断开;“家累千金”是说子贡“家产积累千金”,不应断开。11.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配甲士三十人”错,应为“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三人”12.“子贡没有颜回贤能”说法错误,这是子贡谦虚的说法。13.(1)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你的呀。(重点词语“三”“成”“听”各1分,句意1分。) (2)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重点词语“尽”“困”“敝”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你的呀。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子贡游说吴王说:“如今,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再独自占有千辆战车的鲁国,和吴国来争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况且去援救鲁国,是显扬名声的事情;攻打齐国,是能获大利的事情。安抚泗水以北的各国诸侯,讨伐强暴的齐国,用来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做获利更大的了。名义上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阻阨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人是不会疑的。”吴王特别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国家多次打仗,弄得疲惫衰败,士兵不能忍耐;百姓怨恨国君,大臣内部发生变乱;伍子胥因谏诤被杀死,太宰嚭执政当权。现在大王果真能出兵辅佐吴王,以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宝物来获取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尊他,以表示对他的礼敬,他一定会攻打齐国。如果那场战争不能取胜,就是大王您的福气了。如果打胜了,他一定会带兵逼近晋国,请让我北上会见晋国国君,让他共同攻打它,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势力。等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非常高兴,答应照计行动。子贡回报吴王说:“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说:‘我很不走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力,触犯吴国而获罪,军队被打败,自身受屈辱,栖居在会稽山上,国家成了荒凉的废墟,仰赖大王的恩赐,使我能够捧着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另有其他的打算!’”吴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吴王就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化,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晋非常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俘虏了七个将军的士兵而不肯班师回国,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和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雄,晋国人攻击吴国,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作战。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连城门都守不住了,于是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随着供需情况转手谋取利润。他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曾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积累千金,最终死在齐国。 15.D 16.①早春时节,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不为贬谪所苦,在春游时感受山水自然之乐,人情朴野之纯,可见其开阔旷达的襟怀,由此表现黄州生活之乐,暗示朋友不必为自己担心,为尾联对故人的劝慰做了铺垫。这是间接回应朋友的关心。(3分)②尾联写作者与朋友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告诉朋友不必为朝廷召其还京多操心,这是直接回应朋友的关心。(3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5.“冀此排解被贬黄州的失落伤怀”有误,诗人虽被贬黄州,但在诗中作者写黄州之乐,并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告慰友人不必为他的处境担忧,不必为朝廷他还京多操心,体现的是诗人豁达的胸襟,并无“被贬黄州的失落伤怀”。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细节的理解分析能力。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但经后人辨析,其说有误);苏轼在这里借指老朋友们为他的复出奔走。最后两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朝廷召我还京多操心。【赏析】作者写这首诗时,来到黄州已两年了,想起一年前的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诗人心境荡漾。诗人敏感地发觉到旧友重游旧地,旧事却已如春梦逝去,这个惹人的烦恼只好任友情的温馨去轻轻地的排遣消融。起句是据前一年所感的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东风”这位信使就先自东门而入;此时,苏轼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想,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至于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接下去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忽出警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如侯鸟,有感于外界信息而动。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此从不懈怠,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人之如候鸟,正在于此,只不过人间的信息比自然季侯要复杂得多;但同样,人因有感而动,其中一切经历、一切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苏轼之所以有“人似秋鸿,事如春梦”之感,究其根源,是由于他遭受过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又正在贬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恋和烦恼,都强自推向“春梦了无痕”的虚无境地,以解脱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若就它在全诗中的关合来说,则妙在虚实离即之闻。人生也好,历史也好,每一片段都必须以下一个片断为目的,为了下一个片断的早日到来不能就此否定这一片断的自身,可改变一下视角,跳在时间之流的外面,平等地看待每一个片断。这样超越性的观照,得出“人似秋鸿来有信”的结论。朝一个方向直线流失的时间矢量变成了往复循环的圆转的意象,是自然的本真状态吧。只有人因为意识到“死”,所以才把时间看成一往不复的流逝矢量,对于其他自然物来说,时间的形态不是这样。比如对鸿雁来说,时间就是圆的,春天、秋天,转了一圈都会回来。如果人也能这样观照时间,则应该有更合理的人生态度。不要把过去看成现在的原因,过去的事犹如一场春梦,了无痕迹;也不要使现在为了将来而存在,现在该喝现在的酒,享受当下的温存。圆转的时间里应当有圆转的生活,就好像鸿雁那样,年年周而复始。“人似秋鸿”,实接首联;“事如春梦”,反照下文。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于是才有超然旷达、出郊寻春之举,于是才有下边四句所表达的春游之乐。而且通过物象与事象结合比照,则诗人的怀旧忆昔、感时伤世之情倍增。它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所在。“江城”指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既可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总之,他是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前一年访故友陈慥,有三位新交的朋友相送,春意涌上心头;这一年出郊寻春,又有潘丙、郭遘为伴,酒醺颜面。山水自然之乐,人情朴野之纯,完全可以驱除那些烦恼的往事,也完全可以冲淡甚至忘却他当时的困厄。所以,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但经后人辨析,其说有误);苏轼在这里借指老朋友们为他的复出奔走。最后两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朝廷召我还京多操心。苏轼“奋厉有当世志”,而且自信“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在神宗、哲宗两朝党争中几经起落,而其“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唯已之是信”(马永卿《元城语录》),又从不“俯身从众,卑论趋时”(《登州谢宣诏赴阙表》),遂使他一生陷于无边的灾难之中。苏轼对待历时三十年的灾难,总的态度是“随缘自适”,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刚开始的时候,他赴密州途中说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沁园春》词)的话,那时还有还朝的愿望。乌台诗案中他自料必死无疑,谁知未死。而贬去黄州,恍如隔世;经过这一次打击,“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他在黄州“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觉“不可胜悔”,“今虽改之,后必复作”,不如“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再从他在黄州的诗词文赋和种种活动看,他对起复还朝已失去信心。旧地重游,了如春梦;三杯白酒,一笑苍颜。这样无聊地打发日子,诗人是不甘心的,但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这个问题,作者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的,因此,苦闷就不可能排除,有时他采取了一种缘情自适,强为豁达的态度,写出了豪放清雄的诗篇,但依然掩盖不了内心的悒郁。因此,这首诗的结尾两句,不是牢骚,不是反语,是一种真情实感。苏轼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异于失意文士的消极避世。他的画像自题诗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也不应看作牢骚反话。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时,总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这是他度过一切灾难的精神力量。他临死时对儿子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人们敬仰他、纪念他,一个原因是他的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肠,一种开阔旷达的襟怀。17.(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18.A(3分。A项“笠翁对韵”在这里代指题目,不是书籍,应用引号;B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分号应该改逗号;D项,第一处问号应该改逗号,第二处问号可改逗号,也可改向号)19.D(3分。D项更合“沁芳”的景致和意境)20.【示例一】酒馆联①“酒管”和“酒馆”、“喝罢”和“喝吧”谐音双关,切合酒馆的行业特点;②"不管""酒管""喝罢"等采用口语化的表述,符合喝酒人的谈话风格;③“东不管西不管”“兴也罢衰也罢”语气豪放,符合人酒后的说话状态。(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示例二】药店联①选用"疾苦"和"药"等字,切合药馆的行业特点;②"药生尘"与药店的盈利目标形成反差,强化了世间无疾苦的美好愿望,体现出高尚的行业品德。(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有孔子“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主张,根据下句“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可知,此处强调中国人原意被称为“君子”,据此应填“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第二处,语境要说的是“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根据下文“治国、平天下”“齐家”“修身”的信息,可知应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三处,前文“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语境是一个因果复句,根据“与人人有关”“能够代代感应”强调其有效性,可知应填“成为有效遗嘱”。 22. 孔子的修身之道是一套完整科学的儒学思想体系(主干),其中包含个人修身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内容),是研究儒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性),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及现代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意义)。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要求把长句变为四个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孔子的修身之道是一套完整科学的儒学思想体系。然后把三个修饰语抽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及现代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是其意义,“包含个人修身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其内容,“研究儒家文化不可或缺”是其重要性。如果没有谓语,再在分句前加上相应的谓语动词,如“是”,这样就能分别独立成句。最后注意调整语序,按照内容、重要性和意义的顺序排列,使句子表达连贯顺畅。(主干句变换正确得2分,其余3句各1分。)23.【作文解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样貌,原材料以时间为背景,列举了几个时代代表性的青年形象,结合高一必修上相关内容,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以写演讲稿的形式,考查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Z世代青年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态度立意行文,凸显出时代的主旋律和国家的主流价值,均可。行文时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和行文特征。 【例文1】最美的青春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青春,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青春,是最美丽的年华。我们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我们有着别人没有的激情与活力,情感与性格。我们偶尔会叛逆,偶尔会放肆,偶尔会悲伤。我们会从兴高采烈忽尔就变得伤心失落。我们是那样的多愁善感,那样的天真善良。只因我们拥有这段最美的青春。青春,因奋斗而美。作为年轻无知的我们,自然离不开学习。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们是父母的骄傲与希望,是祖国的花朵。因此,我们心怀梦想与希望;带着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昂扬斗志;带着明天会更好的憧憬,为梦想,为希望而战。我们坚信着有一天会收获硕果。青春,因“年少轻狂”而美。我们是些初涉世事的少年,难免会年少轻狂,在别人前面总是逞强。我们缺乏经验,甚至在别人眼里都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孩。但是我们却未自卑,从未怕失败,永远带着向上的干劲,永不畏首畏尾,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行。或许,我们会因年少轻狂而吃不少苦,但我们有从头再来的毅力。相信,“年少轻狂”的我们终会走向成熟。青春,因遗憾而美。或许是因为我们太年轻,以至于不懂得去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好:父母的唠叨,我们以顶嘴角的态度留下遗憾;老师的关心,我们以叛逆的态度留下遗憾。到最后才猛然发现,自己错过了这些关怀。可是,就因为最后的醒悟,才让自己更加珍惜。青春,因离别而美。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相聚就有分离。在人生道路上,我会格外珍惜这些最纯真的友谊。是朋友们陪我度过了那么美好的时光,-路来不断鼓励自己,帮助自己。到离别时自然难舍这份情谊。可我们终要启程,离别时朋友的祝福与牵挂将永伴我们;我们对朋友的思念将增添一份淡淡的忧愁,也使我们更多愁善感。青春会因离别而美。这就是我们最美的青春,有奋斗,有逞强,有遗憾,有忧愁,有乐观。让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点燃智慧的焰,插上希望的翅膀,架起友谊的桥梁,一起去珍惜,去追逐,去放飞我们最美的青春。谢谢大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答案pdf、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