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共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八章 8.3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探究平均数的再认识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找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法:情境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提问:什么是平均数?回顾“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这一数学概念。
2、课件出示: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像50个,120厘米,3项,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平均数的概念、从生活中的信息引入平均数,进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情境引入,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观看 “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探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师:要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其实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算算每位选手的平均分,并排出名次。
师:同学们都算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算的。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①
选手2:(97+99+100+84+95)÷5=95.8(分)②
选手3:(90+98+87+85+90)÷5=90(分)③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就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实际观察、计算,再次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作用。)
师:想想在实际比赛中,是这样算平均分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出:有的评委打分太高或太低;去掉后再求平均就更具代表性了。
师:正因为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所以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样去掉后再求平均数就更有代表性了。
师:请你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选手1:(98+94+96)÷3=96(分)②
选手2:(97+99+95)÷3=97(分)①
选手3:(90+87+90)÷3=89(分)③
师:你发现什么了?
引导学生观察出:平均分都变了,名次也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利用实际的计分方法,让学生又回归到生活之中,感受平均数的波动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平均数真的很灵敏。
(设计意图:明确需要注意的事项,强化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平均数新知识的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基础巩固,提升培优,思维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