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17讲 名著阅读(二) 试卷 2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18讲 名著阅读(三) 试卷 20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19讲 作文审题、立意与选材 试卷 19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0讲 作文结构 试卷 17 次下载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1讲 作文语言 试卷 16 次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2讲 中考作文常见主题写作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2讲 中考作文常见主题写作,文件包含第22讲中考作文常见主题写作学生版docx、第22讲中考作文常见主题写作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策略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为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要尽可能把“网”撒得大一些、复习的要点梳理得细一点,在复习的内容上呈现求全求细不遗漏的特点。那么,第二轮复习的关键是对第一轮复习梳理出来的考点进行一个新的整合,使复习的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一、整合难点,实现新的突破所谓整合,就是把复习的重点与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的薄弱点、疑难点予以有机结合。经过第一轮复习的梳理与建构,以往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薄弱点基本暴露出来。对于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考生切不可视而不见,必须牢牢抓住。在确定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安排时间、多强化练习,从而通过第二轮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切实解决这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真正实现新的突破、新的提升。二、串联考点,实现解与练的融通所谓融通,是指第二轮复习要打破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阻隔,通过增强能力、提高素养这根主线,把分散的考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解与练的融通。比如,在语言运用这个专题中,压缩语段和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是两个比较关键的考点,也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考生失分较多的难点。 此外,还可以将答题要点与理解文本进行融通。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需要提升思维能力,要读懂文本,学会有层次、有步骤地读文章,把文本读深读透,更深刻地回答问题。 第22讲 中考作文常见主题写作知识点常见主题写作方法学习目标1、 学习挫折主题写作2、 学习亲情主题写作3、 学习节日主题写作 学习重点学习主题写作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主题写作考点1 挫折主题写作 成长是一个变化过程,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在写挫折类文章的时候,要详写变化的过程和感受。知识点1:素材类题目及素材1、遭遇挫折也是一种幸福倔强的我,别人的嘲讽也是一种动力,初中时候刚入学成绩不好,周末回家一个伯伯说“没指望你考上最好的高中,你只要考上高中就行了。”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一阵酸楚,我怎么就考不上好高中呢?不我一定可以,暗自下定决心,回校后更加努力。2.阳光总在风雨后学习一样东西(乐器)很苦很累,一次次想放弃,但在老师(同学、父母)的鼓励下,一次次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力和想成功的决心,最终成功了。 3、我的动力源 面对严峻的考试压力,想破罐子破摔,但父亲略显“冰冷”的严厉,让我赌气一定要成为一个越挫越勇的“战士”,这样的父爱反倒成了我战胜挫折路上的动力源。知识点2:挫折成长类写作结构1.遇到困难(略写)一一外因助力(详写)——解决困难(详写)一一成长启示(升华) 心理变化:失落(沮丧)等——有信心,坚持一一成功喜悦——感悟2.倒序手法 开头呈现结果(略写)——过渡句——遇到困难(略写)——外因助力(详写)——解决困难(详写)——成长启示(升华)【警句积累】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2.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一李白 3.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一贝多芬4.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汪国真5.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6.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例文】我的动力源前路究竟是光芒万丈,或是荆棘遍野;究竟是斑斓一片,或是险象丛生。殊不知,我的诗与远方还在何处,但当我怀揣着我的动力,依旧一往无前。步入初三,无数次晚自习放课后的夜晚,我都是麻木不仁地拖着灌了铅似的步伐走向家中的。有人常比喻中考就像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不知道掉下去会是多么惨痛的代价,可我知道唯有磨尖利刃,才能在考场上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来。可告诉我要这样做,又为何要这么做呢?我反反复复地询问着自己。暮色开始四合,天边的火烧云格外的赤热,晕着大红颜料的画笔在洁白的画布上渲染着大片大片的红光,夕阳微沉,便绽亮出金边似得光华。校门口低年级的学生陆陆续续进入校门,连着上了几天课的初三学生早已习以为常。我看到一个个子矮小的学弟,狼吞虎咽地吃着烧饼,一旁的母亲目光柔的出水,清明澄亮。我摸摸空荡荡的肚子,咬咬牙,冲进校门。当我再次放下做完的试卷,与桌角一旁高高的作业重叠在一起。突然觉得我们仿佛是困兽,而作业是高大的囚笼,将我们关押在不见天日的迷途中。白板上今日份的“英语十分钟”新鲜出炉,等待着我们品尝。眼神一扫而过,一句特别的话映入眼帘,犹如海上明灯,与其他句子词汇显得与众不同。“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我在心中不断默念这个句子,觉得既陌生又亲切,写完后,心情仍是久久无法平静。一个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遇见一个句子,既像在转角遇见一个形同陌路的生人,又像在街口恰巧遇见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或许在我的心中早早就有过这片刻的感受,但又何其难得能在这个恰到好处的时刻瞥见我心头所想。我不断思索,我现在这么拼命,努力,即使挤破头过独木桥也在所不惜,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老师开心?不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不是。为了与同窗好友为了分数争个“你死我活”?这些答案似乎都无法代表什么。可一想到未知的道路由我去选择,迷茫的未来由我去主宰,这似乎又能让我热血沸腾起来。前路或许会是穷途末路,也或许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乍见之欢,关键在于我自己的选择。当我再次彷徨,站在人生道路无所适从时,我总会想起那天晚上偶然让我遇见的一句话。“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这便是我的动力源,支持我走下去的灵魂希冀。 我的动力源“模拟考满分512,你呢?才考430分!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期末考了,你这个成绩该怎么办才好?”白天老师的训导还回响在耳畔,和着广州雨季特有的湿热和阵阵蟋蟀的聒噪,我仍在这百无聊赖的夜晚为期末考奋斗着。我瘫在椅子上,望着永远没有结果的几何数学题和没完没了的英语阅读卷,加上耳边一直未停歇的噪音,根本没有继续复习下去的欲望。母亲端着一杯牛奶,站在房门前对我说:“先休息一下吧,都坐了这么久了……刚下完雨,空气比较好,我陪你出去走走吧!”下完雨空气里润润的,同时也阻止了风的光顾,这种闷湿的空气,就连呼吸都让人懒洋洋的。快到十五了吧,月亮又圆又大,却被一层薄云或是雾遮住了,慵懒的挂在天边,没有了星空作衬,她显得格外孤单。温湿的空气,慵懒的月亮,以及心里对未完成的复习任务的记挂,我无论如何轻松不起来,只想快点逃离。突然一阵花香入鼻,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是什么呢?嗯……6月开花的,看来是茉莉吧。我顺着气味寻找着那白色的娇小身影。啊……她在这里!本以为迎接我的会是一大丛茉莉花,可只剩一朵!剩下的全都被雨水打落,和在泥土里了。这是一朵刚绽放的花,还伫立在墨绿中,那清新独秀的样子颇有几分像婷婷玉立在泥水中的荷花,不过更小巧玲珑些。夜色中,光与影在花瓣上描出精致的圆形。尽管只有一朵,却也馨香逼人,余韵悠长。耳旁仿佛响起了江南小调。一朵茉莉花从绽开到凋落也不过三四天,就算她通过了风雨的洗礼,再过几天也不免化为春泥,但那又如何?零落成泥碾作尘,她仍旧散发着醉人的清香,仍旧昂首绽放出她最美的姿态。就算知道零落是必经的,她也依然做到最好。这时我留意到我的周围还有一双深深的脚印,是下班归途的路人吗?还是像我一样的学生呢?他是不是也曾像我一样驻足观赏,为这白色倩影吸引而驻足呢?我有什么理由不加把劲呢?我长舒一口气跑回家:“妈,我先回家了,你慢点走!”重新回到书桌前,我的心里平静而充满力量,老师的训斥、对失败的恐惧、不知如何面对别人的畏缩都已经消散,我只想为自己的美丽绽放而努力。就算失败又如何呢?我只需像这茉莉一样无时不散发着自己的清香,从今往后的无数个日夜,这朵茉莉都将成为我的动力源。 考点2 亲情主题写作 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亲情是父母温暖的怀抱、兄妹甜美的欢笑,亲情是家乡的井水、河坝泥,是父母亲人深长的牵挂、血脉相依的思念,是夕阳中的牵手、晚风里的祝福……亲情与生俱来,血脉相连,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不以个人喜好厌恶而取舍。亲情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宽容与理解;作为至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都能珍惜和保持亲情。也许有时候一家人会闹点矛盾,但一点小风浪是不会打击到亲情的。在人类的诸多情感中,亲情是最恒久的。知识点1:素材类题目及素材1.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母亲生病,我照顾生病的母亲2.凤凰花开的路口 凤凰花树下,每天都有父亲等待的身影3.礼物抽屉里放着一支破损的钢笔,是爷爷送我的礼物,写与爷爷在一起时光,表达对爷爷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2:线索串联 1.利用事物线索串联事件,表达人物情感。 2.可变事物:粽子、凤凰树、老海棠树、扇子、藤椅、破旧的老水车、奶奶的簪子、老屋、池塘、枣树、饺子…… 知识点3:结构技法亲情是一个咏唱千年经久不衰的话题,要写好这个话题,我们能够从以下角度实行构思:(1)能够从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与奉献切入,操劳一生是母亲的共性,抓住这个特点来表现母爱,能够让文章显得真切动人。(2)能够从最铭心刻骨的父亲的一句话切入,父亲一般不多言语,但在关键时候,他说出的一句话会让我们铭记终生。从这个角度来表现父爱,必然很深刻(3)能够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我们的照顾切入,亲情不但仅父母之爱,还包括我们与祖辈、与其他亲人之间的情感,围绕这方面写一写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包含的浓浓亲情味道,也是不错的选择。明确了思路后,应该注意以下技巧:(1)要精心选材,挖掘生活中有意义的细节。亲情总是浸透于生活的琐碎与细微之处,如离家时母亲目送我们的温柔目光、生病时父亲捂在我们额头的温暖大手、伤心时姐姐给予我们的体贴宽慰……我们要有一颗易感的心,要善于张开感觉的网,从细节中捕捉到亲情的醇香,以小见大,使之定格为永恒。(2)要找准感情的载体,具体描摹。深厚的感情往往凝聚在一件普普通通的小物件上,有了具体的寄托物,亲情会显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实。同时,如果把载情之物作为行文的线索,能够使文章思路清晰,主题更加鲜明。(3)要力求创新,使文章引人入胜。亲情的主题被演绎了千百年,下笔时创新是关键。如果我们能变换思维角度,从反面入手或侧面迂回,做到人无我有,就能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如母亲的一个耳光、一句讥讽、一次精心设计的考验等都体现了特殊的爱。 【名言佳句】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爱的呼唤。 ——但丁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蓼莪》先秦lù é翻译: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5.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杜牧《归家》6.亲情是什么?她是第一次付出,但,又是永久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无私。7.没有无私、自我牺牲母爱帮助,孩子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优秀片段】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龙应台《目送》【写作借鉴】选自文章结尾的一段议论。考生在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情时,要能够适当地加入一些议论性文字,如自己的启迪、看法、感悟等。“议”是叙述点睛之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读者更能理解和品味出文章的主旨来。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写作借鉴】考生可反复咀嚼这段话,体会作者情感,其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非常值得借鉴。 3.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当你老了/眉眼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叶芝、赵照《当你老了》【写作借鉴】这首歌曲的创作源于赵照对母亲的感情,歌词借鉴了叶芝的诗作《When You Are Old》。考生在写作类似体裁的作文时,如果能以诗歌开头或者结尾,定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例文】竹扇下的幸福 奶奶手持竹编的扇子,上下晃动,送来轻柔的暖风,阵阵飘香的饭菜……我躺在奶奶的大腿上,陶醉在扇下甜蜜的、安详的幸福中。 虽然来到城里,那把老旧的竹扇子仍是奶奶的随身携带品。“吃饭了……”奶奶照例嚷着,然后紧握竹扇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就晃起竹扇子。这把扇子可是奶奶亲手编织的。扇面用薄薄的竹篾打着格子编成的,呈圆饼形:边沿围着一圈小花布,扇柄也是用布捆着的。也许是扇子历史太久,汗水浸湿了竹子,都发黄了,奶奶有一手好厨艺,柔柔的暖风带动下,大大小小的碟子里的青菜散发悠悠的清香,忽强忽弱的菜香缭绕屋檐下,诱人食欲。奶奶最爱唠叨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只有在吃饭时才能停一停,偶尔给我夹菜,嘱咐我多吃点,每次我抬头看奶奶,她不是在慢咽细嚼,就是带着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吃饭。竹扇不大,也很普通,但奶奶像偏爱我一样偏爱竹扇子。每逢夏日,奶奶从腋下抽出如玉盘大小的竹扇子,握着扇柄扇风,炎热的厅堂顿时有凉意。我静静地躺在奶奶的大腿上,穿过忽上忽下的竹扇子可以看到奶奶舒展的眉。奶奶一手拿着扇子,一手轻轻梳理着我散乱的发丝,指缝间透出一股暖暖的温情。窗外忽明忽暗的灯影弱弱地照在奶奶平静的脸上,把她那粗糙的皱纹竟照出了几分年轻与安详。她那恬静的脸颊划去了我对黑夜的不安,我总是仰起脸默默看着。“奶奶,给我讲您的故事吧。”奶奶沉思了片刻,向我娓娓道来……提到爷爷的时候,奶奶扇扇子的手明显有了一丝颤动,有那么一瞬间,奶奶扇扇子的手停在半空中,透过竹扇子,我隐约看见奶奶神情里的黯然,眼角深深的鱼尾纹掩藏着丝丝的无奈、伤感。奶奶扇扇子的手停了下来,双手抚摸着那把扇子,长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这把扇子是我生你爸那年,你爷爷给我编的,在我身边都几十年了。”原来,扇子里藏着爷爷和奶奶长长久久的浓情,同时也承载着奶奶对爷爷的思念。【这段文字,加厚了文章,写出了奶奶对爷爷的情感】 这么多年来,奶奶独自含着苦楚和怀念,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照料着我们的生活,那双细嫩的双手己布满了皱纹,大概竹扇承载了她对爷爷最朴实的情感和爱吧。灯光映照下的奶奶脸庞微红,风撩起始终如一的齐耳短发,发如雪散发着一种强烈而温柔的乡村味。我躺在奶奶的腿上,陶醉在竹扇下的幸福,对于爱,已渐渐有所领悟。【结构分析】开头:以竹扇开篇,写奶奶给我们的幸福。【略写】 中间:我与奶奶的故事,竹扇子牵引了两代人的情感。【详写】结尾:首尾呼应,领悟竹扇下的幸福(升华主旨)【略写】【手法】事物线索:竹扇贯穿全文【知识点】细节描写呈现人物情感 细化动作,表达情感,具体写出动作的全过程 例: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炉子上,和炉子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然开着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炉子大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徼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我们都喜欢这样的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学生佳作】 父亲的粽子
平淡得像一壶茶,品之却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普通得像一首歌,听之却跌宕起伏,给人以美的回忆。
田里回来,父亲似乎显得很疲惫,沾满泥巴的裤腿粘在腿上,赤着脚,一只手拎着篮子。我迈着小步迎上去:“爸,你的篮子里装的啥?”父亲笑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明天就要中考了,可还有什么不会的?”父亲放下篮子,端来小凳,缓缓的坐了下来。“我……”坐在旁边看书的我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抽出一支烟,衔在嘴里 ,“扑嚓——”,他擦亮了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他那黝黑的脸,吸了一口,父亲渐渐眯起了眼,然后便是一阵吞云吐雾。“你妈有病躺在床上,不能照顾你,你奶奶说,明天中考,早上吃个粽子,包你高中。”父亲的脸上荡漾起一丝笑容。
他叠起几片芦苇叶,两手捏着轻轻一弯,便弯成了一个锥形,然后他便往里面倒米。那一粒粒米里似乎是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每个粽子都是那么饱满,那么诱人,像娃娃一般。不经意中,看见父亲那张满是老茧的手,他是那样娴熟而又自然地操作着;看见父亲那低埋着的头里,几缕银发从中钻了出来;看见父亲那打着补丁的裤子,在风中吹拂着……
梦中醒来,父亲双手托着一只热气腾腾的粽子,好像是托着一件珍宝一般,他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吃吧,好好的考!”他的手颤抖着。
真甜,像甘露滴在久旱的心头,像凉风吹拂着干燥的大地。于是,我迈进了考场……
身在考场中,回味着刚才那一刻,回味着父亲包裹的粽子,回味着那份甘甜,我似乎看到了父亲的笑容又在荡漾……
这便是父爱,这便是真情,倾听父爱,我感受了温暖,感受到了希望;倾听父爱,我似乎消融了,蒸发了……
哦,父亲的粽子,一首让我百听不厌的歌。 考点3 传统节日类写作 【素材一】——春节 初五时不仅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就会好运早来;如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得“甜甜蜜蜜”,一家人和和睦睦。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素材二】——最是清明柳笛声清明插柳,早晨大人们会早早起床去村口折取柳枝,插在门口的外墙缝上,洒些清水在柳枝上祈求驱邪避祸。吃完早饭,一家老小动身去扫墓,路途上大人会折柳枝扭去木条做成柳笛,一声声鸣咽从笛管传出,或许传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小孩拿走柳笛自己摆弄着。【素材三】粽香传情深几许 艾草香满堂 千帆竞渡龙腾越 粽子可以详细写一家人从挑粽叶、泡米、包粽子、煮粽子等过程去写端午飘香,突出家人情深的主题。 艾草可以从端午前几天就割艾草,洗净晾干,端午早上插在门前,用艾草泡水洗脸,孩子们挂上艾草香包,用艾草水煮鸡蛋,还有的地方用艾草做糕点。诗句中说过:“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从赛前、赛中、赛后展开描写。 ★传统节日类写作立意角度1.以节日为主线,表达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赞美,对亲人们爱与关怀的感动与感激。(亲情角度)2.对往昔节日里的热闹场景的怀念与现今文化消逝的哀叹。(文化角度) 3.由节日里人物的行为,感悟升华人生哲理。如生命的归宿和根的理解。(人生感悟角度) 【典例分析】暖年包利民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总是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便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那个夜里雪花飞扬,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慵懒的猫半眯着眼睛,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燎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就像陷入往事的怀里,身心俱暖。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便在父亲的脸上开出了幸福的花朵。父亲醉了春夏秋冬,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于是清贫的岁月便有了无尽的希望。姐姐们发上的红绫子是暖的,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朵朵灵动,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涟漪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每一张仰望的脸都在变幻着惊喜。除夕的夜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也守着亲人们每一张年轻的脸。甚至这一天的风雪都是暖的,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便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思念依然年轻。心也依然暖暖,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与回忆相逢,也会与未来相遇。 鱼儿,还在洄游清明时节雨纷纷。我静静地站在山脚下,举目仰望,上山的人已然排成一列,人群在狭窄的天梯小路上缓缓蠕动着,不争不吵,许是怕惊扰了那素未谋面的神灵。雨水浸润的山谷,蜿蜒的青石板路,印有新鲜脚印的苔藓,一切安详极了。置身此刻的山间,仿若靠近一尊古老的时间机器,这里安放着多少古旧安详的秘密。人群款款,仿若一群游鱼,逆流而上。每至清明时节,散落天涯的乡民还乡祭祖,声势浩大,这条山路照例就会热闹起来,汹涌的人群,洄游的鱼儿,一年一度一归来。爷爷坚持每年还乡祭祖。奶奶去世后,每年陪伴他进山的人就变成了我。这些年来,时移世易,爷爷身体早已不复当年,尤其腿脚不甚利索,平日里平坦的大路上还要拄着拐杖,但每逢清明进山,爷爷执意不用拐杖,也不要任何人搀扶,说祭祖是大事,心要诚,必须要一步步走上去。我似乎是懂得爷爷的心思,总是默默跟在身后,踽踽而行,走走停停,彼此心照不宣,一言不发。进山的乡民,有彼此熟识的,也有形同陌路的,手里拿着祭祀的香烛纸钱,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队伍很长,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那里有墓碑与灵位,那里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歇息的间歇,爷爷回望山下的人群,对我说道,每个人脱离母体,来到尘世间,总是会从故乡出发,越走越远,但是我们的根本,始终在故乡,老书里面说的,鱼儿游得再远,也要洄游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生养我们的地方,会给我们最多的启示。我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往下看,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泥泞的山路上,人流如织,溯流而上,或许真的就想爷爷说的那样,那是思乡的鱼儿在纷纷洄游。下山的路上,爷爷逢到已经多年不见的挚友,彼此执手,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竟都有些泪眼婆娑,看他们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白发人絮叨起久远的往事,总是不胜唏嘘。山谷的那一边,是爷爷曾经生活半辈子的家,如今那里高楼大夏,车水马龙,也许再过几个十年,不会再有人提及,那片曾经的土地,埋藏着是多少人的根。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群还在进山,鱼儿还在洄游,一代人过去,一代人进来,鱼儿游啊游,要一直游到那或许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奶奶的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写作结构】——走马观花开头:节日是温暖的,点题。【略写】中间:片段一:节日景物描写。【略写】 片段二: 节日装饰类描写。【略写】 片段三: 节日里人物描写。【详写】结尾: 节日是暖的。【略写】【注意】走马观花式结构其实是并列式结构,每个场景中间一定要有过渡,过渡句往往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句子。如:“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这篇文章的情感就是节日带给我的温暖。 例题:【2018年齐齐哈尔中考】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请在“细品 ”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应用】解题,“细品”可以品味身边小事,品味亲情的美好,如果转化到这里类似《奶奶的粽子》《端午的艾草》《清明果》,艾草、清明果等食物都是由亲人在节日里制作出来的,你在其中也会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在细微之处品尝美食,品味真情。只需要在开头结尾修改,出现“品尝**食物,品味**亲情”。(亲情角度) 还可以转化为细品人生之真谛,类似《鱼儿,还在洄游》这样的素材,从清明祭祖这样的活动上升到人回归根这样的命题。可以从春节回乡也是一种亲情的回归,家的团聚,根的回归。 训练题一【2018年哈尔滨中考】痴迷,就是深深的迷恋。徜徉书海,醉心音乐,欣赏比赛,学习技能……痴迷其中的那份快乐难以割舍,痴迷其中的那份执著不易改变。因为这份痴迷,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因为份痴迷,世界多了进步的动力。请以“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应用】 训练题二 【2018年山东滨州中考】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我和深圳温暖的细节深圳一考生 坐在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不禁想起今早进考场前发生的一系列温暖的细节。 吃早饭时,虽然外婆一再叮嘱“先吃年糕,再吃粽子”,但我面对她的“糕粽大拼盘”,还是先夹了一小块粽子,因为我素来喜欢吃粽子。看我这样一夹,外婆急了:“别吃别吃,放下,先吃年糕。”我吓得赶紧从命。 “不一样吗?反正都会到肚子里去。” “糕棕糕棕,寓意高中啊。这是对门王奶奶昨天送来的年糕和棕子,她说她的孙女考得好,就是因为先吃年糕,再吃棕子。” 我看着外婆认真的神情,有点儿无语:“好,好,听您的。” 我吃完饭,刚下楼,就碰到对门的王奶奶,只见她拉着小推车,小推车里装满了蔬菜。其实这些蔬菜,大多是王奶奶给邻居们捎带的。王奶奶喜欢早起到菜市场抢新鲜菜,因此,她还主动要求帮上下楼的儿家邻居买菜。我们都管她叫“菜婆”,你别说,她还很挺喜欢这称呼,也很乐意干这话。 “xx, 吃我送的年糕和粽子了吗?吃了准能考上深圳名牌高中,好好考,中午吃我捎来的鲜鸡,叫你外婆熬个意仁汤,吉样如意啊!”王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边说,一边拿出买来的菜让我看。 我连连点头,口里不停地说:“好的,谢谢奶奶。” 我走到小区门口,就看见穿着一身保安制服的张大伯。张大伯今年五十多岁,从农村来,不识字,特别喜欢孩子们。在我们这个小区,不管谁家有事,都会将孩子托付给他,因此我们叫他“张园长”。在保安室里,有很多给孩子准备的玩具,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小区里的小孩都很喜欢他。 “考个专 (状)元,让占(咱)小区也光拥(荣)光拥(荣)!"张大伯边用一口方言很浓的普通话对我说,边帮我打开了门。他挥着一只手臂,做出“请”的动作,另一只手护住栏杆,不让它反弹。 我连忙谢谢张大伯,匆匆向学校走去。 考场在离小区200米远的地方,路上我还会经过一家糖水店,这店是我们同学的根据地,经常到此喝一碗糖水,顺便闲坐。店老板是一位三十岁的女人,长相清秀,同学们叫她“糖水西施”。我走过糖水店时,正在忙碌的她特意从橱窗里探出头来,笑笑说:“祝你考上深中,不用紧张,考后来喝糖水,今天免费!”我忙挥手称谢。 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在脑海里播放,我想,这不就是深圳温暖的细节吗?于是坐在考场上的我,认真地将这些温暖人心的细节写了下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1讲 作文语言,文件包含第21讲作文语言教师版docx、第21讲作文语言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20讲 作文结构,文件包含第20讲作文结构教师版docx、第20讲作文结构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通练透】第19讲 作文审题、立意与选材,文件包含第19讲作文审题立意与选材教师版docx、第19讲作文审题立意与选材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