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练透)
展开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将所学知识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5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别有细化的小专题,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综合,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
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七 常见的酸和碱
夯实基础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提升冲刺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夯实基础】
(共17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2分,计64分)
1、【2021湖南湘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
物质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玉米粥
pH
3.5~4.5
2.9~3.3
6.3~6.6
6.8~8.0
A. 葡萄汁 B. 苹果汁 C. 牛奶 D. 玉米粥
【答案】B
【解析】pH越小,酸性越强,由表格可知,苹果汁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2、【2021重庆B】教材里学生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下列实验仪器或药品不会用到的是( )
A. 集气瓶 B. 玻璃棒 C. 土壤样品 D. 石蕊溶液
【答案】A
【解析】A、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不涉及收集气体,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配制溶液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测土壤酸碱性可用到土壤样品,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测溶液酸碱性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1广州】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浓硫酸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B正确。
4、【2021湖南永州】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NaCl B. HCl C. Ca(OH)2 D. BaCl2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B、盐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0山东临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答案】D
【解析】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A不正确;
B、西瓜汁的pH值为5.8,苹果汁的pH值为2.9,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弱,故B不正确;
C、牛奶的pH值为6.4,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值为7.6,大于7,显碱性,故C不正确;
D、苹果汁的pH值为2.9,显酸性,则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故D正确。故选D。
6、【2021天津】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
A.铁钉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答案】B
【解答】A、铁钉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故选项正确。
C、生石灰能与空气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2020四川泸州】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1江苏苏州】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答案】D
【解答】A、该图像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说法正确;
B、a点到b点pH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发生反应,说法正确;
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
HCl+NaOH=NaCl+H2O
36.5 40
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说法正确;
D、c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Na+个数小于Cl﹣个数,说法错误;
故选:D。
9、【2020湖南株洲】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铜丝不能反应,因为铜为氢后金属,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1湖南娄底】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l)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片,制取这类药物不可以使用KOH替代Al(OH)3,最不科学的理由是( )
A.KOH与胃酸不反应 B.KOH易溶于水
C.KOH有强烈的腐蚀性 D.Al(OH)3的来源更广泛
【答案】C
【解答】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l)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片,制取这类药物不可以使用KOH替代Al(OH)3,是因为氢氧化钾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故选:C。
11、【2020江苏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Y中的水结合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与Y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符合题意;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是醋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浓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答案】A
【解析】A、甲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硫酸铜等盐,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②是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③,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2021湖北襄阳】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我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是___________。
作物名称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适宜生长的pH
5.0~5.5
6.0~6.8
6.0~7.0
7.2~8.5
(2)火星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镁资源。科学家设想用镁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甘草;(2)
【解析】(1)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而甘草适宜生长的pH为7.2~8.5,适宜种植在弱碱性的土壤中,其它植物适宜种植在酸性土壤中,故填:甘草;
(2)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Mg、C、O,故生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镁,单质是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2021湖南益阳】 欲通过实验证明CO2能与KOH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先挤压胶头滴管,将KOH溶液滴入到充满CO2的试管中,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
(1)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________。
(2)已知K2CO3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利用原装置,将K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2)①②
【解析】(1)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如果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钾溶液中,也能够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2)①利用原装置,将K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根据倒吸入试管中水的多少可以判断二氧化碳能否和氢氧化钾反应,该选项可行;
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钾,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该选项可行;
③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由于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不能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是否反应,该选项不可行。
故选①②。
15、【2021山东潍坊】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____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___。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1). 偏大;(2). 溶液变红;(3). Fe2+;②;(4). Na+、SO42-;;(5). (6). H+
【解析】(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故结果会偏大;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图1中①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3)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故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
该反应是利用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利用了②的化学性质;
(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SO42-;
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微观实质是;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H+。
16、【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2). Ca(OH)2或Ba(OH)2 (3). ②③
【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A中压强减小,B中溶液被压入A中,X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如果X是一种碱,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3)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溶液显碱性,可能含氢氧化钠,也可能含碳酸钠,不能说明一定含氢氧化钠;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因为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再测其pH,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氢氧化钠;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氯化钙与碳酸钠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说明A中不含碳酸钠,故pH>7,说明含氢氧化钠。
故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②③。
17、【2021黑龙江牡丹江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
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__,过一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①. Ca(OH)2+2HCl=CaCl2+2H2O ②. 可能是CaCl2和HCl ③. 溶液不变红色 ④. 先有气泡产生 ⑤.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⑥. 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⑦. CaCO3
【解析】Ⅰ、该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Ⅱ、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三种可能,一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aCl2,反应物只有氯化钙,这就是猜想二;还有就是反应物有一种剩余,猜想一是氢氧化钙剩余,猜想三应该是盐酸剩余,故填:CaCl2和HCl;
步骤1中入几滴酚酞溶液,是为了验证氢氧化钙的有无,根据猜想一不正确,可知不含氢氧化钙,故填酚酞溶液不变红;
步骤2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是为了验证HCl的有无,先发生的反应是HCl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后发生的反应是CaCl2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填:先有气泡产生;
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
烧杯中的溶液含有盐酸,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故填: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就是除去盐酸,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碳酸钙,把盐酸转化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量的碳酸钙过滤即可除去,故填:CaCO3。
【提升冲刺】
(共9题,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2分,计26分)
1、【2020四川雅安】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KNO3 C.Na2CO3 D.FeCl3
【答案】C
【解析】A、HCl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发生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2021湖北鄂州】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合金中加入稀硫酸
C. 中加入稀盐酸
D. 中加入稀盐酸
【答案】B
【解析】A、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一直不变,所以A错误;
B、合金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少,锌完全反应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固体质量不为0,所以B正确;
C、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C错误;
D、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D错误;
故选:B。
3、【2020四川成都】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答案】C
【解析】
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A、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可以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进而判断是否变质,故B正确;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能判断是否变质,但是不能通过观察产生沉淀多少判断是否全部变质,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D正确。故选C。
4、【2021江苏连云港】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 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
B. 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
C. 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 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2+2HCl=CaCl2+2H2O
【答案】D
【解析】A、步骤一不能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实验过程中也无明显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2021山东潍坊】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代表溶质质量
B. 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 O→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发生的反应是:,后发生的反应是:。
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溶质质量减小;继续加氢氧化钠不再发生化学反应,溶质质量增加,所以乙代表溶质质量,故A说法正确;
B、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没有甲物质,继续滴加氢氧化钠甲的质量增加,则甲代表沉淀的质量,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即稀硫酸、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只有Na2SO4,所以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故B说法正确;
C、O→P过程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CuSO4和H2SO4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消耗氢氧化钠质量相等时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160:98=80:49,二者质量不相等,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1广西北海】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答案】C
【解答】A、硫酸溶液中的正负电荷代数和为零,所以H+和SO42﹣的数目之比是2:1,故A错误;
B、酸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会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错误;
C、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故C正确;
D、硫酸不会与氯化钙反应,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氢氧化钙处理后直接排放,故D错误。
故选:C。
7、【2021山东潍坊】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 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
C. n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和C1-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但中和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故A错误;
B、P点所示溶液pH>7,观察曲线可知,盐酸已经被完全中和且氢氧化钠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C1和NaOH,故B错误;
C、n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n点的溶液中的微粒有Na+、C1-和H2O ,故C错误;
D、观察溶液pH变化可知,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D正确。
故选D。
8、【2021江苏南京】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答案】C
【解答】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没有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但是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该选项说法正确;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9、【2021湖南益阳】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石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后,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呈浅黄色。
【提出问题】试管中浅黄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Fe2(SO4)3,理由是________,然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溶质是Fe2(SO4)3;
猜想②溶质是Fe2(SO4)3和FeSO4;
猜想③溶质是Fe2(SO4)3和H2SO4;
猜想④溶质是Fe2(SO4)3、H2SO4和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FeSO4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H2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组次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小组同学相互评价
第1组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溶质中一定含有H2SO4,猜想③或④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第2组
现象:______。
结论:结合第1组的实验现象,推理出猜想④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
【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在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制品上的铁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
【答案】 ①. 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是黄色溶液 ②. FeSO4 ③. ④. 溶液褪色 ⑤. 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过量
【解析】猜想与假设: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是黄色溶液,故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Fe2(SO4)3。根据前面的几种猜想可以确定猜想④应该是硫酸过量,故包括硫酸,还包括反应生成的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故填:FeSO4。
实验探究:第1组加入足量的铁粉时,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故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第2组加入了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FeSO4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H2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若猜想④成立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故现象应为溶液褪色。
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在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制品上的铁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过量。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20 化学计算(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20 化学计算(练透),文件包含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透),文件包含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1 元素与物质分类(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1 元素与物质分类(练透),文件包含专题11元素与物质分类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1元素与物质分类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