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
展开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Yu say that yu lve rain,but yu pen yur umbrella when it say that yu lve the sun,but yu find a shadw spt when the sun shines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微茫烟雨伞轻移,喜日偏来树底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是嚷出来的,宋代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是仿出来的. ----启功
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举例
题型一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题型三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题型二 鉴赏诗歌的诗眼
第七种类型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与其它某字比较,哪个字更好?
(1)步骤一:传神的字词是什么;(2)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3)步骤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4)步骤四:正确分析结构、词性、语序,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是否运用了修辞、典故等手法,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5)步骤五: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生动传神的词语是( ),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运用了( )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答题模式: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 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译文】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也就不觉蜀道难行。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参考答案】(1)闹,本指热闹;(2)此处指春意盎然;(3)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4)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5)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确定“诗眼”的4个角度
(1) 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2) 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1)步骤一:点出诗眼是什么字;(2)步骤二:解释该字的文中义;(3)步骤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4)步骤四:指出这个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词的表达效果;(5)步骤五: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找出诗眼,一般是动词、形容词等;(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3)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4)指出该字(或该句)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5)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眼题型:点明诗眼+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参考答案】(1)诗眼是“孤”,(2)即孤独之意。 (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4)“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5)“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简析某词在全诗中的作用。
(1)步骤一:该词用了什么手法;(2)步骤二:全诗紧扣该词写了什么内容;(3)步骤三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 (4)步骤四:该词对领起内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1)从该词的手法入手分析写了什么内容; (2) 从对主旨的作用考虑;(3)从对结构的作用考虑;(4)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分析关键词语题型: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2)同意折柳是关键之说。 诗歌的主旨是思乡之情(情感);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结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早发焉耆①怀终南别业 岑 参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注] 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译文】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参考答案】“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 疏桐叶半黄。
【译文】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体弱多病总是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中回到了家乡,不觉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披衣而坐,心中感慨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俯仰窗外天地,只觉一片孤寂凄凉。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让人心烦意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参考答案】(1)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内容上)(2) “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结构上)(3)以“乱”为关键词,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情感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秋晚登城北门①陆 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注] 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译文】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参考答案】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
古人写诗讲究构思,往往一句话就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的思想,即所谓的炼句。 赏析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出题角度一、关注诗句中体现的景物特点主要是写景句子,先对诗句表现出的场景具体描摹,再对表现力强的字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对象的什么特点进行赏析。
例如:(2009年天津卷,考的是形象)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2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竹丛苍郁之色漫过窗棂投映在书卷上,令人疑是薄暮将临;“晚”是一种错觉,从侧面烘托出了竹色的青葱。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含箨,包有笋壳。③帙(zhì):包书的布套。书帙,书套。④娟娟:美好。⑤但:只⑥翦(jiǎn):同剪。[1]
二、关注诗句中的寓意大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诗句,根据诗句所展现的事物特征,知人论世,联系现实,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例 唐·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 》诗: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答:末两句,写诗人希望这喜人的幼竹不要被无端“剪伐”而得以繁茂生长。这样“半含箨”、“才出墙”的新竹,便能变成参天修竹,可以拂拭天际流云了。这首诗或多或少包含了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慨。当然,重要的在于,诗中“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的呼吁和预见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应该予以保护扶持,而不要让它受到戕害摧残。
三、关注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感慨)或情感变化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例:江上 董颖①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4分,两种“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答: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4分,两种“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四、关注诗句的表达技巧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寻味.
五、关注诗句在行文结构中的特点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回顾课内经典,总结赏析的步骤“问君能有几多愁赏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1)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2)①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 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②境界阔大,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连绵不绝、无尽无休。③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
典例精做,消化巩固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遭到长期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2)诗的颔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解析:精准审题:颔联有什么含义(理解诗句含义);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答题指向)。规范答题:首先理解颔联含义,“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踏上汉时故道,追思马援将军;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径。作者说,想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大军南征到此,叱咤风云,威风八面,战旗猎猎,金鼓声声,似在目入耳,可睹可闻;后人将其铸成石像,立于湘水西岸将军庙前,如巨人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门外一般,供人瞻仰,何其光辉灿烂。而今作者踏上这条古道,只见将军庙前荒草遍地,断壁残垣,不觉怆然泪下,虽是季春,却有《黍离》之悲。物已如此,人何以堪。明确作者情感态度:这一联妙在借古讽今,即景抒情。写伏波风采,叹自己身世;描故道荒凉,讽当朝衰微,从而再表“憔悴”之意。
答案:①“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意思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南征所经过的路上,风云雾霭如今依旧飘荡,路旁古墓森森,草与树齐,十分荒凉。②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马援威风盛名的追慕,对自己与友人远谪蛮荒的愤懑,以及对朝政衰微的慨叹。
【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兴 陆 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典型的诗句赏析题,答题思路是“手法+诗意+情感”。从手法上看,“明朝”点明所写内容是作者想象,是虚写;“丹枫”表明时令是秋天,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很明显,这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从诗意上看,“系钓舟”描写的是钓翁的生活,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的愿望。从情感上看,通过想象归隐后的生活,加上颈联“空许国”“只生愁”的铺垫,隐隐流露的是作者报国无门的无奈和苦恼。〖参考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①王 维渭水自萦秦寒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②玩物华。[注]①圣制:皇帝自己写的诗。蓬莱: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这里指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②宸游:皇帝出游。○本诗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凤阙,烘托渲染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了对盛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②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③呼应题目“雨中春望”,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做铺垫。④对仗工整。“云里帝城”与“雨中春树”相对,点明了春雨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
三.(2020·衡水中学实验学校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楼上①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②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B.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三、四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白叹无补国事。C.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D.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反映。2.明代王嗣爽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联。
1.C 项,“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理解错误。颈联两句的意思是: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是直抒胸臆,是从正面直接抒写的。故选C。2.①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诗人自己,直抒胸隐。②在动荡离乱中,诗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以何致君尧舜,以何来报国?最终只怕会老死在湘水之滨潭州之地。③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苦语”),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于读者面前(“次骨”)。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苦语次骨(即入骨)”这个关键词,赏析的围绕着整个词展开。尾联的意思是: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而结果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从手法的角度,这是直抒胸臆。“乱离难自救”句中“难自救”可以见出诗人苦难的处境,其言外之意是自救尚且很难,谈何报国呢?体现了诗人对不能报国而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深深遗憾和苦痛。“乱离”写出了当时国家现状,也能体现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终是老湘潭”,最终会老死在湘潭,这是对年老体衰和不能实现抱负为国建功的深深遗憾。诗人的这种苦痛之语让读者也深深震撼,可谓“苦语次骨”。
四.(2020·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答案】1.D2.①颈联是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多病的身躯让诗人想归隐田园,但想到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又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触动了他匡世济民之心,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②颈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尾联直抒胸臆„„”错误,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故选D。
五、(2020·贵州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阅读下而这首朱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A.首句写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而飞驶竞渡的壮观场而。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B.“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C.词的上片四句着重写人事,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D.“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句中“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
1.C2.①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②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③寓情于景。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日山亭牟融醉来重整华阳巾①,搔首惊看白发新。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正是圣朝全盛日,讵②知林下有闲人。【注】①华阳巾:一种帽子。②讵: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写诗人发现新增了白发,“惊”字既有出乎意料之意,又含年华流逝之悲。B.“莫道”句与首句形成照应,写诗人愁绪纷繁非因病酒,引出了忧愁的真正原因。C.诗人说自己是因为命薄而安于贫贱,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些许的不甘与深深的无奈。D.虽然没有在圣朝全盛之时得到重用,但诗人身处林下,安闲自在,生活十分惬意。16.前人评本诗颈联“委婉蕴藉,自负与自悲兼之”,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3分)D【解析】错在对诗意的理解。尾联中的“闲人”并不是指安闲自在的人,而是指清闲、没有事做的人。末句是诗人不被赏识、做不了官所发的悲叹。16.①委婉蕴藉:诗人没有明言自己的心思,而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感情寓于其中,委婉道来。②白负:诗人把自己比作龙鱼,有腾飞云霄之能;比作龟玉,有治国安邦之才。③自悲:龙鱼失水,龟玉不被珍惜,表明才能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字里行间透露出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悲伤。(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秀野种粟韵朱熹阿香一笑走丰隆①,雨遍平畴万顷中。旧喜樊迟知学圃②,今看许子③快论功。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珍重诗翁且强健,东阡南陌兴无穷。[注]①阿香:推雷车的女神。丰隆:雷神。②樊迟: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种菜。③许子:许行,为神农之学,手种粟而后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借用 “阿香” “丰隆” 等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出了降雨时的欢快心情。B.风雷之后,滂沱大雨解除了万顷农田的旱情,大地也迎来了耕种的时机。C.诗人曾为儒家弟子想学习农耕而高兴,如今善意提醒朋友不可急于事功。D.尾联祝愿老友保重身体,希望他能在田间小路漫步吟咏,尽享无穷兴味。15.本诗的“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两句颇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如今善意提醒朋友不可急于事功”错,“今看许子快论功”与“旧喜樊迟知学圃”照应,表达的意思是为儒家弟子的改变而欣慰,他们而今也开始重视农业愿意看神农之学,以手种粟而后食为乐事,善意提醒朋友也应该以农事为乐。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炼句)的能力。“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意思是说深爱着秋季里富有勃勃生机茂盛蓊郁的田埂,其间的庄稼在晚风中摇曳翻滚,雨后的春日里预想不久后的秋收季节定是籽粒成熟,稻穗低垂的样子,令人欣喜惬意。诗句对仗工整,“遥怜”与“预想”强调两句为想象虚写秋收之貌;“郁郁”对应“垂垂”突出丰收之景;“翻秋陇”对应“弄晚风”,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它们人的行为动作,一“翻”一“弄”极富生活情趣,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富有诗情画意,让人身临其境,写出稻浪翻滚的远景与稻穗低垂的近景,远近结合,化静为动,富有生机和活力,感染力强。“郁郁”“垂垂”均为叠音词,形容词性,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和秋季的硕果,诗人借助想象虚写秋收之时的美景,强化了春日雨后种粟的喜悦之情,实虚结合,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深厚。
七、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崔主簿赴沧州李峤紫陌①追随日,青门②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③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注]①紫陌:帝都郊野的道路。②青门:长安城东南门。因门色青,俗称青门。③幽兰: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通过描写空谷幽兰素雅静谧的意境以表达抑郁伤感的情绪。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的“送”交代了主要事件,“崔主簿”是送的对象,“沧州”则为友人上任之地。B.首联写两人经常相随相伴,一起会面,暗示朋友之间的关系密切,为后面写思念张本。C.颔联交代友人离去的原因,点明离别的时间只有几年,意在表明自己与友人不会伤感。D.颈联从离别时的氛围切入,用“尊中酒”和“幽兰曲”表达自己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愁。15.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4.C15.①借用月亮这个意象来表达思念之情。他乡明月高悬,而明月四海皆同,它也普照千里之外。诗人与友人虽远隔千里之遥,但他们可以借助月亮来表达无限的思念。②运用联想手法,诗人由自己借月亮思念友人,进而联想到友人也正借月亮思念自己,这种对写手法,逼真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意。
八(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②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③,剪取吴淞半江水④。[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②亚:通“压”,俯偃低垂。③并州:地名。唐开元中为太原府,州治在今山西太原市,以产剪刀著称,有所谓“并州剪”。④相传晋代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淞江半幅练纹归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诗人先不谈画,而是极力赞扬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B.“赤岸水与银河通”写赤岸水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通,形容水势壮美,与上面描绘山势的雄奇相呼应,和“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异曲同工之妙。C.“舟人”两句诗人着意描写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急急驾舟驶向岸边躲避,极力渲染风猛、浪高、水急,使整个画面神韵飞动。D.“尤工”二句,诗人高度评价王宰运用了古人莫比的技法,在一尺见方的画作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凸显了我国山水画的美学特色。2.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答案】1.D2.诗歌最后两句意为“怎么能得到并州锋利的剪刀,把吴淞半江水也剪下带走”。这里运用典故,诗人以索靖自比,并将王宰的画和顾恺之的画相提并论,一方面赞美了王宰画得逼真传神,另一方面惊叹于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既简练生动,又趣味无穷。
九、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哭刘尚书梦得①白居易②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问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③。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注)①梦得:刘禹锡字“梦得”,死后追赠户部尚书。②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③我知丘:孔子曰“后世知丘者《春秋》”;自居易自注:“《春秋》之旨微而婉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自己和刘禹锡是诗坛相提并论的名人,虽有自夸之意,却不令人反感。B.“绸缪”表现了朋友间的情意殷勤,“百年交分”则更表现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C.第三句写诗人与刘禹锡有着同样的贫困与病痛,字里行间含有委屈与不平之意。D.尾联说一代诗豪刘禹锡虽然去世了,但不久的将来,作者将在地下与之重逢欢聚。2.诗歌颈联意蕴深刻,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
1.D2.前一句将刘禹锡比做英雄刘备,表明刘、白二人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彼此惺惺相惜。后一句意为白居易非常欣赏刘禹锡婉而多讽的诗歌风格,是其难得的知音。颈联分别运用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和孔子修撰评价《春秋》的典故,语言典雅精练,从政治抱负和诗文唱和两个方面颂扬了二人志趣相投,情意深厚。【分析】1.D项,“作者将在地下与之重逢欢聚”理解错误,尾联中的“微之”指元稹,元稹字“微之”,不指白居易。故选D。
十、(山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村行 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D.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2.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1.C2.①“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②“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③照应前文“春半”, 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分析】1.C项,“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所以应是戴蓑笠的牧童歌唱、穿裙子的农家少女窥视行人。故选C。2.赏析诗句时要注意从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写景的诗句一般从景与情的关系着手,本诗句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可以从音韵等角度分析。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相关诗句在整首诗中所处的位置。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如果说,前面两联是写风景动态美的话,那么,后面两联就是写风情动态美了。诗句“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照应首联“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中的“春半”,并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
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注】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宋孝宗乾道元年,张孝祥出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被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词。3.请简要赏析“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
【答案】词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将西江之水想象为所饮之酒,将北斗星想象为饮酒的酒杯,将天地万物想象为宾客,展现出词人开阔的胸襟,充分表达了词人“物我交欢”的境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这三句,词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言宾客满座,细斟剧饮,所饮的是西江之水,酒杯则是天上的北斗星,宾客则是天地万物。词人思想境界之开阔、胸襟之博大可见一斑。
十二、【2019届广东肇庆高三第一次统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梁簿①,白羽犹能效一挥。【注】①西梁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梁州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15.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15.请赏析颔联的妙处。【答案】①用词巧妙,极具表现力。作者连用一连串动词,“弄”“跑”“立”“掠”“飞”,使骄马、苍鹰的形象跃然纸上,动态十足。“弄”为拟人手法,写出马的灵性可爱。 ②画面感,很具画意。矫健的奔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擦地急速而过,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状物如在眼前,行肖神似,很具有画意。
【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抒发的角度分析,此题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连用一连串动词,“弄”“跑”“立”“掠”“飞”,使骄马、苍鹰的形象跃然纸上,动态十足;从意境的创设上看,矫健的奔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擦地急速而过,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状物如在眼前,行肖神似,很具有画意。
诗歌鉴赏 之语言风格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语言风格考察方向2掌握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分类3针对训练,掌握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答题技巧
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需要注意的是,给某些诗(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诗(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诗(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是应当就诗论诗。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词使用对话体,用语浅近直白,通俗易懂。对话用词活泼生动,读来诙谐幽默。参考答案: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参考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鉴赏语言风格“三注意”(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而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3)多角度入手①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②要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③要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可以先回忆常见的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比对,得出结论;④要关注题干的提示。题干如果已经暗示了某种语言风格,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即可。
鉴赏语言风格“3步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行 香 子秦 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之炼字,一炼动词,二炼形容词,三炼颜色词,诗歌鉴赏之炼句,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要求,教学目标,鉴赏语言的角度,鉴赏诗歌语言,什么叫诗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炼字知识知多少,怎么考,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句,答题步骤,一倒装句式,二省略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